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基于ELES模型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3880320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0.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基于ELES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基于ELES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基于ELES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基于ELES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基于ELES模型(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基于ELES模型摘要这些年我国的财政增加来源主要是来自投资和出口,消费起的作用不是很大,三者并没有处于平衡,以至于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因此中央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然而,如果仅仅只是扩大消费需求,而不优化消费结构,并不能有效改善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基于此我们首先得清楚我国目前的消费结构现状,了解其内在规律和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及时调整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加大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的作用,以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增长。本文主要运用2000年到2016年重庆市居民消费支出数据,对其消费支出变化、消费结构发展进行描述性分析,再通过ELES 模型进

2、行实证研究,得出重庆市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各类消费品边际消费倾向以及收入弹性系数。所得结论有:近年来重庆市城乡居民人们消费支出增幅明显,人们生活均已达到富裕水平;除食品外,居住和教文娱乐是人们的消费重点,在交通通信、家庭设备上消费支出持续增加,人们对以上这几类商品消费热情高,可作为突破点刺激居民消费。虽然实证研究显示城乡居民在消费上侧重点有出入,但总的来说人们在居住、教文娱乐、交通通信上的需求更大。在政策建议上,我们应该根据每种消费品需求情况切实分析,加大力度解决供需错位问题,坚持供给侧改革,力求供求关系适应消费结构。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 描述性统计分析 ELES模型 A Comparati

3、ve Study o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ongqing-Based on the ELES ModelFan Jiajia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department Statistics Grade 2016 Instructor: Li Yunfei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ource of Chinas fiscal increase mainly comes from investment and exports.

4、 The role of consumption is not very large. They are not in balance, so that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e is unbalanced. Therefor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proposed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However, if it is just to expand consumer demand without optimizing the consumption str

5、ucture, it will no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blem of economic structure imbalance. Based on this, we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 s current consumption structure, understand its internal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do 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Make changes, adjus

6、t the demand structure and supply structure in a timely manner, stimulate peoples consumption demand, and increase the influnce of consumption in economic growth,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chieve stable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data of Chongqing res

7、idents from 2000 to 2016 to conduct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then conduct an empirical study through the ELES model to obtain the basic consumption need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ongqing and various co

8、nsumer good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and income elasticity coefficient. The conclusions obtained are: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ongqing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people s lives have reached affluent levels; in addition to food, livin

9、g and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are people s consumption priorities,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on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household equipment continue to increase. People have high enthusiasm for the consumption of these types of commoditie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breakthrough poin

10、t to stimulate residents consumption. Although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ve different points of focus on consumption, generally speaking, people have greater needs in terms of residence, education, entertainment, and transportation. In term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11、 we should make a pract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demand situation of each consumer product, increase effor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upply and demand misalignment, adhere to supply-side reforms, and strive to adap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o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Keywords: r

12、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ELES modelI目录1绪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2国内外文献综述11.2.1国外文献综述11.2.2国内文献综述21.3 研究内容和方法21.3.1研究内容21.3.2研究方法22. 相关理论阐述32.1消费结构的分类33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情况分析33.1 居民消费变化分析33.1.1 居民消费变化33.1.2 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43.1.3 恩格尔系数53.2 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63.2.1 城乡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变化83.2.2 同期不同地区居

13、民消费结构比较134. 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ELES模型实证分析144.1 模型介绍144.2 ELES模型参数及相关数据144.3实证研究154.3.1 基本消费需求154.3.2 边际消费倾向164.3.3 收入弹性分析165结论与建议175.1 结论175.2 建议18参考文献19致谢19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就经济情况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明显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极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之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危机波及中国,中国政府出台四万亿计划,在出口负增长的严峻形势下,四万亿计划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近些年

14、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各国陆续采取一系列政策保证经济增长,在时代潮流下,基于我国高投资、出口但消费不足的现状,中央在“十二五”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相关领导人指出我们在内在需求这一块有很大的潜力,对于阻碍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应下决心去破解。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必须着手扩大内需,那么刺激消费者需求便是首要突破点。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各种消费资料上的消费支出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是为了掌握消费规律,以便国家据此调整产业结构,使市场达到产需平衡,同时,它也是产业经济效率以及人们需求满足情况的衡量标准之一。只有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达到平衡,才会有合理的消费结构,同时,合理

