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技术管理规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792564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冲击地压技术管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冲击地压技术管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冲击地压技术管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冲击地压技术管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地压技术管理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1 冲击地压技术管理规范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进一步搞好冲击地压的综合防治,促进安全生产,在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除按煤矿安全规程和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执行外,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 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由矿长全面负责,分管副矿长对防冲工作直接负责;矿总工程师负责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工作。第3条 成立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任组长,分管副总工程师、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防冲专业人员为成员。冲击地压防治业务管理由生产技术部防冲办负责。第4条为搞好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矿井成立专门的防冲队,在分管副矿长和矿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具体的预测预报和冲击地压治理措施

2、的实施等业务工作。第5条矿井必须编制防治冲击地压实施细则、防冲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上报集团公司审查备案。第6条 冲击倾向的鉴定工作由集团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研究所负责,冲击危险的预测预报,实行解危措施,效果检查由矿总工程师负责。 第7条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新采区,必须编制包括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专门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批。正在开采的冲击地压煤层应编制补充设计,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8条 冲击地压煤层进行采掘前,必须编制包括防治冲击地压内容的作业规程及专项防治措施的实施规程,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第9条 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后,应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矿长、总工程师必须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处理、分析事故原

3、因,制定恢复工作的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提出事故调查报告,建立冲击地压事故档案,并报集团公司备案。第10条 对从事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有关人员,都要进行冲击地压知识教育,熟悉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条件、前兆等基础知识以及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中,必须明确规定发生冲击地压时的撤人路线。第二章 开采 第11条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当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时,应首先开采保护层,并编制专门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批。 开采保护层必须采用陷落法开采,有效保护期为三年。如果地球物理测量及钻粉监测表明卸压继续有效。有效期可延长,但必须及时检查卸压的有效性。 第12条 主要硐室、开拓巷道应布置在稳定岩层或

4、无冲击地压的煤层中。服务期限不超过2年的硐室可以布置在已解除冲击危险的煤层中,保护带宽度不得小于3.5倍的巷道高度。第13条 具有冲击地压煤层的采区不得留有煤柱和支柱果如果在采空区留有煤柱,必须将煤柱的位置、尺寸以及影响范围标注在采掘工程图上。 第14条 各工作面应向同一方向推进,避免工作面同时相向或相背开采。在同一煤层的同一区段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2个工作面同时回采。断层附近的工作面应背向断层方向推进,应尽量加大工作面的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倾斜长度一般不低于150米。 第15条 特别危险冲击地压条件下掘进和回采时,要参照观察和测量结果,根据危险状态和条件变化,在冲击危险煤层内划定特别

5、危险区并在煤层平面图上标明,矿总工程师负责划定冲击地压特别危险区。特别危险冲击地压条件下的开采必须编制专门防冲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特别危险区 1、采空区周围。 2、采掘工作面通过上层或上部遗留煤柱以及其它应力集中区。 3、石门揭露冲击地压煤层。 4、采煤工作面的超前压力影响区。 5、断层或其它大型地质构造附近。 6、被大量巷道分割的煤层。 7、同时开采的两个以上采煤工作面应力叠加区。 8、邻近煤层或本煤层中开采边界和残留煤柱的影响区。 9、相向推进的采煤工作面之间的煤柱。10、孤岛采煤及回收煤柱。冲击地压煤矿的采煤工作面,应遵从以下规定:合理确定采煤工作面切眼、停采线位置,使相邻工作面切

6、眼、停采线尽量对齐,避免出现梯形、三角形、锯齿形等不规则形状煤柱。采煤工作面应保持直线推进,推进速度不宜过快,应提高支护强度和稳定性,采空区不留有煤柱和支柱。如果在采空区留有煤柱一,必须将煤位置、尺寸以及影响范围标注在采掘工程图上。采煤工作面应背向采空区,煤柱及大的地质构造开采,避免面向采空区或煤柱区开采而产生应力集中。采煤工作面的上、下平巷,应使用锚索、网柔性支护;超前60米加强支护。采煤工作面150米范围内不得存放备用闲置物料、设备等,电器设备必须固定牢固。停产3天以上的采煤工作面,恢复生产的前一班内,必须重新进行冲击危险性预测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7)冲击地压煤矿的掘进工作面应遵

7、从以下规定:双巷同时掘进的巷道,错距不得小于50米。两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小于8米,联络巷道应于2条平行巷道垂直。相向掘进的巷道,相距30米时必须停止一个头掘进。同一区段采空区两侧不得同时进行采掘活动。掘进工作面不得尾随采煤工作面掘进。煤层内应采用宽巷掘进。采掘巷道布置应避开断层下盘。第16条 在井下冲击地压特别危险区首尾边界建立警告牌,警告牌应注明:“冲击地压特别危险区始点,无关人员禁止通行”;“冲击地压特别危险区终点”。冲击地压特别危险区限定最少的生产必需人员,无关人员禁止停留。在冲击地压特别危险区,机械设备安设以及在大小硐室内的布置、材料堆放要有专门措施。冲击地压煤层的巷道应采用宽巷掘

8、进或沿空掘巷,采用锚网支护或高强度可缩性支架,严禁采用混凝土、金属等刚性支架。掘进工作面巷道交叉口、采煤工作面前方60米范围内的巷道都要加强支护。必须制定停采工作面每次恢复工作之前的防冲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第17条 冲击地压危险区内掘进和采煤时,必须在保护带内进行,保护带的宽度不小于3.5倍的采高或巷道高度。第18条 避免工作面双巷齐头掘进,两掘进迎头的前后错距不得小于50米。相向掘进的巷道相距30米时,必须停止一个头掘进,停掘的巷道除加固支架外,还需进行防冲监测,出现冲击危险时,必须采取解危措施。第19条 在冲击地压煤层中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建立详细说明躲炮时间、距离的标志牌,躲炮时间不

