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90

上传人:ail****e1 文档编号:53533696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7.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90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90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90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9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90(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 : 90主编单位: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上海同济大学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0年9月10日1991北京刖 百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是一种检测混凝土强度和缺陷的非破损检验方法,在我国已较为广泛的应用。为了统一本验程序和判定缺陷的方法,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6年以(86)城科字第263号文委托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和同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进行 本规程的编制工作。1988年新组建的建设部将此项任务转入中国工程建 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计划。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最后

2、由建筑工程标 准研究中心组织审查定稿。现批准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编号为CECS21:90,并推荐给工程建设有关单位用于混凝土质量监测和检验。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 寄交西安市环城西路142号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邮政编 码:71008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90年9月10日目 录主要符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超声检测设备第一节超声检测仪技术要求第二节换能器的技术要求第三节检测设备的准备、检验和维护第三章检测技术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声学参数测量第四章浅裂缝检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测试方法第三节数据处理及判定第五章深裂缝检测

3、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测试方法第三节裂缝深度判定第六章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测试方法第三节数据处理及判定第七章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测试方法第三节数据处理及判定第八章表面损伤层检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测试方法第三节数据处理及判定第九章匀质性检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测试与计算附录一 用超声仪测量空气声速进行自身校验附录二径向振动式换能器声时初读数(t0)的测量附录三空洞尺寸估算方法附录四超声测缺原始记录表附录五本规程用词说明附加说明主要符号出一第,点的接收信号苜波的幅度值j藐裂缝深度.心一混凝土损伤层的厚度,八一第i点接收信号第一个周期波的频率,I-前巨岛炉一平测

4、时发14与接收换能器内边绕之间的距离+%一超声波传播路径从损伤层转到未损伤混麋土时的 测距,九一空洞中心一个测试面的垂直距禽F 帆.一空洞附近无缺陷混靛土的测读声时平均值 血通一分别为范区海漏士某一声学参数的平均值和标推差1 恤M-分别为测点混窿土声速的平均值和标准差.P空洞半径.T空气的温度.h一第,点的测速声时值1物第3点混漫土的声时值.曲声时初说数,旗一a缝平湖时第才点的测建声时值;如一在钻孔中洌诫的声时初读数,九桀过空洞传播的声时测读值,调第i点混凝土的声速31空气声速计算值*&-空气声艇测值F/一损伤层混凝土的声速,珥一未损伤温隆士的声速*小-褥此K妒速.区第i点混麋土的某一声学参数

5、值%声学参数异常值的判断值, A异常值判定系数.第一章总 则第1.0.1条 本规程适用于使用超声法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进行缺 陷检测。第1.0.2条本规程所定义的超声法系指采用带示波器的低频超声仪测量超声脉冲纵波在结构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以下简称声速卜首波幅度(以下简称波幅)和接收信号频率等声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的相对变化 判定混凝土中的缺陷情况。第1.0.3条缺陷检测系指对混凝土内部空洞和不密实区的位置及范 围、裂缝深度、表面损伤层厚度、不同时间浇筑的混凝土结合面的质量 和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第1.0.4条 在按本规程进行缺陷检测时,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第二章超声

6、检测设备第一节超声检测仪技术要求第2.1.1条 超声波检测仪应通过技术鉴定,并具有产品合格证书。第2.1.2条 超声仪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一、具有波形清晰,显示稳定的示波装置。二、计时器的最小读数为0.1科S,计时范围0.55000 s s。三、数字显示稳定,声时调节在2030 ds范围内,在2h内数字变化应 不大于土 0.2 ws。四、具有最小分度为 1dB的衰减器。五、接收放大器频响范围10500kHz,总增益不小于100dB。六、在温度为-10+40 C、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90%、电源电压在220V 10%(直流供电电压土 5%)的环境下能正常工作。第二节换能器的技术要求第2.2.1条根

