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考试标准(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共20页)

上传人:o**** 文档编号:54028988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考试标准(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共2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学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考试标准(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共2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学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考试标准(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共2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化学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考试标准(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共2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考试标准(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共20页)(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化学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对象是2014年秋季人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高中

2、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化学(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二、考核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化学考试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主要由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初步知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基本计算七个部分组成;主要涉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化学(2014版)规定的化学l、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必修模块及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两个限定选修模块。 (二)能力考

3、核目标化学考试注重考查学科基本能力,同时注意考查学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和化学原理去观察和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现象中某些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学科基本能力具体分述如下:1化学语言及应用能力:对化学用语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例如:记忆、识别、再现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离子符号、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简单有机物的命名。2化学方法及分析能力:对化学知识进行概括、分类、比较、判断、推理等的能力。例如:对化学概念、原理的抽象概括;解释化学现象;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系统化总结归纳;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存在、用途的相互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推导、判断

4、。3化学实验及研究能力: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能力。例如: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的正确描述。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设计。4化学计量及计算能力:运用化学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进行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进行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初步计算。 (三)个性品质考核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学科对学生学科思维及方法的要求如下:1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5、。2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有效地解决问题。3能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计划、评价、反思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4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险和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5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6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7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

6、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8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考试要求化学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称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A一识记:对所学化学知识能了解、辨认、描述、区分、举例、比较,达到“知其然”。具体包括:1复述有关化学概念和定律。2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正确书写化学用语,认识化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4记住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过程。B一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能理解、说明、判断、分类、归纳、解释,达到“知其所以然”。具体包括:1准确领

7、会重要的化学概念、原理的内容、表达方法及适用范围。2掌握化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过程,能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3判断物质的组成掌握发生化学变化的规律。4理解化学计算的原理和方法。C一应用: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及原理应用到新情景中解决问题。具体包括:1将重要的化学概念、原理用于解决一定条件下的具体问题。2将化学知识用于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鉴别。3说明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关注化学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的作用。四、考试内容化学考试的知识范围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化学(2014版)中规定的必修模块和限定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

8、,考试内容包括我省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必修模块以及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两个限定选修模块。以下从知识条目、考试要求两个方面。采用表格的形式,具体列出高中化学学科考试必考和加试的内容和要求。各部分内容按模块编写(其中在化学1中单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核要求)。化学1(必修)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1)物质的分类方法(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4)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5)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

9、摩尔体积的概念(6)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7)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简单计算(8)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9)同、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10)胶体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1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BBBBBBBAAABCBBBBCBAAA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结晶)f2)焰色反应(3)常见离子的检验(4)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f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6)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BABBBCCACBBC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2)原子的构成,原子符号(3)核素、同位素的概念(4)常见离子化合

10、物的形成过程ABAABBB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4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氯气的T业制法(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及其装置(3)氯气的净化、收集和检验,尾气的处理(4)氯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5)氯气的化学性质(跟某些金属、H2、H2O、碱的反应),HCIO的漂白作用(6)溴、碘单质的物理性质(7)氯、溴、碘单质间的置换反应(8)海水中提取溴、碘(9)检验Br-、I-的常用方法(10)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AABACABBBBBACABBBC5钠、镁及其化合物(1)钠、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钠、镁的化学性质(跟非金属、酸、某些氧化物的反应)(3)钠

11、、镁的生产原理(4)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检验方法(5)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6)强、弱电解质的概念(7)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发生的条件(8)离子方程式(9)有关化学方程式过量问题的计算(10)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ABABAABBBACHCAABBBC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从矿物到基础材料6从铝土矿到铝合金(1)地壳中铝的含量及存在形式,铝合金(2)从铝土矿中获得铝的方法(3)铝的重要性质(跟酸、碱反应,铝热反应,钝化现象)(4)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Al2O,、Al(0H)2的重要性质,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5)明矾的组成及净水原理ABBCB7铁、铜的获取及应用(1)

12、自然界铁、铜的存在形式,铁、铜的物理性质(2)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3)铁、铜的化学性质(跟某些非金属、酸、盐的反应)(4)Fe2+、Fe3+的性质及转化(5)检验Fe2+、Fe3+的常用方法(6)不锈钢的主要组成元素及其用途ABBCABBCCA8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1)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2)硅及其化合物(以Si02和NA2SiO3为例)的重要性质(3)工业制备高纯硅的方法(4)三大硅酸盐产品:水泥、陶瓷、玻璃(5)硅、二氧化硅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6)光导纤维的组成和作用AAAAAABBAAA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9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漂白性

