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诗意的探寻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10301190

上传人:xi****a 文档编号:53922338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诗意的探寻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1030119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诗意的探寻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1030119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诗意的探寻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1030119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诗意的探寻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1030119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诗意的探寻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10301190(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珠玑: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B难赋深情赋:写作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三个秋天D杜郎俊赏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CC项,三秋:指农历九月。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 BC. DAA项,“天堑”前者指钱塘江,后者指长江;B项,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C项,异日:改日,他日;D项,罗绮:借指丝绸衣裳。3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后面的题目。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2、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乙)。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文句依次是()A此恨谁雪细看涛生云灭B此恨凭谁雪看涛生云灭C此恨谁雪看涛生云灭D此恨凭谁雪细看涛生云灭D注意上下片之间的对应关系,再结合上下文内容判断。4下列有关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皆可入词。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

3、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C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D“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其中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望海潮中,在描写杭州郊外钱塘江周围的风景时,词人柳永很注重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其中“_”写出了树木围绕江堤的静态美,“_”则写出了江水澎湃的动态美。(2)在柳永望海潮中,通过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的句子是“_,_”。(3

4、)在望海潮中,词人很注意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进行写景和叙事,其中上片写杭州城内以及钱塘江的风景为实写,而下片写西湖美景主要为虚写,如提到杭州两种典型的植物的“_,_”这两句就是很好的例子。(4)姜夔的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景象的诗句是“_,_”。(5)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_,_?”答案(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4)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6依据“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情景,展开联想和想象,写

5、一段话。_解析解答时,应首先准确理解词句的意义,再结合自己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词句所表现的情景。答案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喧哗,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今天为什么还要读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_,而其意义

6、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_。很多人都发生气质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_。_解析第空,根据“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及“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可知应该填“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第空,根据“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可知应该填“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第空,根据“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进行推断,应该填“可以转变风气”。答案是继

7、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转变风气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诉衷情近柳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故人”的思念是全词的中心,所以作者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联系柳永其他羁旅行役之词来看,“故人”应指他在京都相识的民间歌妓们。B作者很注意上下片之间和意群之间的照应和映衬。如“伫立”与“静倚”,“望处”与“凝睇”,“残阳”与“远水生光”等,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联

8、系。C“残阳”“黯然情绪”“愁无际”“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词语,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D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感。AA项,本词中作者并未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而是含糊其词的。9词的上片中描写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如,前四句中的“雨晴”“气爽”“水生光”“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

9、案。答案词的上片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鹤冲天注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注】这首词是柳永初考进士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据说,宋仁宗在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

10、样黜落了柳永。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长期流连于“烟花巷陌”中。10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而落榜,在柳永看来只是“偶然”,可见其狂傲自负的性格。B他自称身处圣明的朝代,又说自己是“明代遗贤”,这是对宋仁宗不识人才的嘲讽,“明代暂遗贤”是反语。 C“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恣狂荡”,是词人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一种抗争的方式。D“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意思是说青春短暂,不忍虚掷,不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BB项,“明代暂遗贤是反语”理解有误,“明代”可以理解为圣明的时代,“贤”不是反

11、语,从下文词人自诩“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句可以看出。11柳永在科举中偶然失意,便“恣狂荡”“依约丹青”“偎红倚翠”。对这种做法,有人说是过于轻狂,有人说是正当反抗,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_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柳永这种做法有些“轻狂”。在科举考试中的偶然失意是不可避免的,因落第而牢骚满腹,转而寻花问柳,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示例二)我认为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他虽“狂荡”,却仍然保持严肃自律的“才子词人”“白衣卿相”的面目,他是在与命运抗争,而不是自甘沉沦。(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淡黄柳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

12、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注】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江左:泛指江南。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12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首二句与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

13、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C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念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D刘禹锡曾写“自古逢秋悲寂寥”,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BA项,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没有表达“客中凄凉”的意味;C项,“池塘自碧”四字以池水的无情表达人之多感多情,并无指责池水占尽春色之意;D项,“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理解错误。故选B。1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

14、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_解析此题考查对“有我之境”的分析,实际上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与归纳。答题时可根据题目对“有我之境”的提示“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从“我”的思想情感与“物”的“色彩”特点进行分析。答案诗人看尽柳色的风光,觉得此乃江南旧识,这鹅黄嫩绿的垂柳就带有了诗人客居异乡的万般愁绪;异乡又逢寒食,诗人唯怕花落春去,可见诗人惜春伤春的迟暮之悲;全词写生机勃勃的柳色春景,反衬空城巷陌的荒凉凄清,这些景象则暗含了诗人伤时感世的家国之痛。(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姜夔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

15、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注】篠墙:竹篱院墙。蛩:蟋蟀。啼鴂(ju):杜鹃鸟。文君:西汉司马相如妻卓文君,借指友人的妻室。玲珑:皎洁、晶莹。14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着重描写了初秋寂寞萧条的庭院景色,莲花脱落了粉色的花瓣,梧桐树吹下带绿的叶子。B“暗雨乍歇”写天气突然转晴,暗示人物心情也随之好转,“还见”则透露出词人的惊喜之感。C莲花、梧桐、萤虫、蟋蟀,词人从植物写到动物,从视觉写到听觉,营造了一

16、种冷清凄迷的氛围。D“送客”句表明所写场景由庭院移至水边,“西去”指客行方向,“重寻”表明在此送行不止一次。BB项,“暗示人物心情也随之好转,还见则透露出词人的惊喜之感”理解有误。一场秋雨刚停歇,庭院景物更显萧瑟凄凉,又见暗淡萤火,闻凄切虫声,离别愁绪更添一层。15词的下片主要使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分析。_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对诗歌的内容加以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通过“又对西风离别”可知是眼前的实景:“想文君望久”“归来后”是想象离别之后的情形,效果是表达情感,情感结合“长恨相从未款”“又对西风离别”分析依依不舍之情;结合“翠尊双饮”“闲看月”分析想象别后友人归家与亲属团聚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良好祝愿。答案主要使用了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的手法。前六句着重写江边送别的情景,通过“西风”“洲渚”“烟水”“船棹”“行舟”等眼前之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后六句写词人想象别后友人归家与亲属团聚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