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

上传人:熏** 文档编号:53744707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抗感染药物分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疫苗和抗原生动物药物。各类抗感染药物具体销售情况是:抗生素占抗感染药物市场的最大份额,约70%;抗病毒药物居第二位,占大约15%的份额;第三位为抗真菌药物,占大约10%的份额;其余则为疫苗和抗原生动物药物等小品种。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左右,全球抗生素的市场份额约为250260亿美元,各大制药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使抗生素新品不断出现。在中国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销售额第一位,年销售额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30%,全国6700国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1000多

2、家生产各类抗生素,产品竞争异常激烈。当前,全球的抗生素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加上新产品不断上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各国逐步改善环境卫生的条件下,致病菌也随之受到控制,使抗生素的使用量逐步减少,另一方面,人类经过长期使用抗生素,也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故对使用抗生素更趋于谨慎。自2003年以后,全身抗感染药物已跌出了全球最畅销药物排名前十强,其增长也落后于全球药物的平均增速。抗感染药物一直是竞争激烈的药物之一。我国虽然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招标采购等医改措施和反对抗生素滥用的呼声对这个药品种类的市场影响很大,但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抗感染药物新药频出等

3、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抗感染药物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一直呈增长趋势与国际市场不同,感染性疾病是我国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在我国医院用药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2006年该类药物全国市场总额超过600亿元。受政策影响,2006年16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为63.8亿元,与2005年基本持平,但是20012006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仍然达到16.25%。从2006年样本医院抗感染药物购药金额的构成来看,头孢类占50%,位居第一;喹诺酮类占15.2%,位居第二;青霉素类占12.6%,位居第三;大环内酯类占5%,位居第四。链接 将受限用影

4、响的抗生素药物 列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的主要亚类有(份额统计数据均采用20042007年的累计数): 喹诺酮类:排列最前的左氧氟沙星共有153家供应商,占喹诺酮类35.75%的份额,江苏扬子江药业排第1位,占30.04%的比重,日本第一制药(含合资)其次,占22.64%的比重;加替沙星共有91家供应商,占喹诺酮类13.0%的份额,上海海尼药业位居第1,占10.07%的比重;后起之秀莫西沙星由拜耳公司独家供应,占喹诺酮类17.06%的份额。这3只药品占喹诺酮类的2/3的份额。 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占碳青霉烯类40.02%份额,有5家供应商,日本住友制药占了近一

5、半的份额;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占碳青霉烯类31.16%的份额,也有5家供应商,默沙东公司(含合资)占了近99%的比重。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全部由日本三共制药供应,没有国产品,该药占碳青霉烯类2.62%的份额。目前有5只碳青霉烯类品种在样本医院使用,法罗培南和厄他培南是2005年后批准新上市的品种,没有进入卫生部监控名单。加强临床管理的多尼(朵利)培南与比阿培南在样本医院尚没有使用记录(比阿培南为江苏先声独家品种)。 抗真菌类:伊曲康唑占抗真菌类24.65%的份额,有5家供应商,杨森制药(含合资)约占60%的比重;伏立康唑占抗真菌类18.93%份额,有9家供应商,辉瑞公司(含合资)占有3/4的比重。

6、 头孢菌素类:主要为第四代头孢菌素,其中头孢吡肟占了头孢菌素类5.82%的份额,有21家供应商,上海施贵宝公司占了43%的比重;头孢匹罗的金额约占头孢菌素类0.43%的份额。共有21家供应商,苏州万庆药业占31.91%的比重,没有进口药品;头孢噻利由江苏恒瑞医药独家垄断,占头孢类药品0.05%的份额。 多肽类:万古霉素占了该小类48.72%的份额,共有14家供应商,礼来公司(含合资)约占90%的比例;去甲万古霉素金额占该小类17.16%的份额,华北制药集团的产品占99.17%的比重。第一节 左氧氟沙星一、 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最初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发展缓慢,开发的品种少,副作

