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上传人:ail****e1 文档编号:53732575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与控制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与控制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与控制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与控制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与控制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杨三创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建筑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种施工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 其中,脚手架、模板支撑架倒塌事故占了不小的一部分。总的来讲,造成脚手架、模板支撑架倒塌 事故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管理不善,模板与脚手架没有经过设计、计算、支撑系统强度不足,稳定性差而造成的。一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架坍塌之所以会发生,不外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

2、均衡沉降等),导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1引起模板支架实际荷载增加和实际抗力降低的主要因素变化方面类别造成实际值高于或低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支架荷 载及其 作用的 增加实际荷载1)劲性配筋和高配筋率结构件未调增自重标准值;2)出现了未予计算、但数值较大的施工设备、堆料等荷载;3)在作业面上集中了过多的人员和浇筑、振捣设备;4)在架面上进行支顶或校正等其他荷载加大因素。实际形成的荷载作用1)未按最不利受载部位(如梁交汇处、设安装用具处等)计算;2)立杆的实际间距或负载面积大于设计值;3)架体相邻顶部支点不同步承载或受载后沉降变形不一致,使高位和沉降变形小 的立杆承受较大或过大的负载作用;4)

3、支架立杆未按与集中载荷作用点对中或与集中线荷载轴线对称要求设置,造成 较大的偏心作用;5)巨大集中点荷载承传分布构造对其下墩式支架立杆的不均布作用;6)混凝土浇筑或屋盖结构安装工艺不能达到稳定、逐层(步)和均匀加载的要求, 或者临时做违反这一要求的改变。支架实 际承载 力的降 低材料和构架情况1)使用劣质、减料、变形磨损的杆件和连接件;2)构架节点和杆件连接不合格;3)顶横杆以上立杆的伸出长度过大,扫地杆设置过高;4)漏设横杆;5)梁下与板下支架或混合支架(满堂与墩式或排式支架的组合)各部位架体的立 杆间距和步距不配合,横杆不能按设计要求拉(连)通,使构架的整体刚度降 低;6)随意加大构架的参

4、数;7)未按规定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斜杆)或设置不合格;8)架体结构没有斜杆设置竖向框格的高宽比(或)过小(0.8);9)混用互不配合的不同架种材料;10)立杆垂直偏差过大;11)架体受到风载以外的侧力作用。支座、架1)可调托、底座丝杆的直径偏小( 36mm),工作长度(顶托板或底座板至拖柄型和架高螺母的距离)过大( 2/3丝杆全长或300mm);情况2)架体窄边高宽比过大;3)抗力降低因素虽架高增加形成的不利积累。2架体不应出现的主要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类别脱离或影响设置与工作状态设计的变化架体设置状态1)设置基地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造成部分立杆脱空,虚支或滑移;2)支架底部未设置支垫或支

5、垫不合格;3)未按规定设置架体顶步加强层和扫地杆加强层;4)高支架未设置必要的附着拉结或整体稳定加强措施;5)未设置专门承传水平泵送管道及其他水平、斜向力的构造;6)在毗邻地区进行地下工程及其他危及支架设置安全的施工。架体工作态度1)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架体(立杆)倾斜;2)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未予考虑的水平力作用;3)在遭受强自然力(风、雨、雪、地震等)之后未做检查、调整和加固;4)由加载不均衡引起的工作状态变化;5)由突加冲击荷载和局部损坏连带引起的工作状态变化。3、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直接起因的主要诱发点序主要诱发点序主要诱发点1模板、木方薄弱或有明显缺陷;9立杆接头处于步距中部或未错开;2直接48

6、钢管横杆的跨度1.2m;10使用劣质底、托座,丝杆的直径 36 mm或工3立杆伸出长度0.5 v n或550 mm;作长度300 mm;4步距1.5 m或设计横杆漏装;11未按规定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或连接不符5未按设计要求拉通双向横杆;合要求;6127未设扫地杆或设置过高;13采用不安全的施工程序和浇筑工艺;使用劣质、减料、变形、有损伤的杆在作业面上集中过多浇筑设备和作业人员;8件和连接件;14构架参数过大。节点不合格或紧固不够;4、模板支架坍塌破坏的常见模式序坍塌破坏模式12345支架贝(中、底)鄢矢根引起的整体(局鄢)坍(玲)塌破坏;模板(木格栅、承传分布构造)破坏引起的支架整体(局部)

