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3723930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7.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讲义)教学内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速度、直线运动、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重难点:长度的单位及测量、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参照物、速度公式计算、测量平均速度知识梳理: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1m=1061m=109nm1仙m=10nm(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

2、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放: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读: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注明单位。(6)特殊的测量方法: 累积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化曲为直法(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轮滚法(测量圆形跑道的长度)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7)误差: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产生原因:测量

3、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习题:(1)下列国际单位中,长度单位是()A.CB.kgC.mD.m/s(2) 一个粗心的同学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枝毛笔的长度是2.5B.一个书架的高是2C.一本初二物理课本的厚度是1.3D.一栋楼房的高是16.4(3) 一般人步行1分钟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A.7米B.70米C.700米D.7000米(4)衬衫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

4、)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2、时间的测量(1)单位:秒(S)(2)测量工具:秒表小表盘时间是分、大表盘时间是秒。(3)秒表的用法: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o(4)1min=60s1h=60min=3600s习题:(1)校运会百米赛跑中记录成绩最合适的工具是()A.停表B刻度尺C.手表D.电子表(2)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A.2min10sB.34sC.lmin34sD.4min1s第二节速度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

5、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符号?褰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速度公式可写为:s?=一t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m/s,常用单位还有km/h(1m/s=3.6km/h)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段就快。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多就快。速度路程时间都不同:比较路程时间的比值,比值大,就快。习题:(1)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A.大人B.小孩C.一样快D.无法确定(2)小丽和小雨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丽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雨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

6、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A.只有小丽的方案可行B.只有小雨的方案可行C.两个方案都可行D.两个方案都不行(3)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我国选手王镇以1h19min14s率先冲线,队友蔡泽林以1h19min26s的成绩摘银,根据他们走完全程所用时间比较竞走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相同比较(均选填路程”或时间”),本届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也被我国选手刘虹以1h28min35s摘得,在竞走运动中刘虹比王镇(快/慢).(4)有三个物体在运动,甲在30min内前进了1.75km,乙在1h内前进了3780m,内在10s内前进了10m,那么甲、乙、丙三

7、个物体的运动快慢的关系是()A.甲乙内B.甲乙丙C.乙甲内D.乙内甲(5)比较哪个运动得最快()A.百米赛跑成绩是10秒B.半小时走路1千米C.1分钟跑了500米D.1秒钟跨步1000毫米(6)甲、乙、内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2h内行驶36km;乙在5min内行驶1500m;内行驶100m需20s;则三人骑车的快慢为()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C.乙最快,甲最慢D.三人一样快(7)速度的两个单位:千米/时和米/秒相比较()A.千米/时是较大的单位B.米/秒是较大的单位C.两个单位一样大D.无法判断(8)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

8、行驶300m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9)校运动会800m比赛中,前5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3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500m,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王的平均速度B.前500m,小明的平均速度等于小王的平均速度C.8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王的平均速度D.8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王的平均速度(10)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10秒;测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

9、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第三节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2、变速直线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_总路程一总时间计算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一定要用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X108m/s习题:(1)在

10、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h:min:s).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0.1m/sB.0.09m/sC.0.08m/sD.0.07m/s(2)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我们用科学方法测得晓燕同学前50m的平均速度是4m/s,后50m的平均速度为6m/s,则晓燕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4.8m/sB.5m/sC.4m/sD.6m/s(3)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30m/s,那么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m/sB.24m/sC.25m/sD.50m/s(4) 一个物体作直

11、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B.6.25m/sC.5m/sD.4.17m/s(5) 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B.6.25m/sC.5m/sD.4.17m/s(6)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7)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沿同一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 s-t

12、图象分别 如图(a)和(b)所示.若经过6秒钟两车相遇,则A、B两地间的距离为()(8)由图可知,速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 s-t图象如图所 示,由图象可知()A.1.2 米B.2.4 米C.3.6 米D.6米A.c”Q”A.0 - 2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B.2s- 5s内,小车在做 2m/s的匀速直线运动C.0 -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0.4m/sD.5s - 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3m/sBV=% T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

13、等v *l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乙本(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B.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3倍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2:3B.4:9C.1:1D.9:4(12)长50m的队伍,匀速通过一座长100m的大桥需1.25min,则队伍过桥的速度为()A.1

14、.33m/sB.7.2km/hC.2.5m/sD.4.8km/h(13)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走上去要3min,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A.3minB.2minC.0.25minD.0.75min(14)一列火车正以8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2m/s的速度在车上从车厢的尾端走到前端,车厢长为48m,需用的时间是()A.4.8sB.6sC.8sD.24s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

15、照物。(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被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判断: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位置发生改变就运动,没改变就静止。习题:(1)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红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若说她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上的座椅B.司机C.其他乘客D.路边的电线杆(2)乘坐轻轨时,小明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铁轨B.轻轨车C.路旁的树木D.路旁的电线杆(3)某蹦极者蹦极时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这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自己B.跳台C.另一个正在下落的蹦极者

16、D.地面上的树(4)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相对于()是静止的.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行驶来的船D.河水(5)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为参照物的(选填水”或船”或地面”).(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一句诗.诗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取的参照物为()A.船桨B.山C.船夫D.船上的诗人(7)苏轼的江上看山中写到: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这句诗中,作者是以作为参照物的.(选填:船/山/大地)(8)甲骑车回家,与甲同行并排的乙车在超车,甲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的树(9)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拍

17、了些远处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IlA4&耳斗jdluA.以地面为参照物,大卡车、小轿车、自行车都是运动的B.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C.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D.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10)甲乙两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当于地面()A.甲上升,乙下降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11)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在向北行驶,若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丙车速度大于甲、乙两车的速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均向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C.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D.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南运动(12)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