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课件:第三十一章线虫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54127997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14.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病原学课件:第三十一章线虫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病原学课件:第三十一章线虫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病原学课件:第三十一章线虫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资源描述:

《病原学课件:第三十一章线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学课件:第三十一章线虫(1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线虫部分授课重点线虫部分授课重点一一.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生物源性蠕虫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土源性蠕虫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 ,幼虫移行症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夜现周期性夜现周期性 (nocturnal periodicity )二二. 蛔虫、钩虫的生活史、致病、病原学诊断蛔虫、钩虫的生活史、致病、病原学诊断的取材及检测方法。的取材及检测方法。 三三.蛲、鞭、丝虫、旋毛虫、粪类圆线虫蛲、鞭、丝虫、旋毛虫、粪类圆线虫 的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方式、 病原学的取病原学的取材和检查方法材和检查方法。 四四. 题型及内

2、容特殊举例题型及内容特殊举例1.蛔虫并发症;蛔虫并发症;2.钩虫致病的最主要的症状,钩虫致病的最主要的症状,钩虫感染引起钩虫感染引起贫血的机制;贫血的机制;3.旋毛虫致病过程及临床表现;旋毛虫致病过程及临床表现;4.蛲虫流行特点及其原因;蛲虫流行特点及其原因;5.鞭虫致病特点;鞭虫致病特点;6.粪类圆线虫的致病性。粪类圆线虫的致病性。 蠕虫(蠕虫(helminthhelminth)为)为多细胞无脊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借肌肉伸缩做蠕形运动椎动物,借肌肉伸缩做蠕形运动,故,故统称为蠕虫统称为蠕虫, ,引起的疾病被称为蠕虫病。引起的疾病被称为蠕虫病。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

3、lminthesPhylum 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Phylum Nemathelminthes)棘头动物门(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Phylum Acanthocephala) 第五篇第五篇 医学蠕虫医学蠕虫根据发育方式,将其分为两大类根据发育方式,将其分为两大类: 土源性蠕虫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geohelminth)(直接发育型)(直接发育型):生活史不需中间宿主,如如蛔虫和钩虫 生物源性蠕虫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biohelminth)(间接发育型)(

4、间接发育型):生活史需中间宿主。如丝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 幼虫移行症(幼虫移行症( larva migranslarva migrans):某些蠕虫的幼虫):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体内长期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机体局部或全身的病变。移行,造成机体局部或全身的病变。皮肤幼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某些寄生虫的幼虫某些寄生虫的幼虫在皮肤的浅部或深部在皮肤的浅部或深部长期移行,引起皮肤长期移行,引起皮肤出现丘疹、疱疹或结节、出现丘疹、疱疹或结节、包块。如包块。如斯氏狸殖吸虫、粪类园线虫。斯氏狸殖吸虫、粪类园线虫。 内脏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

5、移行症幼虫在脏器移行,出现移动性幼虫在脏器移行,出现移动性结节和包块,如结节和包块,如 斯氏狸殖吸虫、曼氏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曼氏裂头蚴。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一章 线虫线虫 第一节第一节 概论概论 线虫(线虫(nematodenematode)属线形动物门,种)属线形动物门,种类甚多,类甚多,极大多数虫种自生生活,极大多数虫种自生生活,仅少,仅少数寄生于植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及数寄生于植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及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寄生人体并危害人类较严重的线虫约寄生人体并危害人类较严重的线虫约有有1010余种。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旋毛虫等。旋毛虫等。 一

6、、形态一、形态 (一)(一)成虫成虫 多呈圆柱形或多呈圆柱形或线状线状,左右对称,体表光滑或具左右对称,体表光滑或具有清晰横纹,有清晰横纹,不分节不分节,头,头部较钝圆。部较钝圆。雌雄异体雌雄异体,雄,雄小雌大。线虫大小相差悬小雌大。线虫大小相差悬殊。殊。12mm-1m12mm-1m成虫内部构造成虫内部构造1体壁(3层) 1 1)角皮层)角皮层无细胞结构,常形成横纹、唇瓣、乳突常形成横纹、唇瓣、乳突; ;雄虫的交合伞和交合刺等雄虫的交合伞和交合刺等. . 与虫体的感觉、运动、与虫体的感觉、运动、附着和生殖等生理活动有关附着和生殖等生理活动有关. . 2 2)皮下层皮下层无细胞界限合胞体,含糖原

7、颗粒、线粒体、内质网、酯酶。形成四条纵索-有神经干、排泄管通过。 3 3)纵肌层:)纵肌层: 纵肌层:按肌细胞数量大小分纵肌层:按肌细胞数量大小分为为 少肌型-如钩虫; 多肌型-如蛔虫; 细肌型-如鞭虫 。在鉴定在鉴定虫体时虫体时有意义有意义。 钩虫蛔虫蛔虫鞭虫鞭虫2假体腔或称假体腔或称原体腔(protocoele)在体壁与消化道之间存有一腔隙 ,无上皮细胞覆盖,故名。含血淋巴、葡萄糖、蛋白质及无机盐类-与物质代谢有关密闭体腔-流体静压作用,与体型、运动、器官保护有关。3消化系统完整 4生殖系统 除旋毛虫、鞭毛虫雌雄均为单管型外,其他线虫 雄性单管形 雌性多为双管型 5神经系统为中枢神经系统为

8、中枢神经系统 (二)(二)虫卵虫卵 寄生线虫卵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见:一寄生线虫卵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见:一般为椭圆形,黄色、黄棕色或无色,无卵盖。般为椭圆形,黄色、黄棕色或无色,无卵盖。 外层很薄,称卵黄膜或外层很薄,称卵黄膜或受精膜受精膜,加固虫卵,加固虫卵 卵壳卵壳 中层较厚,称中层较厚,称壳质层壳质层,抵抗外界机械压力,抵抗外界机械压力 内层亦薄,称脂层或内层亦薄,称脂层或蛔甙层蛔甙层,调节渗透压,调节渗透压有些虫种外有一层有些虫种外有一层蛋白膜,蛋白膜,保持虫卵水分作用。保持虫卵水分作用。二、生活史线虫发育线虫发育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卵 幼虫 成虫(丝虫直接产出幼虫)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9、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蜕皮蜕皮, , 幼虫经四次蜕皮幼虫经四次蜕皮, ,发育为成虫发育为成虫。温度、湿度、氧气适宜条件下温度、湿度、氧气适宜条件下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人体人体卵内幼虫孵化酶脱壳孵化酶脱壳口口卵卵幼虫幼虫三、致病性三、致病性幼虫所致损害幼虫所致损害 移行过程中所致的宿主损害。 异位寄生:如蛔虫/钩虫引起肺部损害,旋毛虫引起肌炎等。 成虫所致损害成虫所致损害 机械性损伤、化学性刺激 以及超敏反应等病理损害。四、分类 P437表常见的线虫种类常见的线虫种类 土源性线虫土源性线虫 生物源性线虫生物源性线虫 似蚓蛔线虫似蚓蛔线虫 旋毛形线虫旋毛形线虫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10、 班氏丝虫班氏丝虫 美洲板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 马来丝虫马来丝虫 粪类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毛首鞭形线虫 结膜吸吮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蠕形住肠线虫第二节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似蚓蛔线虫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 Linnaeus,1758)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能引起蛔虫病(Ascariasis)。犬弓首线虫,猫弓首线虫犬弓首线虫,猫弓首线虫其幼虫感染人体后,引起人内脏幼虫移行症。一、形态一、形态1.1.成虫成虫 (图-成虫和头端)是寄生人体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形似蚯蚓,头、尾两端逐渐变细,体表有横纹。顶端口孔有

