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指导意见

上传人:天****库 文档编号:53855927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指导意见(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 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指导意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治理创新的重要 载体,是职业院校规范教学管理, 深化育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 抓手。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 ,促进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 系建设,进一步规范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 新育人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主动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

2、,贯彻学院“立足开发区,服务烟台市”的办学 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科学构建符合学院办学定 位和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 促进德技并修。 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 学全过程, 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 理论与实 践的关系,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二)坚持标准引领,促进特色发展。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 标准为基本遵循,主要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公共基础 必修课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

3、(仪器 设备配备规范)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有关课程设置、教育教 学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对接有关职业标准,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 需求,鼓励高于标准、体现特色。 (三) 坚持多方参与,促进产教融合。工作规划设计、方案 研究起草、论证审定等各环节要注重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 要 充分考虑学校师生意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避免闭门造车、 照搬照用;方案整体设计应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 将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课程教学内容及时 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 (四) 坚持科学规范,促进开放共享。方案制订流程规范, 内容科学合理,适当兼顾前瞻性,文字表述严谨,体现专业人

4、才 培养方案作为学校教学基本文件的严肃性, 具有可操作性;借鉴 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注重提炼打造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中国方 案,体现中国特色、国际水平,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促进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的共建共享。 三、总体要求 一、立德树人,因材施教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 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 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 劳动精神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同时,充分考虑专业职业面向 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因材施教,提升德育 质量。 (二)以生为本,成果导向 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理念,开

5、展充分调研,明确 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体现学院办学定位, 也要符合学院办学条 件和生源质量。根据专业核心岗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明确毕 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明确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培养 目标的关系,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基本结 构,充分发挥通识教育、技术技能教育、实践环节、创新创业教 育作用,突出专业特色,构建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坚持不断深 化一体化课程改革,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的同时, 充分落实以学 生为中心、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聚焦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 业面向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强化毕业生实践能力。 (三)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坚持产教融合战略,立足烟台开发区“

6、三个中心,一个示范 区”建设,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以服务烟 台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新旧动能转换对人才的需要, 积极对接 烟台市“八大主导产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开放式 合作育人机制,不断加深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建课程,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 着眼前沿,面向未来 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将“互联网+ ”、 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内容融入到在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中, 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作用,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 素质切合时代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需求, 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 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7、 暂定开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门课程, 每个专业可根据专业 培养目标选定一门必修课,另一门作为选修课。 四、工作开展流程 (一)工作思路。 学院采用“二级推进”、 “重点打造与全面铺开相结合”的 方式开展 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工作。具体: 1. 各系全面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编制计划、完成调 研工作、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2. 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筛选 3-5 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 行重点打造; 聘请专家对筛选出的专业方案进行指导, 完成的方 案将进行全院推广。 3. 专业所在系享受年终部门考核加分等。 (二)工作流程 1. 职责分工 (1)各系学术分委会牵头负责审核各专

8、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专业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组织专家对各系人才培养方案 进行抽查和审核。 (2 )各系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成立由分 管教学负责人牵头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小组, 具体负责人才 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2. 调研分析 广泛深入开展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和区域行业企业调研, 开展面向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和面向在校生的学情调研, 形成专业 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 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调研是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和关 键环节,关系着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准确性,调研 时需注意多元利益主体的需求,多元利益主体包括国家与社会、 学校、

9、学生与家长、行业企业与校友等。调研分析报告,应具有 周密的计划、充实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科学的分析、准确的结 论。 3. 研究起草。 参照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9 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 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详见附件),结合调研和分析结果,研究 起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 格,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保障等要求。 4. 论证审议。 学校教学指导机构组织有行业企业、 教研机构、 本校及有关 院校师生代表等参加的论证会,论证审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 公布实施。 论证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按程序发布, 报上级

10、教育行 政部门备案, 并通过规定渠道向社会公开, 接受行业企业、 教师、 学生、家长及全社会监督。 6. 自我诊断与改进。 各系、专业应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反 馈与持续改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技术技能发展趋势、教 育教学改革实际、方案运行情况等,及时调整完善,不断提高专 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五、具体编制要求 具体编制要求见附件: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9 版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教务处 二一九年一月十八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9 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一、 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均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

11、学校高等职业 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填写。 二、 入学要求 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 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 修业年限 高等职业教育修业年限以 3年为主;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 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以 5年为主。 四、职业面向 1. 职业面向 所属专 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 业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 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 能等级证书举例 注1 : 所 属 专 业 大 类 及 所 属 专 业 类 :应 依 据 现 行 专 业 目 录 ; 注 2 :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注

12、3: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注 4: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 域); 注 5: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2可从事的岗位 对专业可从事岗位(包括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进行描述, 岗位名称、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能力要求。 3.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 针对从事岗位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并描述任务工作过程。 五、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描述: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适应 . 需要,具有 . 素质,掌握 . 等知识和技术技能, 面向 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