7、垮塌破坏;基坑沉降(或架底滑移)引起的支架整体(局部)垮塌破坏;支架过大顶部或中部节点侧移引起的整体(局部)倾覆垮塌(坍塌)破坏; 突发冲砸作用引起的整体(局部)垮塌破坏。5、违规行为、不当决策和以经理为载体的安全隐患主要常见的表现方面常见表现违规行为1)违反现行法规、标准和规章;2)违规承包、转包或以包代管;3)没有施工方案、措施或未经审查、论证、批准; 4)违章施工、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5)不按规定提供和使用安全护品;6)不按安全规定进行交底、培训和教育;7)不按规定严格进行材料和施工的检查验收工作;8)不按规定严格进行生产(施工)安全隐患检查和整改工作;9)不认真配合或以各种办法影响工程

8、监理单位的监控工作;10)没有安全应急预案。不当的施 工决策和 安排1)降低安全要求投标和承包;2)使用不具有规定资质的施工队伍和人员;3)降低方案措施的安全保证要求;4)削减安全工作投入;5)决定使用不合格、带病的材料和机具;6)不顾安全地强令赶工、抢工、和交叉施工;7)随意改变施工的方案和安排;8)对异常情况和突发事态做出错误处置。其它经理工作隐患1)忽视或没有切实重视安全工作, “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存在侥幸 思想、经验作怪,自认为“不会出事” ;3)狠抓进度和效益,而忽略相应的安全要求; 4)对 技术安全和设计计算工作生疏,听不进坚持安全要求的意见。6、习惯性安全

9、隐患在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中的表现序常见表现序常见表现1按“便宜”要求采购和租用劣质、减料、不合12相接架体的构架尺寸不配合,使应予拉通的横格的材料和产品;杆不能拉通;2不严格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送检和验收;13不按规定设置或者随意去掉构架的横杆和剪3456刀撑;不编制施工方案,任由工人凭经验搭设; 按一般满堂脚手架搭重载和高大支架; 不设扫地杆或设置过高;14立杆底部不设支座、垫板,部分立杆悬空或支 垫不稳;15不严格控制相邻同高指支点的高差;7“来者不拒”,使用不合格和有变形、 缺陷的材16节点未按规定要求装设和紧固;8料;17架体杆件安装的垂直和水平偏差过大;不控制立杆上端的伸出长度;18随

10、意改变浇筑工艺和程序;9不控制可调支座丝杆的直径和工作长度;19在局部作业面上集中过多的机具和人员;10立杆采用搭接接长;201121施工方案未经审查批准,就进行施工;临时加设不落地支顶立杆;22未经监理同意,就进行搭设或浇筑作业;横杆直接承传重型梁板荷载;搭设和浇筑作业中没有专人进行安全监护。二、模板支架坍塌的控制措施1、按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1 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11、。1.2 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1.3 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1.4 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1.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 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1.6 劳动力计划

12、: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1.7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 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 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附图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图等。2、专项方案应列出支架工作的安全限控规定和

13、保证措施项目类别应予汇总列出限控规定和保证措施的项目支架工作1)支架设置地基的处理要求;2)垫板材料和规格;3)支架立杆的对中或对称布置要求;4)安全的限构架设计尺寸(纵距、横距、步距)的施工允差;5)竖向和水平剪刀撑的设置和连接要求;6)控规定可调底座、顶托丝杆的直径和工作长度; 7)扫地杆的设置高度;8)立杆顶部的伸出长度;9) 扣件的单重和拧紧扭力矩;10)支架立杆的垂直度允差;11)钢管杆件的规格和壁厚;12)方 木及其他承传梁件的规格;13)支架安装顺序;14)混凝土浇筑顺序和分层厚度; 15)浇筑时 作业面上人员和设备数量的控制; 16)楼盖浇筑完毕至可以上层支架作业的间隔时间;1