13、、还原性)(2)酸雨的成因和防治(3)硫酸的工业生产(4)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5)S、S02、H2S04等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6)几种重要的硫酸盐及其用途BAAABCABBCA10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1)氮氧化物的产生、转化及其性质(2)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3)氨的性质与用途(4)工业合成氨(5)铵盐的性质与用途(6)硝酸的性质与用途(7)工业制取硝酸的设备和流程(8)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9)氮肥的性质与科学使用ACBBBBBCA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1常用仪器(1)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12基本实验操作(1)常见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粉

14、末状固体、液体)(2)常见药品的保存(3)仪器的连接与气密性检查(4)仪器或药品的加热(5)物质的分离(过滤、结晶、分液、蒸馏、萃取)(6)物质的检验方法(如:试纸的使用、焰色反应等)(7)数据的测量和记录(质量、体积、温度)(8)玻璃仪器的洗涤(9)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10)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AAABABBBAAAAABBACCBAAA化学2(必修)l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118号元素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15、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4)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的关系(5)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意义与作用BBBCACBBCB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化学键的含义(2)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和成因(3)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慨念(4)简单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电子式(5)简单共价分子的结构模型、结构式(6)碳的成键特点与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的联系(7)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分子间作用力对分子构成的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8)简单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和键能(9)氧键的慨念、形成条件和原因,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ABABAAAABA

16、BAABAB3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1)同素异形体与同素异形现象(2)同分异构体与同分异构现象(3)NACl、金刚石、足球烯、干冰、石英中微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相互问作用力(4)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形成方式(5)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主要特性AAAABBAAA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4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化学反应的限度(4)化学平衡的慨念f5)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AAAAABBBBB5化学反应中的热量(1)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7、3)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变化理解反应中的热效应(4)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5)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6)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7)合理利用化石燃料,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AABBABABABCBCA6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l)原电池的概念(2)铜一锌原电池的原理及电极反应式(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4)常见化学电源(5)电解池的概念(6)电解CuCl,溶液的原理及电极反应式(7)电解池的构成条件(8)原电池、电解池的判断ABABABBCBBBC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7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1)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

18、式(2)生物质能的利用途径(3)氢能的优点、开发与利用(4)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及其给环境带来的问题AAAAAAAA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8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氧化反应)(2)同系物的概念,烷烃的分子组成和简单命名(3)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的主要原理及产物(4)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及主要性质(加成、氧化)(5)乙炔的分子组成及主要性质(加成、氧化)(6)燃料(气、液)在保存、点燃中的安全问题(7)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的主要原理及产物(8)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反应)(9)取代、加成等基本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10)根据化学

19、式进行式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11)由元素质量分数或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式量推断有机物分子式BBABAAABBBBBBBBAAABBBC9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1)乙醇的分子组成、主要性质(跟活泼金属的反应、氧化反应)(2)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脱水反应(3)乙醛的分子组成,乙醛的性质(加氢还原、催化氧化),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现象。(4)乙酸的分子组成、主要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5)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6)官能团的概念常见官能团的性质(7)油脂的存在、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及用途(8)几种常见糖类物质的组成、存存、物理性质和相互关系(9)葡萄糖的检验原理和方法(10)蛋白质的组成

20、、性质(盐析、变性)和用途(1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ABBBAAABAABBBBBBAABBB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10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1)化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与人类认识世界的关系(2)化学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前景(3)化学在合成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4)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冶炼方法的关系AAAAAAA11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化学与人类生活(3)化学与环境保护(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空洞等产生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危害)AAAAA化学反应原理(必修)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

21、反应热(2)焓变的含义(3)焓变与键能的关系(4)中和热的测定(5)标准燃烧热的概念(6)热值的概念(7)盖斯定律及其简单计算AACBAAB2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原电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盐桥的作用(2)判断与设计简单的原电池(3)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4)原电池的正、负极和电子流向的判断(5)电解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6)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与电解反应方程式(7)金属冶炼、氯碱工业、电镀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8)银锌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价值BCBCBBBB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的危害(2)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3)金属的防护ACB化学反应速率和

