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副本(3)

上传人:szh****04 文档编号:54014678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副本(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副本(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副本(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副本(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副本(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讲授教 师孙中华单 位和静县第一小学课题名称地震中的父与子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实验教材,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式,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品读能力。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写亲情的许多文章,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同时,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坚持的课外阅读及做读书笔记,也积淀了一定的语文素养,为课文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对本文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感悟人物的品质,还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增强学生的体验,达成教学目标教学

2、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爱同学。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刻感悟父子之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不断的读中,促进学生的“积累”。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明确目标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班交流) 师:是的,地震是无情的,课文中的父子却用爱和真情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文中父亲的了不起,儿子的了不起。(板书)二、细读品味,体

3、会情感 1、速读课文,勾画批注 师: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段,品味品味,用一两个词语写下你的感受。(生自读勾画写批注) 2、互动交流,感悟内蕴 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先让学生说完感动的句子后,再按课文的顺序,课件显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体会人物的情感。) 重点句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大家很会读书,课文中震撼我们心灵的地方确实很多,我们先来看这段话。(出示重点句一,学生读) 师:这段话有两句话,哪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你? (1)品味第一句。 生:第一句话打

4、动了我,从这句话中我知道时间很漫长。 师:为什么说这38小时是漫长的? 生:父亲心里焦急,所以感觉时间很漫长;一分一秒都关系到儿子的性命,所以时间漫长;父亲挖得很艰难,时间过得很慢 师:大家体会得很好。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8小时,而要把这些数字一个个罗列出来呢? 生:这样写更能体现时间的漫长;体现父亲挖掘的艰难;体现父亲的焦急;体现父亲的坚定 师:细细地把时间写出来,还有这样的好处。谁来读这段话?(引导学生读出漫长的意味) (2)品味第二句 生回答第二句打动了他(她)后,师请该生读这句话。 师:请你再读一遍。 生:“他满脸灰尘” 师:我打断一下,他为什么会满脸灰尘? 生:父亲挖得太投入了

5、,沾满了灰尘也顾不上清理;他挖的时间很长,才会沾满期灰尘;当时周围一片混乱,灰尘很多,环境很不好 师:同学们能透过文字表面去理解,很好。请你接着读。 生:“双眼布满血丝” 师:(打断)为什么? 生:他缺乏睡眠,疲惫不堪;他内心非常焦灼才会双眼布满血丝 师:你再读。 生:“衣服破烂不堪” 师:为什么? 生:他的衣服是被废墟磨破的;他在那些石头上呆太久了,衣服被磨破了都不知道 师:再读。 生:“到处都是血迹”这又是为什么?(师用力诘问) 生:他手被磨破了,流血了;他可能指甲也磨损了;他膝盖磨破了,血肉模糊;可能周围的废墟也沾满了他的鲜血 师:原来,这一字一句里面,都浸透着深深的父爱呀!我们再来一遍

6、。谁来读?(再请一生,师生一问一答) 师:挖掘时,父亲会想些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句话。 师:父亲38小时的泣血坚持创造了奇迹,瓦砾堆底下终于传出了孩子的声音。父亲的举动堪称壮举啊! 在我们眼里,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饱含父爱的诗(课件显示诗句,各自读后配乐齐读。)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重点句2: 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回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

7、和我在一起!” 师:透过外貌、衣着、神情描写,我们的心灵被父爱震撼了。而人物间的对话一样让我们感动。我们再来看这段话。(出示重点句二,指名读) 1)师:大家看这个词“大喊”,这说明什么? 生:父亲经过长时间的搏斗,终于听到儿子的声音了,父亲该是多么激动呀! 师:你来读读,读出你的感受。(学生读句子。)这一喊,还喊出了父亲什么心情? 生:惊喜!爱怜!喜出望外!悲喜交加! 师:这一喊,是惊喜,是激动,是无限焦虑之后的欢呼雀跃!让我们也来喊出这位父亲的心声。(生齐读) (2)师:从这段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中是怎么表现的?会想些什么,会对伙伴说些什么? 师

8、:同学们真会读书,边读边想象,才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谁来读读父子的对话?(分角色读) 重点句3: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指名读)课文中的插图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刻,请同学们认真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看图说话) 师:自由地读读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语句。) 师:父亲的声音为什么会颤抖? 师:同学们读读这两句话。(各自读或指名读。) 三、找准支点,探究根源 师:在漫长的时间里,父亲始终决不放弃,儿子始终信念坚定,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们这样做? 师:一句承诺,

9、一份舔犊之情,是父亲是父亲坚持的力量源泉!(引读)师: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他给自己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使儿子坚信,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无论发生什么,父亲总会和我在一起。 四、联系生活,丰富积累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用爱,用信念创造了奇迹,孩子得救,同学得救。其实,平凡生活中的感动也无处不在。那么,生

10、活中的你与父母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吗?(亲密无间、平淡从容、尴尬、仇恨)能用具体事例说一说吗? 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子 坚定的信念 爱 执着的勇气 信任 舍己为人 了不起作业或预习 、老师推荐阅读两篇文章:地震中的撑起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或自己搜集类似的感人故事。 、动笔写写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自我评价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

11、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试图借助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回应,牵引学生灵动于字里行间。一、抓住文眼,聚焦形象。文艺理论提到“形象大于思想”,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往往对形象的感受重于对观点的领悟。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整个教学中,我以寻找最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努力做到“一线串珠”,“瞻前顾后”,在承上启下处反复回扣读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种立体多维式的建构,于大气中隐含着深邃,在平和中张显着个性,体现了阅读的整体性,提升了阅读的品质。 二

12、、情感震撼,读中体验。娄湘生老师曾说:“观察和体味应该带着情啊!要用情去驱动你的双眼!”在这节课中,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我感觉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上课伊始,我播放有关大地震的视频资料,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和课文融为一体。我们呼唤生命课堂,那应是学生真情驿动的课堂、畅所欲言的课堂、深思飞扬的课堂。在这节课中,我与学生随着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一起经历了磨难,经历了痛苦与喜悦,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学会了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