7、据不同的测试需要,换能器可具备两种类型:厚度振动方式和径向振动方式。第2.2.2条 换能器的频率宜选用 20250kHz。第2.2.3条 换能器的实测频率相差应不大于土10%。第三节检测设备的准备、检验和维护第2.3.1条 超声仪在使用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一、操作人员熟悉仪器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方法。二、仪器通电前先进行检查,以保证换能器、电缆线和高频插头连接 无误。电源电压应符合仪器要求。三、仪器通电预热 10min后方可使用。第2.3.2条 超声仪检验时应?t足以下要求:一、调节“辉度”、“聚焦”、“扫延”等旋钮,使示波屏上扫描基线清 晰稳定。二、缓慢调节“扫延”旋钮或“游标”脉

8、冲,显示的数字应符合十进制。三、将发射和接收换能器通过耦合剂与标准棒耦合好,“增益”和“发射电压”保持不变,调节衰减器,使接收波幅度的变化应与衰减值相对应。四、按“时-距”法测量空气的声速vobs(见附录一),并与公式(2.3.2)计算的空气理论声速 Veal相比较,二者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0.5%。%=33L 41To63S7F(2, K 2)式中匕温度为T度的空气声速。1人”T裱测空气的雌第2.3.3条 超声仪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维护:一、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切断电源,并将“增益”和“发射电压”旋钮 拨向“ 0”位置。二、仪器和换能器在使用和搬运过程中,应防止强烈振动,并注意防尘 防潮。三、暂不

9、使用的仪器应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每隔60d通电2h,以排除机内潮气。第三章检测技术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 检测前应掌握和取得以下有关结构情况的资料:一、工程和结构名称。二、混凝土原材料品种和规格。三、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情况。四、结构尺寸和配筋施工图或钢筋隐蔽图。五、结构外观质量及存在的问题。第3.1.2条可根据检测要求和结构外观质量,选择对混凝土质量有怀 疑的区域(以下简称测区)进行测试。第3.1.3条 测区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必要时可用砂轮磨平或用高标号快凝砂浆抹平。第3.1.4条 以质量正常的混凝土首波幅度不小于30mm为前提,应选用较高频率的换能器。第3.1.5条换能器应通过耦合

10、剂与结构表面接触,耦合层中不得夹杂 泥砂或空气。第3.1.6条检测时应采用普测与细测相结合的方法。普测的测点间 距宜为200500mm(平测法例外),对出现可疑数据的区域,应加密布点进 行细测。第二节声学参数测量第3.2.1条测量之前应视测试距离(以下简称测距)大小将仪器的发射电压调在某一档,并以扫描基线不产生明显噪音干扰为前提,将仪器“增益”调至较大位置保持不动。第3.2.2条 声时测量时,应将发射换能器(以下简称T换能器)和接收 换能器(以下简称R换能器)分别耦合在测区同一测点对应位置上用“衰减器”将接收信号首波调至一定高度,再调节游标脉冲,用其前沿对准首波 前沿基线弯曲的起始点,读取声时

11、值ti(精确至0.1科s),该测点混凝土声时 值应按下式计算:(乱 2 2) 式中 总第点混潦土声时值GJ,射第i点测读声时值,站声时初酸 03当采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时,可参 照仅需使用说明书恻得,当采用径向振动式换能器 时,可按附录二规定的4时一距唯测得.第3.2.3条波幅测量时,应在保持换能器良好耦合状态下采用下列两 种方法之一进行读取:一、刻度法:将衰减器固定在某一衰减位置,从仪器示波屏上读取首波 幅度(格数)。二、衰减值法:采用衰减器将首波幅度调至一定高度(如5mm或刻度一格),读取衰减器上的dB值。第3.2.4条频率测量时,应先将游标脉冲调至首波前半个周期的波谷(或波峰,读取声时值t

12、i(科s),再将游标脉冲调至相邻的波谷(或波峰),读取声时值t2(科s),由此即可按下式计算出该点(第i点)第一个周期波的频率 fi(精确至 0.1kHz)。1000与T1第3.2.5条测距可用钢卷尺测量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测量误差不应大于 1%。第3.2.6条波形观察时主要观察接收信号的波形是否畸变或包络线 的形状,必要时可描绘或拍照。第四章 浅裂缝检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 本章适用于结构混凝土开裂深度小于或等于500mm的裂缝检测。第4.1.2条 需要检测的裂缝中,不得充水或泥浆。第4.1.3条如有主钢筋穿过裂缝且与T、R换能器的连线大致平行布置测点时应注意使T、R换能器连线至少

