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53840530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5.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实验目的1 .测定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蔡的分子量。2 .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量技术,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质的理解。3 .技能要求:掌握冰点降低测定管、数字温差仪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1、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的原理化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分子量是一种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方法。稀溶液有依数性,凝固点降低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对析出物是纯溶剂的体系)与溶液中物质的摩尔分数的关系式为:AT=Tf*-Tf=KfmB(1)*式中,Tf*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f为溶液的凝固点,m1为溶液中

2、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K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它的数值仅与溶剂的性质有关。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并测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T,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W(g)和溶剂W(g),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i为:用产X3mH/kgAjhW(2)将(2)式代入式,则:Mn天声CO辿mol(Wa(3)表+E几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航卦己烧环己暮暴三澳平排K2Ti.11.752|:538a.52A0.95Ai/(K*卬moJL863.905.1220投36,y14.4因此,只要称得一定量的溶质(W和溶剂(W配成一稀溶液,分别测纯溶剂和稀溶液的凝固点,求得ATf,再查得溶剂的凝固点降低

3、常数,代入(3)式即可求得溶质的摩尔质量。*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不适用上式计算,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2、凝固点测量原理纯溶剂的凝固点是它的液相和固相共存时的平衡温度。若将纯溶剂缓慢冷却,理论上得到它的步冷曲线如图中的A,但实际的过程往往会发生过冷现象,液体的温度会下降到凝固点以下,待固体析出后会慢慢放出凝固热使体系的温度回到平衡温度,待液体全部凝固之后,温度逐渐下降,如图中的Bo图中平行于横坐标的CD线所对应的温度值即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f*o溶液的凝固点是该溶液的液相与纯溶剂的固相平衡共存的温度。溶液的凝固点很难精确测量,当溶液逐渐冷却时,其步冷曲线与

4、纯溶剂不同,如图中III、IV。由于有部分溶剂凝固析出,使剩余溶液的浓度增大,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下降,冷却曲线不会出现“平阶”,而是出现一转折点,该点所对应的温度即为凝固点(III曲线的形状)。当出现过冷时,则出现图IV的形状,此时可以将温度回升的最高值近似的作为溶液的凝固点。3、测量过程中过冷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析出的固体越少越好,以减少溶液浓度的变化,才能准确测定溶液的凝固点。若过冷太甚,溶剂凝固越多,溶液的浓度变化太大,就会出现图中V曲线的形状,使测量值偏低。在过程中可通过加速搅拌、控制过冷温度,加入晶种等控制冷,同时需要按照图中曲线V所示的方法校正。三、实验药品SWC

5、-LG凝固点测定仪1套;数字贝克曼温度计;普通温度计(0C50C);移液管(20mL)1支;洗耳球;精密温度计、分析天平、烧杯;纯禁环己烷(分析纯)碎冰四、实验步骤1、接好传感器,插入电源。2、打开电源开关,温度显示为实时温度,温差显示为以20度为基准的差值(但在10度以下显示的是实际温度)。3、将传感器插入水浴槽,调节寒剂温度低于测定溶液凝固点的2-3度,此实验寒剂温度为度,然后将空气套管插入槽中。4、用20ml移液管准确移取20ml环己烷加入凝固点测定试管中,橡胶塞塞紧,插入传感器。5、将凝固点试管直接插入寒剂槽中,观察温差,直至温度显示稳定不变,此时温度就是环己烷的初测凝固点。图上实施装

6、置圄1.大玻璃筒:2玻璃套管3普逋温度计:4.样品加入口 ; 5 .工搅拌器也温差恻量仪;&测定管6、取出凝固点测定试管,用掌心加热使环己烷熔化,再次插入寒剂槽中,缓慢搅拌,当温度降低到高于初测凝固点的度时,迅速将试管取出、擦干,插入空气套管中,记录温度显示数值。每15秒记录一次温度。注意:搅拌速度调节:刚开始缓慢搅拌,在温度低于初测凝固点时,加速搅拌,待温度上升时,又恢复缓慢搅拌。7、重复第6步平行再做1次。8、溶液凝固点测定:称取g蔡片加入凝固点测定试管,待完全溶解后,重复以上6、7、8步骤。9、实验结束,拔掉电源插头。五、注意事项1、在测量过程中,析出的固体越少越好,以减少溶液浓度的变化