15、的消费结构也会反作用于需求和供给结构,其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对于优化消费结构、达到产需平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促进经济发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刺激需求侧,一种是供给侧,前二十年里,每当经济出现危机,我国大多是从需求侧入手,通过直接下拨账款来稳住经济,虽然这样做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在短期内提高经济,这样并非长久之策,对此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坚持供给侧改革,虽然可能需要好几年才会有效果,但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且由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目前的供给并没有跟上,因此很多时候

16、的供需是错位的,这就更需要从供给侧入手,了解居民需要什么,升级供给,提高产品质量以促进消费。在此情况下,只有掌握人们的消费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对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使供求关系适应消费结构变化,衔接好需求侧和供给侧。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国外文献综述对于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用的较多的是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它是由C Liuch提出的,该模型建立在R.Stone提出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模型)基础上,是一种以经济学为基础的需求函数系统,1980年Deaton和Muellhauer提出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IDS模型),因为该模型参数数据较大,加之不是线性模型,不利于

17、模型的参数估计,所以Deaton等提出通过近似价格指数将AIDS模型转化成可以近似线性估计的模型,提高了可操作性,AIDS模型研究的是如何消费达到最小支出,再通过数据得出商品销量受到收入、自价格、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的结论1。1.2.2国内文献综述1987年林白鹏提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间是相互影响的,重点研究了消费结构在生产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生产资料的关系2。1988年尹世杰指出消费结构的研究要结合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等3。2001年范剑平对我国消费结构情况、发展历程、趋势做了详尽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我国十五时期居民消费结构的情况,这些结论为后来人们研究居民消费结构提供了帮助4。1.3

18、研究内容和方法1.3.1研究内容本文以重庆市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得出现有消费结构的规律和特征,并据此向政府、产业提出建议。通过重庆市统计年鉴获取居民消费数据,根据数据对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做出描述性分析,分析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并对重庆市的城市、农村采取比对式分析,用处理后的数据建立ELES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1.3.2研究方法动、静态分析相结合,即分为同地不同时和同时不同地。本文运用2000年到2016年的数据形成的动态数列分析重庆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再将重庆市2016年的财政情况与同时期其他重要城市的情况作比较。2. 相关理论阐述2.1消费结构的分类1.从消费的具体用途来分。

19、分别是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以及其他。这样划分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分类方式,本文后续也将采用该分类法5。2.按照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程度来划分。消费结构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生存资料是指基本消费品;享受资料是人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后,用来提高生活层次的消费,比如奢侈品,珠宝等;发展资料是指有利于人们发展的消费,比如说培训、学习等。但是因为不同的人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同,因此这样划分边界模糊,不利于研究,此类划分方式运用较少。3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情况分析本文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时间序列分析每

20、一类消费支出的占比,得出消费结构的变化,其次,将城市和农村分开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取不同群体的消费状况,数据源于重庆统计年鉴。3.1 居民消费变化分析3.1.1 居民消费变化表3.1 2001年-2015年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单位:元)十五时期城镇农村十一五时期城镇农村十二五时期城镇农村20015765.11475.220069398.72205.2201114974.54502.120026360.21496.720079890.32526.7201216573.15018.620037118.11583.3200811146.82884.9201317814.05796.420047

21、973.11853.9200912144.13142.1201418778.07543.220058623.32142.1201013335.03624.6201519742.08927.5均值7167.91710.3均值11183.02876.7均值17576.36357.6由该表的数据可以得出自2001年来这15年重庆市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变化,从2001年到2015年,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从5765.07元到19742元,增长水平为13967.93元,每年平均增长水平为997.7元,增长率为242.3%,平;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从1475.16元到8927.5,增长水平为7452.34

22、元,每年平均增长水平为532.31元,增长率为50.5%。从数据来说,总体来说消费支出逐年增加,涨幅明显,这不仅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重庆自1998年以来被划为直辖市,成为西部的一个中心,不管是资源还是政策优势,都使重庆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将城镇和农村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城镇经济发展优于农村,可以说两者有着明显差距。这其中有历史原因,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自古以来农村都相较落后一些,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政策原因,所以有这种差距也是正常的。换个角度分析,从时间上来说,三个时段里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是不同的,具体如图所示:图3.1 不同时期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