13、与该钢筋轴线相距1.5倍的裂 缝预计深度。第二节测试方法第4.2.1条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可采用平测法检测 平测时应在裂缝的被测部位以不同的测距同时按跨缝和不跨缝布置测点 进行声时测量,其测量步骤应为:一、不跨缝声时测量:将T和R换能器置于裂缝同一侧,以两个换能器 内边缘间距(1)等于100、150、200、250mm分别读取声时值(ti),绘制时 -距坐标图(见图4.2.1-1)或用统计的方法求出两者的关系式。每测点超声实际传播的距离应为:4=/也氏第i点的R、T换能黑内边缘曲跑a*时一距”图中轴的截距或回归所得关系式的常数 项(mm).、跨缝的声时测量:如图(4.2.1-2)

14、所示,将T、R换能图乩2LL 平曲广时一距中图器分别置于以裂缝为轴线颔寸称两侧,两换育迷中心连线垂直于裂域向,以=1的、150、2取250、都加皿*嗡别读声时值此4,2.1-2第过裂锻喇试用QO立面图. S)平面图第4.2.2条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测试表面时,可采用斜测法检测。其方法如图 4.2.2所示,将T、R换能器分别置于对应测点 1、2、3的位置,读取相应声时值ti和波幅值Ai及频率值fio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判定第4北1条 平测型壁法度可按下式计算:人=寺 & 1)式中 巍整I深度(mm),仙4一分别代表测距为人时不跨缝、踏缝平测的声时值h不跨缝平冽时第”欠的超声传播距离(

15、皿).以不同测距取得的力的平均值作为该裂缝的深度值k).如 所得的藐值大干原测距中任一个人则应把该it照函的而舍弃后 重新计算值.第儿条 斜测法时,如T、R换能器的连线通过辘,则 接收信号的波幅和频率明显降低.根据波幅而颜率的突变,可以判 定裂缝深度以及是否在平面方向贯通H第五章深裂缝检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条 本章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预计深度在500mm以上的裂缝检测。第5.1.2条 被检测结构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允许在裂缝两旁钻测试孔。二、裂缝中不得充水或泥浆。第5.1.3条 被测结构上钻取的测试孔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孔径应比换能器直径大510mm。二、孔深应至少比裂缝预计深度深

16、700mm,经测试如浅于裂缝深度则应加深钻孔。三、对应的两个测试孔,必须始终位于裂缝两侧,其轴线应保持平行。四、两个对应测试孔的间距宜为2000mm,同一结构的各对应测孔间距应相同。五、孔中粉末碎屑应清理干净。六、如图5.2.2(a)所示,宜在裂缝一侧多钻一个较浅的孔,测试无缝混 凝土的声学参数,供对比判别之用。第二节测试方法第5.2.1条深裂缝检测应选用频率为2040kHz的径向振动式换能器,并在其接线上作出等距离标志(一般间隔100500mm)。第5.2.2条 测试前应为向测试孔中注满清水 ,然后将T和R换能器分 别置于裂缝两侧的对应孔中 ,以相同高程等间距从上至下同步移动,逐点读取声时、

17、波幅和换能器所处的深度见图 5.2.2(b)。W平面凰c为比较孔)6)立面园图62 2豺孔刺裂熊群度第三节裂缝深度判定第5.3.1条 以换能器所处深度(d)与对应的波幅值(A)绘制d-A坐标图 (如图5.3.1所示),随着换能器位置的下移,波幅逐渐增大,当换能器下移至 某一位置后,波幅达到最大并基本稳定,该位置所对应的深度便是裂缝深 度dc。图5,思1 dA坐标图第六章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1.1条 本章适用于结构混凝土局部区域内的不密实和空洞情况 检测。第6.1.2条进行混凝土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时,结构的被测部位及测 区应满足以下要求:一、被测部位应具有一对(或两对)相互平行