13、技能人才。 详细描述: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 5 年后能够达 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可围绕在职业工作中解决实际 问题发挥的作用,在跨团队合作领域中发挥有效的领导、沟通、 协作作用,在工作中的道德和伦理水准,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 以及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等五个方面展开表述。 (二)培养规格 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组成。 在素质方面, 对照以下总体要求, 并结合专业特点研究确定。 在知识、能力方面,对应人才培养目标,对照有关课程标准、专 业教学标准和通过企业调研、职业能力分析提出的有关具体要 求,研究确定并分条目列举。 1. 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14、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 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 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 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 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 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 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 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健全的人格, 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

15、能; 具有感 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 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 知识。 包括对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的培养规格要求。 3. 能力。 包括对通用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等的培养规格要求。 其中通用能力一般包括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独立思考、逻辑推 理、信息加工能力等。 六、毕业要求 毕业能力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达到的能力与水平的具 体描述, 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要依据培养目标的五个方面确定 毕业能力要求。培养目标的一个方面可有

16、多条毕业能力要求支 撑,同样,一条毕业能力要求也可以支撑培养目标的多个方面, 毕业能力要求应覆盖培养目标的五个方面。 培养目标是毕业生在 毕业后五年左右要达到的能力水平, 毕业能力要求是学生在毕业 时要达到的能力水平, 因此它是将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核心的具体 化描述。 七、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是将毕业能力要求进行分解细化而得 来的。每个能力要求下的指标点要可测、可评价。指标点的编制 应按照培养目标, 对毕业能力要求进行分解细化, 准确表述要达 到的层次,尽量不用低层次的动词来描述。如:“具备的知 识”属于低层次的,而“具有的能力”属于掌握层次的,“运 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属于迁

17、移创造层次的。 八、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专业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 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 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注重学生职业能 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 定 5-8 门专业核心课程, 并明确教学内容及要求。 专业课程设置 要注重引导和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习、 实训、毕业设计 (论文)等。 应依据国家发布的有关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严格执行 职业学校 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组织好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 岗实习。 各专业应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关于安全教育、 节能减排、 绿色环保、金融知识、

18、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 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 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中;还应组织开展志愿 服务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依据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构建课程体系。 要明确每门课程对 学生达到毕业能力要求的贡献是什么以及如何贡献, 亦即要将指 标点逐一落实到每门课程标准中, 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达 到指标点的贡献。 毕业能力要求必须逐条地落实到每一门具体课程中, 必须建 立起课程与毕业能力要求间的对应关系, 其实质是建立其指标点 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 课程 -毕业能力要求 -指标点三者之间的 关系通常可采用

19、矩阵形势表达, 称之为课程矩阵, 构建的课程体 系应涵盖所有毕业能力要求与指标点。 通过课程矩阵可以方便地 分析各门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之间是互补、深化关系,还是简单 重复关系,从而为重组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依据课程矩阵中的各门课程之毕业能力要求与指标点, 结合 课程开发的职业分析结果, 可确定出每门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 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序化的依据。 九、主要课程内容 (一)确定课程目标和标准的构建。 本门课程所辖指标点确定课程目标。 依据课程矩阵中每门课 程对应的几条指标点, 阐述课程目标, 并逐条描述支撑指标点达 成的学生所应具有的具体知识、 技能和素质, 亦即形成细化的学 生学

20、习达标的具体标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确定。 依据学生学习达标标准确定相对应的教学内容, 并确定完成 这些教学内容所需的教学时数。 (三)考核评价方案 根据学生学习达标标准科学设计考核方案, 建立科学评定学 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办法, 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 实施学生学习达 标度的过程检测,进而持续改进,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 十、学分与学时要求 1.学时要求 三年制高职每学年教学时间不少于 40 周,总学时数约为 2500-2800 ,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 24-30 学时计算。每学时不 少于 45 分钟。 2. 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学分由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构成。 三年制高职总学分一 般不少于 14

21、0 学分、五年一贯制总学分一般不少于 240 学分, 其中选修课学分不得低于 20 。 3. 学时与学分换算 原则上以 18 学时计 1 学分。 十一、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 具体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将另行通知 十二、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 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应满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要求,应 该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 应该满足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 应该积 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一)师资队伍 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 各专业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 师之比不高于 25:1 (不含公共课)。高职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 具有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一般不低于 60

22、% 。兼职教师应 主要来自于行业企业。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应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 其中实训(实验) 室面积、设施等应达到国家发布的有关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 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要求。信息化条件保障应能满足专业建 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三)教学资源 教材、图书和数字资源结合实际具体提出, 应能够满足学生 专业学习、 教师专业教学研究、 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 严格 执行国家和省 (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健全本校教 材选用制度。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提出实施教学应该采取的方法指导建议, 指导教师依据专业 培

23、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 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 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 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五) 教学评价 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对学生的 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 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 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 评定方式。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 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 和方法。 (六) 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运 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 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 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 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 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 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