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十章统计教案

上传人:gmk****56 文档编号:53841754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下第十章统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第十章统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第十章统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第十章统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第十章统计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韶关市底十三中学课程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林雪云 任课教师:黄启福课 题:101 统计调查(1)课 型:新课课 时: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1)(3)班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2 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绘图能力。情感目标:体会数据对制定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同知识目标两点。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

2、爱情况,你会怎么做?(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为解决问题,需要做统计调查。首先对全班同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利用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到全班每位同学最喜爱的节目的编号(字母),我们把它们称为数据。例如,某同学经调查,得到如下50个数据:CCADBCADCDCEABDDBCCCDBDCDDDCDCEBBDDCCEBDABDDCBCBDD(A:新闻,B:体育,C:动画,D:娱乐,E:戏曲)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杂乱无章的数据不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如下表:节目类型 人数 百分比 A

3、新闻 4 8% B体育 10 20% C动画 15 30% D娱乐 18 36% E戏曲 3 6% 合计 50 100%从上表可以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你能根据表(1)和图(2)说出全班同学喜爱的五类电视节目吗? 我们知道,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画扇形图时,用圆代表总体,每一个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一部分。例如,画扇形图时,首先按各类节目所占的百分比算出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1) (2)比如,“体育”和“动画”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分别为:36020%=72,36030%=108然后在一个圆中,根据算

4、得的各圆心角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各类节目的名称及其相应的百分比。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得到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进行直观形象的描述。通过分析表和图,了解了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情况。在这个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我们对全体对象都进行。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例如,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就是一次全面调查。(四)课堂练习:P153 1、2、3题。(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本节课学会画扇形统计图(六)作业:教学后记:韶关市底十三中学课程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林雪云 任课

5、教师:黄启福课 题:101 统计调查(2)课 型:新课课 时:第 2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1)(3)班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统计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等概念;3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情感目标: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教学重难点:同知识目标三点。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问题

6、2 某校有2 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么进行调查?可以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然后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出全校学生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但是,需要寻找一种只要调查部分学生就能了解全校学生喜爱各类电视节目的情况的方法,达到既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抽样调查。(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抽样调查为一种特定目的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抽样调查。总体将所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在问题2中,你能说出总体

7、、个体和样本各是什么吗?那么,抽查多少个学生进行调查才比较合适?被调查的学生又如何抽取呢?如果抽取的学生数目很少,那么样本就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数目很多,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因此,抽取的学生数目要适当。所抽取的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这个问题中,如果我们抽取了100名学生,即样本容量为100。(不需要带单位)下面是某同学抽取样本容量为100的调查数据统计表。节目类型 人数 百分比 A新闻 6 6% B体育 22 22% C动画 29 29% D娱乐 38 38% E戏曲 5 5% 合计 100 100%从上表可以看出,样本中喜爱娱乐节目的学生

8、最多,为38%。据此可以估计,这个学校的学生当中,喜欢娱乐节目的学生最多,约为38%。类似地,由上表可以估计这个学校喜爱其它节目的学生的百分比。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取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个简单随机抽样。抽样调查是实际中经常采用的调查方式。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情况。抽样调查作为收集数据的重要手段,除了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外,还适用一些不宜使用全面调查的情况。例如关于灯泡寿命、火柴质量等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例 某灯泡厂对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较为合理?为什么?解:该调

9、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例如,从1000只灯泡中抽取10只进行检测。 因为灯泡使用寿命的检测具有破坏性,如果采用普查,1000只灯泡将全部报废,所以这样的调查只能采用抽样调查。(四)课堂练习:P155 1、2、3(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什么叫总体、样本、个体和样本容量?2、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六)作业:P159 4教学后记:韶关市底十三中学课程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林雪云 任课教师:黄启福课 题:101 统计调查(3)课 型:新课课 时:第 3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1)(3)班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10、知道统计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2了解抽样调查的应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情感目标:了解和抽样调查的应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教学重难点:同知识目标三点。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问题3 某地区有500万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1)能不能用问题2中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去估计整个地区电视观众的情况呢?(2)如果抽取一个容量为1 000的样本进行调查,你会怎么样调查?(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用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去估计整

11、个地区观众的情况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往往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要了解整个地区观众的情况,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抽取样本。(2)由于各年龄段对节目爱好有明显不同,而同一年龄段对节目的喜爱又存在共性,因此可以对青年、成年人、老年人各人群分别独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使每个年龄段都能抽取一定的人数来代表所在的人群,然后汇总调查结果。每个年龄段抽取的人数,可以根据各年龄段实际人口的比例分配,以确保每一个年龄段都有相应比例的代表。如果表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5:3。则可按下表抽取: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合计抽取人数2005003001000这样获取的样本与这个地区所有观众的年龄结

