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报告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3586966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贷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贷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信贷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信贷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贷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7 -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信贷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报告作 者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层 次专 业指导教师内 容 摘 要现今银行制度不断在发展,外界想要了解银行的一个基本渠道就是通过银行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因此,银行提供的及时有效的信息披露是促进银行提高经营绩效和提升银行有效监管的途径。近几年很多学者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做出了很多研究,得出的各种观点都无疑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披露会计信息中,会计信息尤其是贷款信息不真实,不充分和不完善等问题,并且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探讨了银行贷款信息质量失真的一些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和解决方法关键词:会计

2、;会计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实践报告目 录引言1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披露的现状1(一)披露的信息不充分1(二)披露的会计标准不完善2(三)披露的会计信息不真实2(四) 披露的监管机制不完善3二、目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3(一)由于存量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增量贷款的风险也在不断累加3(二) 贷款呆帐准备金提取不积极,资本充足率偏低3(三) 资产负债比例情况不尽人意,贷款集中度过高3(四) 银行经营管理行为混乱3三、披露信贷风险状况的现实意义4(一) 提高市场运行效率4(二) 维护债权人以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4(三) 可以助推金融工具的创新4(四)加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4(五) 改进市场

3、监管4四、笔者所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5(一)笔者所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5(二)笔者所在H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存在问题的对策5五、总结及建议7(一)改革的内部审核机制7(二)加大行业分析与监测工作的力度,防止风险过分集中7参考文献8信贷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的实践报告引言信息披露是市场监管制度的基本,是确保建立公正、公平、公开市场的根本前提。银行作为一类特殊的行业,其充分而有效的信息披露可以产生极为深远的意义,这些意义可以表现在提升金融效率、增进市场约束、降低金融风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加公众信心、进入国际市场等等。但我国商业银行处在建

4、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进程中,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不充分、不完善、不真实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怎样去完善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是现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披露的现状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于银行业中,因此,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更加容易发生,从而影响公众对银行经营状况的正确评估。市场参与者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发,就需要银行及时公布可靠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资本充足率以及其确定方法各种资本的结构和数量、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因素以及风险管理的措施、资产与负债所用的会计方法等。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现今还广泛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一)披露的信息不充分1、对风险管理定量信息、的披露不

5、够。国际会计准则与巴塞尔资本协议同我国贷款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虽然己经依照1988年发布的巴塞尔协议的相关内容对国有商业银行施行了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引进资本充足率,使其成为监管考评指标,但是我国银行贷款会计的披露还是与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标准存在差距,这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广泛存在的历史问题,以及央行同国际金融监管意识的差距。上述的差距表现在巴塞尔委员会提倡增强披露风险的状况,并且需要银行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给予充足的定量与定性信息、,对于不易量化的操作风险需要披露相关的定性信息。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基本达到在定性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但因为我国风险管理起步晚,估量、测算

6、风险的技术与办法较少,提供的大部分定量信息都不能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2、 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不够现今,只有上市银行具有完全意义上的贷款会计信息披露,这是由于其他银行的会计报表仅属于内部使用而不会对外披露,当然他们的报表也会报送审计、财政、人民政府及税收统计等政府监管部门。但是目前新款会计信息的披露除了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贷款余额、在损益表中提取一般准备以及照一逾两呆计算的不良贷款余额外,其余的相关贷款信息一律保密。即便这样,由于对不良贷款余额实施操作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这会让人怀疑所披露的信息的可信性。比起会计报表来说,统计报表在银行内部管理中具有更大的作用,这也表明了银行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极

7、度变形。(二)披露的会计标准不完善现今,在风险披露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还有不同之处。将风险详细划分为信贷风险、利率风险、货币风险、公允价值以及流动性风险五个部分是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然后分别使用详尽的图标和数字加以解释,所牵涉的内容囊括了资产负债表内与表外全部重要资产和负债。对比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利率风险以及表外资产的量化研究标准,没有完全引进“公允价值”,使其成为计量属性,从而造成报表使用者很难对银行的交易风险和情况加以分析。(三)披露的会计信息不真实1、资产质量同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掩饰自身信贷资产品质低,风险大的事实,个别银行不依照四级或五级分类标准的制

8、度来明确分类信贷资产,并且为了减少不良贷款占用比例以及贷款逾期率,一些银行随意更改或不按规定使用贷款科目,更有甚者用以贷还本与以贷收息的办法,使得不良贷款变成正常贷款。2、对资本充足率的过高估计依据国际惯例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只有准备金与特定资产简直不相关时,才能够当做附属资本加入资本充足率的计算,但我国商业银行计算资本充足率时一律将呆账准备当做附属资本处置。由于计提的呆账准备其实是与特定贷款的损失是息息相关的,而我国对特定贷款又不计提准备金,那么将呆账准备当做附属资本参加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就会产生资本充足率被高估的问题。3、利息收入被高估目前在确认停息贷款利息收入的问题上执行的也是两重标准。财

