张美地说课稿子《杯子变热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18058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张美地说课稿子《杯子变热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张美地说课稿子《杯子变热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张美地说课稿子《杯子变热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张美地说课稿子《杯子变热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美地说课稿子《杯子变热了》(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杯子变热了说课稿西山阴小学美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杯子 变热了,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一、说教材分析杯子变热了是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热的传递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容:教材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杯子传热的现象中 提出问题,并确定要探究的问题;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热能以 传导的方式传递;第三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物体传导热的能力 不同;第四部分引导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的知识,鉴别一些日常用品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 体会不同特性的材料在生活中有 不同的用途。这些容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热学知识打下基 础。学情分析: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2、如在厨房中:做饭时, 锅身、锅把会变热,炒菜时铲子会变热,盛饭时勺子、碗、盘子 会变热,倒入热水的杯子会变热。因此,学生们对这些现象司空 见惯,不用刻意的观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是学生 探究热传递现象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受知识、能力和习惯的 局限,真正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观察这些现象,并进行深入探究 的学生却很少。所以学生的这些经验基本上还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热传导现象,并用规、科 学的语言把所获得的认识上升为科学概念表达出来,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我们对学习方法和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教学目标: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 结构和科学研究过

3、程的一般规律, 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 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热传导现象, 了解不同的物体热传导能力不同, 学会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 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学 生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创新 的科学品质。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各种物体传热本领有什么不同。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教学准备:实验材料:铁

4、架台、酒精灯、铁棒、火柴、凡士林、(蜡烛油)、两个不同材料的杯子、小铁棒、铝棒、竹棒、塑料 棒、玻璃棒、方形铁片、圆形铁片、多媒体课件、活动通知单等 不锈钢杯(1只)、铁棒(1根)、烧杯(6)、铁棒、铝棒、木 棒、竹棒(6)、铁片、蜡沫(2)、铁条、凡士林(4)、有蜡 滴的铁片(2)、试管夹(6)、酒精灯(6)二、说教学方法: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 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以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 略,并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所以这一课要使学生 认识热传导的特点, 了解不同的物体热传导能

5、力不同, 必须由学 生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进行观察,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从实践操作中获得知识。根据本课教学容的特点, 联系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 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学生 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 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重、 难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直观演示法”、“小 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强调主动参与,采用小组合作,观察实验和自主探究 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三、

6、说教学过程:我安排了以下四环节:一 :激趣导入,提出问题;二:探究活动; 三:自由活动;四:拓展活动。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每个环节的教 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谈话)同学们,家里来客人时,我们常常要给客人沏茶。 根据经验, 茶杯中倒入热水后, 杯子会有什么变化?今天老师也 来沏一杯茶,沏茶前,先请一个同学用手摸一摸杯壁,倒入热水 后,再摸一摸杯壁, 看到底有什么变化?指名让学生摸一摸。 (学 生:杯子变热了)板书“杯子变热了”杯子变热了,我的头脑中自然就冒出了几个问号。你们有问 题吗?学生提出问题,经过讨论筛选,确定“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 递的”这个问题。【设计目的:创设问题情境从最

7、平常的生活场景切入问题, 自然的引发学生从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问题成为学生感知、思维的对象和吸取知识的原动力。 从而激发 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热情,为下面的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此 环节需要3分钟。(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1、创设情境,大胆猜测。师:热在杯子中是怎样传递的呢?大胆猜测一下。学生猜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和质疑,会让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科学离不开猜想,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猜想,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方向。)2、介绍材料,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自选实验器材)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测,我们“看到” 热传过来了吗?怎样才能“看到”呢?大家知道,当

8、风吹过来的 时候,我们只能感觉到,但如果借助其他物体,例如当旗帜飘动 的时候,当水面泛起波纹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从那里经过了。要看到热在物体中怎么传过去, 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物体。 根据 生活经验,你们认为可以借助什么材料?(学生交流回答) 为了更直观的看到热在物体中的传递,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实 验材料,我们来认识一下。(认识实验器材) 学生分组选择器材并设计实验方案。汇报交流实验方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 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多种方法加以比较,从而找到一些更适合实验的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不断碰撞中闪烁出炫丽的火花,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让学生的想象大放

9、异彩。 从而培养学生设 计实验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同学们设计的实验都要用到酒精灯,使用酒精灯如果方法不正确 就有一定的危险,我们再来学习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微课展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设计目的:通过展示酒精灯正确使用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3、分组实验,验证猜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填写好实验通知单,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指导不足之处。4、汇报交流,得出结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2)对各小组汇报的结果进行讨论,形成共识。教师学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 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传导。(板书:

10、温度高-温度低 传导)(设计目的:科学探究需要猜想,但更需要验证猜想,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对自己的猜想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猜想的科学性。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小组合作所带来的快 乐的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此活动需要20分钟活动二:探究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出示两个不同材料的杯子,不锈钢的和塑料的)把这两个杯子同时倒满热水,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这两个杯子,你有什么感 觉?这个现象可能说明什么问题?2、设计实验方案刚才我们只是猜测,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这就需要 验证。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学生交流认识的实验器材)

11、利用这些器材来设计一个实验, 验证到底哪种材料传热快?看哪 个组想的办法多,办法最适用,最简单。(分组讨论实验方案)交流完善实验方案,课件出示温馨提示。【设计目的:鼓励学生不断地假设问题的同时分析推理出结果, 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分组实验,进行验证,教师进行适时指导。4、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学生汇报实验验证结果。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体传递热的能力是不 相同的:铁,铜、铝等金属容易传递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 木头、塑料、竹子,玻璃、瓷器等非金属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 热的不良导体。板书:金属-热的良导体非金属热的不良导体)【设计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12、一标准, 让学生分组动手实验, 既使得前面的猜想得以验证,又让学生亲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 程,更是小组同学思维火花的碰撞与交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了 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实验中,学生体育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 们学习的兴趣。】此活动需要 12分钟(三)自由活动同学们在我们的家庭中热源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厨房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在图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热的良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热的不良体?并 思考一下为什么?(学生交流发现)【这一环节的设计将本课的知识与生活又一次紧密联系在一起, 既能起到复习巩固,学以致用的作

13、用,又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 科学,更好的体系了“科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的科 学理念。”】此活动需要 3分钟四、拓展活动我们平时所用的杯子致命的缺点就是烫手,现在你能不能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传热快, 哪些地方需要传热慢?(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利用学生强烈的揭秘心理, 既能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达到使学生兴趣及各项能力持续发展。)此活动需要2分钟板书设计:18杯子变热了温度高温度低 传到热的良导体 金属热的不良导体非金属设计的目的这样的板书简单明了,一看就能知道本节课的重点。总结: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14、,亲身经历 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本节课 中,注重了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然后 全班交流,修改、完善实验方案,使实验方案多样化、合理化,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 么,突出了动手之中的动脑活动;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中 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注重了动手之 后的动脑活动。实验材料的选择,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法的逐步完 善,都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像设计实验探究物体传热本领的 大小时,学生对实验方法的完善就是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碰撞的结 果。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达到了获得新知识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