12、构基本相同,与在整个地区直接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相比,这样抽取样本一般能更好地反映总体。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合计百分比A新闻11125103239239%B体育4711463224224%C动画555318126126%D娱乐7417659309309%E戏曲133257102102%合计2005003001000100%下表是按上述做法调查并整理得到的数据,从中可以大致估计出整个地区对五种节目的喜爱情况。由表中的数据,还可以估计各个年龄段中观众对某类节目喜爱的情况。例如,各个年龄段中对动画类节目和娱乐类节目喜爱的百分比为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动画275%106%6%娱乐37%352%197%用折线图表

13、示如下:由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估计这个地区观众随着年龄的增长,爱好娱乐类和动画类节目的百分比呈下降趋势。(四)课堂练习: P158 第1、2、3题(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怎么利用抽样调查合理地对数据进行统计?(六)作业:P160 第6题教学后记:韶关市底十三中学课程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林雪云 任课教师:黄启福课 题:102 直方图(1)课 型:新课课 时: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1)(3)班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组距、组数等统计概念,能够利用直方图描述数据,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能力目标:能够根

14、据具体问题独立地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析数据。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的能力以及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教学重点: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制作。教学难点:如何确定组数和组距。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描述数据的方法,本节学习另一种常用来描述数据的统计图直方图问题1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1581581601681591591511581591681581541581541691581581581591

15、67170153160160159159160149163163162172161153156162162163157162162161157157164155156165166156154166164165156157153165159157155164156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参加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多,哪些身高范围内的学生比较少为此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1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在上面的数据中,最小值是149,最大值是172,它们的差是23,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cm2决

16、定组距和组数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根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本问题中我们作等距分组,即令各组的组距相同如果从最小值起每隔3 cm 作为一个组,那么由于(最大值最小值)组距所以要将数据分成8组:149x152,152x155,170x173这里组数和组距分别是8和3 注:组数和组距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将一批数据进行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为512组3列频数分布表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整理可以得到频数分布表,见教材164

17、页表10-4从表中可以看出,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最多,一共有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 cm(不含164 cm)的学生中选队员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可以根据表10-4中的数据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见教材第165页图10.2-2在图中,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频数与组距的比值容易看出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数组距)频数可见,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小长方形的高是频数与组距的比值等距分组时,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频数)与高的比值是常数(组距),因此画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时,

18、为画图与看图的方便,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作为频数例如上述直方图可以用教材第165页的图10.2-3表示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用频数折线图来描述频数的分布情况方法:(1) 取直方图中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2) 在横轴上直方图的左右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它们分别与直方图左右相距半个组距;将所选取的点用线段以此连接起来,就得到频数折线图。(四)课堂练习:P168 练习(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组数等概念;2、数分布表的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制作方法(六)作业:P 168 1教学后记:韶关市底十三中学课程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林雪云 任

19、课教师:黄启福课 题:102 直方图(2)课 型:新课课 时:第 2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1)(3)班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组距、组数等统计概念,能够利用直方图描述数据,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地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析数据。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的能力以及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教学重点: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制作。教学难点:如何确定组数和组距。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问题2 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里抽取了100个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下表(单位:c

20、m):6.56.46.75.85.95.95.24.05.44.65.85.56.06.55.16.55.35.95.55.86.25.45.05.06.86.05.05.76.05.56.86.06.35.55.06.35.26.07.06.46.45.85.95.76.86.66.06.45.77.46.05.46.56.06.85.86.36.06.35.65.36.45.76.76.25.66.06.76.76.05.56.26.15.36.26.86.64.75.75.75.85.37.06.06.05.95.46.05.26.06.35.76.86.14.55.66.36.05.8

21、6.3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从图表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解:(1)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是7.4,最小值是4.0,它们的差是7.44.03.4(cm)(2)决定组距和组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3.4 cm,若取组距为0.3 cm,那么由于可以分成12组,组数合适,于是取组距为0.3 cm,组数为12(3)列频数分布表 (见教材第167页表)(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从表和图中可以看出,麦穗长度大部分落在5.2 cm至7.0 cm之间,其他区域较少。长度在5.8x6.1范围内的麦穗个数最多,有28个,而长度在4.0x4.3,4.3x4.6

