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武术考试重点题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3527430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武术考试重点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武术考试重点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武术考试重点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16武术考试重点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武术考试重点题库(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20162 武术试题库一、填空题1、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 _田猎 和武舞。2、1910 年在上海成立的 精武体育会 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3、武术套路长拳的三种基本手型是 _拳、掌_、勾 。4、武术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 功法运动 、套路运动、_搏击运动 。5、集体表演是以 _6_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6、练习剑术时,未持剑手的主要手型是 _剑指 。7、武术中的“百兵之君”是 剑_。8、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有 _5种。9、武术中的四击是指: _踢、_打、_摔、拿。10、1919 年,在著名的民族英雄霍元甲成立精武体育会十周年纪念时,孙中山 出席并写下

2、了“ _尚武精神 ”的题词。11、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 _搏击对抗 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2、武术套路常见的五种基本步型是弓步、 马步、_虚步 、_歇步 、_仆步。13、冲拳的力点一般在 _拳面 。14、武术套路比赛的场地长 14 米, 宽 _8米。15、国民政府于 1928 年在_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6、太极拳在长期演变中形成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的有那些:陈式、_杨式、_吴式 、_武式、_孙式 等五大流派17、我国领导人 _邓小平 曾为太极拳题词“太极拳好”。18、1910 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 _武术团 体。1

3、9、中国武术段位制共分为 _九 段。20、功法运动是以 _单个动作 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21、_反者道之动 的方法论构成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22、器械是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 器械又可分为双器械、 软器械_长器械、_短器械 。23、拳、掌、勾的英文翻译(非拼音)分别是 _fist 、 palm、_hook。24、1987 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 _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武术开始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25、散打运动中的基本拳法有三种, 分别是直拳、_摆拳 和_勾拳二、单项选择题1、( A )朝开始实行武举制。A .唐B .宋C.元D.明2、做好马步的要点

4、是( C )。A 两腿都要与地面呈 45 度夹角B 膝盖向内夹紧C 两腿与地面平行D 上体要尽量前倾3、纪效新书的作者是( B )。A 何良臣B 戚继光C程宗献D .茅元仪4、武术起源于 (D )A 游戏B 战争C体育运动D 生产劳动5、( B )是武术套路的雏形。A 五禽戏B 武舞C八段锦D 易筋经6、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 D)技能发展。A 体育运动B 表演C武舞D 军事技能7、( D )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武术表演。A 1927B 1928C1929D 19368、套路运动主要的内容有拳术、 ( C )、对练和集体表演。A 功法运动 B 搏斗运动 C 器械D 集体表演9、做蹬腿动

5、作时,蹬腿的力点应该是( A )。A、脚跟B、脚前掌C、脚尖D、脚心10、在长拳演练中,当两拳收抱于腰间时,一般要求( D )朝上。A 拳眼B 拳面C 拳背D 拳心11、在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内容中,正踢腿的动作属于( D )腿法A .前摆性B.屈伸性 C.屈摆性D.直摆性12、在长拳演练中,做冲拳动作时,一般要求( C )朝上。A 拳轮B 拳面C 拳背D 拳心13、武术散打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 B )A 1 分钟B 2 分钟C 3 分钟D 4 分钟14、1996 年,国务院批准( B )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可以招收武术博士生。A 北京体育学院B上海体育学院C

6、.广州体育学院D 西安体育学院15、武术教学中,由于学生肌肉本体感觉差,不能有效控制动作而出现错误时, 教师应采用( C )法,以体会用力感觉。A 慢解领做B 语言提示 C 静耗体验 D 对比分析16、简化 24 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根据在群众中流传最广的( B )整理、改 编和创编的。A .陈氏太极拳B.杨氏太极拳C.武氏太极拳D.孙氏太极拳17、戚继光编写的重要武术著作是(A)。A .纪效新书B .手搏C剑道D 单刀法选20、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是(C)年制定的。A. 1956B. 1987C 1958D 196021、套路运动中的集体表演是指( D)。A.两人以上B.三人以上C.四人以上D.