7、用大。自1980年合成喹诺酮类药物以来,发展异常迅猛。1995年在名列世界处方药市场第二位的抗感染药物中,喹诺酮类药物占首位,后来因为头孢类的迅猛发展,喹诺酮类药物屈居第二位。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产品。从2000年起,左氧氟沙星开始领跑氟喹诺酮市场,对氟喹诺酮市场的复兴功不可没。可以说,如果没有左氧氟沙星,2000年后的氟喹诺酮市场将毫无生机。在左氧氟沙星的成功与引导下,加速了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开发与引进,2005年后,以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为代表的第四代氟喹诺酮迅速壮大,为氟喹诺酮市场注入新的活力。2003年以前氟喹诺酮市场由前锋左氧氟沙星独揽大局,2003年后作为中坚力量的

8、第二梯队阵容迅速崛起和成长,及时弥补了前锋与后备之间的空白,形成了比较完满的市场阵容。但左氧氟沙星目前仍占34%的份额,其他品种短时间内仍难以超越。2006年由于抗生素降价和反商业贿赂行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整体市场较2005年有所降低,2007年比2006年则有少许增长,但是其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莫西沙星和甲磺酸帕珠沙星,其他产品则有所下降或至多保持稳定,事实上2007年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全身用抗生素中所占的份额比2006年还低了1个百分点。2007年喹诺酮类药物全国医院的推总用药金额大约为57亿元。到2007年时,氟喹诺酮市场格局已经有了显著变化。与2003年相比,左氧氟沙星减少近25%市场份

9、额,减少部分主要由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和帕珠沙星所填补,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也分别退出4个和6个百分点。未来莫西沙星和帕珠沙星有望获得更多的份额。第三梯队中盐酸洛美沙星是值得重视的品种,2003年到2007年一直在稳步增长。喹诺酮类药物第一代、第二代产品已经基本淘汰,第三代产品中常用的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第四代产品有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克林沙星等,而且,近几年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异常迅猛,并且对第三代产品市场形成很大冲击。喹诺酮类药物制剂包括注射制剂和口服制剂,注射制剂中溶液型注射剂为传统剂型,每年都保持70%左右市场份额,粉针剂增长趋势明显,到2007年已经拥有10%以上份额。口

10、服制剂中片剂份额稍微下降,但也都维持20%左右市场份额,而胶囊剂市场一直不景气,持续萎缩。两类注射用药共占据约80%份额,并有不断扩张趋势,迫使口服制剂退出更多市场。这主要是由医生的用药习惯决定的。二、 左氧氟沙星基本情况: 左氧氟沙星由日本第一制药于1994年推出,并于 1995 年在我国面市。1997 年浙江新昌药业开发的 “ 来立信 ” 成为国内产品的先锋。 1998 年双鹤药业、浙江京新制药、扬子江药业、常州第二制药相继研发成功,为市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数据显示,到2002年底左氧氟沙星的生产厂家达到50多家,到2005年已经超过100家,到2008年国内生产左氧氟沙星制剂的厂家已经达

11、到287家,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其中,0.1g片/胶囊剂生产厂家116家,2ml:0.1g生产厂家12家,2ml:0.2g生产厂家12家,同时生产2ml:0.1g、2ml:0.2g的厂家7家。三、 左氧氟沙星价格表3:口服制剂0.1g价格(单位:元)包装(片/胶囊)国产进口6粒7.927.88粒10.410粒1345.412粒15.520粒25.424粒30100粒120498.6表4:注射剂价格(单位:元)规格价格备注2ml:0.1g5扬子江、新昌制药单独定价:14.20.1g粉针82ml:0.28.5扬子江、新昌制药单独定价:24.10.2g粉针13.6四、 左氧氟沙星市场发展情况:近几

12、年,在我国医药市场上,左氧氟沙星是表现最为抢眼的抗菌药之一,市场销售额连年强增长。在全国城市医院用药金额排序中,1998年,上市仅1年多的左氧就进入销售额领先的前100名,居第98位。1999年上半年,上升到第21位,下半年又升到第16位。2000年上半年进入前10位,下半年进入前5位。2001年跻身三甲之中。2002年,终于取代头孢曲松,登上我国城市医院用药金额排序第一的宝座,成为中国抗感染药的新霸主2003年左氧氟沙星的销售额继续蝉联第一,但是2004年和2005年的两次降价对其影响较大,从全国抗生素销售金额排序上看,2004年屈居第二位,2005年退居第三位,并且排序继续下滑,2006年

