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84604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 团队名称: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 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王乐生 所在系部: 焊接工程系 2011年11月21日填 表 说 明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2. 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资格。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成果等,截止时间近三年。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一、团队简介(申报理由)一、团队简介焊接技术是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了满足国家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需要,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原管道局职工学院)于

2、1991年创办了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 (2004年更名为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本专业1995年被确定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改试点专业,2001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被批准为河北省首批高职高专示范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革与发展,本专业已经成为享誉行业内外,集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和培训考试为一体的特色专业。在高职教育及为行业、企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贡献。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是在历年完成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和培训考试任务过程中,建立、成长起来的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教学团队。本团队具有“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品德

3、高尚、业务和管理能力很强的优秀团队带头人;人才培养社会认可度高;社会服务成绩卓著,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等特点,很好地实现了冀教高 2009 33号文件对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并具有“校企相融”所形成的鲜明特色。随着企业的重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经历了三次创业发展历程,在团队带头人的带领下,教学团队全体人员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克服了困难,发展了专业,提高了自身。历练出目前这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既是学校教师,又是企业职工,承担“双重角色”,可谓最紧密的校企合作。团队成员既有教授、讲师,又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还有企业的焊接技能专家和兼职教师,几乎团队的每个具体成

4、员,都是“双师素质”教师,都有长期在学校、企业工作的经历。此外,这支教学团队中还有国际焊接工程师、国际焊接技师、国家级考评员、国家级裁判员等资质。经过这支团队开发、设计和实施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又符合教学规律,既有先进性,又有实用性、针对性,给企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在校的高职学生,有最好的具备“双师素质”的理论教师上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有最好的企业专家上实践技能课,实现了强强结合,确保了教学质量,学生在校期间即可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焊工资格证书。200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管道局共同投资2500多万元,把焊接技术

5、及自动化专业所拥有的实训基地-焊接实训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焊接培训基地,建成了具有一流水平的设施、仪器设备和具备80个焊接培训工位、4条自动焊流水培训线的现代化管道焊接培训基地。现有建筑面积7300的综合实验楼和两大焊接培训车间,建有8大实验室(金相实验室、成分分析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焊接工艺实验室、焊接设备实验室、X射线检测实验室、超声检测实验室、表面检测实验室),具有焊条电弧焊、半自动焊到自动焊的各类现代焊接设备、测试设备400台套,总资产已达到5000万人民币。本专业必修实验、实训课及综合性实践训练课的开出率达100%。基地还拥有国家认定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国家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6、焊接等八项培训认证资质。国内规模最大,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的焊接实训基地,为教学团队提供了教学、科研、培训考试、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宽广平台;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实训场地,完全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高质量的模拟施工现场环境的技能操作训练,达到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使“双证制”真正落到了实处。在焊接实训基地这个平台上,团队成员大有用武之地。几年来,在带头人王乐生主任的引领下,团队在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培训考试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2011年四月被河北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满足企业需要, 依托企业发展,校企相融的“天性”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促使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7、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统筹兼顾的管理,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保证了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从而使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成为传承大庆铁人精神,继承石油队伍优良传统,具有不怕困难、艰苦奋斗、高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零距离”就业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一代新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丰硕成果,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赞誉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荣获了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授予的“决战百日万人争先”劳动竞赛优胜班组;“管道局技能人才培训突出贡献奖”;“管道局先进党支部”;“管道局科技先锋”;“管道局教育培训

8、大奖”等多项奖励。这是一支经过长期历炼,形成了敬业奉献、踏实工作和浓厚的教研氛围的教学团队。现在的这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本专业已被有关部门考核确认的八项资质:(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委员会;(2)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焊接教师考试机构;(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道焊接培训中心; (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焊接技师培训基地(集团公司重点扶持培训基地);(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无损探伤技师培训基地;(6)中国焊接协会管道培训中心站; (7)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管道培训中心;(8)国际焊接技术培训基地(培训国际焊接

9、工程师、技师、焊工和焊接教师)二、团队组成1团队成员。本教学团队共 49 人(含团队带头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 32 人,占 85 %,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 7 人,占 15 %。学校专任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序号姓 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职称职业资格高校教龄企业经历或工作年限讲授的课程(学时/年)及承担的主要工作1王乐生1970.01男本科高工教师1019焊接检验文献检索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渗透检测等6门专业课主讲教师;省部级科研2项,修订行业标准3项,参编教材1部;参与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苏丹国际工程项目、管道在役不停输抢修等20余项焊接工艺研究2吴大可1974.01男本科副教授教师1515CRC自