11、品字型唇瓣品字型唇瓣。 头端头端成虫成虫雌虫雌虫长长202035cm35cm,尾端,尾端平直。消化道末端开口于肛平直。消化道末端开口于肛门。门。生殖器官为双管型生殖器官为双管型。雄虫雄虫长长151531cm31cm,尾端向腹,尾端向腹面卷曲。消化道末端与射精面卷曲。消化道末端与射精管共同开口于泄殖腔,管共同开口于泄殖腔,生殖生殖器官为单管型器官为单管型,有交合刺一,有交合刺一对。对。成虫内部构造成虫内部构造2.虫卵受精卵未受精卵 感染性卵脱蛋白膜卵脱蛋白膜卵有蛋白膜卵有蛋白膜卵由子宫分泌物形成被宿主的胆汁染成棕黄色 外表光滑、无色透明。应与钩虫卵相鉴别新月形空隙新月形空隙虫卵虫卵 受精卵受精卵

12、呈宽椭圆形,呈宽椭圆形,大小约为大小约为4575 m卵壳厚卵壳厚, 受精膜、受精膜、壳质层及蛔甙层三层结构。壳质层及蛔甙层三层结构。在光镜下难以分清。在光镜下难以分清。卵内含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有一个卵细胞,两端与卵壳间形成两端与卵壳间形成新月形空隙新月形空隙。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大小约为8894 m,卵壳及卵壳及蛋白质膜蛋白质膜均较受精蛔卵均较受精蛔卵薄薄,无蛔甙层。卵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无蛔甙层。卵内充满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屈光颗粒。二、生活史二、生活史 雌虫每天排卵可多达24万个 随粪便排出体外 约经2 卵内的细胞卵内的细胞成虫成虫 虫卵虫卵 发育为幼虫发育为幼虫 (

13、寄生于人体小肠, 以肠内容物为食物 ) ( 在潮湿、荫蔽、氧气充足 温度(2130) 后经第一次蜕皮感染期感染期虫卵虫卵污染食物、蔬菜或水人经口吞食感染期卵感染期卵 在小肠在小肠 分泌酯酶、 壳脂酶沿支气管、气管、咽 食管 , 经胃到小肠幼虫幼虫孵出孵出侵入肠粘膜、粘膜下层 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幼虫幼虫二次蜕皮第四期幼虫第四期幼虫第四次蜕皮经门静脉、肝、右心到肺、进入 肺泡蛔虫生活史蛔虫生活史幼虫孵出感染期卵肺泡两次蜕皮蜕皮蜕皮三、致病性三、致病性 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主要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表现为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和变态反应。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和变态反

14、应。1幼虫致病幼虫致病 肺蛔虫症:肺蛔虫症:亦称亦称LofflerLofflers syndromes syndrome: 表现为蛔虫性肺炎、蛔虫性哮喘表现为蛔虫性肺炎、蛔虫性哮喘病理表现为肺部的炎性浸润和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多。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胸闷、咳嗽、血痰、哮喘,胸闷、咳嗽、血痰、哮喘,少数人出现荨麻疹。少数人出现荨麻疹。 致病机制致病机制 1) 幼虫移行、幼虫移行、发发 育(蜕皮)过程育(蜕皮)过程中引起组织损伤。中引起组织损伤。 2) 释放免疫原释放免疫原性物质,引起宿主性物质,引起宿主局部局部 和全身的变态和全身的变态反应。反应。 在严重的蛔虫感染者,其幼虫还可侵入在严重的蛔虫感染

15、者,其幼虫还可侵入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组织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组织.异位损害异位损害:2 2成虫成虫 肠蛔虫病肠蛔虫病 : 间歇性脐周痛间歇性脐周痛、腹泻、消化不良、腹泻、消化不良、 营养不良、荨麻疹、夜间磨牙等。营养不良、荨麻疹、夜间磨牙等。 致病机制致病机制 损伤肠粘膜,损伤肠粘膜,唇齿机械作用和代谢产物刺激唇齿机械作用和代谢产物刺激 炎症炎症 夺取营养,夺取营养,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 IgE介导的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引起并发症引起并发症(4 4)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 最常见最常见6475%,突发性、阵发性右上腹痛阵发性右上腹痛;钻顶样痛。;钻顶样

16、痛。 重者合并化脓性感染,重者合并化脓性感染,以急性胆管炎、胆囊炎、以急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表现为高热及胆石症、肝脓肿,表现为高热及黄疸。黄疸。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 阵发性腹痛(脐周)阵发性腹痛(脐周) 伴呕吐,排虫史。伴呕吐,排虫史。 合并肠扭转、肠坏死。合并肠扭转、肠坏死。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阑尾炎。 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由脐周转移至右下腹部由脐周转移至右下腹部)并伴频繁呕吐,有吐蛔虫及排虫史。并伴频繁呕吐,有吐蛔虫及排虫史。蛔虫性胰腺炎蛔虫性胰腺炎: 发烧、腹痛、恶心,呕吐。发烧、腹痛、恶心,呕吐。发生原因发生原因蛔虫钻孔习性;寄生环境变化刺激虫体蛔虫

17、钻孔习性;寄生环境变化刺激虫体 肝肝蛔虫病:病: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蛔虫性肝脓肿或肝为蛔虫性肝脓肿或肝破裂,临床特点为右破裂,临床特点为右上腹痛、持续高热和上腹痛、持续高热和肝肿大,肝肿大,肠肠蛔虫蛔虫罕见病例:罕见病例:* * 广西一广西一1717岁男孩肠岁男孩肠梗阻,手术在肠内取梗阻,手术在肠内取出出200200条成虫;条成虫;* * 南非一南非一9 9岁女童,岁女童,因窒息死亡,在其胃因窒息死亡,在其胃内、胆道、肠道内发内、胆道、肠道内发现现908908条蛔虫;条蛔虫;* * 台湾台湾1111岁男孩感染岁男孩感染18061806条,重条,重4KG4KG;* * 蛔虫侵入心、胰、蛔虫侵入心、