7、六人以上22、武术课组织练习的形式有(D )。A 集体练习B 分组练习C.单人练习D .以上都对23、武术散打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 B )A1分钟B2 分钟C3 分钟D 4 分钟24、在武术教学中对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应(C)。A分解示范B .语言提示C.完整示范D 不用示范25、弹腿要求力达(B )部位。A脚面B.脚尖C.脚跟D 脚心26、(C ),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A1954B1955C 1958D 196627、秦、汉、三国时,不少武术项目被吸收到兴盛的“百戏”中,使武术向着(C)方向发展。A强身B 格斗C 表演化D 军事技能28、(C )运动经过十年试点试验,于 1

8、989 年被批准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A太极拳B 太极推手C 散打D 套路29、套路运动主要的内容有( D )、器械、对练和集体表演。A功法运动B .搏斗运动C 集体表演D 拳术30、( D )成了唐朝时代阵战的重要武器。A .枪术B .棍术C.剑术D .刀术31、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 D )技能发展。A .体育运动 B.表演C.武舞D.军事技能32、按运动的形式,武术可分( C ),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三大类。A.对练B.集体表演C.功法运动D .太极推手33、武术套路运动是沿着具有( A )的途径发展的。A.攻防涵义 B .实战格斗C.表演艺术D .审美娱乐34、武术与传统医学同属于(B)的

9、性质范畴。A.社会文化B.人体文化C.历史文化D遗传文化35、武术被我国列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C)项目。A 民间体育B 特色体育C 传统体育D古老体育36、王征南墓志铭的作者是(B )。A 戚继光B 黄宗羲C 孙禄堂D张三丰37、散打比赛按体重可分为( C)个级别。A8B9C 11D 1238、武术散打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B)A 1 分钟B 2 分钟C 3 分钟D 4 分钟39、国家体委于 _D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A. 1950 B. 1953C. 1957D. 195840、_A在传统武德的内容中最为重要。A. 仁B.义C. 信D .勇三、判断题1、武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祖先

10、的战争。 F2、屈伸性腿法有弹腿、侧踹腿、扫腿。 F3、 太极拳的心静是指要排除一切杂念,注意力集中。T4、 散打比赛不可以击裆部和后脑,但可以击颈部。F5、 武术图解是指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图与文字。T6、里合腿属于直摆性腿法。 T7、明清时期是武术集大成的发展时期。 T8、2008 年武术已正式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F9、太极拳练习中,要求下肢虚实分明,进退轻灵 10、武术套路各段往返路线,一般是:单数向右,双数向左。 F11、抱拳礼的做法是左手拳,右手掌。 F12、除太极拳项目外,任何武术项目在比赛时均不得配乐。 F13、教师在复习套路领做示范时,应采用正面示范。 F14、武术套路竞赛

11、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T15、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T16、太极拳练习中,要求下肢虚实分明,进退轻灵。 T17、冲拳只有立拳一种。 F18、太极拳最早是由杨露禅所创。 F19、集体表演是指 8 人以上徒手或手持器械同时进行练习的演练形式。 F20、由低动作进入高动作时应该用“托气”法。 F21、武术各项比赛的满分为 10 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 5 分;演练水平的分 值为3分;难度的分值为2分。F22、199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 11届亚运会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F23、虚、实线的运用,一般按照左上肢、左下肢与右上肢、右下肢分别用虚线和 实线的方法来画,即“左虚右实

12、” T24、 散打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T25、B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动作质量的评分。 F26、武术套路比赛中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分为 3档9个分数段。 T27、散打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 3 分钟,局间休息 1 分钟。 F28、中国古代的传统养生中,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也属于中国武术的范 畴。 F四、名词解释1、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 快速有力、 节奏鲜明, 并具有蹦蹿跳跃、 闪展腾挪、 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2、套路运动: 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 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13、3、对练: 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的套路形式。4、武德: 即武术道德,就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包括从事武术活 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武德主要 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5、分组练习: 是集中指导后,将全班、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复习巩固的形 式。6、太极拳: 是以太极阴阳学说理论来解释拳理而得名,它是平衡和谐人体各种 阴阳矛盾的健身养性的传统体育项目。7、散打: 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 代竞技体育项目,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8、十二型: 是用自然

14、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12 种动静之势。9、防身自卫: 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 其他权益免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 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10、节奏:是指演练武术套路时的动作的速度、 力量等呈现出的特有的规律性变 化。11、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 对练套路,如打拳、对擒拿等。12、马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的三倍,全脚掌着地,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 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五、简答题1、简析抱拳礼的含义。答: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劳“五育”齐备;屈

15、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拳表示 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 “勇不滋事” 、“武不犯禁” ;左掌、右拳拢屈, 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以武会友,五洲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左掌为文,右拳 为武表示文武兼备。2、武术的主要文化特征。(1)兼容并包(2)道德至上(3)宗族中心(4)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5)崇尚权威6)追求中和3、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答: 1、起式 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拦雀尾8、右拦雀尾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12、高探马 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16、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锤 22、如封似 闭 23、十字手 24 、收势4、中学武术教学的要求。(1)注意武德教育(2)突出难点,围绕重点(3)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5)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6)注意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以集体教学为主(7)加强安全教育(8)注意培养骨干5、太极拳的练习的基本要求。1、练习每个动作都要有意识,也就是意识要先于动作2、腰带动四肢和身体其他部位沿弧形慢慢转动,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3、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5、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6、注意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以集体教学为主。7、加强安全教育8、注意培养骨干6、武术民

