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以青岛为例论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3919061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70.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以青岛为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以青岛为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以青岛为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以青岛为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以青岛为例论文(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科论文摘 要会展产业凭借着其强大的拉动力和带动作用,逐步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会展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成为促进国际经济体系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而在会展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条带动效率极高的会展产业链,那么在产业链中,会展与什么产业联系最为密切,发展优势及劣势对产业链条哪个部分、哪个行业影响最大就成了我们要探究的目标。因此我借助乘数效应及产业链理论等分析会展产业与我国经济的内外部产业联系,并在产业链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关联度研究,并期望以此探究产业链视角下我国会展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青岛市基本完成建设“会展知名城市”的发展建设目标,但与国内外发达的会展城市仍有一

2、定差距,青岛市会展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模式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相似性强。因此本文立足于中国会展产业发展过程,从会展产业链视角入手,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及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以青岛市为例,通过致力于研究会展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发展关系,以及在会展产业链上会展产业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青岛市乃至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关键词:会展产业,产业链,关联效应AbstractWith its strong pulling force and driving role,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gradually grown into an indis

3、pensable par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a highly effic

4、ient exhibition industry chain has been formed. In the industry chain, which industry is the most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xhibition, which part of the industry chain and which industry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as become our goal to explore. Therefor

5、e, with the help of multiplier effect and industrial chain theory, I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dustr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and Chinas economy, and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relevance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hain theory, and hope to explore the future

6、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exhibition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hain.In recent years, Qingdao has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goal of building a well-known exhibition city, but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gap between Qingdao and the developed exhibition

7、c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mode of Qingdaos exhibition industry are similar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hibition industry.Therefo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exhibition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chain, on the bas

8、is of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taking Qingdao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and the three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 driving effect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on the relevant industri

9、es in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chain.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industry in Qingdao and even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 industry, Industry chain, Correlation effect目 录摘 要IAbstr

10、actII前 言11.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31.1产业链相关概念及特征31.2会展产业和会展产业链的基本理念41.2.1会展产业的基本概念41.2.2会展产业链的基本理念42. 会展产业综合效应分析72.1会展产业的经济效应分析72.1.1会展产业对经济促进的影响72.1.2产业链下会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82.2会展产业的带动效应分析92.2.1产业关联92.2.2会展产业的关联效应92.3会展产业链的延展效应分析92.3.1会展产业链的内部延展效应102.3.2会展产业链的外部延展效应103. 产业链视角下青岛市会展产业的实证研究123.1青岛会展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23.2青岛会展产业的

11、战略综合分析133.2.1优势(Strengths)分析133.2.2劣势(Weaknesses)分析143.2.3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143.2.4挑战(Threats)分析153.3青岛市会展产业的关联效应分析163.3.1灰色模型分析方法及步骤163.3.2青岛会展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性分析173.3.3青岛会展产业对第三产业内各产业的带动效应分析194. 产业链下青岛会展发展的建议224.1产业链整体战略224.2具体策略224.2.1制定科学的会展产业链发展规划224.2.2培育青岛特色会展文化234.2.3推动会展产业链下游的发展23结 论24致 谢25参考文献2

12、6本科论文前 言21世纪背景下世界各国贸易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率与深度都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体化趋势显著强于以往任何阶段。在此进程中绝大多数国家和企业期望有效利用他国资源进而实现拓展更大的市场的发展目标。在此大环境下,会展产业作为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和平台,且身为绿色第三产业为各国企业的发展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使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获得广泛关注。这促使会展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在中国迅速成长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展产业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行为”1。以会

13、展行业为核心,产业链涉及行业上下游航空、旅游、广告新闻、交通通信、餐饮住宿、建筑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通常认为“国际上的会展产业的产业关联系数约为19,即如果会展收入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则为9”2。凭借着这种强韧的经济带动性,会展业在世界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会展产业链的发展成为了经济重要增长点。我以青岛为例,分析各产业行业对青岛会展的带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产业间的共同发展做出建议。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后一定会出现会展产业,因此国内外的许多国家和城市都制定了相关政策战略来促进会展业的发展,但会展产业相关发展理论的探究仍在初期阶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成果或实践经验仍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来判