22、化学平衡4化学反应速率(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的概念(2)碰撞理论(3)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ABC5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1)自发反应的概念(2)熵变的概念(3)用熵变、焓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4)化学平衡常数(5)反应物的转化率(6)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限度、转化率的关系AACBBC6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生产条件ABC溶液中的离子反应7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I)几种典型的弱电解质(2)弱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3)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4)电离度及其简单计算(5)水的离子积常数(6

23、)电离平衡常数与弱酸、弱碱的酸碱性强弱之间的关系(7)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AABABBCBBA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溶液中的离子反应8溶液的酸碱性(1)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C(H+)、C(OH-)的关系(2)pH的概念,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3)pH的简单计算(4)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pH试纸、pH计测定溶液的pH)(5)中和滴定原理及其操作方法(6)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AABAAACBBA9盐类的水解(1)盐类的水解原理常见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2)盐类水解的简单应用(3)盐类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4)多元弱酸盐的分步水解(5)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6)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判

24、断ABBBBBBB有机化学基础(限定选修)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以识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1)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2)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3)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命活动的关系(4)常见有机材料的组成、性能及其发展AAAA2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2)研究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常用方法(3)根据1H核磁共振谱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4)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常用方法(5)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6)手性碳原子与手性分子AABBBA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甲烷、乙烯和乙炔的组成、结构

25、和空间构型(3)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4)同分异构体(碳架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5)立体异构与生命现象的联系ABBCA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同系物及其通式(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3)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常见有机物的习惯命名BBB三、常见的烃5脂肪烃(1)脂肪烃和芳香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概念及判断(2)烷烃、烯烃和炔烃等脂肪烃的物理性质(3)烷烃、烯烃和炔烃等脂肪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4)有机高分子的链节和单体(5)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来源和组成(6)合成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BACBAC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三、常见的烃6芳

26、香烃(1)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2)苯的用途(3)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4)芳香烃来源(5)工业上生产乙苯、异丙苯的主要反应(6)多环芳烃的结构特点BACAAA7卤代烃(1)卤代烃的分类方法(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3)卤代烃的化学性质(4)消去反应(5)卤代烃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AACBA四烃的衍生物8醇酚(1)醇、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用途(3)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的性质和用途(4)苯酚的物理性质(5)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用途(6)醇、酚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BCBACAB9醛羧酸(1)醛、羧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2)甲醛的

27、性质、用途以及对健康的危害(3)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4)缩聚反应BBCB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10糖类油脂(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及其重要化学性质(2)糖类的分类及判断(3)常见二糖的性质及差异(4)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5)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6)油脂的化学性质CBBBAC11氨基酸蛋白质核酸(1)常见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氨基酸的主要化学性质(两性、成肽反应)(3)蛋白质的组成、结构(4)蛋白质的重要化学性质(5)蛋白质的检验和提纯BBBBB实验化学(限定选修)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1)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原理

28、及操作流程(2)萃取的原理及萃取方法的适用范围(3)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点(4)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及应用BBBC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1)层析法的基本原理(2)氨水使铁离子、铜离子显色的原理(3)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铁离子和铜离子的操作方法和步骤AAB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1)用硝酸钠和氯化钾制取硝酸钾的原理及操作流程(2)用结晶或重结晶的方法提纯同态物质的原理及操作(3)减压过滤的实验方法。(4)晶粒生长的条件BBAA物质性质的探究4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片(条)燃烧的方法(2)铝表面氧化膜的作用BB5乙醇和苯酚的性质(1)观察有机物颜色和状态,及辨别有机物气

29、味的方法(2)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的原理、方法和操作(3)乙醇、苯酚分子中羟基的化学活性比较(4)盐酸、碳酸、苯酚酸性的比较(5)用铁离子检验酚类物质ABBBA物质的检验与鉴别6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牙膏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2)检验牙膏中含有的碳酸钙、甘油的化学原理和操作方法(3)火柴起火的原理(4)火柴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原理和操作方法(5)物质检验的方案设计ABABC7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1)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外观)和重要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2)亚硝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3)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4)常见物质的鉴别BACC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8硫代硫酸钠与酸

