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预案

上传人:laiq****ong 文档编号:53639647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预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齐鲁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演练名称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演练科室ICU演练时间2012.10.23,8:30演练地点华美楼8D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李延青;副组长:韩辉、杨杰、栾晓嵘组 员:、刘 庆、孙放鸣、王书会、王少燕、刘 宇、董辉、王清亮参加人员ICU病房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暴发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医院感染暴发防治专家技术小组成员演练过程事件报告2012.10.23,8:30,医院感染管理处接到重症医学科电话,ICU从2012.10.16-10.22,发生5例医院感染病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9岁。原发病: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右上肢蜂窝组织炎、右前臂骨筋膜室综合症,

2、1例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1例肾脏衰竭、肺炎,1例颅外伤。5例都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痰培养均为鲍曼不动杆菌阳性,其中一例合并肺炎克雷伯菌阳性。初步调查8:40,感染管理处专职人员到达ICU 病房,从环境、物表、人员、无菌操作等环节进行初步调查。于此同时,病房采取初步措施:查看患者,拟定诊疗计划,区域隔离,专人护理,严格执行标准隔离的预防措施,加强手卫生,所有废物均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启动预案9:00,感染管理处初步判断为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立即上报分管院长李延青。李延青院长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将此次事件上报属地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医院感染暴发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位,组织、协调本次院感

3、暴发的处置行动;院感暴发防治专家技术小组成员到位,负责指导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诊治、疫情控制等工作;医务处、护理部调配医生护士协助专家组工作。调查判断9:20,院感暴发防治专家技术小组对本起事件开展进一步调查,研究治疗方案,积极救治病人。1)查找感染源:5例病人均接受相同操作,3例气管插管,2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痰培养均为鲍曼不动杆菌阳性。 初步设定感染源为5例患者。2)危险因素调查: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呈外源性感染,首先我们考虑: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环境卫生消毒不严,物表清洁消毒不到位,医务人员没有做好手卫生等造成感染暴发的可能性大。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对使用中的器械器具

4、、环境物表、医务人员手进行采样,逐一排查感染危险因素。监测采样结果:呼吸机管道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监测培养无细菌生长,排除了呼吸机管道污染,消毒不严格引起的感染;吸痰管采用一次性,操作时使用无菌手套,监测培养无细菌生长,排除此操作引起的感染;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符合标准要求,排除由空气传播引起的感染;心电监护仪表面采样,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标本送省疾控进行同源性分析,证实与痰标本同源。4)分析:环境卫生学检测结果证实感染源来自心电监护仪表面,物表清洁消毒不严格,医务人员未严格落实手卫生造成交叉感染。控制措施对环境物表手采样后,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

5、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加强环境物表消毒处理,加强病房通风,增加空气消毒次数,强化手卫生,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科室根据确定或初步确定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并对处理措施进行持续监测。当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不明确时,可以针对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措施,在不停止调查的同时,采取比较广泛的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加强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等,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并根据调查结果不断修正控制措施。客观评估本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物表清洁消毒不严格和手接触传播是造成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院感暴发防治专家技术小组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评估,提出

6、终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的建议,医院感染暴发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宣布终止应急处置。记录总结医院感染管理处负责记录调查内容,对暴发事件的经过、调查步骤、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与效果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在医院感染暴发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进行评估,撰写评估报告(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置、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演练小结本次演练圆满成功,体现了我院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强化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这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熟悉和掌握,对我院各部门、科室如何协调、高效、科学地处置现实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环境的污染和手接触传播是交叉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平时要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及环境监测工作,医务人员要严格落实手卫生。备注:此次为医院感染暴发演练,假设具体环境卫生学采样结果出现快,以节省整个演练流程时间。事实上,具体环境卫生学检测结果需23天出现,所以在采样结果出来以前,专家组只能根据感染病人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疾病特征,采用综合性分析,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做初步假设,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比较广泛的控制措施,并对处理措施持续监测。待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