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上传人:门**** 文档编号:53820017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摘要.I第一章 绪论.2第二章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22.1 一般资料.22.2 方法.32.2.1 饮食护理.32.2.2 运动护理.32.2.3 药物的控制.42.2.4血糖监测.52.2.5 并发症的预防.52.2.6 健康教育.7第三章 结果.7第四章 讨论.8参考文献.9致谢.10摘 要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真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开展全程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努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病情、促进恢复,尽力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3月

2、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原则外,还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清楚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糖尿病症状,预防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饮食及药物指导、健康宣教、定期随访,观察干预后1年患者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均有所改善。 结果:通过临床护理指导使6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水平,效果明显。结论: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积极治疗,重视糖尿病的护理工作,加强宣传教育,促使患者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让患者学会并掌握自我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能力,给糖

3、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关键词:糖尿病;护理;生活质量 第一章 绪论糖尿病是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不足,造成血糖浓度高,继而导致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可以引起眼部、肾脏、心脑血管等人体多系统和多器官损伤,会出现尿多、烦躁、口渴、多食、多饮但消瘦等方面的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发生血管、神经等系统或部位的慢性并发症以及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极大地影响病患人员生活质量。从这些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节节攀升,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没有调整生活方式,从而造成了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对于糖尿病患者而已,此病的护理

4、和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糖尿病的护理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及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特别重要部分,通过行之有效的健康方面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情、干预治疗途径和方法,向糖尿病人提供日常饮食方面、运动方面、心理方面等健康知识的指导,努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笔者认为:通过积极开展全程健康教育活动,了解并掌握患者病情,提出并制定详细有效的护理方案,促进糖尿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往的常规健康教育具有局限性,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健康知识、日常生活、心理辅导、运动指导、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种教育模式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

5、握程度、自我管理及护理满意度、血糖控制等方面均好于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鉴于此,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病患者身体状况,很有必要推广实施。第二章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2.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住院的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0-80岁,病程3-20年,空腹血糖(FPG)为(9.52.5)mmol/L,餐后2h血糖(2hFPG)为(11.52.9)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10.32.5)mmol/L,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消瘦、皮肤

6、瘙痒、视力模糊等症状。这60例患者之前都未进行过护理干预与正规的降糖药物治疗。2.2方法2.2.1 饮食护理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常用疗法,不论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药都应该终生坚持饮食调节。为患者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应从维持理想的体重、合理控制总热量、保持平衡膳食方面这手。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体重允许范围:标准体重10,其中肥胖者的理想体重可以超过20,消瘦者的理想体重可以低于20。参考标准体重和活动强度计算了每日所需要的总热量(见下表)不同人群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热量(kcal)体型卧床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肥胖1520253035正常152030354

7、0消瘦202535404045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注意膳食的搭配,应以碳水化合物、优质的蛋白质、粗纤维为主,其中蛋白质15,脂肪30,碳水化合物50-60,如食用粗制米、面条、杂粮、蔬菜、忌食糖果。对高胆固醇血症应远离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油、肥肉、动物内脏,长期摄入高脂饮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还应忌酒,因为饮酒会干扰血糖的控制和饮食计划,大量饮酒可诱发酮症酸中毒。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随时调整饮食,如果肥胖者在在治疗的同时体重不降,应减少饮食的总热量,消瘦的患者,在治疗同时体重恢复,饮食也应适当调整避免体重增加。当然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会为不同的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病情需要的饮

8、食方案及食谱,在指导中应告知患者少吃多餐,应食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食物,循序渐进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的控制。2.2.2运动护理运动疗法是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它不仅能促进糖的氧化,还可以控制体重的增加和降血糖的目的。运动的方式可以是打太极拳、游泳、慢跑、步行等有氧运动,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老年人和糖尿病肾病者应选择低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如散步、气功和太极拳等;中年人选择中等强度,时间不易过长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健身操等;妊娠糖尿病人应选择低风险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步行、广播操等;心血管糖尿病人应选择强度低时间短风险较低的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广播操等;糖尿病眼病切记剧烈运动,