17、族文化特点是什么。7、简析“天人合一”的含义。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 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 不违自然,方能获得生存与发展。中国武术在长期实践中体会到,作为武术运动对象的客体即人体自身与 自然,二者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因而在武术实践中必须使前者适应后者, 顺乎后者,达到二者的统一与一致,方能完满实现武术的目的。这就是天人 合一观念在武术上的体现。8、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

18、,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9、初级长拳第三路的动作名称预备动作01 预备势第三节02 一 虚步亮掌 03 二 并步对拳 第一节04 一 弓步冲拳 05 二 弹腿冲拳 06 三 马步冲拳 07 四 弓步冲拳 08 五 弹腿冲拳 09 六 大跃步前穿10 七 弓步击掌11 八 马步架掌20 一 歇步抡砸拳21

19、二 仆步亮掌22 三 弓步劈拳23 四 换跳步弓步冲拳24 五 马步冲拳25 六 弓步下冲拳26 七 叉步亮掌侧踹腿27 八 虚步挑拳 第四节28 一 弓步顶肘29 二 转身左拍脚第二节12 一 虚步栽拳13 二 提膝穿掌14 三 仆步穿掌15 四 虚步挑掌16 五 马步击掌17 六 叉步双摆掌18 七 弓步击掌19 八 转身踢腿马步盘肘38 还原六、论述题1、武术套路教学的步骤。(1)基本动作学习(2)基本功练习(3)组合动作学习(4)套路学习(5)技术创新实践2、自学自练武术的原则(1)少而精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持之以恒原则(4)平衡发展原则(5)术道并重原则3、太极拳教学的步骤与

20、要求。(1)太极拳的教学应从基本动作开始(2)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3)示范动作完整准确(4)结合攻防含义进行示范讲解30 三 右拍脚31 四 腾空飞脚32 五 歇步下冲拳33 六 仆步抡劈拳34 七 提膝挑掌35 八 提膝劈掌弓步冲拳 结束动作36 一 虚步亮掌37 二 并步对拳4、初级剑第一段前四个动作技术内容及要点。1、弓步直刺 2、回身后劈 3、弓步平抹 4、弓步左撩1、弓步直刺右手接握左手之剑, 左手握成剑指。左脚向前上半步、屈膝;右脚前脚掌碾地, 脚跟外展,膝部挺直,成左弓步。同时,上身左转,右手持剑向身前平伸 直刺,拇指一侧在上;左手剑指随之伸向身后平举,拇指一侧在上。目视 剑尖

21、。要点:做弓步时,前腿屈膝蹲平,两脚的全脚掌全部着地。上身稍向前倾,腰 要向左拧转、下塌,臀部不要凸起。两肩松沉,右肩前顺,左肩后引。剑 尖稍高于肩。2、回身后劈 左脚不动,膝部伸直;右脚向前上一步,膝略屈,上身右转。同时,右手持剑 经上向后劈,剑高与肩平,拇指一侧在上;左手剑指随之由下向前上弧形 绕环,在头顶上方屈肘侧举,拇指一侧在下。目视剑尖。要点:上步、转身、平劈和剑指向上侧举必须协调一致。转身后,腰要向右拧 转,左脚不要移动。剑身和持剑臂必须成直线。3、弓步平抹 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屈膝;右腿在后,膝部挺直,脚尖里扣,成左弓步。同 时,左手剑指由胸前下降,经左下向上弧形绕环,在头顶上方

22、屈肘侧举, 拇指一侧在下;右手持剑(手心转向上)随之向前平抹,剑尖稍向左斜。 目视前方。要点:抹剑时,手腕用力须柔和。 4、弓步左撩 上身左转,右腿屈膝在身前提起脚尖下垂,脚背绷直。同时,右手持剑臂外旋使剑由前向上,向后划弧,至后方时屈肘使手腕,前臂贴靠腹部,手心 朝里,左手剑指随之由头顶正方下落,附于右手腕部 (手心朝下 )。目视剑 身。 右腿继续向右前方落步、屈膝;左腿在后蹬直,脚尖里扣,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剑由后向下, 向前反手撩起, 小指一侧在上, 左手剑指随右手运动, 仍附于右手腕处。目视剑尖。要点:剑由前向后和由后向前弧形撩起时,必须与提膝和向前落步的动作协调 一致,握剑不可太紧。形成弓步后,上身略向前倾,直背,收臀,剑尖稍 低于剑指5、如何上好一堂武术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