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及检验总论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53641467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8.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寄生虫学及检验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寄生虫学及检验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寄生虫学及检验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寄生虫学及检验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学及检验总论(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总论基本概念1 .寄生虫学及检验概念、范畴和任务(1)概念: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是研究人体寄生虫及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及其检验技术的一门科学。(2)范畴:人体的寄生虫主要属于无脊椎动物的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原生动物门及节肢动物门。在寄生虫学中,又将以上各门中的寄生虫分别归纳为医学蠕虫、医学原虫和医学节肢动物。检验技术包括病原检查和免疫检查两大部分,但常以病原检查为主。(3)任务:本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任务是:能够运用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揭示人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医学检验技

2、术和调查方法等,准确地对人体寄生虫进行检测和鉴定;协助临床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以达到防治和消灭寄生虫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2 .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类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称为共生,有3种类型:1)皿:系指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在营养上互相依赖,彼此受益,长期共生。3)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向前者长期或暂时地提供营养来源和(或)居住场所并受害,称为宿主;前者受益方称为

3、寄生物。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如肠道寄生的蛔虫。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如丝虫、血吸虫。在流行病学上,常将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将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世代交替:有些寄生虫生活史中仅有无性生殖,如阴道毛滴虫,阿米巴原虫,利什曼原虫等。有些寄生虫仅有有性生殖,如蛔虫,钩虫、丝虫等。有些寄生虫兼有以上两种生殖方式才能完成一代的发育,即无性生殖世代和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称为世代交替。(2)寄生虫和宿主的类别:按照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分为:1)依寄生部位,分为体内

4、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2)依寄生性质,分为专性寄生虫和兼性寄生虫;3)依寄生时间久暂,分为长期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隐抱子虫,卡氏肺抱子菌等,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宿主类别:终宿主:是指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人为蛔虫的终宿主。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可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例如淡水螺为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淡水鱼为第二中间宿主。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的

5、条件下可传染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的宿主,称为转续宿主。(3)寄生虫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1)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包括:夺取营养:如蛔虫引起营养不良,钩虫引起贫血,阔节裂头绦虫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导致宿主产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生巨细胞性贫血。机械性损害:如蛔虫性肠梗阻,布氏姜片虫引起肠梗阻。棘球蝴压迫肝脏,蛔虫蜘虫在肺内移行时穿破肺泡壁毛细血管,可引起出血。毒性及免疫损害:溶组织内阿米巴侵入肠黏膜和肝脏时,分泌溶组酶,溶解组织,引起肠壁损伤和溃疡

6、及肝脓肿。血吸虫虫卵毛螃分泌物可引起周围组织发生免疫病理变化,形成血吸虫肉芽肿。变应原作用:棘球埋囊壁破裂,棘球液引起宿主超敏性休克,甚至死亡。2)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非消除性免疫:这是寄生虫感染中常见的一种免疫状态。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是,对宿主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被清除,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临床表现为不完全免疫。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宿主不能控制体内寄生虫的生长繁殖,病情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3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寄生虫病的流行

7、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有人体寄生虫寄生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传播途径:是指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过程(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媒介昆虫感染、经接触感染、经胎盘感染、自体感染等)。易感人群:是指对寄生虫感染缺乏免疫力的人群。流行特点地方性: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分布常有明显的地方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气候条件;人群生活的生活习惯有关;生产方式。季节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生活史中需要节肢动物作为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寄生虫,此类寄生虫病的流行季节与节肢动物的季节消长相一致,如疟疾流行与中华按蚊。其次是人群的生产活动或生活活动形成的感染季节性,如急性血吸虫病与生产

8、活动。自然疫源性: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这些寄生虫可以一直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人偶然进入该地区时,则可从脊椎动物传播给人。这类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这种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流行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和生物种群等。生物因素:生活史的发育为间接型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是这些寄生虫病流行的必需条件,如血吸虫病流行与钉螺的分布;丝虫病与蚊媒的地理分布与活动季节。社会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截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是A.终宿主B.保虫宿主C.转续宿主D.中间宿主E.储蓄宿主【正确答案】D生活史各阶段均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属于A. 兼性寄生虫B. 专性寄生虫C. 偶然寄生虫D. 体外寄生虫E. 体内寄生虫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