13、排第五位。从排序上看,自2003年后一直在下降,但是其所占的抗生素的市场份额一直比较平稳,这主要是近几年左氧氟沙星的连续降价,虽然其销售数量明显增加,但是销售额没有明显增加,而头孢类药物的势头迅猛。另外,从其所属的喹诺酮亚类分析,所占份额降幅明显,原因可能是另一个喹诺酮药物加替沙星正在悄悄地追赶,自2005年以后加替沙星一直列喹诺酮药物销售金额排序第二位,并且连续几年保持持续增长。有样本医院数据显示,1999年左氧氟沙星在国内医院的用药金额占全身用抗菌药金额的3.64;2000年增长到5.73,占喹诺酮类药的40%;2001年升至7.62,样本医院突破 2 亿元大关,在抗感染用药中名列前茅;2

14、002年继续增长,达到8.59,样本医院用药 2.64 亿元;2003 年已增长到 3.79 亿元。在2001年到2003年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左氧氟沙星制剂在国内医院销售年增长率高达70-80%。从产销量分析国内市场在 30 亿元左右,约占喹诺酮类药的大半江山。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作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优秀代表,自上市以来得到了全球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并以 7% 的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不断扩大市场,据了解,2007年国内共有106家制药厂向国内医院供应左氧氟沙星制剂,其中排名前十位企业如下:表5:2007年左氧氟沙星排名前十位企业排名生产企业市场份额估计销售金额(亿元)1扬子江药业38.93

15、%11.72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15.71%4.73北京双鹤药业12.41%3.74浙江医药股份新昌制药11.42%3.45四川中外合资德阳华康药业1.80%0.546丽珠集团丽宝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1.49%0.457广东丽珠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丽珠制药厂1.14%0.348浙江新昌第二制药厂1.10%0.339海南天涯制药厂1.07%0.3010重庆西南药业有限公司0.99%0.29由上表可以看到,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的产品占据绝对优势,前四位生产企业的产品占该市场78.47%的份额,前十位厂家占据了86.05%的市场份额,其他众多厂家分享很小的市场份额。 表6:2004年全国医院推总购药金

16、额排序前十位药 排序通用名称金额(亿元)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7.322左氧氟沙星23.213头孢呋辛19.944头孢他啶16.25紫杉醇15.696阿奇霉素14.717非格司亭13.288胸腺肽12.849人血白蛋白12.6610氯化钠12.6表7:2005年全身用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前十位药品(16城市样本医院)排序名称2005年金额(元)市场份额(%)增长率(%)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590,801,1269.783.42头孢呋辛457,505,2957.5710.153左氧氟沙星452,968,3387.5-0.454头孢他啶334,944,9015.550.275阿奇霉素211,

17、403,0193.5-2.196头孢曲松209,784,8093.47-14.08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45,909,4872.427.788克林霉素磷酸酯145,859,7202.414.179加替沙星137,022,1722.2757.110哌拉西林/他佐巴坦钠131,425,7402.1822.48虽然左氧氟沙星是一只上市已有近15年的老药,且面临好几只第四代喹诺酮类新药(包括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等)的强有力挑战。但迄今为止,左氧氟沙星仍屹立于国际市场不倒,大有“老而弥坚”之势。左氧氟沙星在国内外市场的成功,其主要得益于它的母体药物氧氟沙星在过去20年来优异的临床表现。氧氟沙星在

18、临床上的出色疗效业已赢得国际医学界的普遍赞誉。而作为氧氟沙星改进型的“光学纯”药物,从用药剂量、抗菌能力都比其母体药物更加优异,自然能赢得医学界的信任。事实上,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的医院中,左氧氟沙星制剂均已占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用药量的“半壁江山”。鉴于左氧氟沙星的出色疗效和医生对其的高度信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即使在今后几年内,由左氧氟沙星垄断国际喹诺酮类药物市场的大格局不会改变,但绝对份额可能会有所减少。第二节 阿奇霉素一、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第一代产品以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为代表;第二代产品: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第三代产品喹红霉素、泰利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2006年的抗菌药物

19、市场所占份额为5%。2006年,与其他抗生素一样,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受国家医药宏观政策的影响而出现销售下滑的现象。该类药物近来缺乏新品的支撑,因此,在其他类型抗菌药物的不断冲击下,市场份额已连续两年出现了明显下滑,预计还可能会进一步萎缩。第二代大环内酯类产品占据大环内酯类的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84.1%上升到2005年的93.1%,虽然2006年有所下滑,但仍可保持在91.1%的水平。其中阿奇霉素占62.8%,克拉霉素占20.7%,罗红霉素占7.7%。二、 阿奇霉素基本情况阿奇霉素最先由克罗地亚Pliva公司研制合成,1988年由Sour Pliva公司率先在前南斯拉夫上市。为了取得更大的经