14、7)支架可以拆除的条件;18)其他。支架施工1)上架材料的检查验收措施;2)支架开始搭设、搭设完毕和开始浇筑前的检查验收措施;3):安全的保严格控制施工按排和浇筑工艺改变的保证措施;4)搭拆和浇筑作业期间的安全监控 (护)措施;证措施5)异常情况和突发事态的应急处置措施。1、专项方案的审核应抓住以下重点方案设计环节决定是否为薄弱环节的审查点支架设置条件1)支架设置地面和楼盖等的承载能力及加固、支撑措施;2)高设置空间内有无设置附着拉结的条件;3)周边毗邻(连)楼层楼盖是否先期或同时施工;4)在支架设置及对其安全有影响的范围有否存在同时或交叉施工项目;5)施工季节风力对高位(支架底部距地面)50

15、m)支架的作用。架种和杆件、材料选用1)采用架种构架对工程的适应能力及其配合措施的可靠性;2)可用杆件、材料规格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措施。荷载及其作用计算1)劲性配筋和高配筋率构件的自重标准值;2)活载的计算项目和取值及与浇筑工艺和施工安排情况的出入;3)支架之上承传载构造下传荷载的取值;4)支架立杆轴力不均布系数的取值;5)浇筑顺序和层厚的影响;6)多层连支荷载的计算;7)倾斜杆件的水平分力及其他存在的侧力作用计算;8)荷载是否按最不利情况取值。承传载措施和架体构造1)有较大梁楼盖支架的立杆是否对中或对称布置;2)是否有不安全的横杆直接承载情况;3)混合架型满堂架横杆是否全部或按构架稳定要求

16、拉通;4)剪刀撑或斜杆设置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和需要加强的要求;5)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加强层)与附着拉结设置是否相互配合;6)支架顶部、底部、边部和中间部位是否设置水平加强层;7)重载处、受侧力作用处、设吊拉和附着措施处及其他需要局部加强构造之处是否已做可靠的加强;8)可能出现最大或危险荷载作用的立杆、横杆和斜杆是否采用双杆或减少构架尺寸;9)圆形、弧形、环形、三角形等异形平面架体及承传载构造设计是否安全;10)有否存在斜杆单侧作用于立杆步中的情况;11)是否存在扫地杆过高、立杆伸出长度过大及可调低、托座丝 杆过细和工作长度过大的情况;12)悬挑、悬空架体的跨度和节点与承传架体是否已按计 算

17、内力予以加强;13)重载立杆、斜杆底部的支垫设计是否可靠;14)当有可能的上翻风力作用时,是否有必要的抗风拉结措施;15)杆件长细比是否符合规定。计验算1)杆件截面积和截面特性取值;2)风载计算值;3)验算式是否符合“统一规定”;4)是否采用抗力系数或将其转为对计算长度的调整系数k有否考虑架高、不均布影响的调整;6)有否考虑扣件架承载能力(按 JGJ130规定)减低的调整(可取 0.8-0.85); 7)验 算结果的值是否较为接近205N/mm2; 8)设置支架楼盖的承载安全验算是否取得设计人认可;9)有否计算错误。施工管理1)工程承包方式和施工队伍情况;2)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3)专项方

18、案编制和审查质量;4)专项试安排;5)工程安全监控(测)和监护措施;6)非正常施工安排。4、专项方案交底的技术和安全控制要点方面内容项目搭设条件1)场地平整、夯实要求;2)先浇楼盖混凝土龄期或强度要求。杆件、材料1)钢管杆件的直径和壁厚要求;2)定型杆件的直径和单重要求;3)扣件的质量和单重要求;4)可调底、托座丝杆的直径和板厚要求;5)木方和垫板的规格要求。支架搭设1)立杆的间距、横杆步距及偏差要求;2)扫地杆的高度要求;3)立杆伸出长度(含可调托座)要求;4)水平剪刀撑的设置层和设置要求;5)竖向剪刀撑的设置要求;6)剪刀撑(斜杆)的连接要求;7)梁下立杆的对中要求;8)扣件的紧固力矩要求