9、小于30分钟,躲炮半径不小于150米,躲炮地点应位于巷道交叉点和冲击地压特别危险区以外的支架良好处。第20条 在冲击地压煤层危险区掘进、采煤时应控制掘进速度和工作面推进速度,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第21条 在无冲击地压煤层中的三面或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地区、构造应力区、集中应力区开采和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防治冲击地压的安全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审批。第22条 加强对动力现象明显的施工地点的排查、分析和治理。对有动力现象的煤岩层要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岩层进行弯曲能量指数等项目的测定。认真分析岩石巷道揭露煤层或地质构造、应力集中区附近等情况下的施工,根据冲击地压的危险状态和施工条件变化,划定不同等

10、级的危险区并在平面图上标明,形成例会制度,编写纪要报集团公司技术处备案。第23条 深部岩石巷道在过应力集中区、构造以及揭露煤层和穿层掘进期间,必须按冲击地压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第24条 近距离煤层群的开采平面图必须明显标注上下相邻煤层的开采情况、遗留煤柱、影响较大的地质构造等,采掘工作面从接近到离开煤柱、大型地质构造等情况下施工时,必须控制推进速度,严格执行有关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第三章 预测预报第25条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制度。第26条 冲击地压危险区的预测预报。1、冲击危险区的预测预报工作由矿防冲队负责。2、冲击危险程度采用经验类比分析法、地质采矿条件辨别法、矿区地质动力区划

11、法、钻屑法、常规“三量”法、顶板动态监测和含水率测定等方法进行确定。第27条 新采区开采前,应根据煤岩层的冲击倾向鉴定资料和生产地质条件,用经验类比分析法和矿区地质动力区划法分析预计冲击危险程度和级别,作为编制专门设计和采掘作业规程以及防治措施的依据。第28条 采用钻屑法、含水率测定等方法确定的冲击危险指标,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第29条 采用钻屑法预测冲击危险程度,必须指定检测地点,严格按钻屑法试行技术规范进行。第30条 采用地质动力区划法预测冲击危险程度时,必须编制专门的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第31条 强化现场信息反馈制度,对“震顶”频发等动力现象强烈的施工地点要结合周围的地质

12、、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报矿调度室和安监处。第四章 冲击危险区的治理第32条 技术部防冲办必须具备有冲击地压位置的采掘工程平面图。第33条 当采掘工作面有冲击危险时,要采用爆破卸压、注水卸压、大钻孔卸压、强制放顶和具有解除冲击危险的生产技术措施。特别危险区还可采用钻孔深度大于10米的特殊爆破。采用以上方法卸压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第34条 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开采前必须编制专门措施进行煤层注水,注水不充分的地点,必须实行煤层爆破处理的防治方法。对冲击地压煤层进行煤层注水时,应按煤层预注水试行技术规范确定合理的注水参数,编写施工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第

13、35条 采用爆破卸压时应按煤层爆破防治冲击地压方法试行技术规范中的规定,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编写施工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第36条 加强对动力现象明显巷道的冲击地压防治。一是必须严格执行躲炮半径、躲炮时间的规定;二是必须加强巷道的临时支护,全岩锚喷巷道要采取初喷加前探梁或柱式支护,在不稳定岩层中,巷道爆破前必须采取打超前锚杆或其他超前加固措施作辅助临时支护,以保证临时支护的可靠性。具体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确定。第37条治理措施的实施参数必须根据生产地质条件采用科学试验的方法确定。第38条 实施治理措施应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实施措施的时间、地点、人员、实施方法和具体参数等。

14、治理措施实施后必须进行效果检查。第39条 如果采取的措施不能有效卸压必须停止作业,再继续采取有效的卸压措施。good processing performance, with sufficient rigidity. Template selected template surface should be flat and smooth, plywood coated high strength, good wear resistance, water resistance, durability,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table and

15、smooth surface, no pollution, no damage, clean. Template straight keel, specifications, and panels close, firmly attached, have sufficient rigidity. Templates may not play the ink, paint and write numbers to avoid contamination of concrete surfaces. Template design set of bolt holes through walls, b

16、ut not free to play holes, openings, portrayal, nailing. Release agent used on concrete surface quality and color does not affect the release agent. Pull bolt specifications and varieties should be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lateral pressure, wall waterproofing, air defence requirements and template

17、Panel selection, bolts used should have sufficient strength to pull the bolt casing and plug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diameter of the bolt, the choice of plastics, rubber, nylon and other materials. Topstitching cross-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the request can tear down, sh

18、ould adopt the trapezoid, square, rounded square; can be made for hardwood, nylon, plastic, aluminum, stainless steel and other materials. Depth is not greater than 20mm. Steel frame in front of the Assembly must be straightened, wood joist requires that you have sufficient rigidity. Keel as far as

19、possible without joints, if it proves necessary to connect, the connection must be staggered. Template processing must be carried out in wood processing plant, processing materials when cutting line cutting, precise size, angle, surface smooth, tight joints. Field spell using a template before the template, on the surface smoothness, the section size, Yin and Yang template angle, adjacent to surface level and check the bolt Assembly. Before clamping, to check the template, especially the template Panel connectio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