18、胰、动脉、耳道、眼等动脉、耳道、眼等6262处。处。病例简介:病例简介:室间隔缺损伴室间隔缺损伴蛔虫钻肺蛔虫钻肺1 1例例 病儿,男,病儿,男,12岁。岁。1997年年3月在全麻体外循月在全麻体外循环直视下进行环直视下进行室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4小时,小时,左侧呼吸音明显减低左侧呼吸音明显减低,经气管内插管吸痰未见明,经气管内插管吸痰未见明显好转。病儿出现刺激性咳嗽,继续吸痰,从气显好转。病儿出现刺激性咳嗽,继续吸痰,从气管插管内突然吸出一条管插管内突然吸出一条蛔虫成虫蛔虫成虫,左侧肺部呼吸,左侧肺部呼吸音立即恢复正常。术后病儿恢复顺利,第音立即恢复正常。术后病儿恢复顺利

19、,第12天痊天痊愈出院。愈出院。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查获虫卵、成虫或幼虫是确诊的依据。 1 1直接涂片法直接涂片法:3片检出率95% 2厚膜涂片法 3、浓聚法 P705 沉淀法、浮聚法 5 5试验驱虫做虫体鉴定试验驱虫做虫体鉴定五、流行五、流行 蛔虫感染十分普遍的主要原因是:蛔虫感染十分普遍的主要原因是:直接发育型无需中间宿主直接发育型无需中间宿主蛔虫产卵量大蛔虫产卵量大 ( (2424万万/ /每天每天) )虫卵抵抗力强(虫卵抵抗力强(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粪便管理处理不当粪便管理处理不当 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导致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导致蛔虫卵的散播。蛔虫卵的散播。不良的卫生习惯。不良的卫生习

20、惯。感染率感染率:世界世界人口感染,我国人口感染,我国46.9%第三节、毛首鞭形线虫第三节、毛首鞭形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1771)简称鞭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可引起鞭毛虫病(Trichuriasis)。 海南省感染率66.7%,内蒙古0.199%. (一)形态 成虫虫卵长3550mm长3045mm盖塞或透明拴盖塞或透明拴纺锤形,大小为5054m2223m,黄褐色 雄虫雌虫3/5(二)生活史(二)生活史虫卵随粪便排出,虫卵随粪便排出,温度、湿度适宜的土壤中,温度、湿度适宜的土壤中,35wn成虫成虫(盲肠盲肠

21、)300020000个/日产卵感染感染期卵期卵经口感染经口感染幼虫分泌壳质酶幼虫分泌壳质酶经盖塞处逸出经盖塞处逸出侵入局侵入局部肠粘部肠粘膜,摄膜,摄取营养取营养10d左右小肠内小肠内幼虫经肠腔幼虫经肠腔移行至盲肠移行至盲肠钻入肠粘膜及粘膜下钻入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层组织,摄取血液及摄取血液及组织液组织液驱虫药疗效驱虫药疗效不如蛔虫理不如蛔虫理想。想。 蛔虫与蛔虫与鞭虫鞭虫生活史比较生活史比较蛔虫蛔虫鞭虫鞭虫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小肠盲肠虫卵离体途径虫卵离体途径粪便粪便体外发育体外发育3W3W3W3W感染阶段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感染方式经口经口体内移行体内移行入血、经肺无从感染产卵

22、6075天13月成虫寿命1年35年年(三)致病(三)致病 并发症并发症 直肠脱垂、阑尾炎、阿米巴病直肠脱垂、阑尾炎、阿米巴病易并发肠道细菌感染。易并发肠道细菌感染。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虫体机械性损伤和虫体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的刺激作用分泌物的刺激作用 鞭虫病鞭虫病 肠壁组织的慢性炎症。肠壁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症状临床症状 腹痛、腹泻、便血、腹痛、腹泻、便血、贫血贫血等。等。肠壁粘膜组织肠壁粘膜组织 充血、充血、水肿、出血或溃疡水肿、出血或溃疡 肉芽肿等。肉芽肿等。鞭虫寄生的盲肠鞭虫寄生的盲肠直肠脱垂直肠脱垂盲肠切片盲肠切片(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鞭虫病的诊断鞭虫病的诊断以以检获虫卵为依据检获虫

23、卵为依据,直接涂片法、直接涂片法、浓聚法等。浓聚法等。盲肠切片盲肠切片治疗治疗 驱虫药驱虫药 阿苯达唑(阿苯达唑(400mg/d 连服连服3天)或用天)或用 甲苯达唑甲苯达唑 治疗治疗第四节、蠕形住肠线虫 蠕 形 住 肠 线 虫 (蠕 形 住 肠 线 虫 (E n t e r o b i u s E n t e r o b i u s vermicularisvermicularis Linnaeus,1758 Linnaeus,1758)又 称 蛲 虫又 称 蛲 虫 ( P i n w o r m )( P i n w o r m ) , 引 起 蛲 虫 病引 起 蛲 虫 病(enterob

24、iasis)分布特点分布特点 呈世界性呈世界性 儿童感染高于成人儿童感染高于成人 城市高于农村城市高于农村 集居的儿童高于散居的儿童集居的儿童高于散居的儿童 (一)形态(一)形态 成虫虫卵雌虫长10mm+雄虫 25 mm咽管球外形不对称头翼50-60 um蛲虫蛲虫与蛔虫比较与蛔虫比较蛔虫蛔虫蛲虫蛲虫寄生部位小肠盲肠产卵部位小肠内肛周体外发育3W3W6 6h h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食入经口、吸入、逆行体内移行+-从感染 产卵6075d26W寿命1年 2个月蛲虫生活史蛲虫生活史感染性虫卵肛周产卵6小时,蜕皮1次(三)致病性(三)致病性 蛲虫病蛲虫病主要症状:主要症状:肛门及会肛

25、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阴部皮肤瘙痒(产卵产卵活动所引起)活动所引起)继发性炎症继发性炎症异位寄生异位寄生: 泌尿生殖系统和盆腔泌尿生殖系统和盆腔炎炎, 阑尾炎阑尾炎.(四)病原学诊断(四)病原学诊断:1.从肛周查到从肛周查到虫卵虫卵透明胶纸法透明胶纸法肛门拭子法肛门拭子法2.检出检出成虫成虫(五)流行对对12岁一下儿童岁一下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 全国平均感全国平均感染率染率23.6. (江江苏省苏省91.861%).感染率高、流行广原因感染率高、流行广原因:与生活史特点有关生活史特点有关生活史周期短(生活史周期短(26W); 产卵部位特殊(肛周)产卵部位特殊(肛周); 体外发育