10、动焊接设备(P260和P600)(实训)焊接专业英语等专业课主讲教师,并从事国外最新焊接工艺、设备、材料和检测资料的翻译工作,省部级科研1项,主编英语教材4部3胡庆春1963.02男本科高级技师实训教师3131手工电弧焊(纤维素+半自动)、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埋弧焊、纤维素下向焊实训教师;参与了20余项国家重点管道工程的焊接工艺评定和站场工艺评定;负责了18届学生焊接生产结构实习、焊接方法实习、焊接现场实习和取证培训工作4刘光云1968.01男硕士讲师教师2020焊接设备与维修焊接方法及设备特种焊等6门专业课主讲教师,省级精品课主讲教师,省部级科研1项,修订行业标准1项,主编教材1部

11、,参编教材1部;参与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苏丹国际工程项目、管道在役不停输抢修等20余项焊接工艺研究5王义1981.03男本科讲师教师77焊接结构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5门专业课主讲教师,省级精品课主讲教师,省部级科研1项,修订行业标准1项;参与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苏丹国际工程、管道在役不停输抢修等20余项焊接工艺研究6韩德辉1972.11男本科副教授教师1616焊接设备与维修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结构施工技术等6门专业课主讲教师,省级精品课主讲教师,省部级科研3项,修订行业标准3项,参编教材1部;参与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苏丹国际工程项目、管道在役不停输抢修等20余项焊接工艺研究7周文波1984.09

12、男本科助教教师55焊接检验电磁检测声发射检测等3门专业课主讲教师,参与西气东输二线、中亚管线、管道在役不停输抢修等20余项焊接工艺研究8马佳1977.12男硕士讲师教师1313金属焊接性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检验等5门专业课主讲教师,05年3月-09年3月在管道局苏丹国际工程项目部担任LPG球罐项目QHSE经理,GAT&FFWT(柴油罐和消防水罐)项目QHSE经理,兰-郑-长管道工程项目混油处理装置QHSE经理;参与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站场焊接工艺研究科研;9乔桂利1983.03男本科助教教师55焊接检验焊接方法及设备特种焊等3门专业课主讲教师,参与西气东输二线、中亚管线、管道在役不停输抢修等10余项

13、焊接工艺研究10袁浩1973.01男专科助教实验员1519渗透检测实验课主讲教师,省部级科研1项,修订行业标准1项;参与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苏丹国际工程、管道在役不停输抢修等20余项焊接工艺研究11陈俊敏1972.04女本科助教实验员721超声波检测实验课主讲教师;参与压力容器焊工考试12刘长江1973.09男本科高级技师实训教师1717手工电弧焊(纤维素焊条、低氢上向焊条)、半自动焊(半自动自保护焊丝、STT焊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埋弧焊实训教师;参与了20余项国家重点管道工程的焊接工艺评定和站场工艺评定;负责了8届学生焊接生产结构、焊接方法实习、焊接现场实习和取证培训工作13牛

14、连山1974.04男本科高级技师实训教师217手工电弧焊(纤维素焊条、低氢上向焊条、低氢下向焊条)、半自动焊(半自动自保护焊丝、STT焊接、RMD焊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埋弧焊实训教师;14王勇1971.03男中专高级技师实训教师223手工电弧焊(纤维素焊条、低氢上向焊条、低氢下向焊条)、半自动焊(半自动自保护焊丝、STT焊接、RMD焊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埋弧焊实训教师;15刘磊1981.06男专科高级工实训教师59手工电弧焊(纤维素+半自动)、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 埋弧焊实训教师;参与了全国大型管线的焊接工艺评定和站场的工艺评定、西气东输在役不停输抢修工艺

15、评定、负责了3届学生焊接生产结构实习、焊接方法实习、焊接现场实习和取证培训工作16黄德志1958.01男高中高级技师实训教师3737手工电弧焊(纤维素焊条、低氢上向焊条、低氢下向焊条)、半自动焊(半自动自保护焊丝、STT焊接、RMD焊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埋弧焊实训教师;参与了20余项国家重点管道工程的焊接工艺评定和站场工艺评定;负责了15届学生焊接生产结构、焊接方法实习、焊接现场实习和取证培训工作17谭安富1958.05男高中高级技师实训教师3636手工电弧焊(纤维素+半自动)、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埋弧焊、纤维素下向焊实训教师;参与了20余项国家重点管道工程的焊接工艺评