9、政部发布的财金【2001】25号财政部关于调整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的通知,改善了以往长期存在的停,息贷款已提取应收利J息、却没有冲减的不合理做法。三家上市银行在贷款的停息时间规定上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标准在贷款逾期90天停息;不过其他银行却依然是逾期180天才停息、,对比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停息、时间,显得不够审慎。进而致使银行利息、收入中的大部分通过应收未收利息的方式虚挂账面,导致利润的虚增;同时,资产规模由于大量应收未收利息的无法处置而显得很大,然而实际上有效资产没有那么多。4、准备金的提取严重不足对贷款减值与损失准备的确定现有两套标准,一是上市银行依照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的规定确认贷款减值,

10、然后提取相符合的专项准备;对于非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一百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只依照财政部的规定提取一般准备而均不用确认贷款减值,这导致了我国多数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水准极度不足,对比实际的呆账总额,简直是无济于事,完全不能够填补贷款的内在损失,进而导致了银行利润虚增、现金流量降低、税款垫支等现象,隐藏了实际经营状况。(4) 披露的监管机制不完善人民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自从银监会成立以后就移交给银监会执行,银监会的要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同一编写的全国银行报表、数据予以公告,并且集合相关部门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紧急风险处置提出见解与看法。在银监会的现场与非现场监管下,起到了改进数据质量,增

11、强信息披露的导向作用。但是我们要看到并重视的是,监管机制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监察强度和次数还不够,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惩罚强度还不够。在信息搜集、处置、有效利用上还需要多加改进,尚未针对各种信息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银行业监管信息处理系统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需要进一步改进,以完善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如上所总结的贷款信息披露中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改善这些问题必须先要了解银行贷款信息披露中的风险信息。风险信息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是最为重要的,巴塞尔委员会提供的披露建议中规定,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贷风险、操作风险等几种风险是银行披露的风险信息中应该包括的。二、目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

12、一)由于存量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增量贷款的风险也在不断累加其中绝大部分的不良贷款属于死帐,己构成现实损失。并且在现有的银行贷款,其中的20%本息收不回来,其中的30%只收息、不能收本,仅仅只有5。%左右的贷款周转收回比较正常,总资产的20%、25%左右都是不良资产。据统计,美国商业银行1995年贷款总量的3.4%是不良贷款,加总当年核销的坏账就上升至4.5%,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系数见微知著。银行信贷资金在增量配备上很难优化也很难按效率原则进行。无法回收的信贷资产的持续增加,以及信用风险的持续扩大都是由于自身利益的限制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对于深陷经营逆境的企业不能放任不管。(2

13、) 贷款呆帐准备金提取不积极,资本充足率偏低近段时间以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仅没有符合巴塞尔协议的标准,甚至还呈现出降低的走势,自由资本额其实也处于一种徒有虚名的状态,自有资本额早已被损失占用。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因为缺少贷款核销制度也显得十分不主动。对比西方国家的银行呆账准备金占平均资产多在0.5%以上,而我国只有0.05%左右。(3) 资产负债比例情况不尽人意,贷款集中度过高相对国外银行资产中的贷款比重一般不超过50%,而我国却长期在75%左右。即使国有企业贷款占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的80%,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的显示,国有企业在1996年完成的净利润比上年降低了42.5%只有417.5亿

14、元,亏损比上年增加了37.5%总共726.7亿元,企业亏损面达到了37.7%,银行贷款的质量在这种企业效益下难以想象。由于贷款很难确保效益与及时的回收,进而导致信贷风险的集中。另一方面企业转轨改制中出现的逃债行为也大大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超贷”现象由于准备率过低也变得十分显著。(4) 银行经营管理行为混乱这些混乱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风险责任制不完善,权、利、责不对称,贷款的“三查”制度尚未能够严格实施,银行很难实现抵押权、抵押不规范等。这些混乱行为直接扩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三、披露信贷风险状况的现实意义信息披露就是公司采用公开报告的形式把可以间接或直接影响外部利益相关者或投资者决策的信息传递

15、给他们。投资者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要得以维护必须依靠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改进信用制度,使金融市场得以繁荣。对于我国金融市场信用的发展来说,信贷风险信息的披露有如下的积极作用:(1) 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合理地配备资源是金融市场的一个核心作用,能够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是证券价格的重要性。在竞争者中分配稀有资本的社会制度会由于价格的偏离过大而产生扭曲。所以,信启、披露不仅对投资者有好处,因为它可以减少市场失灵,是价格变差缩小,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市场的信用程度。(2) 维护债权人以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债权人以及投资者是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主体,可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持股比例的大小,