26、快(体外发育快(6h); 虫卵抗力强,比重低虫卵抗力强,比重低; 感染方式多样感染方式多样: (手(手-口、口、吸入、吸入、 逆行)逆行); 自体感染自体感染 交叉感染交叉感染反复感染反复感染 预防重复感染比治疗更重要预防重复感染比治疗更重要.不易根治不易根治.病例病例 患儿患儿4岁,女性,右眼内眦奇痒岁,女性,右眼内眦奇痒20余天余天,自觉似自觉似小虫钻动感,流泪。于小虫钻动感,流泪。于1997年年6月月17日来诊。日来诊。 既往史:既往史: 有肛门搔痒史。有肛门搔痒史。 检查:检查:视力:双眼均为1.5,左眼正常,右眼球结膜内眦部充血,角膜、巩膜无异常发现,在下泪小点上发现乳白色尖细约乳白

27、色尖细约1.5毫米、摆动频繁的东西毫米、摆动频繁的东西。用眼科镊夹出一条线头样蛲虫,紧接又一条探出泪用眼科镊夹出一条线头样蛲虫,紧接又一条探出泪小点,一连取出小点,一连取出7条(条(虫体长10.5 mm 2条,11mm 4条,4.3 mm 1条)。经鉴定为蛲虫。经鉴定为蛲虫。 对患者取出成虫后,给予冲洗泪道,局部滴用氯霉对患者取出成虫后,给予冲洗泪道,局部滴用氯霉素眼药水,以预防泪道感染,素眼药水,以预防泪道感染,观察患者大便发现有蛲虫在爬行。给予口服扑蛲灵、观察患者大便发现有蛲虫在爬行。给予口服扑蛲灵、肠虫清。肠虫清。第五节第五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28、 钩虫(钩虫(hookwormhookworm)人体消化道线虫中人体消化道线虫中 危害最严重危害最严重的虫种的虫种种类:种类:有有1717个属,个属,100100多种。多种。 寄生人体的有:寄生人体的有: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简称十二指肠钩虫;简称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板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 简称美洲钩虫简称美洲钩虫 锡兰钩口线虫锡兰钩口线虫偶然寄生人体偶然寄生人体 犬钩口线虫犬钩口线虫 巴西钩口线虫巴西钩口线虫感染期幼虫可侵入人体,感染期幼虫可侵入人体, 引起引起幼虫移行症(幼虫移行症(匐形疹)匐形疹)匐型疹匐型疹钩虫流行钩虫流行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

29、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世界卫生组织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世界卫生组织19841984年统计,年统计,全球钩虫感染的人数达全球钩虫感染的人数达9 9亿左右。亿左右。 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我国钩虫之一。我国钩虫平均感染率为平均感染率为17.17%,以海南省的以海南省的感染率(感染率(60.90%)为最高)为最高 .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道崇村小学前,孩子们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道崇村小学前,孩子们赤着脚玩耍。赤着脚玩耍。在潮湿的地面上赤脚行走是感染钩虫病最直接、在潮湿的地面上赤脚行走是感染钩虫病最直接

30、、最可能的方式。最可能的方式。 海南钩虫病高发海南钩虫病高发 政府和民众双重忽视使病情难防政府和民众双重忽视使病情难防 2005年05月16日东北、华北和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北10个省(区)的感染率则低于个省(区)的感染率则低于1%。 南方以感染美洲钩虫为主,而北方则以十二指肠钩南方以感染美洲钩虫为主,而北方则以十二指肠钩虫感染为主。虫感染为主。 一、一、钩虫钩虫形态形态1 1成虫成虫 体长体长1cm1cm左右左右,圆柱形,圆柱形,肉红色,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死后呈灰白色。头端较细,微向背侧仰屈。头端较细,微向背侧仰屈。 角质口囊角质口囊及及齿齿 : : 叮咬、吸附作用。叮咬、吸附作用。咽肌发

31、达咽肌发达: : 与吸血、致病有关与吸血、致病有关。肠壁肠壁 薄薄: : 单层上皮细胞单层上皮细胞, ,有利于氧和营养有利于氧和营养 物质的吸收和扩散。物质的吸收和扩散。 钩虫体内有三种单细胞腺体 头腺头腺 主要分泌主要分泌抗凝素抗凝素及乙酰胆碱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 阻止血凝,利于钩虫吸血。阻止血凝,利于钩虫吸血。 咽腺咽腺 分泌乙酰胆碱酯酶分泌乙酰胆碱酯酶,蛋白酶和胶原酶,蛋白酶和胶原酶, 影响神经介质传递,影响神经介质传递,降低宿主肠壁的蠕动,降低宿主肠壁的蠕动,有利于虫体的附着。有利于虫体的附着。 排泄腺排泄腺 分泌蛋白酶,参与消化。分泌蛋白酶,参与消化。雄虫雄虫 生殖系统为单管型生殖

32、系统为单管型,交合伞,交合刺、交合伞,交合刺、 背辅肋背辅肋雌虫雌虫生殖系统为双管生殖系统为双管型型是鉴定虫种的主要依据是鉴定虫种的主要依据。略大小两种钩虫成虫的区别两种钩虫成虫的区别 十二指肠钩虫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美洲钩虫见表见表29-2十二指肠钩虫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美洲钩虫2幼虫 通称钩蚴,分为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杆状蚴丝状蚴 或称感染期蚴或称感染期蚴 0.2-0.4mm0.5-0.7mm3 3虫卵虫卵 蚴虫期桑椹期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约5676m,卵壳薄,含有48个卵细胞钩虫钩虫蛔虫蛔虫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小肠上段小肠上段小肠小肠产卵部位及数量产卵部位及数量小肠小肠 A.d-10,

33、000- 30,000; N.a 5,000-10,000小肠小肠 240,000/日日体外发育体外发育卵卵 杆状蚴杆状蚴(24h) 丝状丝状蚴蚴(5-7天天)卵卵 感染性卵感染性卵(3周周)感染阶段感染阶段丝状蚴丝状蚴感染期卵感染期卵感染方式及幼虫移行感染方式及幼虫移行 经皮经皮, 黏膜黏膜, 口口, 胎盘胎盘小血管淋巴小血管淋巴右心右心肺肺支气管支气管咽咽胃小肠。胃小肠。经口经口同同寄生方式寄生方式固着固着游离游离从感染至产卵从感染至产卵5-7周周6075天天寿命寿命A.d-5年年 N.a-15年年1年年钩虫与蛔虫的生活史比较钩虫与蛔虫的生活史比较钩虫生活史钩虫生活史杆状蚴丝状蚴蜕皮蜕皮2

