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精选文档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3999416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精选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精选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精选文档(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漳州市第五中学教案教案编者:戴文伟课程名称地理授课时间2018年3月日授课班级高一年2、6、7班课题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时数2目的要求1理解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重点难点重点: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难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作业布置第一课时:学案P2021:15第二

2、课时:学案P2122:69教学反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师: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而且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教学新课】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而不同

3、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2)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如,住宅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已。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A住宅区城市的住宅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在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约占城市用地的4060%。分化: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结合图22 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a)和低级住宅区(b)分析说明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布局区位城市的外缘内城和工业区附近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狭小(拥挤密

4、集)环境优美较差配套公共设施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不齐全B 商业区I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II商业区的分布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III中心商务区(CBD)分布: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功能:商业活动的中心和服务中心读图思考(图23 纽约的CBD曼哈顿)纽约市曼哈

5、顿的建筑高大密集,这是城市CBD的共同特点。这样的建筑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什么作用呢?点拨增加了垂直方向上的利用率C工业区I形成: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这些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II布局: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例如行政区、文化区等。而这些功能区在中小城市里就不那么明显,但并不是说中小城市没有或不提供这种功能,只是这种职能的用地较分散或占地面积较小而已。【课堂小结】回顾本

6、节所学内容,指明重点,让学生了解城市形态和不同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联系实际,分析事例,灵活运用。【板书设计】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2)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7、如,住宅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已。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区。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商业中心是一定地区的物质集聚中心,也是 中心。2.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_功能用地。在大多数的城市中,它的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_到_。3.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_和_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就形成了_。二、综合分析题1读教材图25,分析香港有哪些功能区,以及不同类型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2 找一幅你所在的城

8、市或熟悉的城市的平面图,看看这个城市有没有不同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在空间上是如何分布的。参考答案:一、1. 服务 2住宅 40% 60%3.交通通达性 地价 高度集聚 功能区二、1香港的功能区主要有商业中心区、混合土地利用带、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和工业区。商业中心集中分布在尖沙咀和中环,香港的中心地带;混合合土地利用带分布在商业中心区外侧;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混合土地利用带的外侧,如九龙塘和半山区及山顶,还有远离闹市区,环境优美的舂坎角;低级住宅区则主要分布在混合土地利用带和高级住宅区外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远离商业中心区,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如荃湾、葵涌、观塘、柴湾、黄竹坑等地。 2联系实际,

9、置身于生活,了解自己家乡漳州的城市功能分区,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行政区、旅游区等,并简要说明各自分布的方位。第二课时【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知识点引入新课【教学新课】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的形式进行)模式形成形状示意图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同心圆图26a)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扇形或楔形图26b)多核

10、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图26c)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

11、就越高。(图27)地理位置通达度土地价格或租金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最好最贵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汇处次之比较贵远离主要公路的地区差比较低II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本部分建议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7,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用地要求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过

12、渡: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8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其他因素I收入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II知名度 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

13、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三、城市的合理规划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3卫生防护带【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其中影响城市

14、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即是重点也是难点,大家课后要加强复习巩固。【板书设计】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形状同心圆扇形或楔形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地租高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其他因素I收入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II知名度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IV历史因素(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

15、形成和变化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三、城市的合理规划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3卫生防护带【课堂练习】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最终取决于( ) A.各种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B.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C.各种活动的科学技术水平D.各

16、种活动的从业人员多少2在市中心的附近出现住宅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在市中心附近,住宅付租水平最高B.在市中心附近,通达度好、繁华,适合建高级住宅区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通达度低,租金较低D.在市中心附近,人口密集,住宅的需求量大3课后活动题(第24页)参考答案 1.A 2.C 3.方案二较为合理。方案一居住用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这种城市地域结构容易产生居住密度较大,居住环境不易改善,条件差;职工在上下班时交通拥挤;其次我国北方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居住用地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会对位于城市中心的居住用地产生影响和污染等。方案二分散了居住用地,降低了居住密度,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较好;分散居住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外围的居住用地可以在与工业区之间建立卫生防护带,减轻工业用地对居住用地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