23、出均值图根据三个时期的人均消费支出均值,可以看出,不管是消费支出水平还是增长速度,重庆市城镇都要高于农村,具体原因上文提过。但农村的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十二五时期(2010年到2015年),可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惠农效应已经凸显出来,再加上针对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短板的农村一直是扶贫重点,国家也针对三农问题提出一系列惠农政策,因此近年来农村发展较以前迅速很多,可见农村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好的。3.1.2 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定义(APC)是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占比,并且存在递减规律,即虽然两者同向变化,但前者增幅小于后者增幅,其公式如下:APC

24、=C/(I) (3.1)其中C指消费支出,I指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过数据计算得出重庆市城镇、农村平均消费倾向,所得如图:图3.2 重庆市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如图3.2所示,从2000年到2016年,除小幅动外城镇居民APC变化趋势为逐年下降,而农村APC较城镇来说有更明显的波动。按照APC的定义,应该是说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APC就越小代表收入和消费水平越高。那么,理应是城镇居民APC低于农村,为何直到2014年之后才有该现象呢?首先是因为城镇居民每月的收入在满足消费需求后还有较多的剩余,所以其消费水平更高。其次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很多家庭都会偏向于储蓄,原因有二,其一是大多数人以务农为生,每

25、年开春需要购买农作物等生产资料,那么就需要减少消费;其二是因为大多数农村居民是没有五险一金之类的,他们必须有一定的储蓄以解决住房、医疗还有养老问题。在2014年之后农村居民APC上升是因为各方面政策扶持,而且大环境很好,这对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 3.1.3 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用于食品的支出与总消费支出之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分的标准,将恩格尔系数与居民生活水平联系起来,具体划分如下:表3.2 划分情况贫困温饱小康富裕最富裕60%以上50%-60%40%-50%30%-40%低于30%据此,可以发现人们生活水平越高,恩格尔系

26、数就越低,现根据数据将重庆市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图:图3.3 重庆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根据国际上的划分,将恩格尔系数的大小与该地经济状况一一对应。就图上显示的来说,如今重庆市城镇居民生活趋于富裕水平,可见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很不错。2000年到2008年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0.5到0.6之间,即可满足温饱,在2008年到2015年,该系数在0.4到0.5之间,意味着达到了小康水平。在2015年后,基本低于0.4,可见农村居民基本实现富裕生活。总的来说,恩格尔系数都是一个下降的趋势,说明重庆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农村恩格尔系数始终要高于城镇,这种趋势可能会长期存

27、在。 3.2 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以下两表分别是重庆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占比:表3.3 重庆市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占比年份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和服务交通通信教文娱乐医疗保健其他2000 0.4040.1010.0900.0870.0740.1440.0540.0462001 0.3870.1020.0980.0880.0770.1470.0580.0432002 0.3800.0980.0930.0710.0970.1670.0680.0262003 0.3800.1030.1040.0670.1110.1440.0650.0262004 0.3780.0980.1130.0590

28、.1090.1510.0670.0252005 0.3640.0980.1020.0680.1080.1610.0730.0262006 0.3630.1110.1020.0660.1040.1540.0750.0262007 0.3720.1180.0980.0710.1130.1250.0760.0272008 0.3960.1160.0980.0760.0940.1360.0790.0272009 0.3770.1240.0920.0860.0980.1110.0810.0312010 0.3760.1270.0960.0800.1040.1060.0770.0352011 0.3910

29、.1370.0810.0720.1150.0980.0700.0362012 0.4150.1340.0710.0720.1150.0890.0660.0382013 0.4070.1310.0770.0740.1110.0970.0700.0332014 0.3450.1030.1930.0710.1100.0940.0650.0202015 0.3360.0980.1860.0690.1210.0990.0710.0202016 0.3270.0920.1810.0700.1220.1060.0810.021表3.4 重庆市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占比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和服务交通通信教文娱乐

30、医疗保健其他20000.5360.0440.1430.0480.0440.1110.0490.02520010.5410.0410.1350.0460.0510.1060.0580.02120020.5580.0420.1220.0440.0540.1090.0510.02020030.5300.0450.1340.0480.0650.1140.0560.01320040.5600.0430.1080.0400.0650.1070.0620.01420050.5280.0450.1080.0450.0760.1170.0670.0162006 0.5220.0510.1150.0540.085

