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3642780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值得拥有!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摘要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关键词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防治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票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该病在陕南稻区的fazhan发展lishi历史较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15%40%产10%30%严重者病株率达50%100%,减产50%上,出现

2、不能抽穗和植株腐烂等情况。为了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work总结出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1发生规律水稻纹枯病的传播来源是菌核,当年水稻收割时,菌核大量落在田里,在土壤中安全越冬,成为第2年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菌核在第2年灌水整田时与浪渣混合在一起,漂浮在水面上,随风飘移,集中到下风头田边的水面。插秧后菌核漂浮到秧苗旁边,附着在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长出菌丝,侵入口+鞘,形成病斑,病斑上的病菌侵入临近稻株,向植株上部蔓延,扩大危害。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也能危害叶片、茎秆和稻穗1o叶鞘发病,首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

3、扩大成椭圆形,并可相互汇合成云纹状大斑。病斑边缘明显,褐色,中间褪为淡绿色或淡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的穗枇谷较多,千粒重下降。当多雨天气或田间湿度大时,检查封行早的稻田,在植株下部被害的叶鞘和叶片上可以看到白色或黄褐色的网状细丝,即为稻纹枯病的菌丝,菌丝在干燥条件下,密集在一起,汇聚成白色菌丝团,结成白色小绒球,以后逐渐变硬,变成萝卜籽大小的暗褐色颗粒,附着在有病

4、的叶鞘或叶片上,即为稻纹枯病的菌核。2发生特点2.1 高温高湿发病严重稻纹枯病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当田间气温达23c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纹枯病开始发生,当株棵间气温高达2531C,相对湿度达97%外,病害发展最为迅速,当温度在10c以下或40c以上时,病害停止发展,在1215c时开始形成菌核,但以3032c之间形成最多,水稻抽穗到乳熟阶段是菌核形成的高峰期2o2.2 施肥不合理,发病严重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增施磷钾肥,稻株生长健壮、通风透光好的稻田发病轻。氮肥施用过多过迟,或集中施用,禾苗猛发徒长,提早封行,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株间湿度增高,则纹枯病发生重。2.3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

5、块发病严重此类田由于长期积水,不能很好的晒田,田间湿度大,容易形成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蔓延。2.4 品种不同其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来说,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发病重,粳稻比釉稻发病重,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发病重。3防治方法防治水稻纹枯病,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做好肥水管理,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对历年发病严重的田块及早用药进行保护。3.1 农业措施3.1.1 清除菌核。在灌水整田时打捞浮在水面上的浪渣,集中处理,消灭菌核。为彻底打捞,田面要整平,灌水可深一些3o3.1.2 浅水灌溉,适时晒田。一般分廉盛期前灌浅水,分票末期开始晒田,孕穗以后干干湿湿,干湿交替,浅水勤灌,以降低田间湿

6、度,控制无效分票,防止过早封行,减轻病害发生。3.1.3 合理施肥。应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抗倒能力。施肥应做到前期不徒长,不过早封行,后期不贪青,不倒伏,既能高产,又能控制病害。3.2 药剂防治当丛发病率达20%外,可作为药剂防治指标,施药时期以抽穗前后为宜高肥田块应在封行前开始用药,以后视病情fazhan发展情况每隔1015d再防治12次。主要药剂有5%t冈霉素水剂1500mL/hm2,或70%?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25g/hm2或50像菌灵可湿,性粉剂1125g/hm2,对水1125kg/hm2喷雾。施药时一定要保证用药量,药液要喷在植株中、下部,并在早晨有露水时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4o4参考文献1裴吉兵.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dangdai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66,169.2石鸿文,丁文侠.水稻纹枯病的配套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5):23.3刘赵康,陈方景,吴林松,等.三嚏井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S2):156-147.4张英辉,姚成月,周翔俊.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2006(4):37-38.珍贵文档!值得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