14、定是否办好会议、展览、活动,暂时未形成相应的能为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论证的解决方案。位于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的青岛地理位置优越优越,作为国家“蓝黄战略”的核心城市,青岛这个沿海开放城市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及山东省对外交通纽带,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青岛有很强的代表性,作为山东会展产业发展最迅速、完善的城市,在全国的会展城市中也有很高的地位,故选择青岛作为本次研究的地点。本文研究致力于从会展产业链各个环节入手,分解剖析会展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优劣情况,进行整体的SWOT分析,深入探究分析会展产业和三次产业的关系研究。以青岛为例,运用灰色定量理论分解剖析会展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15、,从而整体分析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与不足,明确会展产业链上的优势产业,研究未来会展产业链的优化内容与方向,从而为促进山东青岛乃至整个中国的会展经济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繁荣提出建议。研究思路具体见图1.1:图 1.1研究思路构思图1.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1.1产业链相关概念及特征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是会展产业链的早期思想,我们认为“产业链指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由于分工不同,在上中下游企业间形成了经济、技术关联,从而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3。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同价格变化和价值流动连接起来,各种生产业要素、资金、人才及信息不断交汇融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因分工类型分为

16、垂直向供应链和横向协作链。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经过原料的加工变成半成品,然后经过运输包装再加工等环节最终成为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的过程就是垂直供应链。供应链一般围绕某种特定产品展开,每个环节都对应一个产业,各产业的产品关系就构成了供应链,一般是指制造业。而横向协作链则是产品和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很多种互补的投入品,这个过程中的相关行业所提供的支持和协作就是协作链,横向协作链的代表有服务业。产业链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环节间依存相生环节依存性是指产业链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在信息、技术、人力、资金等汇集中,产业生产要素凭借物流一体化从原始的材料运输到最后的产品销售所经历的核心及相关企业都变得

17、更为紧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可以体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功能,有利于发挥产业链的整体作用。(2)价值具有整体共性产业链的价值是链条上各个环节之间共同作用形成的,像“木桶原理”所讲,产业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像木桶上的木板,链条中支持企业的协作和生产要素就是将木板链接在一起的胶水,其创造的价值就是木桶里的水,木桶最短板的高度才决定价值的多少。因此产业链条应该也必须要保持整体发展。(3)经济具有规模特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的现象”4。我们投入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汇集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产业间聚集效应,享受到产业链所带来的信息共享、时间成本缩短、技术互补等方面的各

18、种附加利益,这就是规模经济能够为企业带来的附加利益。但是企业的规模并不能够无限地扩大这就限制了附加利益的增加,同理,产业链也不能够不考虑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而无限地延伸扩大。1.2会展产业和会展产业链的基本理念1.2.1会展产业的基本概念会展业身为新型的第三产业,是会展会议的综合体。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将带来大量的客流、商流和物流,从而加速促进资金和信息流动,加快以展览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的形成,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旅游文创、交通运输及相关服务的发展。会展产业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强劲的带动性,因为其与很多服务业其他行业都具有强烈的关联性,所以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能够汇集大量相关产业,形成高度的产

19、业凝聚力,进而带动产业群的全面发展。以下是会展产业特点的四个方面:(1)创造效益高资料显示“美国一年举办的200个商业展览活动的效果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8亿美元,法国每年仅展会营业额就有85亿法郎”5。因此,我们认为会展是一个高收益的产业,利润率可以达到20-25以上。在2018年,我国会展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高达6700亿元,比2017年同比上涨近900亿元,可见会展产业经济效益之高与发展速度之快。更宝贵的是会展产业带来的社会效益,包括改善产业结构、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间贸易往来、提高城市知名度、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群众素质等。这些社会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社会发展并带来巨大效益。

20、(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极高的产业,每举办一次大规模的会展活动对举办地交通物流、餐饮住宿等都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硬件设备如场馆等的建设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如北京投入奥运会的3000多亿人民币中有1800亿元用在基础建设。除此之外,会展活动的举办还能给城市带来场馆租赁费、运输费、广告媒体等直接收入,还可带动办展地旅游、边检物流、金融保险、广告新闻等相关产业发展。资料统计“该行业的利润通常在25,据国际博览会联盟(UFI)的估计,由展览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中,只有20是展览会行业内的,其余80为商贸、酒店、饮食、交通、旅游、电信、广告等相关行业所创造”6

21、。这就造成了会展产业的带动效应基本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协调的局面,大致在1510之间。(3)产业内交融性大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奖励旅游等作为会展产业的组成部分,总是联系紧密在一起的,同时奖励旅游也更多地跟不同的会议结合在一起,如经验交流培训会等,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交流效率。很多重大的节事活动本身就是许许多多的会议和展览构成的,有这种会与展的集合利于提高展会或连带会议活动的知名度,加快资金回流,更好提升其生命力。1.2.2会展产业链的基本理念产业链是指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由于分工不同,在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经济、技术关联,从而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7。优化产业链可以使产