34、次次蜕蜕皮皮蜕蜕皮皮向温性向组织性 迁延移行迁延移行: 感染十二指肠钩虫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可在某些组织中滞留很长时间,(有报道为253),此时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直到遇到适宜的刺激,才陆续到达肠腔发育成熟。 转续宿主转续宿主: Schad 等曾用十二指肠钩虫丝状蚴人工感染兔、小牛、小羊、猪等动物,经2634,在其肌肉内均能查出活的同期幼虫。提示,某些动物(犬/虎等)可作为十二指肠钩虫的转续宿主。 生食感染动物肉引起钩虫感染?三、致病性两种钩虫的致病作用基本相似, 十二指肠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更大。钩虫感染(钩虫感染(hookworm infectionhookworm infecti

35、on):在粪便中检出虫卵,但无任何临床症状。钩虫病(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hookworm disease):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钩虫病临床分三期侵袭期:幼虫侵入皮肤(或粘膜)肺部移行期:肠道寄生期(成虫):危害最严重十二指肠钩虫较美洲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1.幼虫致病及症状幼虫致病及症状1)钩蚴性皮炎(侵袭期):)钩蚴性皮炎(侵袭期):俗称为“粪毒”丝状蚴侵入皮肤后数分钟至1h内,其分泌的蛋白水解酶作为抗原可引发宿主局部皮肤型超敏反应 。 2)呼吸道症状(幼虫移行期)呼吸道症状(幼虫移行期)钩蚴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致肺间钩蚴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致肺间质和

36、肺泡壁点状出血与炎性渗出。重质和肺泡壁点状出血与炎性渗出。重症者可引发支气管肺炎肺炎、哮喘症者可引发支气管肺炎肺炎、哮喘。3)急性钩虫病)急性钩虫病 短期大量钩虫感染, 表现消化道、呼吸道 和全身症状。钩虫病贫血产生机制 吸血;吸血; 迅速排血;迅速排血;分泌抗凝素分泌抗凝素 渗血不止;渗血不止;经常更换咬附部位,经常更换咬附部位,虫体活动虫体活动 多处组织、血管的损伤,溃疡渗多处组织、血管的损伤,溃疡渗血血;2. 2. 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1)消化道病变及症状)消化道病变及症状:溃疡与腹痛等溃疡与腹痛等 异嗜症异嗜症(与铁的缺失有关)(与铁的缺失有关)2)贫血)贫血:钩虫对

37、人体的主要危害钩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3) 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 :黑便,柏油样便黑便,柏油样便。4) 婴儿钩虫病:婴儿钩虫病:1岁以内婴儿多见。岁以内婴儿多见。尿布尿布/沙袋污染钩虫所致。沙袋污染钩虫所致。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腹泻,柏油样便,食欲减退,贫血。:腹泻,柏油样便,食欲减退,贫血。死亡率死亡率4%-5%。侏儒症侏儒症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原料不足,失血引起铁和蛋白质耗损。,失血引起铁和蛋白质耗损。贫血特点贫血特点:小细胞,低色素。:小细胞,低色素。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直接涂片法直接涂片法粪便检查粪便检查 饱和盐水漂浮法饱和盐水漂浮法 钩蚴培养法钩蚴培养法

38、虫卵虫卵防治防治加强粪便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加强粪便管理;做好个人防护阿苯达唑;甲苯米唑驱虫。阿苯达唑;甲苯米唑驱虫。观察钩蚴蛇形运动不接触水面为宜第六节第六节 丝虫丝虫 丝虫(丝虫(filariafilaria)是由)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虫体因细长寄生性线虫,虫体因细长如丝状而得名。如丝状而得名。 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心淋巴系统、皮下组织、心血管和体腔等组织脏器内,血管和体腔等组织脏器内,引起丝虫病。引起丝虫病。 寄生于人体的丝虫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有8 8种:种:盘尾丝虫盘尾丝虫- -“河盲症河盲症” 严重危害人类

39、健康和影响经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经济发展。发展。 丝虫病已成为目前全球第二号丝虫病已成为目前全球第二号致人永久或长期伤残的重要感染致人永久或长期伤残的重要感染性疾病性疾病(WHO,1995)(WHO,1995)。 我国仅有班氏丝虫病与马来丝虫病流行我国仅有班氏丝虫病与马来丝虫病流行,近年,近年也有少数归国人员在国外感染也有少数归国人员在国外感染罗阿丝虫罗阿丝虫的病例的病例报道。报道。班氏吴策线虫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Wuchereria bancrofti,18771877)Seurat Seurat 1921(1921(班氏丝虫班氏丝虫) )、马来布鲁线虫马

40、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 Brugia malayi (BrugBrug,19271927)BuckleyBuckley,1958(1958(马来丝虫马来丝虫) )、这二种线虫是引起这二种线虫是引起人体淋巴丝虫病的病原体人体淋巴丝虫病的病原体。早在我国的隋唐年间,古医书中就有关于洽早在我国的隋唐年间,古医书中就有关于洽病(病(淋巴管炎淋巴管炎)、蒾病()、蒾病(象皮肿象皮肿)及膏淋或)及膏淋或热淋(热淋(乳糜尿乳糜尿)等丝虫病病征的记载。)等丝虫病病征的记载。 丝虫病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丝虫病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虽,虽然然19941994年全国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41、年全国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但截止到但截止到20002000年,年,我国仍有近我国仍有近150150万的丝虫万的丝虫病人及感染者病人及感染者。 一、形态一、形态虫体外观呈虫体外观呈丝线状,乳丝线状,乳白色。白色。虫体虫体前端近似圆前端近似圆形。顶部中形。顶部中央有圆形口,央有圆形口,外周有乳突外周有乳突。成虫成虫微丝蚴微丝蚴丝虫成虫产出的幼虫丝虫成虫产出的幼虫叫微丝蚴(叫微丝蚴(microfilariamicrofilaria)。)。虫体虫体细长呈丝状,无色透明细长呈丝状,无色透明。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头端钝圆,尾端尖细。体外被有鞘膜。体外被有鞘膜。体内圆形的细胞核称体内圆形的细胞核称体

42、核体核;头端无体核区称头端无体核区称头间隙头间隙。虫体尾端的细胞核称虫体尾端的细胞核称尾核尾核。班氏微丝蚴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马来微丝蚴 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要点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要点 班氏微丝蚴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马来微丝蚴 大小(大小(m m) 244244296296)(5.35.37.07.0)大)大 (177177230230)(5 56 6) 小小体态体态 柔和、弯曲较大柔和、弯曲较大硬直、大弯上有小弯硬直、大弯上有小弯头间隙(长:宽)头间隙(长:宽) 较短(较短(1 1:1 1或或1 1:2 2) 较长(较长(2 2:1 1) 体核体核 圆形或椭圆形,各核分圆形或椭圆