18、的测试面。二、测区的范围应大于有怀疑的区域。三、在测区布置测点时,应避免T、R换能器的连线与附近的主钢筋 轴线平行。第二节测试方法第6.2.1条根据被测结构实际情况,可按下列方法之一布置换能器:一、结构具有两对互相平行的测试面时可采用对测法,其测试方法如图6.2.1-1所示。在测区的两对相互平行的测试面上,分别画间距为200300mm的网格,并编号确定对应的测点位置。二、结构中只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测试面时可采用斜测法。即在测区 的两个相互平行的测试面上,分别画出交叉测试的两组测点位置,如图6.2.1-2 所示。三、当结构的测试距离较大时,为了提高测试灵敏度,可在测区适当位 置钻出平行于侧面的测试

19、孔,测孔直径4550mm,深度视测试需要而定 结构侧面采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用黄油耦合,测孔中采用径向振孔式换能器,用水耦合,换能器布置如图6.2.1-3所示。3平面图心)迎面图6.2.1-1对测出换能器布置留第鼻2 2条 每一割点的声时、波幅、频率和测距的测量,应 分别按第品2,1条至第3,2,5条的规定进行.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判定第1k 1条 测区混符土声时或声速)、漉幅、频率测量值的 平均值6二和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1 n.ms=- SXi(&3J-D算L-1%=Jl gx?f -畸 /(n-1)(6, a 1-2)式中 刘第;1的声时或声逋)、波幅、皴率的测值,中个测区参与统计的

20、测盘数.第民工2条 测区中的异常数据可按以下方法判别I一、将一测区各恻点的声时值由小至大按顺序排列,即打磅金 Vi4n4叶工,将排在后面明显大的数据视为可疑,再将这 些可疑数据中最小的一个(假定连同其前面的敌据按第6.3. 1 条计算出附及与并代入。A 21)式,算出异常情况的判断值 (怎),又。=/4% -%(G, 3,21)式中 九一异常值判定系数,应按表也比2取值.把三值与可疑数据中的最小值&)相比跖若0大于或等于 羯加/及排在其后的各声时值均为异常值.当人小于小时,应 再将#中放进去重新进行统计计算和判别.二、将一测区各软原时波幅、频率或由声时计算的声速值由大 至小按顺序排列.即马发耳

21、中小将排在后面明显 小的敷据视为可疑,再将这些可疑数据中最大的一个(假定X.)连 同其前面的数据按蕖& a I条计算出端及L值,并代入a 3,2- 2式计算出异常懵况的判断值%.瓦(!=他一加 /氏3. 22)将判断值g)与可疑数据的最大值D相比较,如及小干 或等于及,则XD及排列于其后的各救据均为异常值,当我大于 玄,应再将工出就进去重新进行统计计算和判别口注若耦合条件假证不了恻睡定则诚幅侑不后酢为统讨法的判诺.统计数的个数ri与对应的务值a 6-3.2n14118赞24图n而1.我1曲L641751.7?L891.83n3234昵施如4244朝建.teeL94?加SOE&明眶B4艇ao?0

22、2 WZ12Lia工屈217的707476ao84A890睡血久第2119雪州22322&2弱2.29zaiDIOS110115130125130136NOit35SLS45L3A1a2M玄41总屹包叁文45DM1即155iw)1701町同200210*之明2霸心妁2 50Z5S154包期2眇虫5&第6.3.3条 当测区中某些测点的声时值(或声速值卜波幅值(或频率值)被判为异常值时,可结合异常测点的分布及波形状况确定混凝土内部 存在不密实区和空洞的范围。当判定缺陷是空洞时,估算其尺寸的方法见附录三。第七章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7.1.1条 混凝土Z合面(简称结合面,系指前后两次浇

23、筑间隔时间大于3h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触面,如施工缝、修补加固等。第7.1.2条混凝土结合面检测时,被测部位及测点的确定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测试前应查明结合面的位置及走向,以正确确定被测部位及布置测点。二、结构的被测部位应具有使声波垂直或斜穿结合面的一对平行测 试面。三、所布置的测点应避开平行声波传播方向的主钢筋或预埋铁件。第二节测试方法第7.2.1条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可采用斜测法,可按图7.2.2(a)或7.2.2(b)布置测点。布置测点日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使测试范围覆盖全部结合面或有怀疑的部位。二、各对T、R换能器连线的倾斜角及测距应相等。三、测点的间距视结构尺寸和结合面外观质量情况