22、业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更加合理,进而提升整体的竞争力。这反映不同业态之间的关系,其本质是产业间的关联。在产业链的基本理论和会展特征的基础上,王保伦将会展产业链定义为:“围绕某一主题,借助场馆等设施,以所在区域的产业基础为依托,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相互交融的价值链为内核,将会展业的主体方(招展商、代理商、场馆、参展商、参观者)和相关方(装修、广告、餐饮、运输、通讯、旅游等行业)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关系。”8。做为服务业的代表,会展与提供相关服务的各行业之间是一个横向的合作关系。除上述行业外,还有政府部门为展会提供各种基础设施,如城市和交通建设、环境绿化、污染控

23、制等。通常把会展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1)上游环节上游通常指专业的会议和展览组织者(PCO),他们是一个展会的开发组织机构,是这个展会系列品牌的拥有者。他们指挥会展产业链中游的承办协作方,引导他们组织、计划、发展展会并进行相关活动的管理。然而,在会展的具体市场运作过程中,某些时候会展产业的上游与中游是合二为一的,即一个展会组织与承办方是同一个企业组织,在我国这种展会往往规模较小,或者缺乏专业的政府及行业协会引导。目前,我国会展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仍旧是以政府及会展行业协会指导为主的,自身的私企会展品牌仍存在规模小、影响力低等不足。(2)中游环节中游是指代目的地管理公司(DMC),他们通常负责会

24、展场馆的租赁管理、场馆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以及会展流程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负责以场馆为核心的展览活动的具体运作和实施,按照上游组织者的要求实施展览活动计划,具体实施展览设计。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会展公司规模较小,正处于处于这样的产业链的中游阶段,而这些企业如何在产业链中不断完善发展自己,逐步成长为组织、创作一个完整的展会,进阶为产业链上游阶段,形成自己的会展品牌,这就是我们需要探究及努力的方向。(3)下游环节指对会展起支持性作用的行业,包括间接和直接为会展上中游、参展商及为观众提供服务的部门,如参与展会所需的物品租赁、展品的运输、搭建展台、展品保费、法律咨询等机构,还包括参观者日常所需的餐饮、住宿、

25、休闲、购物等。会展产业链的下游呈发散状,触及产业范围更加宽广。产业链多需要的配套服务多而杂乱,自身的场馆虽也具备某些功能,但是仍旧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延展出众多下游服务部门及企业,为会展活动的正常展开提供保证。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会展策划、组织、宣传会展场馆会展设备提供企业会展服务企业旅游业餐饮业 通信业会展运作、实施会展支持、服务会展活动主办方或会展公司 金融保险 图2.1会展上中下游产业链结构图2. 会展产业综合效应分析2.1会展产业的经济效应分析会展产业已演变为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种经济方式,对其影响逐渐加深。会展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宏观上能够促使国内外的

26、经贸发展,促进活动举办地及周围地区、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变化。在中观层面,会展产业虽为新兴产业,却逐步成长为第三产业的主要推动力,会展产业可以有效地带动餐饮住宿、文旅观光、通信交通、商业贸易、金融保险等相干产业的发展;从微观讲,会展作为一种线下的展会会议、活动,能够直接产生买卖行为,给企业提供有效的平台来进行贸易活动,也是一个获取行业发展信息、了解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平台,以此对下一步企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从而把握商机,促进自身的发展。因而,为了充分地发挥会展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深入探究会展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2.1.1会展产业对经济促进的影响众所周知会展产业与餐饮住

27、宿、商旅商贸、交通通讯、广告媒体、金融保险及城市建设等密切相关,发展会展产业是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便捷方式,会展产业活动的展开推动着以上产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的发展是会展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会展产业的发展对促进货物进出口贸易、推动技术文化交流、吸引外资投资等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会展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乘数效应9。用宏观经济学讲,即总投资增加会使社会总收入的增加成为投资额的若干倍。资金投入的增加就扩大了相应的生产,利润也会随之增长,工人的工资随之提高,企业和工人收入增加后也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消费中,进而形成每一个产业利润循环,促进各个

28、行业的发展。 (2.1)如果我们用K表示投资乘数,国民收入为Y,投资为I,边际消费倾向用表示,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知道:边际消费越大,结果值K就越大。会展产业因其举办相关活动拉动了需求和消费,刺激投资,从而产生了相关的乘数效应。会展研究者程红(2003)等人将会展投资乘数从多次消费的过程中分化出来,进行简化,从而研究会展产业带动的一次消费上。程红等人研究得出了有更加直接意义的会展乘数效应。总结公式如下:公式中,直接经济是通过会展活动本身获得的利益收入,比如场地的租金、参会费用、门票等;间接则包含因开展会展活动而带来的其他行业的收入,如餐饮、交通、住宿、旅游等。会展的乘数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