31、0.0860.0720.0152007 0.5450.0540.1040.0550.0830.0780.0670.0152008 0.5330.0560.1140.0580.0830.0730.0680.0152009 0.4910.0630.1290.0670.0830.0760.0770.0142010 0.4830.0620.1510.0720.0750.0780.0660.0142011 0.4680.0690.1230.0770.0890.0740.0830.0152012 0.4420.0760.1110.0820.0970.0790.0960.0172013 0.4380.071

32、0.1160.0820.1000.0760.0920.0242014 0.4050.0610.1620.0710.0980.1010.0850.0172015 0.4000.0590.1660.0730.0990.1030.0830.0162016 0.3870.0590.1670.0710.1070.1080.0860.016下面的分析均是建立在这两个表的基础上的,因此将其单独列出。3.2.1 城乡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变化(1)食品消费在2000年到2016年间,重庆市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从2214元到6884元,绝对数额增加4670元,增长了2.1倍,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从747.55元到

33、2016年的3851元,绝对数额增加3130.45元,增长了4.2倍。根据统计年鉴中给出的各类食品占比可以发现,人们在蔬菜、肉蛋奶等食品上的花费处于一个上升趋势,说明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了,人们的食品消费结构也越来越合理。总的来说其变化符合恩格尔定律,然而在2004年、2008年和2012年该系数却是升高的,以2004年为例分析原因,通过查阅资料,2004年全国农产品价格骤增,假定人们的食品需求不变,由于价格上升就需要更多的支出,因此2004年重庆市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前文提到,2015年之后重庆市农村居民也达到富裕水平,说明城镇、农村消费水平的差距在减小,这是一个好的

34、发展趋势。(2)衣着消费图3.4 重庆市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占比如图所示,重庆市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从2000年的551元增加到2016年的1939元,增加了1388元,增幅为252%,农村的从2000年的62元到2016年的591元,增加了529元,增幅为953%。并且在2012年前其增势迅速,在2012年之后城镇和农村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并不是说人们在衣着上花费的金额变少了,而是因为消费支出的增幅大于在衣着上消费的增幅。通过对比发现,农村居民在2016时在衣着上花费的金额和城镇居民在2000年时的差不多,其间差距可见一斑,这也照应了前面所提的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倾向于储蓄剩余收入的

35、心态。但总的来说居民在衣着上的消费是大的趋势是上升的。(3)居住消费住房作为生存资料,属于基本消费,所以说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在居住上的消费比重都比较高,具体如图:图3.5重庆市城乡居民住房消费支出占比如图3.5所示,人们在住房上的消费一直较高,这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有关。尤其是农村居民,他们在居住上的消费占比仅次于食品,位居第二。在农村,房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家人的“面子”,大家都愿意花钱在房子上,很多人宁愿省吃俭用也要修一栋房子,而且现在结婚什么的首先就会看重有没有房子,很多家庭都会为了孩子结婚提前准备房子,再加上近年来建筑材料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因此他们在住房上花销很大。城镇居民历年在住房

36、上的消费算是比较平稳的,在10%上下浮动,但在2014年时突然骤增,经过查询2014年相关政策,这一年下半年国家发布“9.30”新政和公积金新政,“9.30”新政核心就是积极支持居民家庭购房贷款需求,包括放宽限购令,对于拥有一套房并已结清的家庭再购第二套房时仍按首套房贷款政策进行放贷,对于购买首套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为30%等政策,公积金新政主要针对住房贷款,职工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的时间由一年变为6个月,这两大政策的提出,极大促进居民购房需求,再加上2014年重庆房地产开发商采取以价换量的方法,两方面的冲击促使居民购房,也是出现图3.5中的2014年住房消费占比骤增现象的原因。

37、(4)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图3.6重庆市城乡居民家庭设备消费支出占比如图3.6所示,重庆市城镇居民家庭设备消费支出起伏不定,直到2010年才基本处于平稳状态,而农村居民家庭设备消费支出一直是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发布家电惠农政策,比如通过补贴等措施刺激消费,使得支出增加。通过重庆市统计年鉴,得到居民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现将2000年和2016年的城乡居民拥有情况做一个对比,结果如下表3.5所示,对比发现,首先人们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发生着变化,比如说,在2000年时还有影碟机和黑白电视机等物件,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在这些东西已经很少见了,2000年电风扇记为家电,而在2016年并没有