16、中小投资者相较于公司管理层与控股股东处在相对弱势的位置上,所以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维护即关系到金融市场的进步与合规化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加和社会和谐。对金融市场债权人以及投资者的知情权的维护是保障这些相关利益者最主要的方面,这要依赖于信息的披露。培养和发展金融市场的重要一步是要维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权益,使债权人与投资者建立起对市场的信心,同时从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也是设立市场信用体制的核心所在。(3) 可以助推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机构与上市公司等这些市场的主体信息披露,不仅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创新的动力,而且有利于把对金融工具创新的需要信息、传送给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及时制定对应的政策法规

17、,从而推进市场金融工具的改革创新,繁荣市场经济。(四)加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中国正处在一种转轨经济的体制中,信息披露有助于培育市场主体的信用观点、诚实意识,有助于从根本上预防信用风险,避免信用缺失,加速信用制度的建立。我国监管部门为了整治证券市场上不真实信息、的问题不仅发布了一揽子惩治虚假信息、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办法,强制规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真实充分和完整,并且为了提升那些质量优秀、业绩不俗的公司在投资者心中的公信力与形象,要求这些公司强制性披露信息的同时也要有选择性地增添“自愿性信息披露”。市场的透明度在强制性与自愿性这两种信息披露的要求下得到了提高,并且可以使得金融市场的信用水平得到根本

18、性的提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制的建立。(5) 改进市场监管从金融市场管理在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金融市场要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这样才能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好的信息监管可以防止投机泛滥,避免市场操纵和垄断,维护投资者利益,降低市场外部性。高质量信启、监管的进行要依赖于信息、披露特别是要依赖于强制信息披露政策。所以,科学的信息、披露可以加强和改进金融市场监管。四、笔者所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笔者所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1.对贷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真正的贷后管理理念,在工作量大、人员不足、无独立的专职管理机构的情况下,贷后管

19、理必然弱化。2.贷后检查的内容不科学不实用。由于客户报表除年报外大多没有经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预警指标太复杂,实践中,客户经理对贷款的监督不到位。3.贷款的监督支付不到位。一些贷款行出于竞争优质客户的需要,在贷款发放过程中,不严格执行贷款发放的有关规定,甚至越权违规发放贷款。4.动态监测风险能力还处于幼稚期。现阶段,出于股改上市的需要,该国有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侧重于贷款利息的管理和不良贷款的管理,忽视了其它方面更加重要的贷后管理,如动态监测贷款质量。5.贷后管理的难点是集团性信贷客户风险集中。对于大客户,资金供求关系己经发生了变化,地位不对等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支行级的客户经理已经不太可

20、能再清楚地拿到或掌握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使得贷后管理变得相对盲目。(二)笔者所在H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存在问题的对策1、银行组织架构是决定银行竟争力的重要因素建立何种组织架构最终要服务于银行整体战略目标。H行建立的组织机构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的、以风险控制为主体、以市场为指导、以创新为能量,并且对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对部门设置进行了整合和革新,这种组织架构对市场的反应灵敏,运行协调快速。要建立这种组织架构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有如下:(1)全面风险管理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建立的组织架构要尽量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对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这些需要可以表述在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操作步骤中,以及所有部门岗位

21、和人员中都应当渗透银行风险管理理念。(2)独立性原则。在基层支行公司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同一个工作人员不能同时负责客户的风险管理以及业务营销,这就是该组织架构中将风险控制和管理职能从业务营销中剥离出来的设计。(3)协同效应原则。该原则要求组织架构的设计要将各业务流程的权利制衡与各部门关系的协调相互结合。既要达到为了方便运作使各部门之间明确权责的划分,又要保证信息在部门之间传送的方便快捷准确。(4)高效、精简原则。要设计高效、精简的组织架构,也就是要削减无需的环节,构成决策效率高、业务流程明晰通畅。(5)程序性原则。为了进一步加强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有效、及时、系统管理风险的能力,在组织架构的

22、设计中要构建三道防火墙来防范银行风险,这三道防火墙就是事前检查、事中审查、事后监督审计,必须严格遵循着三道程序。根据上述的原则,H行构建了如图5一1的信贷管理组织架构。该架构最高机构为贷款审批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九个部门,风险审查与风险审批下又设授信审批分部,风险处置部门负责风险的处置,风险管理下又设信贷管理分部,风险检查部则是贷后监督检查的中心,直接对支行风险管理经理负责。在相同的经营层面和信贷业务发生的过程中,各部门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一起担当起信贷风险管理的责任。风险监管的横向制衡由于H行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信贷风险管理部门而得以实现。国外银行如花旗银行的风险经理通过负责客户经理信贷业务