29、)投资与就业乘数翻倍。举办会展活动需要展馆或活动赛事场馆,为了达到展会活动规格使用要求,需要对相关场馆及场馆硬件设施进行投资建设。这样就需要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即更多劳动力和建筑材料或其他资源的投入,这样就需要更多的岗位来进行生产的加速,从而刺激了就业比率升高。资料显示,每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增加,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10。就业人数多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提高,消费需求更加旺盛,进而产生更多就业岗位,形成刺激就业与需求增添的良性循环。(2)会展有利于刺激消费,改变购买预期。当消费者置身氛围热烈的大环境中,会刺激人们改变原有的支出购买预期,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投资欲望,形成现实购买行为,这有

30、利于展会直接经济效益的增长,使边际消费倾向增大,使会展乘数效扩大。例如,某些企业参加展会最初只是为了解行业发展行情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策略等,而在其参加展会时,了解到了其他相关行业的某些技术、产品、发展趋势等,认为与其合作对自身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此时便会激发其原来未有的购买欲望,进而产生购买。(3)能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根据公式显示,对会展乘数效应影响更大更为重要的应该是会展间接经济效益部分,即展会消费者因会展活动在交通物流、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的消费。而根据投资乘数效应,这种发展会反哺行业本身促进自身发展。2.1.2产业链下会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产业结构就是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一种产

31、业与不同部门间的技术结合的状况、比例关系和联系。因此产业链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就是具有一定的产业关联的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对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维护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等有重要意义。我国早已将产业构造的优化调整提上国家发展日程,国家发布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着重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广泛融合,阐述强调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与重要性,为此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会展产业属于要素整合能力较强的综合商务服务业,在有效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可为高端装备、空间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成果的展示提供良好的平台。会展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

32、级的能力主要有:首先,会展是产业中众多优秀产品或服务创新成果的展示地,是众多行业产业信息的聚集地,众多具有主题专业性的会展活动的举办为产业技术创新进步奠定了基础。同时,会展为企业与市场之间搭建起了充分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期创造出充分有利的条件,加速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创造了条件。其次,举办大型会展活动往往会为基础产业、设施带来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会展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综合实力的体现,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对举办地的设施要求相当之高,如德国,其展览设施和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形成会展促进发展,发展带动会展的良性循环。2.2会展

33、产业的带动效应分析2.2.1产业关联相关产业发展相互制约、彼此促进在社会分工细化的大背景下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这种产业间的促进与制约关系取决于产业关联度的大小,关联度越大相互制约及促进关系就会就越强烈。也正因为如此,在普遍的经济贸易活动过程中,各产业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产业关联。产业间的关联主要的表现为投入产出关系,即在社会分工链条上,每个产业都同时扮演者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角色:各产业都需要其他产业为自己提供各种产出,又把自己的产业提供给其他产业进行消费11。这种产业链上各环节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形成了一种带动效应用于维持不同的产业链条健康运转,并形成强有力的带动作用。2.2.2会展产业的关

34、联效应经济体系内部的联系关联产生了关联效应,会展产业作为新兴现代服务业,联动力强、关联程度高,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带动效应。根据之前程红等人对会展产业带动性的分析研究,我们把会展产业的关联性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如建造场地所需的建筑业、制造业等为展览提供必要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就是前向关联,而后向关联是指会展产业的活动运作所需要的其他相配合的产业,对其产出具有吸收的功能,具有关联性的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旅游业、金融保险业、广告业等。程红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会展业及其六大关联产业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得出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国际旅游业是与会展业关联度最大的三大产业。后文我们将对这种

35、分析手法进行详细阐述并对青岛市的会展产业关联度进行分析。2.3会展产业链的延展效应分析产业结构优化是不同产业类型的共同追求,对于会展产业,其产业链的优化将不只作用与会展行业自身内部,同时也会波及到会展所带动等的其他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会展产业链主要通过三效应和两个方面来实现12。三效应是指前关联效应、后关联效应和旁关联效应13。就是前文提到前向与后向关联,这三种效应通常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作作用的。两方面则是至对包含会展产业在内的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和对除了第三产业的其他两个产业的影响。三效应与两部分使得会展产业链的延展效应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延伸出对于经济增长方面更加积极