20、济效益,原研发公司将全球的生产和市场开发权进行了转让,由美国辉瑞公司、意大利Sigma-Tau公司受让。1990年9月该产品在英国上市,1991年底获美国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Zithromax(希舒美)。在世界200个畅销药中排名一直都在20多位。希舒美已在2005年10月14日专利期满,国内外仿制药接踵而至,在此影响下,2006年希舒美在全球七大主要医药市场销售额为6.38亿美元,同比上年下降了69%,仅为鼎盛时期的30%。1995年8月,SFDA批准北京太洋药业生产阿奇霉素,至2007年4月,SFDA已下达36个原料药生产文号,500多个制剂生产文号。到今年国内已经有275个生产

21、厂家,片剂121家,胶囊54家,其中0.25g胶囊48家,注射剂117家,其他剂型50家。三、 阿奇霉素价格表8:各厂家0.25g胶囊价格(单位:元)包装国产进口4粒14.254.56粒2180.67粒24.48粒27.710粒34.412粒41四、 阿奇霉素市场情况全国十大城市用药金额排名:1996年62位,1997年27位,2001年18位,2003年8位,2005年14位,2006年19位。表9:2005年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阿奇霉素前10位厂家份额排序厂家市场份额(%)1辉瑞17.752沈阳第一制药厂5.773江苏齐川制药5.054石药集团5.005山东齐鲁4.856四川科伦4.127哈药

22、总厂3.708海南斯达3.549北京太洋药业3.5310江苏金丝利3.06表10:2006年16城市样本医院阿奇霉素各厂家份额排序厂家用药金额(元)所占比例(%)1辉瑞41,489,64614.42普利瓦15,862,2675.53江苏泰兴15,245,5565.34沈阳第一制药厂10,207,7623.65江苏金丝利6,625,4082.36山东齐鲁6,350,1982.27四川科伦5,519,3791.98哈药总厂4,996,5521.79海南斯达4,688,7051.610丽珠制药4,499,8781.6表11:2006年16城市样本医院各大环内酯类药物占大环内酯类市场份额通用名用药金额

23、(元)所占比例阿奇霉素180,286,70562.8%克拉霉素59,470,54320.7%罗红霉素22,000,5457.7%红霉素10,735,7903.7%地红霉素3,939,7621.4%交沙霉素3,055,0931.1%表12 全国批发领域大环内酯类制剂市场(单位:万元)产品2003年2004年2005年阿奇霉素173182087521046琥乙红霉素1039977065995克拉霉素579493245367罗红霉素7853933846102007年阿奇霉素按市场排序前20位企业:1、海南斯达制药2、辉瑞制药3、丽珠制药4、四川科伦制药5、齐鲁制药6、苏州长征欣凯制药7、江苏齐川制药

24、8、石药集团欧意制药9、浙江康裕制药10、扬子江药业集团11、浙江尖峰药业12、北京太洋药业13、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14、西安利君制药15、哈尔滨三联药业16、汕头金石制药总厂17、东药沈阳第一制药厂18、南京长澳制药19、山西亚宝药业20、哈药集团总厂2006年国内重点医院市场有105家制剂厂商角逐,国产药品以低于原研药75%的零售价优势占据了主流,从而使国产阿奇霉素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而作为外资药品主力的辉瑞“希舒美”、克罗地亚普利瓦“舒美特”仅占20%的市场份额。总体说来,在多种释药技术的推动下,阿奇霉素全国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左右。尽管生产厂家众多,但形成一定销售规模的仍是少数企

25、业,产品市场集中度教高。随着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第三代红霉素产品喹红霉素、泰利霉素等的研发成功和相继上市,这些都会挤压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第二代红霉素产品的市场空间。另外,国外已将研发重点转移到开发酮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上,红霉素产品市场的竞争焦点会随之转移。第三节 伏立康唑真菌引起的感染分为浅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由于浅表真菌感染的传染性强,其常见致病菌是各种癣菌,主要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因此,浅表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约占真菌病患者数的90;深部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白色含珠菌和新隐球菌,主要侵犯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虽然发病率低但危害性极大,常可危及生命。由于抗生素和其

