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3944073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浙江省台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cun ()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 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ro( ) ( 土地的誓言)) (2)央视前几年中国mi( )力城市展示中,敬一丹和易中天对台州有过评点。敬一丹说,台州的硬气也许来自于背后的山,也许来自面前的海,在这山海之间就是

2、敢冒险、善创造的台州人。易中天说,台州就像一艘海轮扬帆出海,一网金,一网鱼,满zi( )而归。 2.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 ”内应加的标点是 。 将划线句改成反问句 改句: 3.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有兴趣。比如喝茶,你品出了茶的清香,;比如看画,你悟出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才感到喝茶有兴趣才有兴趣去喝它你若读不出味道来读书的味道不浓烈A. B. C. D4.在“收集名联”的

3、活动中,一小组收集到一幅写景的对联,可惜下联的字掉了。请你按正确的顺序将其复原。(3分)上联: 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 下联: 掉下的字词是:桐叶 一院 散 清荫 为 楼前5、古诗词名句填空。(8分) (1)蒹葭苍苍, 。(蒹葭) (2)己所不欲, 。 (十则) (3)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 ”,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6)古人的一腔 “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的难以排解,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 举杯消愁愁更愁

4、, ”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只恐双溪舴艋舟, ”说尽了“愁”之沉重。6、名著阅读。(5分)(1)请把与红楼梦有关的三个选项挑选出来。(填序号)(3分)吴承恩 曹雪芹 吴敬梓 香菱学诗 鲁智深 刘姥姥三英战吕布 三借芭蕉扇 三打祝家庄 、 、 。 (2)祥子的泪要落下来。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作的,窝在心的深处。 本段文字选自小说 。(1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祥子身上的一件事。(1分) 7、综合实践活动。(8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

5、”实践活动中去吧!(1)书法中的酒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几个“茶”字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 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上书法字体的感受。(2分) 示例: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2)古诗中的酒如果你读读唐诗宋词,一定会为诗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或同诗人一起举杯,或醉饮高歌,或把盏低吟,或为朋友的离别远行而感伤,或为与旧友的重逢而千杯不醉。诗词组的同学搜集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句,请你探究以下几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B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D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表达情感:(2分) (3)名著中的酒(4分)下面是名著中与酒有关的故事情节:【甲】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

7、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乙】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甲】文段说的故事是 ,选自名著 。(1分) 【乙】文段说的故事是 ,选自名著 。(1分)【甲】或【乙】文段中 (填人物1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1分)二、现代文阅读(31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8-15题。 (一)15分 和

8、母亲的最后约定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

9、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

10、一起,大约有10万里。“人们把我抬到高高的位置上,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能尽孝是理所当然的。”但反复测量走过的路,回想路上的种种,王一民也觉得,“我们的旅行几乎是个奇迹”。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选自读者2010年第18期 )8、细读第段,你赞同“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还是“夕阳中的微笑”,写出你的理由。(2分)答: 9、下列句中加点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

11、章加以品析。(6分) (1)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3分)答: (2)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3分) 答: 10、了解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答: 11、有人认为,第段有画蛇添足之嫌,可以删去,你的意见呢,请写出你的看法。(4分) 答: (二)16分 站在蝉的角度思考 刚想睡个午觉,突然一声接一声的蝉鸣搅得人心烦意乱。跑出去去拾一块石头朝树上猛地砸去,但它毫无反应。它

12、依然叫。我依旧烦。这才想起蝉这东西据资料记载是没有听觉的。 于是试图用鞭炮声来驱赶蝉。可是鞭炮声过后蝉鸣如故。类似的动作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也做过。他曾经在栖有蝉鸣的大树下连连扣发装满火药的猎枪。可是尽管声如霹雳,对蝉毫无影响。它依然放声欢歌。法布尔大约正是由此得出蝉是没有听觉的结论,但是近日我才知道蝉实际上是有听觉的,只是这听觉限于自己同类之间罢了。它的听觉器官接受声波频率范围都是针对同类的。所以它根本不会理会我们的恐吓。 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吧,蝉给我们的印象很差。它就像一个聒噪的最拙劣的歌手一样唱通了每一个夏天,它们甚至半夜三更了都还在月亮下叫唤几声,不然辛弃疾西江月里怎么会说“

13、清风半夜鸣蝉”呢。对于这个拙劣的歌手,小时候我们都是在它们还没变成蝉之前全数将它们消灭。在它没有“金蝉脱壳”之前就叫它下到油锅里。 记得那时夏天傍晚放学后第一要做的就是在榆树、泡桐树或者柳树根下仔细寻找那些即将破土而出的蝉幼虫,河南当地人管这幼虫叫“爬蚱”。清洗后就放进了锅里,装点盐,煮熟后我可以甚至连壳一起嚼下去,那肉鲜美得决不亚于现在吃到的任何肉,也许是那时生活艰苦吧,才会有这各特殊的感觉。 到了城里发现爬蚱居然卖到十多块一斤!才愈加明白这玩意的肉质的确非同凡响。吃掉爬蚱-蝉的幼虫这招够狠毒的,但第二天蝉鸣依然,这时我等只有干瞪眼了,因为在我们睡着的时候又有许多的爬咋变成了蝉飞走了。 后来