36、的作用。2.3.1会展产业链的内部延展效应(1)会展带动旅游的发展会展活动举办地具备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是其具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会展与旅游结合有利于与展与会者更好的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在繁忙的展会节奏中放松身心,促进客户消费、延长与会者停留时间,利于打造用展会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展会的良性发展模式。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为北京带来境外游客近百万人,仅赛事净盈利就高达11亿元。(2)会展促进住宿餐饮业发展在展会活动期间,大量参展商和观众涌入主办地,因为一般的展会活动需要三天左右,这极大地促进了主办地餐饮住宿业的发展。如广交会期间,当地宾馆入住率高达95以上,且房价大幅上升,供不应求现象成为常态,

37、超高参与人数对餐饮的带动更是不言而喻。(3)会展刺激消费需求大量的展商与观众涌入举办地,增加了对当地交通流动的要求,人口密度的增大也带动通讯业的发展。资料显示,25的美国航空客运量来自国际会议展会及会奖旅游。大量人流涌入会增加当地对生活日常用品的消费,以及对当地纪念性物品特色商品的消费。(4)会展带动物流及保险业的蓬勃发展会展活动期间展商的商品从世界各地汇集,从而引起对物流的大量需求,不同展品的运输、包装、储存、装卸、搬运等都会促进物流设施、管理与服务的不断完善。而部分具有高价值特别是珠宝首饰、名品字画、航空设备等贵重展品的运输必将会与金融保险业产生合作,并对其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如2000年珠

38、海第三届航展投保2300亿成为太平洋保险公司国内的最大保单。会展产业链的内部延伸效应主要体现在其带动会展相关第三产业的内部产业发展上,除上述各产业外,还有通讯、数字媒体、广告、租赁等诸多行业在会展产业的延展效应下蓬勃发展,其为会展产业链的延展效应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发挥了充分的证明。2.3.2会展产业链的外部延展效应会展产业链的外部延展效应主要体现在其对第一、二产业中的各行业提出的发展的新要求。会展作为商品、技术思想等产品的展示舞台,为展示产品刺激产品需求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展会上某一产品形成的需求就会产生对其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需求。这作用到一、二产业上也是适用的,这就其提出了新的供给需求和要求。

39、同时,这也对其他行业提出了新的投资要求。会展活动举办地的信息、交通、基础设施等都要比其他地区更加优异,其本身就是能够吸引投资投商的好环境,如果再加之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将会更加有利于吸引外资,提高区域的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招商引资的良性循环。由于会展业独特的可以带动产业内外部发展的功能作应,各国家地区都高度重视会展业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国也将加快会展产业的发展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并给予高度重视和出台相应扶持政策。3. 产业链视角下青岛市会展产业的实证研究会展业身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现代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会展业因其带动性高、效益高、无污染等独特的优

40、势受到各国的青睐,成为新的支柱型朝阳产业。青岛市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具有现代化的优势、海洋及欧风城市街道等构成了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不断发展的现代经济也未清代会展业奠定了发展基础。本次我将从SWOT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模型两方面对青岛会展产业的发展做出分析,探究会展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3.1青岛会展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中国会展业起步比世界晚了近一个世纪,仅有不到3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虽然中国会展业起步较晚,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使我国会展业迅速发展,青岛便是一个极具带表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城市。自1991年青岛举办国际啤酒节拉开了青岛会展的帷幕,至今青岛啤酒节已成功举办29届,成为青

41、岛代名词之一。青岛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享受众多发展利好政策,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等国家特殊政策区。且其自身的区位、景观和政策优势等也促使着会展业快速发展。然而,青岛会展业的发展并不平衡。青岛绝大多数展会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每年举办130多个展览,接待人次200多万,展馆利用率保持在50%以上,位居全国同规模顶级展馆之列。该市70%以上的展览在此举办,产生了数百亿元的经济效益,接待了2000多万国内外游客。其余可用于大型展会活动的展馆寥寥无几。现下,青岛正在打造自己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以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思维,为展览活动做准备,不局限于简单的展览和会议,致力于

42、把青岛打造成山东乃至全国乃至世界的“国际客厅”。在青岛举办的上合峰会、G20峰会等大型国际会议,体现出对青岛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能力及会展筹备能力的认可,肯定了青岛会展产业在我国乃至世界上的贡献与作用。2019年,红岛国际会展中心将建立,和青岛将依靠城市的会展资源,形成了“四区一带”会展发展模式的崂山区、高新区、即墨市区,、西海岸新区和沿海一线高端会展行业带。深入贯彻“办好一次会,激活一座城”的理念,开展新主题的展览活动,加快大型展览的集聚,将展览与“双招双引”相结合,使会展业呈现井喷发展态势。但是同时青岛市会展产业依旧才在这很多问题,这导致青岛在我国的整体地位还是距离杭州、香港、上海等地有一