26、他药物的大量使用,以及人体生存的内外环境条件的恶化,使得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尤其是全身真菌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因此,抗真菌药物的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相对较少见,侵入性真菌感染(IFIs)的总发病率仍在过去的20年内节节攀升。过去,真菌感染一般只发生在特定亚群患者中。然而随着化疗、移植、HIV/AIDS感染或糖尿病等免疫系统受损患者数量的增多,尤其对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真菌感染的高发危险使抗真菌治疗药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常见的真菌并不会引起健康人的全身感染,但那些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患者,如化疗、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疗法或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患者

27、,则都是侵入性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这些患者一旦被感染,死亡率将高达60%90%。另有统计数据显示,仅在美国,每年就约有130万住院患者遭受侵入性真菌感染的侵袭。随着化疗、移植、HIV/AIDS感染或糖尿病等免疫系统受损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多,侵入性真菌感染的发病患者群将进一步扩大。一、抗真菌药物分类1、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2、三唑类:如氟康唑、咪康唑、益康唑、依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3、烷基胺类:如特比奈芬4、棘白菌素类:此类为新开发上市的,如默沙东的卡帕芬净、日本腾泽的米卡民,此类药物目前无口服剂型,只限于注射,使用不便,而且价格昂贵。二、抗真菌药物市场1、 增长势头迅猛随着工业化进

28、程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变,真菌感染类疾病不断增加,使得抗真菌药品的销售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论是销售金额还是销售数量,均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统计数据表明,20022007年的6年时间,抗真菌药物销售金额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1%,但同期销售数量的复合增长率仅为9.1%,这说明抗真菌药物中新的高价位产品发展势头较猛,使抗真菌药品平均单价呈直线上升趋势。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04年2007年3季度,入网样本医院全身用抗真菌药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均呈上升趋势。2007年前3季度样本医院购入全身用抗真菌药金额达29146万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46.31%。全身用抗真菌药物市场呈强势

29、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为侵入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且感染程度严重;第二是科学家开发出新型、与原有药物相比更为有效的药物。图7:样本医院抗真菌药物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变化趋势1、 季节性差异抗真菌类药物的销售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通常在潮湿温暖的第三季度,抗真菌药物的销售达到高峰,而在第一季度则滑至谷底。其销售曲线表现为非常规则的波浪形。虽然治疗肿瘤用药、骨科药物等其他类别的药物也会出现类似的波浪形,但远不及此类品种明显,这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真菌类疾病的顽固性和高复发性。图8:样本医院抗真菌药物销售数量和金额变化趋势2、 全身用药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增长速度最快根据抗真菌药的应用,可将其分

30、为3类:全身用药、皮肤科用药和妇科抗真菌制剂。其中,全身用药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增长速度最快,2002年以来每年的增长率均在20%以上;皮肤科用抗真菌药连续数年稳定在一定水平,没有增长;妇科抗真菌制剂所占市场份额最少,但增长速度也很快。当然,皮肤科用药和妇科抗真菌制剂在低端医院和OTC市场表现会更好。图9:抗真菌药物不同制剂发展变化情况3、 注射剂型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普通外用抗真菌药的市场需求逐渐稳定,在抗真菌药物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减少。但是由于深度真菌感染人群的增多和新品种的推出并逐渐占领市场,注射剂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图10:抗真菌药各剂型销售金额的

31、发展趋势4、 地域差异抗真菌药物的销售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在监测的城市中,北京、广州、上海、杭州、武汉的销售处于领先地位。北京作为传统的大市场,在各类药品的销售排名中都排在前面,其他4个城市均位于我国的南方,特别像武汉这样的城市,其他类别的药品销售金额和数量并不高,这与真菌性疾病在潮湿温暖环境中易于发作有一定的关联。图11:抗真菌药用量最大的四个城市销售金额发展情况1、 市场集中度高2007年进入样本医院的抗真菌药有21种,销售金额排名前五位的药物是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特比萘芬,共占据抗真菌药84%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更加集中,新药增长速度较快。而从销售数量上来看则