43、形,各核分开,开,排列整齐,清晰可排列整齐,清晰可数数 椭圆形,大小不等,椭圆形,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互相重排列紧密,常互相重叠,不易分清叠,不易分清尾核尾核 无无 有有2 2个,前后排列,尾个,前后排列,尾核处角皮膨大核处角皮膨大二、生活史二、生活史蚊体内只发育不增殖蚊体内只发育不增殖胸肌2次蜕皮76 (一)在蚊体(中间宿主)内的发育(一)在蚊体(中间宿主)内的发育蚊子叮咬蚊子叮咬微丝蚴(蚊胃,脱鞘)微丝蚴(蚊胃,脱鞘)腊肠期幼虫腊肠期幼虫(胸肌)(胸肌) 感染期幼虫(感染期感染期幼虫(感染期,胸肌),胸肌) 蚊吸血时从下唇逸出,经吸蚊吸血时从下唇逸出,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钻入人体血伤口或

44、正常皮肤钻入人体血腔血腔血腔血腔下唇下唇 蜕皮蜕皮2次次 据据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出现的时间和虫数多少,将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出现的时间和虫数多少,将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分为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分为三种类型三种类型: (1)(1)周期型周期型:白天滞留在肺血管内,白天滞留在肺血管内, 夜间在外周血液中。夜间在外周血液中。夜现周期性:夜现周期性: 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夜多昼少的现象。的现象。 ( (2)2)亚周期型亚周期型: 夜现亚周期型:夜现亚周期型:微丝蚴在外周血微丝蚴在外周血 夜多昼少。夜多昼少。 白昼亚周期型: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白昼亚周期型: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 夜少夜少昼

45、多昼多。(3)(3)无周期型:无周期型:昼夜在外周血液中,无明显高峰期。昼夜在外周血液中,无明显高峰期。 78 (二)在人体(二)在人体(终宿主终宿主)内发育和生殖内发育和生殖(感染期)(感染期)感染期幼虫(感染期幼虫(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钻入皮肤)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钻入皮肤)成虫成虫(大淋巴管、淋巴结)大淋巴管、淋巴结) 微丝蚴微丝蚴(大淋巴管、淋巴结(大淋巴管、淋巴结胸导管胸导管血循环血循环) 淋巴管淋巴管幼虫幼虫(大淋巴管、淋巴结)大淋巴管、淋巴结) 蜕皮两次蜕皮两次卵胎生卵胎生 79 丝虫成虫寄生部位:丝虫成虫寄生部位: 淋巴结、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管马来丝虫马来丝虫班氏丝虫班氏丝虫感

46、染阶段:感染阶段:丝状蚴丝状蚴同同感染方式感染方式蚊虫的叮咬蚊虫的叮咬同同寄生部位寄生部位: (成虫)(成虫)上、下肢浅表淋巴系统上、下肢浅表淋巴系统下肢浅部、深部淋巴系统下肢浅部、深部淋巴系统;阴、精索、腹股沟阴、精索、腹股沟异位寄生异位寄生少见少见(成虫)成虫)眼前房、乳房、眼前房、乳房、肺、脾、心包肺、脾、心包少见少见微丝蚴微丝蚴 尿、血痰、胸腔、尿、血痰、胸腔、心包积液和骨髓内。心包积液和骨髓内。 寿寿 命命成虫成虫 4 41010年,(年,(4040年)年)微丝蚴微丝蚴 2 23 3个月个月同同二、生活史二、生活史终宿主终宿主: 人及多种脊椎动物人及多种脊椎动物 人人81 班氏丝虫班

47、氏丝虫除浅部淋巴系统外,除浅部淋巴系统外,多在深部淋巴系统多在深部淋巴系统(主要见于下肢、阴(主要见于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囊、精索、腹股沟、腹腔、肾盂等处)腹腔、肾盂等处)成虫的寄生部位成虫的寄生部位 马来丝虫马来丝虫寄生于寄生于上下肢浅部淋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巴系统,以下肢为多以下肢为多 82 微丝蚴的周期性微丝蚴的周期性亚周期型亚周期型 夜现周期性夜现周期性周期型周期型昼现亚周期型昼现亚周期型夜现亚周期型夜现亚周期型根据微丝蚴在外周血液内出现的时根据微丝蚴在外周血液内出现的时间,可将丝虫分为:间,可将丝虫分为:无周期型无周期型我国流行的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均属我国流行的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

48、均属于夜现周期型于夜现周期型。班氏微丝蚴班氏微丝蚴- -为晚上为晚上1010时至次晨时至次晨2 2时,时,马来微丝蚴马来微丝蚴- -晚上晚上8 8时至次晨时至次晨4 4时。时。机理:尚不清机理:尚不清84 夜现周期性夜现周期性(nocturnal periodicity) 微丝蚴微丝蚴白天白天不出现于外周血液,不出现于外周血液,滞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出现于外周夜晚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血液的现象。白天白天夜晚夜晚85 三、致病三、致病机体反应机体反应 感染程度感染程度 重复感染情况重复感染情况 丝虫寄生的部位丝虫寄生的部位 继发感染继发感染成虫(雌虫)成虫(雌虫)起主要作用

49、起主要作用 其次是其次是感染期幼虫、微丝蚴感染期幼虫、微丝蚴因素因素微丝蚴血症微丝蚴血症(带虫者)带虫者) (microfilaraemia)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加治疗此期可维持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加治疗此期可维持10年年左右,甚至终身。左右,甚至终身。丝虫病患者丝虫病患者 有或无微丝蚴血症而有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或无微丝蚴血症而有临床症状与体征。丝虫病的临床类型及表现:丝虫病的临床类型及表现: 1. 1. 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 幼虫和成虫代谢产物幼虫和成虫代谢产物(分泌物、排泄物、死亡虫体裂解产物)(分泌物、排泄物、死亡虫体裂解产物) 刺激机体刺激机体 型和型和型超敏反应型

50、超敏反应 局部淋巴系统炎症。局部淋巴系统炎症。 1)淋巴管炎淋巴管炎 、淋巴结炎、淋巴结炎 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常见。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常见。 离心性发展离心性发展的红线的红线,俗称俗称“流火流火”。 发展发展 丹毒样皮炎丹毒样皮炎 :皮肤红肿、灼热、:皮肤红肿、灼热、压痛。压痛。2)精索炎、附睾炎精索炎、附睾炎和睾丸炎:和睾丸炎:多见于班氏丝虫感染多见于班氏丝虫感染,成虫寄生所致成虫寄生所致.3)丝虫热丝虫热:畏寒、发热、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痛等全身症状,局部体征不明显。局部体征不明显。 89 2. 2. 慢性期阻塞性病变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肉芽肿肉芽肿由于急性由于急性炎症炎症