9、可选择身体移动相对小的移动方式,如气功、太极拳、广播操等;糖尿病脑卒中偏瘫的病人应首选健康肢体的功能锻炼,再进行患侧肢体的被动锻炼,如头、颈、上下肢、腕、踝等关节的运动,注意活动量不可过大;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者应选择适合病情又易于坚持的运动方式,如步行,原地踏步,上肢运动等,避免强度大的运动。运动时间建议每周5次,以0.5-1小时为宜,最好在餐后1-3小时进行运动,因为此时血糖水平升高,不宜空腹运动,避开药物作用高峰。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或者饼干,如遇心慌、大汗等低血糖反应立即食用,避免低血糖发生。运动遵循定时、定量、长期坚持、循序渐进。运动时宜出汗不宜大汗,感觉舒适、周围发热、出汗、运动时能说

10、出完整的话为宜。运动的注意事项:运动时应穿舒适的鞋,并注意足部的护理。了解你运动前、中、后的血糖变化,如果运动前血糖较低,应该适当加餐。血糖高与14mmol/L,不宜运动。运动请可以适当饮水。应随身携带一个小卡,写有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及病情情况。2.2.3药物的用药护理糖尿病药物治疗有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口服药物主要有四大类:一.胰岛素促泌剂 ,二.双胍类,三.噻唑烷二酮类,四.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L)。护理人员在给予糖尿病口服用药时应掌握要这些口服药物的副作用、用药机制、口服药物的最佳时间及禁忌症等。在口服用药过程中应随时提醒患者一定要按时、按量用药,使药物达到最佳的效果,避免副作用

11、的发生。胰岛素注射的用药护理:胰岛素制剂分短效、中效、长效三大类。胰岛素是生物制剂,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有低血糖、疼痛、脂肪垫、水肿、胰岛素过敏等。保存方法:没有开封的胰岛素应保存在冰箱内2-8可以保存2-3年,在低于25的温度可以保存4周,但是胰岛素的要避免受热、光照、冷藏。注射方法:1.选择的部位应观察皮肤有无感染、损伤、疤痕等;2.严格消毒,待消毒液干后进行注射;3.用食指和拇指捏起皮肤让针头与皮肤呈30度或90度角,避免进入肌肉层,快速进针。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腹部两侧、双上臂外侧、腹部两侧为首选部位。注射时间:短效胰岛素在餐前半小时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一小时注射。注意

12、事项:1.注射的部位应经常更换,避免局部组织硬化,影响药物吸收,经常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硬结;2.注射完胰岛素后,针头应在皮内停留10-15秒以促进药液的吸收;3.注射后应按时进餐,切勿注射后不进餐或不进餐运动,避免发生低血糖;4.检查空腹血糖请不要注射胰岛素,影响检查结果;5.注射针头避免重复使用,严格无菌操作,一人一管使用;6注射前应提前1小时把胰岛素从冰箱拿出,在注射时到达室温温度,避免注射部位脂肪萎缩,使用前一定摇匀药物;7注射胰岛素要经常监测血糖。2.2.4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过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判断病情和控制血糖情况的主要指标,它贯穿于糖尿病病人的一生。良好的血糖控制是

13、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措施。应在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间监测血糖,使用中效胰岛素的患者,应每天测两次血糖,可以交替一天测早餐前和晚餐前血糖,一天测午餐前和睡前血糖。使用短效胰岛素的患者,应每天测34次血糖,选择餐前或餐后2小时测定。对于严格控制血糖的患者,应每天测定47次血糖,包括睡前和凌晨3点。如果有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血糖波动大或合并有其它疾病如发烧时,应增加血糖监测次数,血糖比较稳定时,可酌情减少监测次数。监测血糖时血量不能太少,一定要刺取足够量的指血到试纸前端的整个区域,血量不足会导致测试失败或测定结果偏低,此时应更换试纸重新测试。血量也不要太多,血量过多可能会污染仪器或造成偏差

14、。要注意待酒精干燥后开始采血。选择在指端两侧刺的痛楚比在指肚正中点刺较轻。2.2.5并发症的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型糖尿病。型糖尿病也可以由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不足、感染、生理压力如妊娠、饮食不当引起。在临床护理中应把防止发生并发症的知识讲解给患者,使患者了解此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护理措施是应定期监控血糖和尿糖,合理的用降糖药,自己不能随便减量或停药,并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各诱因,包括感染、创伤、妊娠和早期的症状,已避免发生。如一旦发生酮症酸中

15、毒应尽快建立2个以上静脉输液通道,一个通道专门用于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来降血糖,另一通道用于补液,输注时应先快后慢,首先补充盐水,随时根据病人的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和周围循环情况调整输液量和速度。对老年人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输液速度应慢一点,防止速度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酮症酸中毒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钾,有尿的患者治疗中可以补钾,并坚持血钾水平。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心率、血压的变化,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气味及皮肤弹性。对昏迷或意识障碍的患者给予床档,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护理 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外一种类型。诱因主要有应激和感染、高糖的摄入、糖尿病肾病