38、记录,相反是把空调作为主要家电,说明人们的降暑电器由电风扇转换为空调。种类上来说现如今常见的手机、电脑、热水器、家用汽车等在2000年时是极少的,甚至是没有;数量上来说,人们都有了更多的耐用品。可见,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让人不得不感叹时代发展之快,国家发展之快!表3.5 2000年、2016年城乡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0年城市农村2016年城市农村电风扇(台)209.33121.5家用汽车(辆)25.4311.84电冰箱(台)99.675.67摩托车(辆)16.8338.28洗衣机(台)94.678.94洗衣机(台)97.1878.07彩色电视机(台)1323

39、1.33电冰箱(台)101.4793.62组合音响(套)33.67微波炉(台)64.6117.45影碟机(台)55.33彩色电视机(台)129.84112.83照相机(架)581空调(台)181.1445.22中高档乐器(件)8热水器(台)95.0657.89空调器(台)81.33抽油烟机(台)62.469.6家用电脑(台)13.67移动电话(部)251.89237.77移动电话(部)18.33计算机(台)75.9421.54住宅电话(部)83.67健身器材(套)3.60.47自行车(辆)16.11摩托车(辆)3.67黑白电视机(台)63.78收录机(台)11.44(5)教文娱乐支出自古以来,

40、中国都是一个崇尚文化的国家,人们很乐意投资教育。现在的家长都是只要孩子想读,不管是借钱还是打几份工都要供孩子读书,我听过很多家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是说我们吃过没文化的苦,所以希望你们能好好读书,不要再像我们这样。很多时候读书是寒门学子摆脱贫困生活最好的出路,所以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人们在教育上消费较多的原因之一。对于教文消费变化如图:图3.7重庆市城乡居民教文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如图3.7所示,重庆市城乡居民在教文娱乐方面的消费占比较高。人们在满足基本温饱需求后,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这也促使了人们在教文娱乐上消费。在2006年后城乡居民教文娱乐支出占比都有所下降,这是因为2006年中央

41、在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学杂费全免,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这一规定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压力。(6)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如图3.8所示,人们在交通通讯上的消费是持续增加的,究其原因可以归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重视科学技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所以说现在交通工具上人们有很多选择,比如飞机、高铁、地铁等,同时国家很注重乡村交通设施的建设,经常能在新闻里看到哪里开始通桥了、通路了,为农村居民(尤其是偏远地区)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目前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世界,通讯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从事什么行业都离不开通讯,所以人们在交通通信上的消费增加是很正常的。图3.8重庆市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占比

42、(7)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图3.9重庆市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如图3.9所示,重庆居民在医疗保健上支出增加,究其原因有收入增加、人口老龄化,惠民政策等因素。其中城镇居民的增幅较缓,说明从一开始,城镇居民对于医疗就更重视。农村居民增幅更为明显,一方面是人们收入增加了,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变得更加注重身体健康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日益完善的医疗保障系统,也使得农村居民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增加了。3.2.2 同期不同地区居民消费结构比较表3.6 2016年重庆市与重点城市消费占比比较(城镇)全国广州深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食品0.2930.3280.3040.21090.3060.2530.327

43、衣着0.07540.0540.05990.0690.0760.0460.0922居住0.22160.2230.27430.3170.2180.33160.1807生活用品0.06180.06720.05980.0650.05870.04690.0697医疗保健0.13750.04130.03380.06870.07660.07130.0808交通通信0.11430.1260.1520.13270.140.11160.1224教文娱乐0.070.1310.0840.1060.0930.110.106其他0.0250.030.3070.02980.03150.02760.0276由表3.6可见,总

44、体来说,人们在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教文娱乐上的消费普遍较高,说明重庆并不是一个个体。再从各类别来说,重庆市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教文娱乐上的消费占比分别是32%、9.2%、1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教文娱乐的占比,可见对于教育的重视,但是在居住上的消费是这几个城市里最低的,只占了18%,甚至低于全国平均,这也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过高的房价有关,重庆虽然是直辖市,但属于西部地区,居于内陆,相比之房价要缓和一些。表3.7 2016年重庆市与重点城市消费占比比较(农村)全国广州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食品0.320.3860.26930.3130.33580.3868衣着0.05680.04150