51、迁延不迁延不愈和愈和反复发作反复发作 死亡成虫和微丝蚴形死亡成虫和微丝蚴形成成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局 部 淋 巴局 部 淋 巴回流受阻回流受阻淋巴水肿和象皮肿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下肢和阴囊下肢和阴囊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阻塞发生在精索、阻塞发生在精索、睾丸淋巴结睾丸淋巴结乳糜尿乳糜尿:阻塞部阻塞部位发生在主动脉位发生在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淋巴结。 成虫代谢产物成虫代谢产物女,女,2525岁,农民。岁,农民。 二十年前,二十年前,4-54-5岁岁时其母亲发现患时其母亲发现患者的左侧上、下肢较右侧粗大,未引者的左侧上、下肢较右侧粗大,未引起注意。在起注意。在7-87-8岁岁时上述

52、症状加重,并时上述症状加重,并到县医院就医。医生建议其到外地大到县医院就医。医生建议其到外地大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断,由于经济的原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断,由于经济的原因未能进行,也未作其它医治,使症因未能进行,也未作其它医治,使症状不断加重。状不断加重。9292年,开始出现阴部肿年,开始出现阴部肿大。大。 无外伤史、无尿痛或尿液浑浊史无外伤史、无尿痛或尿液浑浊史以及丝虫病治疗史。已婚,有两个小以及丝虫病治疗史。已婚,有两个小孩。孩。检查:发现左侧上、下肢较右侧明显检查:发现左侧上、下肢较右侧明显粗大,左下肢表皮粗糙,局部有皮下粗大,左下肢表皮粗糙,局部有皮下淤血,重压不能出现凹陷。外周血未淤血,重压不

53、能出现凹陷。外周血未检见丝虫微丝蚴。检见丝虫微丝蚴。诊断:诊断:晚期丝虫病晚期丝虫病,左上、下肢象皮,左上、下肢象皮肿,左侧阴唇象皮肿。肿,左侧阴唇象皮肿。丝虫病丝虫病丝虫病丝虫病 3. 3.隐性丝虫病隐性丝虫病又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又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ropical Tropical pulmonary eosinophila,TPEpulmonary eosinophila,TPE)()(占丝虫病人占丝虫病人1%1%) 血中查不到微血中查不到微丝蚴丝蚴,但在,但在肺肺或淋巴结的活或淋巴结的活组织检查中可组织检查中可查到微丝蚴查到微丝蚴。表现为表现为 夜间阵咳、哮喘,夜间

54、阵咳、哮喘, 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IgE水平升高。水平升高。症状持续数周,症状持续数周,可自然消失可自然消失,可再现。可再现。慢性间质性肺粟粒样病变。慢性间质性肺粟粒样病变。不不治治疗疗95 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一)病原诊断(一)病原诊断 1. 血检微丝蚴血检微丝蚴 采血时间:晚上采血时间:晚上9:00 次晨次晨2:00(1) 厚血膜法厚血膜法 (2) 新鲜血滴法新鲜血滴法 (3) 浓集法浓集法 (4) 海群生白天诱出法海群生白天诱出法-服海服海群生群生2-6mg/kg体重体重,30-60分分钟取血钟取血.2. 体液和尿液检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查微丝蚴:鞘膜积液

55、、鞘膜积液、 淋巴淋巴液、乳糜尿、腹液、乳糜尿、腹水等离心,涂片水等离心,涂片查微丝蚴。乳糜查微丝蚴。乳糜液加乙醚去脂肪液加乙醚去脂肪层后再离心镜检层后再离心镜检96 (二)免疫诊断(二)免疫诊断 检测抗体、抗原:检测抗体、抗原:间接荧光抗体实验、免疫金银间接荧光抗体实验、免疫金银 染染 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ard test(检测抗原)(检测抗原) PCR探针:探针:PCR-ELISA法法 (可检出:(可检出:1条微丝蚴条微丝蚴/50l血)血) 3.组织内活检成虫组织内活检成虫 (1) 直接直接 (2) 切片切片 (五)流行(五)流行 1 1分布分布 班氏丝虫病班氏

56、丝虫病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太平洋的某些岛屿上都有该病流行;及太平洋的某些岛屿上都有该病流行; 马来丝虫病马来丝虫病仅流行于亚洲。仅流行于亚洲。 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三个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三个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 2 2流行环节流行环节 (1) (1) 传染源:传染源:血内有血内有微丝蚴的病人和带虫者微丝蚴的病人和带虫者。按。按19971997年资料统计,全国尚有微丝蚴血症者年资料统计,全国尚有微丝蚴血症者10.510.5万万余 人 和 有 丝 虫 病 临 床 表 现 者余 人 和 有 丝 虫 病 临 床 表 现 者 1 3

57、 91 3 9 万 余万 余人。人。 (2) (2)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 : 班氏丝虫病:主要是班氏丝虫病:主要是淡色库蚊淡色库蚊与致倦库蚊,与致倦库蚊, 马来丝虫病主要为马来丝虫病主要为中华按蚊中华按蚊。 (3) (3)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男女老少均可感染。男女老少均可感染。99 山东、河南、安徽、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广西、海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和湖北、贵州、四川和台湾等台湾等16个省(市、个省(市、区)。山东、海南、区)。山东、海南、台湾仅有班氏丝虫流台湾仅有班氏丝虫流行。行。 建国初全国建国

58、初全国864个个县(市)流行丝虫病县(市)流行丝虫病,病人病人3099.4万。万。 我国丝虫病的地区分布我国丝虫病的地区分布100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一九九九年十一月 广州日报广州日报第七节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旋毛形线虫 旋毛形线虫(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Trichinella spiralis )简称简称旋毛虫旋毛虫. . 引起旋毛虫病(引起旋毛虫病(TrichinosisTrichinosis)是一种危)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一、形态一、形态成虫成虫 1 1成虫成虫 大小:雄虫 1.41.6mm ,雌虫 34mm两性成虫的

59、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雄虫体末端有两枚形似钟状的交配附器。咽管由杆细胞(单层串珠状排列)组成的杆状体,其分泌物具有消化作用并具有抗原性。头尾端囊包幼虫囊包幼虫 2.2.幼虫幼虫新生蚴:(新生蚴:(刚产出的幼虫,卵于雌虫刚产出的幼虫,卵于雌虫子 宫 内 发 育 为 幼 虫 ) 大 小子 宫 内 发 育 为 幼 虫 ) 大 小 约 为约 为1241246 6 m m。寄生于宿主横纹肌。寄生于宿主横纹肌. .囊包幼虫:囊包幼虫:成熟幼虫长约成熟幼虫长约1mm1mm,尾端,尾端钝圆,头端较细,卷曲于梭形或近圆钝圆,头端较细,卷曲于梭形或近圆形的囊包之中。形的囊包之中。囊包多呈梭形囊包多呈梭形,其纵轴与肌