32、大不相同,排名前七位的药品依次是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制霉菌素、益康唑、咪康唑、克霉唑,传统产品居优,共占据94%的市场份额。图12:领先的抗真菌药销售金额和数据走势(大小为金额)在2007年销售金额排名前五位的品种中,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都是新品。抗真菌药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与新品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的迅速发展有很大关系。虽然这两个产品价格昂贵且在医保目录之外,但是仍然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为相关厂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说明现有的药品疗效并不令人感到满意,临床上十分渴求疗效确切的新药。但是从上图也可以看到,虽然新品的销售金额很多,但是销售数量还不是很大,说明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能进入医保目录,

33、发展速度必将更快。自2005年以来,特比萘芬开始放慢发展的步伐,销售数量增长缓慢,销售金额无明显变化;氟康唑虽然从2002年以来销售数量保持了较好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竞争激烈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平均单价下降较多,导致销售金额并没有增长;伊曲康唑发展迅速,已经超过氟康唑成为主流医院用量最大的抗真菌药物,和氟康唑一样,销售金额虽有增长,但是幅度并不大。7、 外资企业唱主角抗真菌药物制剂生产厂家众多,竞争激烈,先后有300多家公司的抗真菌药在样本医院销售,且外资公司处于市场主导地位。2007年销售排在前7位的都是外资公司:辉瑞公司、西安杨森、默沙东、诺华公司、雅培制药(美国)、拜耳公司、BENVEN

34、UELABORATORIES,INC(US),这几家企业占据抗真菌药80%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销售较好的有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四川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抗真菌药物市场非常集中,此类药物大多需要较强的学术推广能力,所以,在该领域临床推广实力强劲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分一杯羹。三、伏立康唑1、基本信息(1)生产厂家生产厂家8家,其中片剂生产厂家3家,规格50mg;注射剂生产厂家6家,规格有50mg、100mg、200mg;干混悬剂生产厂家1家,规格45g:3g。(2)价格信息表12:山东省物价局伏立康唑价格剂型规格单位零售价(元)生产企业执行日期文件依

35、据薄膜衣片50mgX2片盒176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20070415鲁价药备2007777号薄膜衣片50mgX4片盒343.2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20070816鲁价药备2007777号薄膜衣片50mgX8片盒669.3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20080616鲁价药备20072632号薄膜衣片50mgX10片盒830北京博康健基因科技有限公司20080618鲁价药备2008471普通片剂0.2gX10片盒4524爱尔兰辉瑞制药厂20060510鲁价药备2008794粉针剂 200mg支1407爱尔兰辉瑞制药厂20060510鲁价药备2008794粉针剂0.2g支689

36、晋城海斯药业有限公司20080229鲁价药备2008882号注射剂 100mg(附5ml专用溶媒)瓶407德阳华康药业有限公司20080630鲁价药备20081756注射剂 100mg(附5ml专用溶媒)瓶406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20080229鲁价药备2008897号粉针剂50mg支188珠海亿邦制药有限公司20060310鲁价药备2006883号2、市场情况 全身抗真菌药物中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为排序第三位的伏立康唑。伏立康唑为对氟康唑进一步结构修饰的产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力强、口服吸收好的特点,对病原性酵母菌的抗菌活性高于氟康唑,对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有极好的抗菌活性。临床上,伏立康唑

37、主要用于进行性、有致命危险的免疫损害患者,能有效控制口、咽及食管白色念珠菌病和侵袭性曲霉病,比用两性霉素B治疗更为有效。一些病例报告已证实,该药能成功治疗一些罕见的真菌病。伏立康唑于2002年在美国首次上市,2005年下半年在国内上市,第三季度已产生用药金额,到2006年第三季度,使用一年,其临床用药金额已占据抗真菌药物市场的9%。2006年以前国内使用的伏立康唑产品全部进口于辉瑞公司,尚无国产产品。但自2006年起,伏立康唑进口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目前国内医院市场上已有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的商品名为莱利康的伏立康唑片、四川中外合资德阳华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伏立康唑注射剂等产品,但辉瑞公司的产品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2007年前三季度样本医院进口的辉瑞公司的伏立康唑及由辽宁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共占据伏立康唑75.83%的医院市场。网上的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抗真菌药物销售金额约为18亿元左右,2007年突破20亿元,其中,伏立康唑占据18.93%的市场份额,约3.8亿元,而辉瑞公司占了3/4的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