43、定差距,国际知名展会数量少且主题较为单一。下文将从产业链角度对青岛会展产业发展具体状况作系统性定量分析,进而为青岛市会展发展提出建议。3.2青岛会展产业的战略综合分析青岛会展产业链上游是策划公司,场馆设备支持公司作为产业中游环节,下游是各种会展活动的支持产业,结构具有典型性。在这条产业链上哪个环节是发展的有利点着重点,哪个环节是还存在着问题亟待解决的都是我们需要分析把握的。这里我们就将运用SWOT分析法找出青岛发展优势与不足等,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探究青岛会展产业的发展模式。3.2.1优势(Strengths)分析青岛是山东省内第三产业最发达的城市,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东南沿海海岸线绵长,延伸出许多

44、海洋旅游资源及港口交通运输资源,因此青岛会展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会展活动的支持产业即产业链下游。(1) 区位与交通优势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坐拥渤海湾经济圈,亚洲与欧、美、澳三大国际主航线穿插而过,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国际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公认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同时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交通与会展产业关联更为直接,人流物流的汇聚必然带动交通发展。交通因素方面,青岛已开通中亚、中蒙、东盟专列等国际班列。2016年至今,青岛港与包括吉布提港在内的“一带一路”航线上的22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口关系。自1987年起

45、,青岛地铁项目截至2019年12月线路共筹建完毕6条,根据19年发布的青岛市建设规划将再次扩充7条轨道线及其他项目的二期工程,总长度207.8km,共设车站128座。2019年,青岛地铁将运送1.88亿乘客,单日最高84.88万人。同年,胶东机场投入运营,拥有40多条国际航线和110条国内航线,使青岛成为山东省最发达、最便捷的对外交流和贸易城市。青岛地铁及其他公共道路交通建设也为青岛增添了一个标志性的旅游及商务要素,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 经济因素优势青岛经济基础条件优异,以会展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到大力推动。青岛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七千亿”,达到7148.57亿元,

46、增百分之八,占GDP比重首次突破60%,达到60.9%,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14。2019年青岛市发起“双招双引”策略,全市吸引投资建设种类与数量均显著提升,在建投资项目达5649个,全年增长21.6%,创近七年来增速新高。(3) 旅游资源及配套资源优势青岛市是公认的著名旅游城市,拥有5A级景区崂山及10多家4A级风景区,西部老市区建筑风格多样,名人故居数不胜数,旅游与经济并行。同时青岛拥有百年建制的标志栈桥,八大关风景区遍布24国建筑。青岛拥有以八大关为代表的1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省级及百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会展业和旅游城市产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基本相似,可以满足不同消

47、费需求顾客的接待条件,因此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情况也是对会展产业的重要影响源之一。在这方面,青岛酒店宾馆数量多且品质高,还有许多特色民宿供旅游或参会参展者选择。同时青岛开通了多条与国内主要城市的旅游专列,客运能力不断增强,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3.2.2劣势(Weaknesses)分析这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上游,会展场馆的建设设施及管理制度还不够成熟,产业链中游缺乏专业的会展人才为其提供保障等问题。(1) 市场化运作模式还不够成熟拥有适合自身的会展发展模式是当前世界上大多数会展发达国家的基础,德国与法国政府采用指导干预模式,日本、新加坡的国家政策扶持模式。这种情况下青岛的会展产业政府干预则

48、显得与市场发展不相匹配,政府干预过多,其仅设立了发展办公室来进行管理,缺乏专门专业的会展管理机构进行宏观调控,管理体制仍旧不够健全,硬件设施条件不足,远远满足不了会展业发展需求。(2) 缺乏会展专业人才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会展核心人才包括会展策划和运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一般来说,大型国际展览活动需要80到90名专业人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在青岛举办更多大型国际会展,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但青岛会展人才市场并不发达。虽然青岛有著名的大学,如青岛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但很少有专门培养会展业人才的专业培训学校。同时大部分会展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整合营销不够完善,招展招商还是以电话行销