60、纤维平行。,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长约为长约为0.250.250.5mm0.5mm,囊壁较厚,分,囊壁较厚,分内、外两层。内、外两层。一个囊包内通常只有一个囊包内通常只有1 12 2条幼虫,个条幼虫,个别囊包有别囊包有6 67 7条幼虫。条幼虫。104 幼虫囊包幼虫囊包 梭形梭形 内含内含1 12 2条幼虫条幼虫二、生活史二、生活史感染后感染后5-7天天在小肠上段在小肠上段产出幼虫产出幼虫保虫宿主保虫宿主感染后感染后48小时经小时经4次次蜕皮发育蜕皮发育为成虫为成虫.新生蚴随淋新生蚴随淋巴和血液到巴和血液到横纹肌继续横纹肌继续发育发育感染后感染后1个个月左右月左右,幼虫幼虫囊包形成囊包形成.感染

61、阶段感染阶段囊包期幼虫囊包期幼虫感染方式感染方式经口经口生食或半生食受感染的生食或半生食受感染的猪肉如猪肉如腌肉、腊肠、香腌肉、腊肠、香肠、肠、“涮火锅涮火锅” 、“生生拌牛肉拌牛肉” 、“ 凉拌狗凉拌狗肉肉”。发育过程发育过程人是终宿主,人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也是中间宿主完成生活史则必须完成生活史则必须更换宿主。更换宿主。寄生部位寄生部位成虫小肠上段成虫小肠上段幼虫幼虫- -横纹肌细胞内横纹肌细胞内黏膜内产出幼虫黏膜内产出幼虫保虫宿主保虫宿主猪、犬、鼠、猫及熊、猪、犬、鼠、猫及熊、野猪、狼、狐野猪、狼、狐二、生活史二、生活史感染后的第感染后的第5d7d,雌虫开始产出幼虫,排蚴期可,雌虫开始

62、产出幼虫,排蚴期可持续持续416周或更长。周或更长。10002000条条/每条雌虫每条雌虫。成虫存活成虫存活12个月,有的可达个月,有的可达34个月。个月。幼虫多侵入血液供应幼虫多侵入血液供应丰富、活动较多的肌丰富、活动较多的肌群,如:隔肌、舌肌、群,如:隔肌、舌肌、咽喉肌、胸肌、腰大咽喉肌、胸肌、腰大肌、肱二头肌及腓肠肌、肱二头肌及腓肠肌等。肌等。无宿主转换机会,无宿主转换机会,半年囊包半年囊包 钙化,幼钙化,幼虫死亡。虫死亡。但有时钙化囊包内的但有时钙化囊包内的幼虫也可存活数年,幼虫也可存活数年,甚至长达甚至长达31年。年。三、致病性三、致病性主要致病阶段主要致病阶段- - 幼虫期,幼虫期

63、, 其致病作用与食入囊包的数量、活力,幼虫侵袭的部位及宿主的机体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旋毛虫的致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旋毛虫的致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三期: 侵入期(肠型期)侵入期(肠型期) 幼虫移行期(急性期或肌型期)幼虫移行期(急性期或肌型期) 囊包形成期(恢复期)囊包形成期(恢复期) 1. 侵入期(肠型期)侵入期(肠型期) (1W)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胃肠症状胃肠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症状全身症状:厌食、乏力、畏寒、发热等。:厌食、乏力、畏寒、发热等。肠道广泛性炎症肠道广泛性炎症 (局部组织充血、(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出血,浅表水肿、出血,浅

64、表溃疡)溃疡)幼虫在小肠脱囊发育为成幼虫在小肠脱囊发育为成虫的阶段。虫的阶段。幼虫和成虫侵幼虫和成虫侵害肠黏膜害肠黏膜(成虫以肠绒毛成虫以肠绒毛为食)为食) 2. 幼虫移行期(肌型期幼虫移行期(肌型期) (28W)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移行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浮肿浮肿 过敏性皮炎、急性全身过敏性皮炎、急性全身性血管炎、发热、眼睑性血管炎、发热、眼睑及面部浮肿、结膜充血及面部浮肿、结膜充血等。等。 血中嗜酸性粒细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胞增多 幼虫移行幼虫移行机械机械性性损害损害,分泌物的分泌物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肌细胞变性

65、、肿胀、坏死、崩解。肌细胞变性、肿胀、坏死、崩解。肌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肌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幼虫大量侵入横纹肌幼虫大量侵入横纹肌最突出的症状最突出的症状肌痛肌痛全身肌肉酸痛、触痛、压痛,全身肌肉酸痛、触痛、压痛,尤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尤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疼痛明显。肌疼痛明显。炎症炎症+过敏反应过敏反应重者重者肺部损害肺部损害-局灶性肺出血、局灶性肺出血、肺水肿肺水肿侵犯心肌侵犯心肌-心包积液、心肌心包积液、心肌炎,心肌炎是(最常见的致炎,心肌炎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死原因)。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非化脓非化脓性脑膜脑炎、性脑膜脑炎、 3. 囊包形成期(恢复期

66、)囊包形成期(恢复期) 宿主肌组织由损伤到修复,促使囊包形成宿主肌组织由损伤到修复,促使囊包形成。 肌组织的急性炎症消失,患者的全肌组织的急性炎症消失,患者的全身症状日渐减轻,但身症状日渐减轻,但肌痛症状仍可肌痛症状仍可持续数月持续数月。 重症患者可呈恶病质或毒血症、心重症患者可呈恶病质或毒血症、心肌炎,肌炎, 亦可因并发肺炎、脑炎等而亦可因并发肺炎、脑炎等而死亡。死亡。 114 在肌肉中的旋在肌肉中的旋毛虫幼虫囊包毛虫幼虫囊包115 在肌肉中的旋毛虫幼虫囊包在肌肉中的旋毛虫幼虫囊包四、实验室诊断四、实验室诊断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或漏诊。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或漏诊。 病史病史:曾有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史曾有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史; 有群体发病特点有群体发病特点 并伴并伴发热、浮肿、肌痛及嗜酸性粒发热、浮肿、肌痛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细胞增多; 有上述情况应考虑作本病的进一步检有上述情况应考虑作本病的进一步检查。查。 1.1.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镜检幼虫镜检幼虫: 组织活检法组织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自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取样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经压片或切片镜检 也可取吃的剩肉,经压片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