16、定和站场工艺评定;负责了7届学生焊接生产结构实习、焊接方法实习、焊接现场实习和取证培训工作18张龙龙1988.09男高/实训教师55手工电弧焊(纤维素+半自动)、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埋弧焊、纤维素下向焊实训教师;参与了20余项国家重点管道工程的焊接工艺评定和站场工艺评定;负责了7届学生焊接生产结构实习、焊接方法实习、焊接现场实习和取证培训工作19唐玉龙1986.11男高中/实训教师55射线检测渗透检测现场实习20何淑贞1981.10女硕士讲师教师77专业英语专业课主讲教师;参与压力容器焊工考试21周艳霞1963.11女专科助教实验员2029焊接生产结构实习、焊接方法实习、焊接现场实习

17、22田丽1973.10女本科工程师教秘1717教学管理,焊工取证培训工作23许小峰1981.10男本科讲师教师66表面检测专业课主讲教师,集团公司海外防恐辅助教官,素质拓展培训师24陈赋才1985.03男本科助教教师33表面检测专业课主讲教师25迟海峰1982.08男本秒助理实验师实验员66焊接生产结构实习、焊接方法实习、焊接现场实习,参与压力容器焊工考试26张雪梅1979.12女本科助教教辅1111就业指导学生管理27肖淑娣1978.06女本科助理实验师教辅77学生管理28王成文1974.07男本科讲师教师1313专业英语专业课主讲教师29薛茜1981.09女本科讲师教师1010射线检测专业

18、英语专业课主讲教师30向艳1980.01女本科讲师教师77专业英语专业课主讲教师31张玉芝1969.11女硕士副教授教师1818焊接冶金原理焊接结构焊接工艺及方法等9门专业课主讲教师,省级精品课主讲教师,省部级科研3项,修订行业标准1项,参编教材1部32孙冬梅1971.10女硕士副教授教师1919焊接冶金性焊接结构焊接工艺及方法等8门专业课主讲教师,省级精品课主讲教师,省部级科研2项,修订行业标准1项,参编教材1部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序号姓 名出生年月性别学 历职 称职业资格所在单位从事的技术领域及工作岗位讲授的课程(学时/年)及承担的主要工作1杜则裕1940.10男本科教授 博士生

19、导师教师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管材焊材专家(124学时/ 年)焊接工艺及方法;焊接新技术教师授课技巧讲座 (16学时/年)2李学恕1941.1男本科教授教师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电子工程职业道德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16学时/年)3殷树言1940.8男本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北京工业大学焊接设备研究焊接设备与维修讲座 16学时/ 年4张彦华1956.2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焊接工艺、冶金研究,焊接完整性技术研究焊接技术完整性讲座16学时/年5李颂宏1956.8男本科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中石油管道二公司副总工程师焊接技术研究与焊工培训管道自动焊焊接工艺讲座16学时/年6张富强1958.2

20、男专科高级技师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中石油管道四公司焊工教练管道工程施工和焊接技能培训氩弧焊工艺要求及操作方法讲座16学时/年7王强1974.5男专科高级技师技能专家管道二公司焊工教练管道工程施工和焊接技能培训管道自动焊讲座16学时/年2.团队带头人姓 名王乐生性 别男出生年月1970.01民 族汉政治面貌党员高校教龄10最终学历(学位)本科专业无损检测企业工作年限9职称/职务高级工程师/主任职业资格教师社会兼职联系地址、邮编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90号中国石油管道焊接培训中心065000办公电话0316-2070354移动电话13832681200电子邮箱lfhjzx主要学习、工作经历起止时间

21、学习、工作单位学习、工作内容及岗位1988.91993.7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无损检测课程 学生1993.72000.9中国化学工程第九化建公司无损检测公司2000.10现在中国石油管道学院教学、科研、技术服务所承担的团队建设、管理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王乐生同志在负责团队建设全面领导工作的同时,还组织完成了下述工作任务:1. 主持组织了中缅油气管道工程、西气东输二线、锦州-郑州管道工程、中卫-贵阳联络线管道工程、兰州-成都原油管道工程、乌海-银川焦炉煤气输气工程、山西煤层气(天然气)管道工程、大连-沈阳天然气管道工程、山东管网淄博支线工程等工程的焊接工艺研究;2. 组织了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天