22、, 4.6x4.9, 7.0x7.3, 7.3x7.6范围内的麦穗个数很少,总共有7个。(四)课堂练习:P168 练习(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组数等概念;2、数分布表的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制作方法。(六)作业: P170 2教学后记:韶关市底十三中学课程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林雪云 任课教师:黄启福课 题:12.3从数据谈节水(1)课 型:新课课 时: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1)(3)班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处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灵活选用统计图对具体问题的数据进行清晰、有效地描述,并获

23、取有用信息并作出合理决策。能力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团结合作、互相交流的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合理处理信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节水及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水资源紧缺的有关图片、视频,并提出思考问题:你感受到了什么?2 提问:你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吗?引导

24、学生浏览参考资料。提问:为什么缺水呢?让我们从数据来研究吧!(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教师介绍本节课活动内容(活动一):阅读课题材料,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并回答所给问题。1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展开活动 介绍制作统计图的过程: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描述数据。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或分工完成。题单给予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参考。2 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巡视查看学生活动,对个别小组进行指导。教师引导提示:处理问题(3)时,大数据的处理措施。3 在大多数小组完成后,让学生代表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本小组的作品,全班同学相互点评。教师用课件演示正确的统计图,说明结果。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我国在1990年是否

25、曾出现过水危机,进一步思考我国出现水危机,应该怎么办?节水。(四)课堂练习:1、讨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节水的好办法。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完成:活动二 课题中的活动与探究,进一步认识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可行性。(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通过这个课题学习,你学到和悟到了什么?(六)作业:结合图表,写一篇说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及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可行性的报告。教学后记:韶关市底十三中学课程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林雪云 任课教师:黄启福课 题:第10章复习(1)课 型:复习课课 时: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1)(3)班授课时间:201

26、3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本章所学知识,掌握有关概念,会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分析有关数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绘图能力。情感目标: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教学重难点:复习本章所学知识,掌握有关概念,会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分析有关数据。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区别与联系: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每一个个体的总和构成总体,总体、

27、样本、个体的考察对象是同一的(同一的数量特征)。2、普查与抽查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缺点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3、.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具体步骤: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 决定组数和组距;(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通常按照数据的多少分成512组) 确定分点。为了保持组距相等,往往会把最小值减小一点作为最左端的分点,把最大值加大一点作为最右端的分点。 列频数分布表; 画频数分布直方

28、图。(四)课堂练习:练习册P(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你对本章的知识掌握了多少?(六)作业:教学后记:韶关市底十三中学课程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林雪云 任课教师:黄启福课 题:第10章复习(1)课 型:复习课课 时:第 2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1)(3)班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本章所学知识,掌握有关概念,会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分析有关数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绘图能力。情感目标: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统计对决

29、策的作用。教学重难点:复习本章所学知识,掌握有关概念,会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分析有关数据。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四)课堂练习:练习册P(1)你觉得用哪种统计图来描述这6年的出口额(一组数据)变化情况比较好? (2)你能用一个统计图来描述表中两组数据吗?(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3)展示图12.1-4与图12.15,观察图形并说说这类统计图的特点. (4)根据12.1-3与图12.1-4与图121-5回答: 1985年的出口额_进口额,从1990年开始以后的几年中,出口额进口额 2002年的

30、出口额为,约是1995年出口额的倍用语言描述这几年的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变化情况。下面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多少摄氏度?最低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4)图中的横线表示什么? 2选做题: (1)对某厂l6月份的生产产值做了一个调查,所得数据如下表:试选用适当的统计图直观地描述16月份生产产值的变化情况 (2)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列举用折线图来描述数据的例子(至少一个)3备选题: 下面是两个水果店1月到6月的销售情况(单位:千克): 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制作适当的统

31、计图表示两个商店销售情况的变化,根据制作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商店6月份的销售量大哪个商店的销售量的变化大? (2)从总体上看,两个商店的销售量之问最明显的差别(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六)作业:教学后记:韶关市底十三中学课程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林雪云 任课教师:黄启福课 题: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课 型:测验课课 时:第 1、2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1)(3)班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检测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资源:课件教学

32、过程:测验(时间45分钟)韶关市底十三中学课程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林雪云 任课教师:黄启福课 题:试卷讲评课 型:复习课 课 时: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1)(3)班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测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所学进行查漏补缺。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分析学生的成绩2. 分析学生易出错的题目3. 学生自我更正试卷,老师从旁点拨。(四)课堂练习:(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六)作业:在作业本上更正试卷上做错的题目。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