23、的财务审计与风险审计来实施风险的监控,这说明设置信贷风险管理部门是国外先进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制中关键的一环。加速设立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体制、确保风险监管工作的自主性、达成风险管理部门和客户部门之间的横向制衡是H行搞好风险监管工作的组织基础。2、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了控制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H行开始施行资产负债管理比例委员会制度,为了达到约束各分支机构的信贷行为的目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一系列能够反映和监控信贷质量的指标(如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不良贷款比例、资本充足率等)。3、H行引入了内部评级法对企业所有过去到期贷款的清偿纪录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先测算出企业的违约概率,通过违

24、约概率的高低排序来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内部评级法相对现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显示出了非常明显的优势。第一,评定出来的结果出现偏差的概率大幅降低,这是由于内部评级法反映的信用记录是企业过去一段时期内的记录;第二,评定的结果比较平稳,这是因为内部评级法的依据没有过分依赖于前一年财务和经营指标,而是依靠企业过去一定时期内的数据;最后,防止了由于个人倾向对评定结论产生干扰,这是因为内部评级法采用的是一套彻底数值化的评价方法。4、完善信贷风险责任制,执行审贷分离制度不仅要抑制信贷风险还要改善效率这是设计信贷业务流程应遵守的准则。在参考国外银行的经验的基础上,H行开始执行差别授权。“差别授权”的原则是要

25、对各分支机构实行授权权限的协调,协调的依据是各分支机构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与市场、内部机制设置情况、资产质量和获利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在贷款的审批过程中,一是要重视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研究,而是要重视客户的财务状况尤其是现金流量的研究。执行事前、事中、事后风险预防的动态管理体系,尤其是要注重贷后管理,适时发现潜伏的风险,及时预警并且采用办法保护信贷资产。5、防止不良贷款过度聚集,优化信贷资产信贷退出的执行需要对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的发展走向进行提前研究,以便作出及时的预计,加强退出的主动性。分析企业前3到5年的经济指标和信用等级是建立企业贷款策略的基础,对企业今后1到2年发展走势的整体预期,动态

26、地考察企业,抓住信贷退出的最好机会。前瞻性退出适用于过度聚集的行业贷款、集团性企业贷款以及成熟性企业贷款。五、总结及建议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是将科学、审慎与建设性三者合而为一的,好的信贷风险管理应该时刻体现出这样的风险管理文化。我国的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面对着机构庞大而不灵活以及效率不高的苦恼。风险管理部门在从事实际操作时由于银行内部严重的作风问题遇到很多阻碍,并且对信贷风险管理每个部门的基准也不同。管理组织架构的建立在股改之后虽有好转,但仍不成熟。与此,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信贷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具有有效性。提高银行信息的披露质量,可以完善银行

27、的有效监管,也是促进银行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动力。(一)改革的内部审核机制很多出现问题的贷款都通过多次内审,然而并未发现问题,从而发生巨大的损失,这都是由于内审环节的薄弱,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关键原因。所以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来加强内审机制:一是突出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这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应凌驾与其他业务部门之上,与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一样,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的设置要使其与同级行经营者的管理分开来,这样才能确保它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二是增强内部监督力量配置,要经常考核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三是增加审计频率,以便立即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二)加大行业分析与监测工作

28、的力度,防止风险过分集中行业信贷风险的鉴别主要依赖于行业分析。最近几年多数银行的贷款都投放在汽车或房地产这些高风险的行业,这使得贷款集中的问题越来越显著,而且也完全揭示了在对市场盲目乐观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不完善不成熟。所以加强对重点行业的深入分析与追踪是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方法,这样才能精确地掌握行业走向,及时分辨各种行业的信贷集中风险。与此同时,为了防止风险过分聚集,达到收入的多元化,银行的贷款业务应该多扩展到其他行业上。参考文献 1、孟晓坤,孙利沿,刘姝.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 2、冯嗣全. 银

29、行信用风险:现状、成因与对策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1998,(01) . 3、蒋海. 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契约与中国的信用制度建设J. 财经研究, 2002,(02) . 4、毕永松. 后WTO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分析及其管控设计J. 华东经济管理, 2007,(06) . 5、李淑锦.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S1) . 6、王李,赵树宽. 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 经济纵横, 2009,(03) . 7、党均章. 美国中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的启示J. 开发研究, 2006,(0

30、6) . 8、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上)J. 会计研究, 1999,(06) . 9、杨清禄,崔志红. 次贷危机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启示J. 经济师, 2009,(10) . 10、王建国,王祥辉. 引入内部评级方法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J. 现代金融, 2004,(10) . 11、姚灿. 信贷风险管理要“五宜”J. 现代金融, 2010,(12) . 12、穆西安. 信息披露与金融市场信用制度建设J. 中州学刊, 2004,(06) . 13、孙晓池. 黑龙江省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 学术交流, 2005,(12) . 14、李欢丽. 汇丰控股信贷风险管理分析及启示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0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