7、,才能准确测定溶液的凝固点。若过冷太甚,溶剂凝固越多,溶液的浓度变化太大,使测量值偏低。在过程中可通过加速搅拌、控制过冷温度,加入晶种等控制过冷度。2、搅拌速度的控制和温度温差仪的粗细调的固定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每次测定应按要求的速度搅拌,并且测溶剂与溶液凝固点时搅拌条件要完全一致。温度-温差仪的粗细调一经确定,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能再变。3、纯水过冷度约C1C(视搅拌快慢),为了减少过冷度,而加入少量晶种,每次加入晶种大小应尽量一致。4、冷却温度对实验结果也有很大影响,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5、实验所用的凝固点管必须洁净、干燥。六、实验数据与数据处理1、数据记录与分析室温

8、:C大气压:数据1:环己烷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粗略测量)时间(/s)温度(/C)时间(Is)温度(/C)时间(/s)温度(/C)153156153033063045345645603606607537567590390690105405705120420720135435735150450750165465765180480780195495795210510810225525825240540840255555855270570870285585885300600环己烷凝固过程温度变化曲线(粗略测量)7.0006.9006.8006.700r6.600TT6.5006.4006.3006.2

9、006.1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t/s由上图可以看到,在温度为c、C、C处温度都出现了平台,而事实上只有一个平台,所以这组数据不能使用。出现多个平台原因分析有:1、仪器读数有误差(这个影响比较小,属于系统误差)。2、放热与散热达到平衡,而本实验我们没有对环己烷纯溶剂进行搅拌,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平台。数据2:环己烷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精确测量1)时间(Is)温度(TC)时间(Is)温度(TC)时间(Is)温度(/C)1552510353054010504555510656057010807558510959060011101056151125120630

10、11401356451155150660117016567511851806901200195705121521072012302257351245240750126025576512752707801290285795130530081013203158251335330840135034585513653608701380375885139539090014104059151425420930144043594514554509601470465975148548099049510055101020环己烷凝固过程温度变化曲线(精确测量1)t/s7.5007.4007.3007.2007.1

11、00CT7.0006.9006.8006.7006.6006.500由上图可以看到,该曲线比较符合理想情况,有存在一个比较持久的凝固平台,跟粗测相比,精测1的读数不会有很大幅度的变化。我们读出平台的温度:C。数据3:环己烷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精确测量2)时间(/s)温度(/C)时间(Is)温度(/C)时间(/s)温度(/C)15450885304659004548091560495930755109459052596010554097512055599013557010051505851020165600103518061510501956301065210645108022566010952

12、406751110255690112527070511402857201155300735117031575011853307651200345780121536079512303758101245390825126040584012754208551290435870实际情况的。原因分析:实验中寒剂温度控制不好,最大的可能就是寒剂温度过低,造成冷凝的速度很快,而即使冷凝快,放热多,但对于与寒剂温度相比,还不能够使环己烷温度有上升,所以出现温度不断下降,而不出现平台的情况。综合上述数据1、2、3以及分析,得出环己烷纯溶剂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C。数据4:(蔡的质量:)票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过程温度

13、变化表(粗略测量)时间(/s)温度(/C)时间(Is)温度(/C)时间(/s)温度(/C)153456753036069045375705603907207540573590420750105435765120450780135465795150480810165495825180510840195525855210540870225555885240570900255585915270600930285615945300630960315645975330660禁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过程温度变化曲线(粗略测量)5.5005.00044.5004.000CT3.5003.000|1II02004

14、0060080010001200t/s由上图可以看到,加入了秦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时温度不断下降,而中间也没有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温度转折点,斜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粗测的数据是不符合实际情况。跟数据3的情况相类似,分析原因是由于寒剂温度过低,而实验中寒剂的温度为C左右(中途有改变寒剂的温度,起初为C)。数据5:(蔡的质量:)票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精确测量1)时间(/s)温度(/C)时间(Is)温度(/C)时间(/s)温度(/C)155401065305551080455701095605851110756001125906151140105630115512064511701

15、3566011851506751200165690121518070512301957201245210735126022575012752407651290255780130527079513202858101335300825135031584013653308551380345870139536088514103759001425390915144040593014554209451470435960148545097515004659901515480100515304951020154551010355251050禁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过程温度变化曲线(精确测量1)5.4005.300