24、而定,可控制在100 300mm。第7.2.2条按布置好的测点(图7.2.2)分别测出各点的声时、波幅和 频率值。(。梁平面团0)在侧面图图检测络合面的换能器布置第三节数据处理及判定第7.3.1条某一测区各测点声时、波幅和频率值分别按第6.3.1条和第6.3.2条进行统计和异常值判断。第7.3.2条 当通过结合面的某些测点的数据被判为异常,并查明无其他因素影响时,可判定混凝土结合面在该部位结合不良。第八章表面损伤层检测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8.1.1条本章适用于因冻害、高温或化学浸蚀等所引起的混凝土 表面损伤厚度的检测。第8.1.2条检测表面损伤厚度时,被测部位和测点的确定应满足以下 要求:一、

25、根据结构的损伤情况和外观质量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布置测区。二、结构被测表面应平整并处于自然干燥状态,且无接缝和饰面层。三、测点布置时应避免 T、R换能器的连线方向与附近主钢筋的轴线 平行。第二节测试方法第8.2.1条表面损伤层检测宜选用频率较低的厚度振动式换能器(图8.2.1)。第8.2.2条 测试时T换能器应耦合好保持不动,然后将R换能器依次耦合在测点1、2、3、位置上,如图8.2.1,读取相应的声时值ti、t2、t3,并测量每次R、T换能器之间的距离li、12、13。R换能器每次移动的距离不 宜大于100mm,每一测区的测点数不得少于5个。第8.2.3条 当结构的损伤层厚度不均匀时,应适当增

26、加测区数。图& 2,1胡伟层检测的长能耨布置第三节数据处理及判定第8.3.1条 以各测点的声时值t和相应测距值h绘制“时-距”坐标图,如图8.3.1所示。由图可得到声速改变所形成的拐点,并可按式8.3.1-1和式8.3.1-2计算出损伤层混凝土的声速(Vf)和未损伤混凝土的声速(va)o%-1&f=ctga=?-71 也-h(R 3,1-1)(8.3,12)图8缶1概伤层检测血时一距,图式中爪7&-分别为拐点前后名测点的领魁(mm),打通、机琳相对干测殂hGa帚的声时得】第条 损伤层厚度应按下式计算工At=jfW & 国幻式中部损伤层厚度(立皿;,4声速产生突变时的测距(mm) # 断 损伤层

27、混鼠t的声邀演用力 8 未报混凝遨51人)第九章匀质性检测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9.1.1条本章适用于结构混凝土各部位的相对匀质性的检测。第9.1.2条 匀质性检测时,被测部位和测点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一、被检测的部位应具有相对平行的测试面。二、测点应在被测部位上均匀布置 ,测点的间距一般为 200500mm。 三、测点布置时,应避开与声波传播方向相一致的主钢筋。第二节测试与计算第9.2.1条每一测点的声时和测距的测量 ,应按第3.2.2条和第3.2.5 条进行。第9.2.2条 各测点的混凝土声速值应按下式计算:今(9.1 2)式中 班 第i点温凝士声51值kmA ;i-第i点测距值 (皿)】

28、 k第i点的混凝土声时值脂)口第k船3条 各测点混凝土声速的平均值那*和标推差距及 离关系数应按下式分别计算:1 D.4.mv=名板(9- 2. 31)N I诙=/之就r 湄 /(n-l)(92 3-2)7 13Cy flw/fllv9当 3 3 )式中外第i个测点的混凝t声速值(km% 测点数.第队2 4条 根据声速的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可以相对比较 相同测距的同类结构或各部位混凝土质量均匀性的优劣B附录一用超声仪测量空气声速进行自身校验一、测试步骤:取常用的厚度振动式(平面式)换能器一对,接于超声仪器上,开机预热 10min,将两个换能器的辐射面相互对准,以一定间距放置在空气中,将接收信号尽