22、津燃气公司及其他行业、企业、社会的焊工培训5000多人次;3. 主持组织了国家重点大型工程如中缅油气管道工程、西气东输二线、中卫-贵阳联络线管道工程、兰-郑-长、涩-宁-兰等焊工上岗考试;4. 代表国家质检局和河北省质检局组织进行了焊接机构及焊工认证考试;5. 多次组织参加了全国、中石油、管道局等各级别的焊工大赛;多次担任中石油集团公司、管道局、管道公司焊工大赛裁判;6.主持制订了国标自动超声模块标准。三、人才培养情况1.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经由行业企业专家、学院专兼职教学专家和教学团队成员多次研讨,确定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并依此制订出人才培养方案。1.

23、 总体设计原则: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有利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为核心的学分制模式下的培养计划。2. 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应有四部分组成:公共课程。这部分课程旨在

24、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外语交流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基础。 专业课程。这部分是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拓展课程。它是学生在已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后进行的拓展知识面的一些课程。实训实习。对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它直接反映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各部分课程设置紧密贴近市场与企业需求,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对应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和要求,并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学工结合和顶岗实习方式完成相应方向的技能培训模式。3. 课程体系结构的特色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线,构建各自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25、、任务与评价标准的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就业岗位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来构筑,以适度、够用为目标来优化;实训实习教学以学生就业岗位所需技能证书的获得及顶岗工作为目标来安排并作为质量考核标准。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为辅的方式进行。 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实现职业资格“直通车”。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应达到的专业和职业资格的认证内容,围绕技术平台课程模块及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考虑理论课程教学及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的融合。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历史背景、现实环境、基础条件以及资源的可获取程度,在操作层面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

26、,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身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遵循以下原则:以培养合格的高等焊接技术专业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焊接技术性专门人才”,使其既有别于普通工科院校培养的工程型人才,又有别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的学生要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尽快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以焊接技术需要和焊接职业岗位群设计专业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的人才,区别于传统学科性教育,更注重于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做大量的社会和施工现场调研,征求有丰富

27、工程施工经验的焊接专家意见,深入生产实际中,了解需求,突破了传统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其更具实用性。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以工程实际对焊接专业的需求为目标、焊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导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基础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以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培养“能力”和考核“能力”为重点。 理论课程的讲解要突出实用性,按“专业技术需求”所要求的深度安排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授内容,坚决贯彻“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删除与培养能力无关的知识点、增补与培养能力相关的知识点”的原则,突出“能力培养的完整性”,以应用

28、为目的,加强了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理论教学中配合实训,使“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紧密的结合,并且对能力考核的内容、方式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增强能力考核的可操作性。 产学研相结合,构建“讲做练考”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讲做练考” 一体化教学模式,紧紧抓住高职教学过程中的讲、做、练、考四个核心环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确定它们的内涵,内容设计新颖、信息量大,实用性、针对性强,实现目标要求与教学要求的统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统一,突出了高职教育教学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了“建立符合行业岗位或岗位群需求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做到强化

29、职业道德,以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必须够用的文化为保障,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发展和岗位提升能力”的要求,融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体现了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特点。同时,有计划地做好课内、课外结合与衔接,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课外科技活动,注重将德育教育寓于教学活动之中,教书育人效果明显。为毕业生零距离就业提供保障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加实验设备投入和实践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量,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团队的科研、技术服务和工程培训;毕业前半年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现场参与施工与应用,得到用人单位认可,毕业后直接成为合格的员工,增加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

30、的满意度。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学生提高焊接及自动化技术能力的同时,加强相关性科目的应用能力训练。与国家质量监督局合作,为学生设置焊接无损检测取证培训;与计算机考试中心联合,为学生设置计算机能力培训和应用等级取证考试;学生外语可以取得国家四级证书,同时专业英语教学体现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实训实现“双语教学”,结合国际工程适用标准应用,满足学生涉外工程的需要。满足工程需要,实现学生就业的多证书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前参加培训可以取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焊工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根据企业和个人需求,学生还可以取得国家压力容器焊接、压力管道焊接资格证书,国际焊工证等,有条件的学

31、生还可以加大培训力度,利用焊接培训中心现有的各种取证资质,帮助学生取得更高更多级别的资格,比如可以取得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级和级检验员证书、计算机操作证书等,可以为企业输送更多、能力更强的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多方位、多专业的需要,很好地满足了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焊接行业管理一线专家,制订用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实施的岗位能力标准,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建立课程标准。要求毕业生除取得学历证书外,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采取工学结合、案