14、又发现:其实蝉这种昆虫在古代居然是身处劣境、品行高洁者的象征。曹植曾经在蝉赋里把蝉喻为品德纯正的贞士。大约是因为这点吧,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连蝉的叫声也变得美好起来。古人甚至认为,人若要不虚度此生,有八种声音不得不听,夏日的蝉鸣就是八声之一。连贵为天子的唐太宗,也极欣赏蝉鸣。他的赋得弱柳鸣秋蝉诗:“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把那个蝉写得可以说是趣味无穷。难道古代人不懂欣赏?还是蝉那时叫声的确婉转?不过我想,现在这玩意总不会有人再歌颂它了吧?但我又错了-台湾女作家简媜在夏之绝句里就对它褒扬了一番:“蝉声把我整个心思都吸引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就像一条绳子,蝉声把我的心

15、扎捆得紧紧的”看吧!蝉还有这等功效!着实让我又大跌了一次眼镜。 继续翻阅资料-又发现我真的不了解蝉:可怜的蝉,为了等待“金蝉脱壳、获得自由的那一刻,要在地下过上漫长的暗无天日的生活。不同的蝉在地下的时间也不同。美国有一种“十七年蝉”,它的幼虫在泥土里呆的时间竟然长达十七年。是世界上生长周期最长的昆虫。不过这些在地下度过十七年暗无天日生涯的虫子,却只能在这光明的世界上度过短短的几星期。 法布尔这样写道:“也许上帝给予一种格外的恩赐,必先索取昂贵的代价。我不知蝉是否与上帝有过这样的盟约,蝉在飞之前曾有过多年的地下生活,像一个艰难的矿工沉身于湿冷、黑暗孤寂,只为有一天可以飞。蝉以非凡的毅力来等待那个

16、遥远无边的理想。若干年的艰辛:一夏的飞翔-蝉的一生。在时间上,蝉的生命里苦难与幸福的比例严重失调。可是一代又一代,蝉们义无反顾地走着这条老路。”蝉把美抵押给了上帝,所以生命短暂,但它用抵押的美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飞翔。 蝉的生命是短暂的,可是它用了一生的时间来歌唱。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美总是瞬间的、脆弱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都是这样,然而花谢花还开,月圆月又缺。而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如果人们都能知道蝉十几年一鸣,如此难得,又如此短暂,能不珍贵吗? 记得西方有个荆棘鸟的传说,说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一次,但歌声比世上任何生灵的声音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就要去寻找一棵荆棘树,把自

17、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然后在树枝间婉转啼鸣,这时它完全超脱了垂死的剧痛。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然而整个世界都是屏息聆听这卓绝的歌唱。是的,只有忍受极大的痛苦,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传说令人动容,可惜的是世间并无这样勇敢的鸟,倒是蝉体现了这种类似的精神。可是人们为何乐意接受一个虚幻形象而忽略现实生活中确凿的存在呢?原因多重,其一是蝉以吮吸树汁为生,被归为害虫之列。其实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必须有一些的食物,如虎豹的矫健是用无数羚羊的丧生换来的。可人比较欺软怕硬,对凶猛的动物不敢妄加评判,只有去声讨蝉的罪过了。 因为它是害虫吧,是的!我们把它-弱不禁风的蝉定为了害虫,我们去捉那些即将出壳的蝉似乎

18、就成为了为了正义。蝉成了具有高蛋白的盘中餐。蝉积年含辛茹苦的理想被扼杀在即将实现的最后一刹那。今天再看到被炸得油汪汪、金灿灿的蝉躺在盘子里时-我的确说不出什么,只觉得弥散在心的是真正的惭愧。 12.试简要说明下面加点的词语和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人们为何乐意接受一个虚幻形象而忽略现实生活中确凿的存在呢? (2)蝉把美抵押给了上帝。 13、试举生活中二个实例来论证第段划线“美总是瞬间的、脆弱的”道理。(4分) 答: 14、人类总是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如果真正“站在蝉的角度思考”,人对蝉有哪些误解读?试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4分)答: 15、 请说说第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9、?(4分) (5分)答: 三、古诗文阅读(26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4题。 (一)4分新 柳 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6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17“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二)11分 (甲)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口技 (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

20、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1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其夫呓语 其真不知马也 B当是时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既而儿醒 而计其长 D为人五 不足为外人道也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妇抚儿乳 乳: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 20两段文字中各有一个表示评价和赞美的句子,写出并翻译。(4分) (甲)文: 译文: (乙)文: 译文: 21选文中提到的口技和微雕都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写出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3分) (三)11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