29、量放大,依次在间距为50、100、150、200mm调节游标脉冲,使其 前沿对准首波前沿,读取相应声时值t1、t2、t3、tn。同时测量空气的温度 Ta(精确至0.5 C)。测量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 .两换能器间距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土0.5%。2 .换能器宜悬空相对放置(如附图1.1所示),若置于地时的LL换能患悬挂装置图附图测空气声速的时-也图1这潸轮日幡筐总y-刻度尺4支架板或桌面时,应在换能器下面垫以海棉或橡胶板.3测点数应不少于10个.二、空气声逆测量值计算:以测距k为纵坐标,以声时读数网为横坐标,绘制%tT胪坐 标图(如附图L 2所示),或用统计方法求出4与&之间的回归直 线方程1=

30、。+次位中外5为待求的回归系数)B坐标图中直线AB的斜率直线方程的回归系数“V即为空气声速的测量值三、空气声速的计算说空气的声速计算值应按下式计算:步.=羽1,4 x/1+OSWT(附L 1)式中 曰 空气声速的计算值应为bT空气的温度(P).四、空气声速测量值的误差3空气声速测量值弘与空气声速计算值间的相对误差/ 应按下式计算;%=如*f.乂1加%附L幻通过(附L 2)式计算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0.6%.附录二径向振动式换能器声时初读数&)的测量将两个径向振动式换能器保持其轴线相互平行 ,置于清水中同一水平 高度,逐次调节两个换能器轴线间距 ,并测量其距离li和读取相应的声时值 ti(测点数

31、不得少于10),用统计方法求出ti和li之间的回归式。t=a+bl(附 2.1)式中a、b待求的回归系数。“a”便是由仪器和换能器及其高频电缆所产生的初读数部分(to)。径向振动式换能器在钻孔中进行对测时,声时初读数应按下式计算:加=砧+咛&附Z 2)式中加孔中测试的声时初读数外),知仪器设备的声时初读数网” 题 钻孔直径(nun), 力换能器直径(mm) +%水中的声逋.按表2. 1取值.水中声速与水温的关系附表1水温51015202B3D声速弱叫后)1*451.邺1/7L4SL即L51当采用一只厚度振动式换能器和一只径向振动式换能器进行检测时 声时初读数可取该厚度振动式换能器和该径向振动式

32、换能器的初读数之 和的一半。附录三空洞尺寸估算办法如附图3.1所示,设检测距离为1,空洞中心(在另一对测试面上,声时最 长的测点位置)距一个测试面的垂直距离为1h,声波在空洞附近无缺陷混凝土中传播的时间平均值为mta,绕空洞传播的时间(空洞处的最大声时)为th,空洞半径为r。根据lh/1值和(th-mta)/mtaXl00%值,可由附表3.1查得空洞半径r与测 距1的比值,再计算空洞的大致尺寸r。附图31空河尺寸咕箕原理如被测部位只有一对可供洌试的表面.空涧尺寸可用下式计算:式申P空洞半径(mm).IT、R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九规格处的最大声时值风”帆,无缺陷区的平均声时值(A)-空洞半役,与测距

33、E的比值阳关31O.OEaaeaifl413口 140.14业规4 3C口 220.24U制Q3flaiotasDL42S.77口如国聪LOO2席97a 3口式口心78102a is& &G工1CL9JS.B(1期27G口.轩1722.0S.9C制7. OS8.98JL2皿W16l GasccmD.ML8&2.4&4I4 73217-01fl. 3812-fl144JZ1凯】2S.fi口甑如蝇口 西141ill3.194,部区加山1S.Jj&fiU13LDQ4CQ-B)山就1S41024. 12&3S。纲昌懦10.312814.fi1&皿6口街旧题口,同ISO2 082 92晒区 22ft 6

34、2I匐9.9A11G14.fl项SJ&8dQ.M1282 DC2 893.四&14杭班3.11& &4lieJ&S16111K.6注 表中餐=&一附录四超声测缺原始记录表超声测缺原始记录表第 贡共页 附袭4.1狷 号参数测点号及参数测读值测距C)蝌测区1234567891Q牛笠旭*4i旬如4Aito如花乳蛔示意图测读记录换能器计算日朗附录五本规程用词说明一、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 .表示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二、条文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附加说明本规程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上海同济大学参加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水电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张治泰李为杜 林维正吴新璇罗骐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