16、5.2005.1005.0004.900T4.8004.7004.6004.5004.4004.300t/s由上图可以看到,在温度为c左右出现了一个平台,可是稀溶液是不会出现平台的,很明显地,这一组的数据也是失去可靠性,存在较大的误差。分析的原因是:1、跟数据4一样,调节寒剂温度过低,所以下降的时候没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2、出现平台是在开始实验几分钟的时候,平台可能是因为凝固点试管还没有跟寒剂之间有很好地传热效果,所以温度变化不大。3、平台附近有可能是凝固点,虽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是明显在斜率方面存在有转折性,大一小一大。数据5:(蔡的质量:)票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精确测量2)时

17、间(/s)温度(/C)时间(Is)温度(/C)时间(/s)温度(/C)1554010653055510804557010956058511107560011259061511401056301155120645117013566011851506751200165690121518070512301957201245210735126022575012752407651290255780130527079513202858101335300825135031584013653308551380345870139536088514103759001425390915144040593014554

18、20945147043596014854509751500465990151548010051530495102015455101035156052510501575素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过程温度变化曲线(精确测量2)5.3005.2005.1005.0004.900CT4.8004.7004.6004.5004.4004.300由上图可以看到,温度在c处出现一个转折点,斜率发生变化,虽然变化幅度不大,总体上比之前粗测和精测1的数据要准确一些,所以这个数据还是可以保留的,我们读出转折点的温度:c_综合上述数据4、5、6以及分析,得出蔡的环己烷稀溶液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C。2、实验结果与结论实验数

19、据:环己烷纯溶剂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C;泰的环己烷稀溶液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C;AT=奈的质量:一环己烷的体积:20ml。理论参考数据: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Kf=kg/mol环己烷纯溶剂的密度:cm3理论秦的相对分子质量:mol实际测得的蔡的相对分子质量:KfWB3,.20.0Kkg/mol0.1790g八3八,.MB10g/mol3310mol/kg127.10g/molTfWA1767K20cm30.797g/cm3相对误差:(12818127.必g/mol0.84%128.18g/mol七、提问与思考1、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答:1、因为要准确测定凝固点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先测一个近

20、似点,当精确测量时,在近似点附近我们可以降低温度下降速度,到凝固点时快速搅拌。2、为了控制过冷程度。当温度冷却至凝固点时要通过急速搅拌,防止过冷超过要求,促使晶体析出。2、根据什么原则考虑溶质的用量太多或太少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答:根据稀溶液依数性范围确定,太多不符合稀溶液,且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太多,析出溶剂晶体后,溶液的浓度变化大,凝固点也随之降低,不易准确测定其凝固点。过少,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少,相对测定误差也大。3、测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则没有,为什么答:纯溶剂逐步冷却时,体系温度随时间均匀下降,到某一温度时有固体析出,由于结晶放出的凝固热抵消了体系降温时传递给环境的

21、热量,因而保持固液两相平衡,当放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自由度=0,所以在曲线呈现出一个平台;而对溶液两相共存时,自由度=1,温度仍可以下降,但由于溶剂凝固时放出凝固热,使温度回升,但回升到最高点又开始下降,所以步冷曲线不出现水平阶段。4、溶液浓度太稀或太浓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答:浓度太稀,则凝固点下降不明显,浓度太浓,则不符合测定条件所需的“稀溶液”。这都是由溶液的依数性决定的。5、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配合的情况时,对其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答:由于凝固点下降公式是对于理想溶液和浓度很小的稀溶液,要求溶质在溶剂中只存在一种形式,如果溶质有解离,缔和,溶剂化和形成

22、配合物时,那么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变了,公式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也变了,必然影响测定结果。一般解离使结果变大,缔和使结果变小,由于溶质出现这种情况,凝固点下降公式已不适用,所以测定结果没有意义。6、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首先要能很好的溶解溶质,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不适用,一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其次凝固点不应太高或太低,应在常温下易达到。如:水、苯、环己烷等。参考文献:1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实验,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 .北京大学化学系生物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实验,第3版M.北京_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 .北京农业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实验,第2版M.北京_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4 .戴P休梅尔等俞鼎琼等(译).物理化学实验,第4版M.北京_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