16、、胰腺炎、脑血管意外等,患者前驱表现症状不明显,随后出现口渴、多尿和反应迟钝、嗜睡、幻觉最后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治疗原则与酮症酸中毒相同,首先消除诱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补液、使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与酸中毒等。感染的护理 感染主要以皮肤、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常见。感染会加重糖尿病,加之感染又不易控制,严重的会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预防感染显得十分重要。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擦洗、勤更衣,女性患者应注意会阴的清洁、干燥。保持口腔粘膜护理,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饮食合理安排,保证充足的蛋白质与热量,戒烟戒酒,忌辛辣食物。护士在操作中应注意无菌要求,如果发现有感染应立即处理。糖

17、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是因末梢神经病变或下肢缺血合并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的并发症,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是导致患者截肢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预防重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增加患者对糖尿病足发病和防治的了解,定期监测血糖,戒烟,鼓励患者穿合适的鞋袜,穿鞋请检查鞋底是否平整,鞋内是否有异物,避免局部受压、摩擦引起皮肤破损。指导患者每天用温热水洗脚,水温应定低于40,避免烫伤。如果足部皮肤干燥清洁后可以涂润肤霜。应每日检查观察足部的皮肤、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检查有无鸡眼,甲沟炎、足廯等,避免是手抓导致感染,勤剪指甲,但不要剪得过深。足部溃疡的发生与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检查。糖尿病肾病的

18、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早期的诊断、预防对延缓病情进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严格的血糖、血压监测控制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发展,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控制不当,严重者会引起失明。应尽早通过有效的护理来缓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首先要控制血糖水平和眼部的保健,避免强光的刺激,多眺望远方,多看绿色的植物。指导患者自我调节,睡眠时头部可抬高15-30度。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升高,影响眼压。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

19、用力导致视网膜剥离。如果出现了视物模糊,应专人陪护,照顾日常生活,防止意外发生。总之应坚持长期、规律的使用降糖药物,合理饮食,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2.2.6 健康教育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诱因又是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等为主引起的,为了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帮助其树立自我管理的自觉意识和技能,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尤显重要。应向患者解释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是与生活方式不良有关的疾病,并且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活能力丧失。虽然目前无法根治,但像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一样,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治疗及健康指导下得到有效地控制,不可悲观,治疗必须持之以恒;掌握

20、降糖药注意事项,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饮食和运动的具体措施,长期坚持。指导控制血糖对防止并发症的作用,促进糖尿病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向其说明对疾病的有效控制依赖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防治手段。要求患者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正确认识糖尿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定期复查眼底、心电图等,及时发现并发症发生的迹象,尽早消除隐患,就能避免危险的发生,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能力和寿命。除了不断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外,还应把有关糖尿病知识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进行强化式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有效提高自控水平,改善血脂和血糖代谢水平。由于强化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有足够的心

21、理准备,互动性强,避免了传统式教育的枯燥,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章 结果我们在认真做好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结合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使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清楚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及药物指导、健康宣教、定期随访,观察干预后1年患者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均有所改善。护理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xs)时间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mmol/L)总胆固醇(mmol/L)体质量(kg)干预前9

22、.522.3511.152.3510.262.256.751.225.561.3663.080.52干预后7.623.22a8.521.657.561.79a4.221.76a4.681.25a56.321.12a通过以上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意义,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病患的生活质量。第四章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不合理因素可加重病情,引起并发症,所以做好糖尿病的护理工作,对纠正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起重要意义。通过药物的控制、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及家属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的

23、相关知识,全面了解健康情况,积极地参与治疗,改变患者消极态度,树立积极、正确的治疗理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一年后,我院60例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未出现一例低血糖病例及其他不良的反应,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均比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工作对糖尿病病情控制的意义。综上所诉,运用科学的护理,结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等重要指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使患者坚持运动,提高服药依从性,增强患者长期治疗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的质量。参考文献1 戴丽霞.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当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3) :56-57.2 戎群联.邱丹青.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效果的影响J.当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 :22-23.3 张静平,李秀敏.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 530-54致 谢至此毕业之季,衷心感谢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各科任老师,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在课程学习和作业上对本人的谆谆教导,感谢谭佳容老师对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让我能够顺利完成护理本科的写作!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