30、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硫代硫酸钠和强酸反应的原理及实验现象(2)浓度、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BC9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1)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2)变量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CC10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氯化钴溶液的变色原理(2)浓度、温度变化对氯化钴溶液平衡体系的影响(3)不同条件下(酸、碱性)乙酸乙酯水解的速率和程度BBB 专题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六、物质的 定量 11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1)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2)中和滴定原理和基本操作 (3)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4)用滴定法测定液体试样中的总酸(或总碱)含

31、量 (5)中和滴定实验的数据处理和误差的简单分析 B B B B C 分析 12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 (1)电子天平的使用 (2)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定的原理(与酸或碱反应)和操作流程 (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测定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 A B C 七、物质的 1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1)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原理与操作方法 (2)倾析法分离、洗涤固体物质 (3)产率的计算方法 B A B制备与 合成 14阿司匹林的合成 (1)阿司匹林的合成原理、方法及流程 (2)粗产品中杂质的检验 (3)晶体洗涤方法 A B B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化学考试采用闭卷纸笔测试方式。考试时间:必考题

32、部分60分钟,满分为70分;加试题部分30分钟,满分为30分。(二)试卷结构1考试内容分布类别必考题部分(满分70分)加试题部分(满分30分)考试内容及所占比例“化学1”约占40“化学2”约占40“化学反应原理”约占20(上述内容中“化学基本实验”约占15,“化学基本计算”约占10)“有机化学”约占30“化学实验”约占30“化学反应原理”约占20“元素化合物”等相关知识约占202考核要求分布类别必考题部分(满分70分)加试题部分(满分30分)考试要求及所占比例“了解”约占50“理解”约占40“应用”约占10“理解”约占60“应用”约占403试题难度分布类别必考题部分(满分70分)加试题部分(满

33、分30分)试题难度及所占比例“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25“较难题”约占15“容易题”约占10“稍难题”约占60“较难题”约占30六、题型示例(一)选择题1(考核要求A,容易题)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的是ACH4BNAOHCH2S04DNACl答案:C2(考核要求A,容易题)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答案:A3(考核要求A,容易题)某有机反应用球棍模型图示如下: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物是CH3CH3B生成物是CH3CH20HC属于取代反应D属于加成反应答案:D4(考核要求B,稍难题)针对某酸性工业废水样品,以下实验操作或分析结论中,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蘸取废水样品,沾在用蒸馏水润湿

34、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B将无色酚酞试液滴人废水样品中以验证其酸性C该工业废水中C(H+)C(0H-)D测得废水样品的pH=4,说明该废水样品中C(H+)=4.0molL-1答案:C5(考核要求B,稍难题)如图,向还原铁粉中加入少量的炭粉,混合均匀后,撒入内壁用NACl溶液润湿过的具支试管中,塞紧橡皮塞。几分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导管中水柱上升。对此过程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铁粉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作正极B炭粉被氧化C发生了吸氧腐蚀D发生了析氢腐蚀答案C6(考核要求B,稍难题)下列表示化学反应2H2(g)+O2(g)=2H2O(g)过程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中,合理的是答案:A7(考核要求C,稍难题)已

35、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A0.01molL-1的蔗糖溶液B0.0lmolL-1的CACl2溶液C0.02molL-1的NACl溶液D0.02molL-1的CH3COOH溶液答案:C8(考核要求B,稍难题)下列表示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12:MnO2+4HClMn2+2Cl-+Cl2+2H2OBFe与FeCl2溶液反应:Fe+Fe3+=2Fe2+CNA与水反应产生H2:NA+H2O=NA+0H_+H2D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CACO3+2H+=CA2+C02+H20答案:D9(考核要求B,稍难题

36、)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关于各步骤中仪器的选用,不合理的是A将粥茶叶灼烧灰化,选用、和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和C过滤时,选用、和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和答案:B10(考核要求B,稍难题)右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选项X收集气体YA碱石灰氯气水B浓硫酸氯气苯C氯化钙二氧化硫氢氧化钠D生石灰二氧化硫浓硫酸答案:C11(考核要求B,稍难题)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10S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0mol,则前10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v(NH3)

37、=O.008 molL-1Bv(NO)=0.04 molL-1Cv(O2)=0.006 molL-1 Dv(H2O)=0.06 molL-1答案:A12(考核要求C较难题)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个O2分子的质量是16g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是NAC室温下,1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一离子数日为0.1NAD5NH4N032HN03+4N2+9H20反应中,生成28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 NA答案D13(考核要求C,较难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