21、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2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故: (2)常以谈笑讽谏 以: (3)优孟闻之 之: (4)于是使以马属太官 属: 23、下面句中的“故”与“王惊问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2、 )(3分)A、温故而知新 B、广故数言而欲亡C、公问其故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4、楚庄王已下令说“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为什么还能够进谏成功?请简要回答。(4分) 四、作文(60分)25、题目:风雨过后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1.(1)窜 饶 (各1分) (2)魅 载(各1分)2.(1); (1分) (2)阅读的最大理由不是想摆脱平庸吗?(1分)3.D (3分)4.楼前桐叶,散为一院清荫。(3分)5. 每空格1分共8分(1)白露为霜 (2)勿施于人 (3)沉舟侧畔千帆过(4

23、)铜雀春深锁二乔(5)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6)抽刀断水水更流 载不动许多愁 6(1)2、4、6 (3分) (2)示例:祥子在人和车厂拉车(1分);祥子娶虎妞为妻。(1分)7(1)示例: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2分)(2)酒是诗人寄托忧国、思乡或壮志难酬等情感的载体。(或:诗人借酒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愁绪,抒发忧国或思乡的情感。)(2分)(3)曹操煮酒论英雄 三国演义(共1分) 武松醉打蒋门神 水浒传 (共1分)示例:曹操;他豪气冲天,指点群雄,有咄咄逼人之势,雄才大略显露无遗。刘备;他深藏不露,谨慎,机智灵活,善于忍耐,大智若愚。武松;他

24、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共2分) 8、若赞同“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理由要点:孝最感动人也最美丽;74岁儿子完成了99岁老母亲心愿,无比荣幸。若赞同“夕阳中的微笑”,理由要点:借景抒情;高龄儿子陪老母亲一起走这么多路,有夕阳意;这种爱心和孝心,点出了微笑意。(意大致即可) 9.(1)从“中国最北部”到“中国最南端”写出了两地区域之广,路途之遥;“74岁儿子”“99岁老母亲”写出了这是对不寻常的母子;“破旧三轮车”说明工具简陋,可想旅途辛劳。(3分) (2)“又”写出了这个孝心爱心举动不是第一次;“终于”点出了旅途艰辛,经过长途跋涉才到达。(3分) 10.理解要点:

25、对亲人必须遵守约定;孝心爱心要体现在行动上;现实上,我们却停留在口头上和许诺不兑现得多。(要结合实际,表达有真情实感。3分)11.不可以。这说明王一民的孝心爱心感天动地,超越国界;打动了韩国的作家。映衬出这一“约定”的份量。(答案大致即可。4分,视语言表达及扣住题旨得分)12.(1)虚幻形象“指以生命为代价来歌唱的荆棘鸟形象(1分);“确凿的存在”指蝉为了几个星期的歌唱,的确要在地下度过若干年暗无天日的生活。(1分) (2)蝉为了短暂的幸福-一夏的鸣唱和飞翔而甘愿经历漫长的痛苦。13.示例:向日葵上的露珠,阳光一照即刻蒸发;大地震、泥石流前鲜活的生命。14.把蝉的鸣唱当成对人的生活水平的破坏与

26、干扰,因而深恶痛绝。因蝉吮吸树汁为生的习性而将其定位为害虫,必欲除去而后快。古代把蝉视为身处劣境、品行高洁者象征,喻之为品德纯正的贞士。认为蝉若干年的地下生活和一夏的飞翔是苦难与幸福的比例严重失调。(每点2分,答对二点即可)15.第10段用了映衬的手法,用传说中的荆棘鸟形象,来突出经过若干年地下生活才获得短暂飞翔、歌唱权利的蝉的难能可贵。这样写,很好地表达了整理对像蝉一样按自己生存规律顽强生活在大自然中生物的敬意,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要点:映衬的写法及表达作用各2分)16. (1)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2分) 17“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

27、动感。(2分)18答案:B (2分)19答案:喂奶。 通“拣”,挑选。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全对得2分。20(甲)文:众妙毕备。 各种妙处都具备(或“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 (乙)文:嘻,技亦灵怪矣哉! 啊,技艺真是太奇妙了! 评分:选对一个句子得1分,翻译正确得1分。共4分。译文意思对即可。21示例:剪纸、玻雕 、踩高蹄等。(理由略) 评分:答出技艺得1分,理由恰当得1分,共2分。)22.(1)故:原来 (2)以:用 (3)之:这件事(4)属:通“嘱”嘱咐(各1分)23.C24.他“欲擒故纵”,进门大哭,顺着楚王的意思,要求厚葬死马,接着顺势推理,推出荒诞结果,使楚王恍然醒悟。 25.作文。按中考评分要求。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