45、.06320.06840.05140.0594居住0.2120.1910.30.2010.2430.1668生活用品0.05880.06120.06670.06860.04660.0706医疗保健0.13420.04480.07770.08380.13870.0856交通通信0.10570.16260.13310.16640.06580.1072教文娱乐0.09170.09260.07740.08160.10.1078其他0.01840.01940.01250.01720.01750.0159由表3.7可知,重庆市农村居民在食品上的开销是这几个地区中最高的,占比为38.68%。除此之外值得一提

46、的是教文娱乐的占比达到10.78%,排名第一,说明人们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培养。 4. 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ELES模型实证分析本章以重庆市统计年鉴上2000年到2016年的居民消费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通过模型参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结合公式得出基本消费需求、收入弹性。4.1 模型介绍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由经济学家C Liuch提出的,多用于研究消费结构,其含义是:人们的收入和各商品的价格决定了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并将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的需求,并且认为居民在满足生存需求后才会将其他收入以一定比例安排各种非基本需求支出6。公式表达为:Vi=P

47、iQi+i(Yi=1kPiQi)+ i (4.1)在式(2.1)中,Vi表示人们对第i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Pi代表第i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Qi代表第i种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量,i代表第i种商品和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Y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PiQi代表对第i种商品和服务的基本需求。令i=PiQi-i(i=1kPiQi) (4.2)则(2.1)式变为Vi=i+i Yi (4.3)对(2.2)式两端求和,有PiQi=i/(1-i) (4.4)将(2.4)式代入(2.2)式有PiQi=i+ii/(1-i) (4.5)模型原理则是对(2.3)式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出模型参数的估计值。由该模型还可计算出商

48、品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i=iY/(Vi) (4.6)4.2 ELES模型参数及相关数据表4.1 重庆市城乡居民ELES模型参数城市农村iiii食品834.310.235649.0840.291衣着158.1080.078115.610.058居住-374.070.111272.8560.133家庭设备及服务138.170.047-156.860.07交通通讯-55.670.088-206.8670.093教文娱乐275.390.124-117.130.079医疗保健56.50.052-172.020.078其他102.020.016-20.50.014总和1134.7580.751364

49、.1730.816再根据消费支出数据,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每种消费的平均值,得出下表:表4.2 重庆市城乡居民各消费均值人均可支配收入食品衣着居住设备交通通信教文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城镇16165.94542.61379.51374.3884.71323.32065.9872.5353.7农村5147.01769.4232.7531.4264.5354.1357.1306.966.04.3实证研究4.3.1 基本消费需求通过公式(4.5),计算出人们得以生存至少得消费的数量。结果如下:表4.3 重庆市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城市农村基本消费支出百分比基本消费支出百分比食品1905.2741.8112

50、25.0361.90衣着513.5711.27230.4011.64居住131.792.89536.0927.09家庭设备及服务352.367.73-18.32-0.93交通通讯345.377.58-22.80-1.15教文娱乐840.4918.4439.231.98医疗保健293.486.44-17.64-0.89其他174.943.847.210.36根据表中数据,城镇居民在食品上的消费最多占比为41.8%,继而是教文娱乐、衣着,占比分别为18.44%、11.27%,可见人们终究还是以食为本,生存的首要条件还是吃饱穿暖。人们在教育上的支出占比排在第二位,高于许多生活必需品的占比,这不仅因为

51、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还和人们的观念有关,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学历的重要性。农村居民在家庭设备、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上的数值为负,说明这些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在满足生存后才有能力承担的开销,所以说如果要改善农村消费结构,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促进消费。4.3.2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也就是模型中的参数i,具体如下:表4.4 重庆市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信教文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城市0.2350.0780.1110.0470.0880.1240.0520.016农村0.2910.0580.1330.070.0930.0790.0780.014如表4.4所示,重庆市城镇居民的各类消费品

52、边际消费倾向均为正数,。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235,居于首位,其次是教文娱乐和居住,分别是0.124、0.111。但表4.3可知居住在基本消费需求中排后面,说明一旦收入超过生存所需消费,人们就倾向于在居住上增加消费,这也说明近年来人们更加注重居住舒适度,还有一系列住房政策的发布,也刺激了人们的消费。而在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上的消费意愿不强。重庆市农村居民的各类边际消费倾向中,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排在前面,分别是0.291、0.133、0.093。说明农村居民很重视住房的问题,在满足食物消费后,挣到的钱优先用于建房或买房,交通通信的数据表明信息路通迅速、交通发展迅速,人们在衣着上的边际消费

