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23514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粉尘的性质:为了有效的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必须掌握粉尘的性质,以便根据卫生的要求,结合产尘源特点和生产工艺,有针对性的采取防尘措施。1、粉尘的分散度:粉尘是由粒径不同的尘粒组成,粉尘的分散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粉尘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粉尘中微细颗粒占的百分比大,表示分散度高,粗颗粒占的百分比大,表示分散度低,分散度高的粉尘不易被除尘器捕集。2、粉尘的密度;指单位体积内粉尘的重量3、粉尘的粘附性:指粉尘尘粒间相互凝聚的能力,粉尘的粒径越小,粘附性越强。4、粉尘的荷电性:由于尘粒间的摩擦、碰撞和吸附使粉尘具有荷电性。5、粉尘的湿润性:粉尘是否容易被水湿润,对除尘器的效能有很大影

2、响6、粉尘的燃暴性:有些粉尘(如镁粉、炭化钙粉)与水接触后会引起自燃或爆炸,有些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若存在着能量足够的火源,也会引起爆炸。粉尘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生产过程中,有尘作业工人长时间吸入粉尘,能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病变,硬化,丧失正常的呼吸功能,导致尘肺病。尘肺病是无法痊愈的职业病。此外,部分粉尘还可以引发其他疾病,如造成刺激性疾病(沥青烟尘、石灰、皮毛引起的皮炎),急性中毒(如铅烟镒尘等),致癌率增高(如石棉、放射性物质粉尘)。影响粉尘的致病因素:粉尘的沉积量、粉尘的致病性、吸入量。1)、粉尘在肺泡里的沉积量是发生尘肺病的首要条件,粉尘粒径越小、表面活性越大所带电荷越多

3、、越容易在肺泡内沉积。2)、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不与其他元素化合物结合在一起的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发展越快,危害越大。3)、粉尘的吸入量,作业场所中粉尘的浓度越高、有尘作业的劳动强度越大、接触粉尘的时间越长,粉尘的吸入量就越多,越容易得尘肺病。2、对生产的影响:(1)、对产品的质量、精度的影响(2)对设备的影响,增加转动部件的磨损,(3)造成材料的消耗等3、对环境的影响:造成环境污染内、破坏生态环境生产性粉尘尘源分类:根据尘源产生特点及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归纳为3类:1、机械振动性产尘:由于机械振动,使机械设备内、外产生压力差,而造成粉尘飞扬。如鄂式破碎机进

4、料口和卸料口。2、机械高、低速旋转型产尘:机械部件的旋转带动风速,使周围空气形成旋转气流,造成粉尘飞扬。3、物料运动型产尘:物料借助自身的重力,由上而下坠落,造成的粉尘。粉尘的预防与控制技术:防尘对策需要对工艺、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劳动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采取综合对策。综合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是关键,是控制、消除粉尘污染源的根本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是技术措施的保障。防尘综合措施主要包括:宣传教育、技术革新、湿法防护、密闭尘源、通风除尘、个体防护、维护管理、监督检查。1、工艺和物料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小

5、的物料,是消除、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例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1)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自动(机械)称量、密闭设备加工,防止粉尘外逸;不能完全密闭的尘源,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半封闭罩、隔离室等设施来隔绝、减少粉尘与工作场所空气的接触,将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弱粉尘的存在。2)通过降低物料落差、适当降低溜槽倾斜度、隔绝气流、减少诱导空气量和设置空间(通道)等方法,抑制由于正压造成的扬尘。3)对亲水性、弱粘性的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用增湿、喷雾、喷蒸汽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物料在装卸、运转、破碎、筛分、混合和清扫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厂房喷雾有助

6、于室内漂尘的凝聚和降落。4)为消除二次尘源、防止二次扬尘,应在设计中合理布置、尽量减少积尘平面,地面、墙壁应平整光滑、墙角呈圆角,便于清扫吏用副压清扫装置来消除逸散、沉积在地面、墙壁、构件和设备上的粉尘;对碳黑等污染大的粉尘作业及大量散发沉积粉尘的工作场所,则应采用防水地面、墙壁、顶棚、构件和水冲洗的方法,清理积尘。严禁用吹扫方式清尘。5)对污染大的粉状辅料宜用小包装运输,连同包装袋一并加料和加工,限制粉尘扩散。3、通风除尘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工艺特点及排尘的需要,利用风压、热压差、合理组织气流,充分发挥自然通风改善作业环境的作用,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全面或局部机械通风排尘装置。通风除