19、;9)杆件对接头的位置要求;10)构架加强部位的杆件设置要求;11)附着拉结的设置要求;12)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要求;13)架顶支点标高偏差要求;14)双立杆的设置要求。模板、钢筋施工1)架上材料堆放要求;2)施工不得任意改动架子要求。浇筑作业1)混凝土坍落度和初凝时间要求;2)浇筑顺序和层厚要求;3)浇筑设备配置要求;4)架面作业人员及集中作业限制;5)振捣棒集中振动限制;6)对各种水平作用的控制要求。其他1)施工期间的天气条件控制;2)检查验收要求;3)养生期间可进行上层作业的间隔时间;4)应予及时清除的常见安全隐患;5)应予警惕的异常情况。5、杜绝高大模板坍塌事故的关键环节序

20、关键环节控制要求1工程任务的承接(下 达)与管理安排不得违规分包、不得以包代管、不得推卸管理责任。必须按重要安全控制项 目纳入工程项目的管理之中。2方案措施的制定不得走形式、不要粗制应付、不要先搭后审。必须按安全和实施要求认真编 制、论证、审定和执行。3杆配件和材料的检查验收把好“进场关”和“上架关。/、得使用/、合格、有损伤和有显著变形的材料, 严格控制不同架种材料混用。4搭设前的技术交底和 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搭设前必须由方案编制人向作业人员做技术交底,明确各项控制要求和处置规定。在第一步架形成和支架完成后,必须进行检查验收,高支架应每搭15m高左右增加一次检查。不准任意改变构架尺寸、减少结

21、构杆件和加大安装 偏差。5浇筑工艺和施工安排必须纳入方案措施并与支架的设计计算情况一致。不得任意调整、改变。必 须改变时应复核其是否安全。6浇筑施工的安全监控严格按施工方案措施进行作业控制和安全监护。不得在一处集中过多的作业 人员和机具、不得在有异常情况时继续浇筑。6、杜绝高大模板坍塌事故的安全控制点序安全(控制)点控制要求1设计安全(保证)度强度计算达到安全系数2 1.65;稳定计算达到k2.2o扣件架立杆的计算应力160N/mm22立杆顶端的伸出长度0.5 “h且不大于550 mm3扫地杆设置1)必须双向设置;2)离地高度0 350 mm4可调底座和托座1)施丝杆直径)36 mm; 2)丝

22、杆工作长度0 300 mm5扣件拧紧扭力矩40N. m6横杆直接承载以下情况不得直接承载:1)横杆长(跨)度2m; 2)横杆线荷载标准 值 10KN/m或相当的荷载作用;3)支座的计算弯矩5KN. m或超过节点的抗弯允许值;4)位于截面积0.4 irf梁下的支架;5)横杆受弯的 计算挠度超过规定7架体的结构横杆拉通1)单型(墩式、排式、满堂)架体双向结构横杆全部拉通;2)混合型架体确保满堂架横杆全部拉通,墩式和排式架的加密横杆至少在其刚度较弱 方向向满堂架延伸1跨8斜杆配 置和水 平(斜 杆)力口 强层扣件架碗扣架按构造设计均衡配置,其斜杆配置率(=有斜杆框格数/构架总框格数) 不得低于:满堂

23、架 6%,排式和墩式架15%销固架均衡配置。 不得低于:A级45%; B级38%,且每个单元(立方)体至少有3个边(占1/4)是三角形不变体的一个边水平斜杆加强层1)扫地杆和顶步架上横杆层必须设置,其间相隔不大于6m设一道;2)水平加强层角部必须设置斜杆;3)毗邻的不设斜杆框格数不得大于 2个(边部)或4个(中部)9杆件的长细比立杆和横杆0 200,构造斜杆0 210,受压斜杆0 18010混凝土浇筑的分层厚度板位应W 300 mm,梁位应W 600 mm (当梁和板下支架采用同一构架尺寸时, 按板控制)11同时作业的振捣棒数每平米(板位)或延米(梁位)均不得超过1根12高支架的附着(柱、墙)

24、 拉结措施设置应与水平加强层的设置一致13支架底部基地要求1)具有足够的承载力;2)不足的楼板应设支撑;3)支垫应稳固14其他控制事项1)与高大庭堂毗邻的楼盖必须先浇筑;2)泵送管道不得有明显的水平摆动;3)混凝土龄期强度 75%设计值时,不得拆除其下支撑;4)施工因故中途停顿后,重新施工时,必须做全面检查15其他禁止事项1)立杆搭设;2)相邻立杆接头位于同一高度; 3)不落地短立杆;4)任 意减少结构横杆;5)采用薄板支垫;6)立杆悬空或处于支垫物边缘; 7) 在不停止浇筑作业情况下,进入架内检查或加固三、模板支架搭设与使用环节的控制措施1支架搭设前的管理1.1 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项目