53、倾向只有0.058,这也反映出对农村居民来说衣服只要够穿就行。 4.3.3 收入弹性分析假定某商品收入弹性为x,含义是收入每增加(减少)1元,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按比例增加(减少)x元。表4.5 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弹性系数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信教文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城镇0.8360.9141.3060.8591.0750.9700.9630.731农村0.8460.8661.2881.3621.3520.9931.3080.973如表4.5所示,重庆市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教文娱乐、医疗保健上的收入弹性系数均小于1,说明这几类消费品对城镇居民来说是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假如要刺激这几类消费,就

54、可以通过创新或者是薄利多销等方法。交通通信和居住的收入弹性分别为1.075、1.306,均大于1,说明这两类消费品对城镇居民来说是高档品,弹性大,当人们的收入不错时,对这两类商品的消费会明显增多。其中居住的收入弹性是最高的,说明如今人们买房除了满足生存之外,还有一定的投资目的。对于重庆市农村居民来说,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信、医疗保健都是奢侈品,当人们收入增加时,对这几类商品的需求会大幅增加。提高农村居民在这几类商品的消费支出,有利于改善人们生活,构建更加合理的消费结构。5结论与建议5.1 结论(1)2000年到2016年里,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明显,居民生活均已达到富裕水平,从平均

55、消费倾向层面分析,城镇与农村明显不同,2000年到2016年里城镇居民APC在减小,农村居民APC在2014年后处于回升阶段。(2)描述性分析表明,人们在食品上支出占比总体来说是在减小,有几年回升的原因是粮价的变化导致居民在食品上的消费增加了,并且通过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可以发现重庆市城乡居民饮食结构是在不断完善的。就花费金额来说,人们在衣着上的消费支出是上升的,但是衣着消费占比增幅相对不明显,尤其是农村居民,2016年时在衣着上的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在2000年时的差不多,可见农村居民对于衣着的消费热情不高。人们在居住上的消费水平一直很高,这不仅和近年来我国房贷等政策有关,也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有关,

56、农村居民对于居住消费需求很高,这一块上的费用也导致了他们在其他方面消费热情不足。从人们家庭设备的变化可以发现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数量上来说,城乡居民在家庭设备明显增加,一是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更加重视生活条件了,消费质量有所提高,二是由于市场竞争,使得家庭设备价格在人们的承受范围内,对其人们有消费能力。从种类上来说,现在普遍的手机、电脑、液晶电视、家用汽车等在90年代是很少见的,而以前风靡的影碟机、黑白电视、家用电话等在如今差不多销声匿迹了。这也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加速了产品的更新,使人们在生活中有更多的选择。重庆市城乡居民在教文娱乐上的消费占比是很高的。教文娱乐属于发展型费,

57、是人们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在这方面消费的占比越高,说明居民消费结构质量越高。这不仅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后有剩余收入进行精神层面的消费,也离开有国家政策上的支持。重庆市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上的的消费占比是不断上升的,这和收入变化、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人口老龄化有关。相比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主要靠务农为生,没有工作单位为其购买医疗保险,这样的生存方式使得他们在医疗保健上消费的增长速度更快。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时间和效率,这使得人们在交通通信上的支出占比逐渐增加。不断完善的交通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很多选择,也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捷。(4)通过ELES模型实

58、证研究发现,如果只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人们对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家庭设备消费需求不大,说明这几类消费是人们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所支出的消费。就边际消费倾向来说,食品、居住和教文娱乐的系数较高,说明人们对这几类消费品的消费热情很高,这几类商品消费潜力很大。重庆市城镇居民在交通通信和居住的收入弹性分别为1.075、1.306,均大于1,说明这两类消费品对城镇居民来说是奢侈品。对于重庆市农村居民来说,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是奢侈品,刺激人们在这几类商品上的支出,有利于改善人们生活,构建更加合理的消费结构。5.2 建议要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首先还是要增加人们的收入,如今我国经济结构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处于转型时期,企业也受到一些影响,人们的收入不稳定,就会导致消费欲望不足。我国各种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对于农村居民,他们很多时候因为没有养老、医疗保险等保障,就存在收入倾向于储蓄、不敢消费的问题。所以说国家应该完善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制度、使得人人有保障。对于居民居住的问题,国家应该稳定房价,完善房贷制度,近年来过快增长的房价已成为人们的负担。其次应该加强建造保障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