32、例引导、项目驱动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真实的焊接案例教学、组织内容丰富的焊接知识大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把现场施工的工艺过程引入课堂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之中。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评价。改革以笔试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增加能力测试的考试,根据学生笔试成绩、项目实施以及校内外实践考核情况,给出综合评价。重视实训教学改革。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并重是我们的特色。每一个教师每年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参与相应的为企业服务和为工程服务的实践中来,保证所教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符合。2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教学计划总学时2920学时顶岗实习时间51

33、0学时学校专任教师授课总学时及比例2684学时92%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总学时及比例236学时8%团队分工协作,实施人才共育的形式、途经与方法1. 有领导、有计划地把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分解到各个教学、实践环节,并形成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及质量要求。由教学行政管理部门以任务形式下达给团队具体成员,并对每位成员执行、完成情况实行跟踪检查、适时调整,为团队成员完成任务提供必要条件,对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评价,兑现奖惩制度;2. 制定了团队教学质量控制办法及社会服务工作的资质标准,用科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学和社会服务行为,保障教学、社会服务的质量再上新台阶;3. 进一步完善各

34、项管理和量化考核制度,调动团队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科研、培训考试和技术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相互支持和协调发展; 4. 团队成员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注意正确理解和把握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和要求,用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指导自己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5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团队成员和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生态环境;6. 及时更新、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焊接设备、材料、工艺和检测的前沿技术动态;7. 充分发挥企业专家在学生半年的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熟悉施工一线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及要求,为零距离就业做好准备;8. 发挥基地的一流实训条件,让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

35、;让学生参与科研、工艺评定的力学实验、检测实验,让他们熟悉焊接工艺评定及实验的流程,为将来迅速适应岗位需求打好基础。3. 改革创新及成果改革特色与创新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目前我国企业的焊接技能型人才短缺,本专业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根据立足企业,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挥自己优势,对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进行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的教学体系研究与改革。教学改革的特色与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改革特色(一)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情境模拟教学。 (二)改革课程内容,在重点主干专业课程

36、焊接方法及设备、熔焊原理、焊接结构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强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实际应用,编写了相关课程的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书。 (三)改革考核方法,在考核中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书面考试与答辩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把考核重点放在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四)改革实践教学指导方法,生产实习、综合实训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主要来源于生产实际,做到与生产时间紧密结合,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保证教学改革目标的圆满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

37、术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建立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配套的实训基地非常必要。本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施工现场情境的专业技术、技能的高强度针对性训练,一支有过硬实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充足的校内实训场地。本专业的实训教学分校外实训和校内实训两大部分。校外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是认识和参观实习,包括现场聆听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讲解,现场观摩生产过程,在生产现场顶岗实习等。校内实训以培养基本工程能力和专业专项能力为主,在本专业的实训场地和相应的专业实训室进行,体现出工程应用性、综合性的特色。焊接实训根据要求对学生

38、安排了如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题:水平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型、立焊位置单面双面成型、管管对接水平固定全位置焊等。通过这些强化训练,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焊接的操作技能,在实训结束后,即可由省劳动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适应胜任工作。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3个以上国家劳动部门所核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能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几年的努力,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焊接工程系“焊接技术及自动

39、化”专业09届184名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72人,士官11人,自主创业1人,一次性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为99.45%; 10届122名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22人,一次性就业率97%,对口就业率为95.6%。11届162名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62人,一次性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为100%。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普遍给予了较高评价。省级以上获奖情况时间奖项名称及等次获奖者颁发部门2011年4月工人先锋号王乐生等焊接工程系全体教职工河北省总工会2006年西气东输管道焊接工艺评定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建军等10人河北省2007年“管道焊接用高韧性自保护药芯焊丝研制”获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

40、李建军等15人天津市2004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管道赛区)选拔赛第六名,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获管道局技能标兵称号;刘长江管道局2004年获管道局技能比赛第七名,被授予管道局技术能手和管道局,授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刘长江管道局2008年获管道局技能比赛第五名刘磊管道局2010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第30名刘磊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2005年获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并获优秀选手称号;刘长江河北省2008年“长输管线CRC自动焊施工工艺”在石油工程建设焊接技术交流会获一等奖张玉芝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2008年“管道不停输维抢修焊接技术” 在石油工程建设焊接技术交流会获优秀论文奖刘光