25、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1.2 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1.3 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1.4 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 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1.5 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 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6、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1.6 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 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 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ZCo2支架搭设环节控制措施2.1 模板支撑系统的地基承载力、沉降等应能满足方案设计要求。如遇松软土、回填土,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夯实,并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按规定在模板支撑立柱底部采用 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垫板。2.2 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两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加设保证整体稳定

27、的构造措施。2.3 模板工程搭设的构造要求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应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2.4 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2.5 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 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3使用与检查3.1 模板、钢筋及其他材料等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放平放稳。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荷载要求。3.2 模板支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立柱底部不得松动悬空,不得任

28、意拆除任何杆件,不得松动扣件,也不得用作缆风绳的拉接。3.3 施工过程中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立柱底部基础应回填夯实; 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 底座位置应正确, 顶托螺杆伸出长度 应符合规定;立柱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 不得出现偏心荷载;扫地杆、水平拉杆、 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可靠;安全网和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4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控制措施4.1 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4.2 框架结构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 土的顺序进行。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

29、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4.3 浇筑过程应有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5其他措施5.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 工并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5.2 监理单位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实施巡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责令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拒不停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5.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模板

30、工程施工前,应严格检查脚手架钢筋, 对变形或磨损严重的钢管严禁使用。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架的搭设、拆除方案必须经过审批,在实施前应向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要求设计的要求,经验收检查合格后, 方可投入使用。5.4 必须完善设计设计内容应包括支撑系统自身及支撑模板支撑架的楼、地面能承受的强度计算、构造措施、材料类别及规格选用等,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不仅要有计 算书,而且要对细部构造绘制大样图,对材料选用、规格尺寸、接头方法、横杆布置间距和 剪力撑设置要求等均应在设计中详细注明。5.5 合理选用支撑材料要特别强调禁止使用竹外脚手

31、架,又模板支撑的空间高度小于4m的可以采用竹立柱,但竹立柱不得有接头。选用普碳钢管作扣件式脚手架时,应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钢管规格,不可选用壁厚为3.03.2mm的普碳钢管。由于低合金钢管比普碳钢管的屈服强度可提高46%,重量减轻27%,使用寿命提高25%,因而提倡选用壁厚为 2.53.0mm的低 合金钢管,替代普碳钢管,替代普碳钢管用作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架。5.6 严格规范操作当整体失稳破坏时,脚手架呈现出内、 外立杆与横向水平杆组成的横向框架,沿垂直主体结构方向大波鼓曲现象,波长均大于步距,并与连墙体的竖向间距有关。整体失稳破坏始于无连墙体的、横向刚度较差或初弯曲较大的横向框架。

32、一般情况下,整体失稳是脚手架的主要破坏形式。当局部失稳破坏时,立杆在步距之间发生小波喜鼓曲,波长与步距相近,内、外立杆变形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当脚手架以相等步距、纵距搭设、连墙体设置均匀时,在均布施工荷载作用下, 立杆局部稳定的临界荷载高于整体稳定的临界荷载,脚手架破坏形式为整体失稳。当脚手架以不等步距、纵距搭设,或连墙件设置不均匀,或立杆负荷不均匀时, 两种形式的失稳破坏均有可能。为防止局部立杆段失稳,规范除将底层步距限制在2m以下外,还规定对可能出现的薄弱的立杆段应进行稳定性计算。影响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因素:在一定扭力矩范围内(W50N m),扭力矩愈大则脚手架节点刚性愈强,承载能力也可相应得到提高, 试验证明,扣件螺栓柠紧扭力矩达 40 50N-m 时,脚手架节点才具有必要、稳定的抗转动刚度。纵向剪刀撑、横向和水平支撑的设置均可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对脚手架稳定起到有利作用,其中,由于横向支撑的设置对脚手架横向整体刚度的提高幅度最大,因而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承载力的提高也最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