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索

上传人:z*** 文档编号:53623572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何进行旅游产品开发 以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为例2011级旅游管理 符汉超 1112000641白山市境内的长白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旅游产品代表着白山市乃至吉林省旅游的总体形象。如何开发好长白山特色旅游产品,赋予长白山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塑造长白山旅游灵魂,对全面树立白山市旅游乃至吉林省旅游的鲜明形象,提高长白山旅游的客源市场份额,快速扩充白山区域旅游产业规模,培育白山旅游支柱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一、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1、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凭借着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其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全部服务,这些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共同组成了旅游产品。因此,

2、旅游产品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由多种异质成份组合而成的综合体,主要是以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无形产品2、旅游产品特征。旅游产品和其它物质产品相比,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1)无形性。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虽然有许多有形成份(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但它们基本上不是用来交换的,而是提供旅游服务的载体或凭借物,用来交换的是以实体转换出来的利益,即旅游者所得到的有趣经历和旅游过程中的新鲜感受等。这种经历和感受并由此而形成的印象都是无形的。此外,旅游产品的无形性还表现在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是凝结在具体实物上,而是体现在无形的旅游服务中。(2)综合性。旅游产品是一个能够提供多种服务的,组成成份复杂的完整产品,任何

3、一个组成成份的缺乏都将影响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形象,使旅游产品的生产的营销出现问题。旅游产品的综合性要体现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注重产品的完整性和结构合理性,要把资源开发、设施建设、旅游服务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3)不可转移性。由于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的空间位置无法移动,而旅游服务又离不开这些凭借物,从而使整个旅游产品无法移动。旅游产品的这个特征,决定着旅游者购买的旅游产品只是其短暂的使用权,从而使旅游产品在市场中可重复性多次消费。(4)生产和消费同时性。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决定了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当旅游者到来时,并对某项旅游产品有消费需求时,旅游产品生产才能进行(食、

4、住、行、游、娱、购)。旅游者的整个旅游过程既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旅游产品的生活和消费的同时性,决定着旅游产品开发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全面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多招揽游客进行重复性消费,避免旅游设施的消费和闲置。3、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现状。长白山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设立于1961年,1980年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国家旅游局批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3年,长白山被评选为中华十大名山。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少有的天然博物馆和生物基因库。长白

5、山旅游资源以其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典型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富有北国情趣的冰雪风光和广泛分布的温泉、瀑布、河湖为基本特色,资源品位极高。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依托长白山自然旅游资源优势,近年来,白山市重点开发了长白山西麓景区,已修建了景区内的旅游公路、登天池石阶路、景区道路标识牌、公共卫生设施等项基础设施,并初步形成了以西麓天池、锦江峡谷、高山花园、原始森林生态观光游为主的旅游产品。先后推出了环长白山游、边境跨国游、温泉度假游、漂流探险游等八条旅游线路。与长白山旅游产品相配套住宿、购物、交通等设施,大多是在原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而用于旅游服务的,档次水平相对较为落

6、后。二、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作为旅游产品开发三大组成部分的旅游资源开发,长白山旅游仅完成了景区内的初步开发建设,其开发水平较低,游客参与性旅游项目基本上属于空白,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仅仅是开发了观光旅游产品,严重影响长白山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质量。长白山旅游设施大多是城市原基础设施的改造、改建和增加功能,多数旅游基础设施还未完成脱胎换骨,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专项设施。再加上长白山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较少,旅游管理、经营等专业人才素质不高,旅游服务水平较低,综合服务功能不全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亦影响着长白山旅游产品质量。目前来看,虽然长白山旅游资源品位极高,但由于旅游产品是一个综合体,是旅游者在

7、一次旅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服务总和,旅游产品的特征决定了目前长白山旅游产品还只能是一个初级产品定位。(1)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不够,效益不高的观光型产品为主导。(2)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系统完整的旅游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呈粗放状态,经营管理手段落后,生态环境保护及评估工作亟待加强。(3)旅游产品开发的客源市场调查及市场导向不足,旅游产品的设计方式雷同,缺乏鲜明个性和特色(4)旅游产品缺乏可参与性与趣味性,旅游消费点较少。(5)旅游服务各个环节脱节,不成体系,配套服务功能不健全。三、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原则长白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未来的发展中,长白山必然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目前,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应

8、站位高、起点高,突出其生态环保价值、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品位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社会经济价值,必须通过新、奇、特的产品形式去占领市场,要突出长白山生态个性,充分塑造和发展长白山本身独有的特色。1、生态特色原则。长白山旅游产品无论在资源开发上,设施建设上,还是旅游服务提供上,都具有长白山生态鲜明的特色,打造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品牌形象。2、文化内涵原则。长白山旅游产品应全面增加其文化含量,深入研究长白山旅游产品的自然的、历史的、民俗的文化内涵。赋予长白山旅游产品新的文化灵魂,形成独特的长白山旅游文化体系,使长白山旅游成为购买长白山文化、消费长白山文化、享受长白山文化的过程。3、多层次产品的组合原则。长

9、白山旅游产品应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开发多层次、多级别、多类型的旅游产品,增加其可参与性、趣味性、知识性、消费娱乐性、科学性和适度超前性。增加旅游活动中的消费点、提高消费层次。四、赋予长白山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长白山旅游产品档次目前,在长白山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中,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如何尽快提升长白山旅游的档次水平,在研究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赋予长白山旅游产品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曾有学者说过:“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还有学者说过:“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

10、产业”。这两个功能重心的调整,是一种性质的转化,说明了文化性是旅游的一个重要性质。在当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文化性竞争已越来越突出了。也就是说,文化性是旅游知识经济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旅游产品开发、管理和经营过程中,没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就谈不上竞争力。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更需要在文化内涵上下功夫,要把长白山文化与长白山旅游产品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含量,塑造旅游产品活的灵魂,使长白山旅游产品更具有灵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长白山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尽快改变长白山旅游形象,加快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1、深入研究长白山自然生态文化,赋予长白山旅游为生态科学知识文化之

11、旅。我们要把长白山自然生态科学知识挖掘出来,赋予在长白山旅游产品之中,对长白山自然生长的一草一木的生活习性、生长规律、生存条件和功能作用都要做精深研究,以此去解释好长白山各种自然生态现象,把自然科学文化内涵有机地融入长白山旅游产品之中。2、充分挖掘满清民俗文化、朝鲜族民俗文化,开发民俗特色旅游产品。满清民俗文化和朝鲜族民俗文化是长白山特色文化。在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中,如何利用好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打造长白山旅游形象,是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旅游产品的主打方向。我们在旅游设施建设上要着重突出民俗特色,塑造长白山旅游独有的个性和鲜明特色。3、把人参文化贯穿于长白山旅游的全过程。在长白山旅游开发中

12、,要把长白山人参文化与长白山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有机整合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长白山人参、了解长白山人参文化,把人参特产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有机融合于一体,使产业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适度开发长白山神话文化、历史遗迹文化、历史传说文化、抗联文化、近代革命文化等文化,赋予长白山旅游产品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在自然旅游资源基础上,巧妙构思具有各种文化内容的旅游活动项目,使自然与文化充分结合,浑然一体,既丰富了旅游的可参与性和活动内容,又可提升旅游的形象特色,提升旅游产品品位。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适宜地掌握好“度”,过度的开发文化活动旅游项目,将对自然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影响产品自然、和谐美,只有适度,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为长白山旅游增光添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