49、为主。(3) 企业整体规模小,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大型品牌展会种类少青岛市现有会展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据统计,青岛市具备独立办展能力的公司只有20余家,且企业缺乏核心市场竞争力。虽然青岛目前处于新一线城市定位,但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地位仍无法撼动。其次,青岛虽举办的全国性、国际性会展活动日益增多,但是会展品牌种类数量仍不是很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青岛海洋博览会、电博会、中国航海博览会、啤酒节、纺织展等,其他新兴产业、科技展会等高端品牌展会口碑还比较单薄。3.2.3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青岛市会展业的发展机遇主要在会展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以会展产业的各种支持性机遇,如各种会展发展的支

50、持性政策、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契机、及各种大型国际会议赛事等的举办等。(1) 政策支持。青岛市先后出台山东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和青岛市会展业管理暂行方法将节庆和会展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生产性服务业,指出要把节庆和会展业培育成我省服务行业的新亮点15。2019年,青岛实施了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指示。抓住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等重要机遇,坚持平台思维,全面推进青岛会展经济发展。各种举措的相应实施为促进青岛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2) 青岛城市形象的提高。虽然青岛不是省会城市,但它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可以使它成为一个

51、新的一线城市。借助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青岛承办相关海上运动比赛,借此提升了世界各国与青岛的相互交流,提升了青岛的知名度。借助“双招双引”发展政策,青岛缔造出一批新题材会展活动,促使大展大会加速汇集,质和量均达到历年最高水平。青岛也凭借其努力得到了“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中国最具影响力会展城市”等荣誉称号。(3) 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带来众多机遇。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要求将青岛建设乘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促使青岛迈出向国际会议举办高地发展进程重要一步。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使主会场成为青岛会议展览的高定标准。青岛依托“四区一带”,先后举办了200多场国际会议活动,举办了包括亚欧创新

52、与发展论坛、全球(青岛)风险投资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知名国际会议,吸引了超过50多个国家的10多万与会者参加。青岛汇聚世界各地的高端资源,城市的国际声誉、影响力也得到显著提高。众多大型国际会议的举办提升的不仅是青岛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更提升了青岛长期以来的办会与组织接待能力。3.2.4挑战(Threats)分析(1) 外资会展企业的挑战。很多欧美会展发达城市早已开始关注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会展市场,一些具有悠久发展历史和丰富会展经验的外资会展企业逐步进驻我国。如德国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早在2002年就正式进入我国,如今大批外资会展公司如汉诺威、慕尼黑等国际展览公司在我国都有很强的竞争

53、力与知名度。这些专业的会展公司比青岛市本土企业的运营模式、专业技术、创意、先进设备等都更加成熟,完善的网络营销、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这些对包括青岛市在内的我国会展企业产生了严峻的挑战。(2) 国内会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会展产业因为强大的经济带动效应、低社会成本和绿色环保性质得到广泛认可,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崛起。国内每年20的增长速度使会展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组成中的新闪光点。同时延伸出许多知名会展系列如:北京科技展、东北冰雕节、大连服饰节、广交会、深圳高交会等。不同种类的会展活动吸引着大量的人群前往观赏,在为城市聚集人气、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竞争,这就给

54、青岛会展产业发展带来了竞争压力。深圳、成都、杭州、宁波等许多城市都以成为“中国会展第四城”为目标,都是青岛市强有力的竞争对手。(3)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挑战。新型冠状病毒的产生与扩散对全世界会展产业的建设发展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会展活动这种大型的线下集聚活动面对从传染性疾病亦或者是各种自然灾害面前都显示出其脆弱性。因此如何提升会展活动的自然抵抗能力,或线上会展会议的建设等都是未来会展业需要考虑的发展问题。3.3青岛市会展产业的关联效应分析在SWOT分析上我们发现青岛市会展产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产业的下游,即会展产业延伸带动的行业的发展,接下来我将运用另一种方式对青岛会展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系

55、进行分析,从其紧密程度入手,分析对会展产业关联较大的产业,对上文内容进行判断并以此提出对青岛市会展产业的建议。首先,会展产业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以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重点,改变了经济结构中各产业的构成比重。而会展活动则是汇集大量的资金技术、商品创意,从而影响市场的需求、投资、供给结构,进而影响举办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时,会展活动的举办会推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展馆等基础设施会带动建筑业、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因此,我认为会展产业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更大。其次,对于第三产业内部我们结合青岛市的特点,选择旅游业、餐饮住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零售业为对象进行分析。

56、在此我预测结果为:会展产业与第三、第二产业的关联性较大,第三产业关联性最高。会展产业与旅游业关联最强,交通运输业次之,最后是金融保险业。3.3.1灰色模型分析方法及步骤当前,评价会展业发展状况的指标多种多样,其中展会的数量是衡量会展状况的一个常用重要指标,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选择近五年来青岛市展会数量以及五年来青岛市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过程:(1) 收集原始数据,并确定相关的参考和比较数列。参考数列:反应系统行为特征的数列。在此记作: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作关联比较的数列。在此记为:比较数列中数据的个数用n表示,参考数列的数据个数用m表示。(2) 统计变量的无量纲