7、尘设施是尘源控制与隔离的重要手段。工业通风的分类: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分类一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分为:热压和风压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机械排风机械送风自然界的风力能为通风提供动力。当有风吹向车间时,在迎风面形成正压,而背风面形成负压,产生压差,外界空气从迎风面进入车间,将污浊空气从背风面门窗压出,达到通风目的热压自然通风是依靠室内外的空气的密度不同,车间外密度大的空气压入车间内密度小的空气,形成压差,造成空气流动,达到通风目的。按组织车间内的唤气原则全面通风局部通风混合通风。机械通风是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使进入车间的新鲜空气与车间内被污染的空气沿风道,主支网路流动,沿程的流体阻力由风机克服

8、,机械通风能根据不同的要求,提供动力,能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湿,净化处理,并将相应设备用风道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机械通风系统。全面通风是车间内全面进行通风换气,以便稀释车间内的空气,达到职业卫生标准。全面通风适合于尘源不固定场所。实际起到稀释作用。面通风换气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全面通风换气量全面通风换气次数的计算。1)、全面机械通风除尘全面机械通风是对整个厂房进行的通风换气,是把清洁空气不断的送入车间,将车间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到室外,使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2)、局部机械通风除尘局部机械通风是对厂房内的尘源进行通风除尘,使局部作业环境得到改善,是目前工

9、业生产中控制粉尘扩散消除粉尘危害的最有效的一种办法。局部机械通风是通过各种吸尘罩实现的,吸尘罩是局部机械通风的关键部件。(1)对局部吸尘罩的要求: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2)局部吸尘罩的种类:密闭吸尘罩:局部密闭罩适用于产尘点固定气流速度不大的连续产尘点。观察操作方便。如胶带运输机。整体密闭罩罩子容积大,中小修可在罩内进行,适用于气流分散或局部气流速度教大的产尘设备如振动筛。旁侧吸尘罩:当生产条件不适宜用密闭吸尘罩时,可选用旁侧吸尘罩。旁侧吸尘罩设计时要考虑罩口吸气速度、尘源与罩口的距离。旁侧吸尘罩应用广泛。如喷漆焊接翻砂。接受式吸尘罩:特点是接受罩迎着粉尘散发的方向并

10、尽量靠近尘源,适用于砂轮机、抛光机、磨床等设备的防尘。下部吸尘罩:优点不占据空间、不妨碍操作工人体位舒适。缺点需敷设地下风道、粉尘易堵塞、设计存在困难。4、由于工艺、技术的原因,通风除尘设施无法达到卫生标准要求时,操作工人必须佩带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5、采取防尘教育、定期检测、加强防尘设施维护检修,对从业人员定期体检等管理措施。常用的除尘设备:除尘器的形式很多,基本上可以分成干式、湿式两大类。主要利用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热力、扩散粘附力和电力等。除尘器是将粉尘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净化设备。除尘器的主要参数可分为技术参数(除尘风量、除尘效率、阻力)、经济参数(设备费、运行费、使用寿命、占地面

11、积、空间体积)1、重力沉降室:通过粉尘本身的重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重力沉降室仅适用于50um以上的粉尘。由于其除尘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现在很少使用。常作为高浓度含尘气体系统中的一级除尘。2、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气流旋转过程中作用在粉尘尘粒上的惯性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体积小、维护方便,主要用于1020um粉尘,用做多级除尘器的第一级除尘器。常作为高浓度含尘气体系统中的一级除尘。3、湿式除尘器:是通过含尘气体与液滴或液膜的接触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优点结构简单、投资低、占地面积小、除尘效率高、能同时对有害气体进行净化。适宜处理有爆炸危险性或同时含有多种有害物的

12、气体。缺点:有用物料不能干法回收,泥浆处理困难,4、过滤除尘器:是含尘空气通过织物的过滤层或通过由填充材料构成的过滤层,当含尘空气通过过滤层时,粉尘尘粒会阻留下来。织物过滤层通常作成袋形,也称布袋除尘器。填充材料主要是合成纤维、金属丝、丝网等。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高,应用广泛。不适于处理高温高湿含尘气体。5、电除尘器:它是利用高压电场产生的静电力,使尘粒从空气中分离。电除尘是一种高效干式除尘器,阻力低,可处理高温、高湿气体,适用于大型工程,造价高。各种除尘器的性能比较:类型除尘效率(%)最小捕集粒径(um)压力损失重力沉降室50501050120惯性除尘器50-7020-50300-800旋风除尘器609020404001500袋式除尘器95-995-10800-1500电除尘器90980.5150200除尘管道主要作用:输送含尘气体,连接除尘器、吸尘罩及风机。企业应充分考虑管道阻力平衡管道材质、管道内气体流速、粉尘性质和含尘气体的性质是否相近,以利于回收利用。风机克服系统阻力,输送含尘气体的机械设备,主要有离心式轴流式、横流式。风机选择主要考虑有用效率、转速、噪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