38、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最低价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D14(考核要求B,较难题)一定体积的某气态烃与过量氧气的混合物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标准状况),气体体积缩小了二分之一。下列四种气态烃中符合条件的是A乙烷B乙烯C乙炔D丙烷答案:A(二)填空题1(考核要求A,容易题)(1)写出以下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生石灰: 。(2)写出氢氧化镁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39、。答案:(1)CH4CAO (2)。Mg(OH)2+2HCl=MgCl2+2H2O2(考核要求B,稍难题)已知A、B、C、D都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其中A、C分别是白酒和食醋中含有的成分,A、B、C、D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中官能团为 。(2)写出A与C在浓H2SO4存在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CHO(或醛基)(2)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3(考核要求B,稍难题)A是废铁屑表面的红色固体成分,B、C、F都是单质,D、F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们之间可以发生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溶液G中的溶质为

40、 (填化学式);D的电子式: 。(2)写出A与B在高温下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4(考核要求C,较难题)A、B、D、E、F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B在D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在F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F的离子方程式 。(2)B、D、E组成的一种盐中,E的质量分数为43,其俗名为 。(3)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下表: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 A含有A的二元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二元离子化合

41、物且原子数之比为1:1 C化学组成为ADF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C的电子式为 。答案:(1)第一周期IA族。 (三)实验题1(考核要求B,稍难题)(1)某同学采用萃取一分液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甲加入萃取剂后振荡乙静置分层丙分离该同学所采用的萃取剂可能是 (填“A”、“B”或“C”)。A酒精B苯C四氯化碳D汽油甲、乙、丙3步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甲”、“乙”或“丙”)。(2)实验室制取、净化并收集氯气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现有以下2种试剂:A饱和食盐水BNAOH溶液请在以上试剂中选择填空(填“A”或“B”):X溶液应选用 。尾气处理过程中,多余的氯气可用

42、吸收。答案:(1)C丙(2)AB(四)计算题1(考核要求B,稍难题)取某镀锌铁片5.69 g,将其投入足量稀硫酸中,镀锌铁片完全溶解,产生氢气2.24L(标准状况)。试计算:(1)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是mol。(2)镀锌铁片中锌的质量是g。答案:(1)0.10(2)0.65加试题部分1(考核要求B,稍难题)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

43、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是:乙的电子式是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 (用化学式表示)。(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混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 取样后加稀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Cu20。2(考核要求C,较难题)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0和C0转变为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

44、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时间S012345 C(NO)/molL-11.00x10-34.50x10-42.50x10-41.50x10-41.00x10-41.00x10-4 C(CO)/molL-13.60x10-33.05x10-32.85x10-32.75x10-32.70x10-32.70x10-3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 0(填写“”、“”、“=”)(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3)在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K=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

45、下列措施能提高N0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缩小容器的体积(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molL-1CO初始浓度)/molL-1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2801.210-35.80x10-382124350124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冈,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

46、编号。 3(考核要求C,较难题)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查阅资料】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向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通人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NA2S03和NA2SO4。NA2S03易被氧化;BAS0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制备产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仪器A的名称是: ;E中的试剂是 (选填下列字母编号)。A稀H2S04BNA0H溶液C饱和NAHS03溶液(2)先

47、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待NA2S和NA2C0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混合物,滤液经(填写操作名称)、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探究与反思】(3)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0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需试剂从稀HN03、稀H2SO4、稀HCl、蒸馏水中选择)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03和NA2SO4。(4)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

48、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 。(5) 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 方法提纯。【答案】(1)分液漏斗;B(2)蒸发(3)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巾加入足量稀盐酸(4)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人NA2S和NA2C03混和溶液。(5)重结晶4(考核要求C,较难题)某课题组以苯为主要原料,采取以下路线合成利胆药柳胺酚。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柳胺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柳胺酚最多可以和2molNA0H反应B不发生硝化反应C可发生水解反应D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2)写出AB反应所需的试剂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写出3种)。 属酚类化合物,且苯环上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能发生银镜反应(6)以苯和乙烯为原料可合成聚苯乙烯,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答案】(1)C、D (2)浓硝酸/浓硫酸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