41、云 王义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四、技术服务情况时间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服务对象主持人完成情况及成效2011.3.15-5.20河北省质检局焊接机构考试焊接机构考试河北省焊接考试机构及技能教师王乐生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5.20-6.20国家质检局管道焊接机构考试全国管道焊接考试机构及技能教师王乐生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11.18-11.252011年焊接骨干培训班焊接骨干培训管道局焊接骨干王乐生吴大可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4.15-5.25在役管道维抢修焊接在役管道维抢修管道公司焊工培训王乐生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7.1-9莱钢支线站场阀室焊接工艺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

42、设项目经理部王义周文波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7.20-28山西煤层气(天然气)管道工程站场阀室焊接工艺研究管道局山西煤层气(天然气)EPC项目部王义乔桂利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7.20-27山东管网淄博支线工程站场阀室焊接工艺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王义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8.8-12大连-沈阳天然气管道工程站场、阀室焊接工艺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王义刘光云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8.10-17轮南支干线站场阀室焊接工艺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王义周文波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5-10兰州-成都原油管道

43、工程管圈试验力学性能试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马佳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7.5-8.25中缅油气管道焊材检验焊材检验大庆油建刘光云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2-10江西燃气二期焊接工艺站场焊接工艺研究江西省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王乐生刘光云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1-2大庆-锦西原油管道工程焊接工艺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王义乔桂利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10-11大庆-锦西原油管道工程站场储罐工程焊接工艺研究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管道工程第四项目经理部刘光云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3.1-3.9山西煤层气太原长治输气管道工程焊接工艺研究山西国际能

44、源集团气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刘光云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1.1.5-12广东天然气管网一期管道工程焊接工艺研究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刘光云周文波如期完成效果良好2010.12.2-12.湛江港至廉江、铁山港至山口原油管道工程焊接工艺研究湛江港至廉江原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部王义如期完成效果良好3010.3.05-14中银原油管道反输改造工程焊接工艺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道公司第三项目部刘光云如期完成效果良好五、团队建设规划(含团队成员职业发展规划)教学团队是组成教学体系的基本单元,团队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45、(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 1号)文件和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意见(冀教高2007 26号)文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本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提高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建设一支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拥有专职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兼职教师的优秀教学团队,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和专业教学梯队建设为重点,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

46、内在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坚持常抓不懈,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满足企业、社会需求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保障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二、建设目标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团队整体素质,把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建成一支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拥有高水平专职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兼职教师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实施本规划,使团队成员的学历、学位、职称、职业资格、理论和实训教学能力等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保障教学、科研、培训考试、技术服务持续发展,获得更多成果。三、具体措施1

47、. 依据教师培养规划,有计划地委派青年教师进修、攻读博士、硕士,提高学历、学位层次,适应高科技发展形势的需求;2. 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取证培训,提高理论技术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考取“国际焊接工程师”等职业资格,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3. 有计划地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管道建设工程现场参与焊接技术工作,“既当教师,又当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解决实际技术难题;同时虚心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在工程实践中学习,掌握最新技术发展动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4. 进一步落实导师制,为每名青年教师选派一名思想品德好,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48、的老教师作为导师,具体帮助、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制定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把传帮带落到实处;5. 推行“合作式教学”,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专职教师与来自一线的兼职教师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共同学习、集体备课、完善教学计划、相互配合教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加快师资成长步伐;6. 鼓励并组织教师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科研和技术服务,掌握焊接新技术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和社会需求,提升学术、技术水平,用工作成果扩大教学团队的社会影响力,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成长;7. 在团队建设进程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和考查年轻的团队带头人,让团队保持青春活力;8. 建立教学团队人才库,保证团

49、队有足够的后备人才,支撑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六、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由于本专业属于“校企相融”的办学体制,从根本上保证了校企间的紧密结合,为实现专兼结合提供了物质、人才、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基础保障。此外,本专业还制定了具体的保障制度。1. 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完善教学过程情况的检查、督导制度,发挥校内外教师的特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2. 建立了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人才库,实施动态管理,适时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充足的后备人才;3. 建立了学校与企业联系交流的网络平台,可实时向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咨询、信息及技术交流,了解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变化以及最新的焊接工艺、设备、材料和检测的动态;4. 建立了工作成果表彰、奖励机制,鼓励争先创优活动,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七、评价、推荐意见基层单位评价意见(公章)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手机:电子信箱: 教务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处长(签字) 年 月 日专业委员会评审意见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