57、化处理。原始数据处理时,各数据间统计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因此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常用均质化、初值化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3) 求关联系数。计算公式: (3.1)其中(i=1,2,3,m),为分辨系数,通常取值01之间,取0.5最为普遍。表示k时参考数列和某比较数列的绝对差。Min min和max max代表绝对差的最小值与最大值。(4) 求关联度。由于关联系数包含n个即多个数值时,数值太多,信息会分散,不便于比较。因此,将各个时刻关联系数求平均值即能得到相应的关联度。常用计算公式:,(i=1,2,3,,m) (3.2)(5) 进行结果分析。将关联度进行排序,从大小关系中获得关联度

58、紧密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大小,进而进行结论分析。3.3.2青岛会展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性分析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来自青岛统计年鉴及青岛市统计局(网站)。通过整理得到如下数据:表3.1 2015-2019年青岛会展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原始数据统计变量展会个数(个)第一产业(百万元)第二产业(百万元)第三产业(百万元)201528036270.273402693.031491043.696201632037041.773416469.664547617.563201735937526.752454735.936611465.312201837538404.864484861.408676885.728 2

59、01938941094.585417990.636715045.779(1) 确定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以2015-2019年间数据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其中青岛各类展会的举办个数为参考序列,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比较数列。(2) 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此处采用均值化处理方法,用各数列的平均值除以该数列的所有原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见表3.2。表3.2 均值无量纲化处理数据 产业年份展会个数 X0第一产业 Y1第二产业 Y2第三产业 Y320150.8125 0.9528 0.9250 0.8071 20160.9286 0.9731 0.9566 1.9001 20171.041

60、8 0.9858 1.0445 1.0050 20181.0882 1.0089 1.1137 1.1125 20191.1288 1.0795 0.9601 1.1753 (3) 计算关联系数。根据公式代入计算会展产业和三次产业在各时间点的关联系数。见表3.3。表3.3关联系数计算结果 年份关联系数20152016201720182019第一产业0.3875 0.6756 0.6202 0.5319 0.6513 第二产业0.4422 0.7748 1.0000 0.7924 0.3440 第三产业0.9699 0.7714 0.7185 0.8012 0.6653 (4) 计算关联度。将以

61、上数据代入公式3.2,求出会展产业与不同产业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见表3.4。表3.4 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第一产业1第二产业2第三产业3关联度0.57330.67070.7853排序321排序结果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由表3.4可知,青岛市第三产业与会展产业关联度最大,排名第二的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最低,这个结论符合我之前的假设。这说明第三产业对会展产业的影响最为重要。首先,在乘数效应下,会展业明显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展活动聚集的大量人员和物流给会展产业链下游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需求,成为当地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青岛第三产业更加发达,2018年,青岛三次产业GDP比重为3.240

62、.456.4与2015年的3.741.654.7相比整体的结构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青岛第三产业与会展产业的发展正如模型中显示的是呈正相关的,这与今年来青岛市举办的各类大型会展及会议赛事所拉动的经济消费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我们发现青岛市会展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并不明显,但是相较于其他城市已经算是关联较高,这与青岛位于沿海其海洋第一产业比较发达是密切相关的。海洋第一产业即海产品海洋渔业等发展的相关展会的举办也对青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3.3.3青岛会展产业对第三产业内各产业的带动效应分析通过上文会展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模型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第三产业即会展产业链下游是青岛会展

63、发展的优势之处,与会展产业的关联度最大,最为紧密。这些产业的完善程度发展程度都对会展产业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分析这些产业与会展产业的关联度,进而对会展产业的发展做出建议。首先,我选择从与会展业关联在我看来最为紧密的旅游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的相关数据入手,进行关联度计算。结果预测:旅游业零售批发业餐饮住宿业交通运输业保险业。具体过程同上:(1) 原始数据。(2019年统计数据因疫情原因,整体统计结果暂无,故采用2014-2018年数据。)见表3.5。表3.5 2014-2018青岛会展产业与相关产业原始数据 年份产业(单位)20142015201620172018会展产业(个)260280320359375旅游业(万元)1139052612668098142504941612371518045633餐饮住宿业(万元)4181361467740152088465740140060215001交通运输业(万吨)26051.2227035.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