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视觉传达设计基础》复习考试资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3521405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视觉传达设计基础》复习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视觉传达设计基础》复习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视觉传达设计基础》复习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16《视觉传达设计基础》复习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视觉传达设计基础》复习考试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告设计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视觉设计的内涵 单选:1. 设计就是(创新)2. 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3. 设计就是(经济效益)4. 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5. 视觉传达语言:由(点线面造型元素及图形、色彩构成的)。6. 视觉传达设计:将各种高度精练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视觉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 和改变人们的观念,以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7. 视觉传播过程是怎样形成的? 引起注意;、观念植入; 行为改变。8. 简述视觉传达设计内容及领域?单选、简答答:视觉传达设计是以一种(视觉媒介)为载体,向大众传播信息、感情和观点的(造型活动)。

2、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包括如下领域:广告设计、建筑导向系统和环境设计、书籍和出版物设计、商业传播设计、电影、电视、计算机图形设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图表设计和展示设计。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单选:1. 视觉设计是一种生产力,同时视觉设计自然地参与到 社会文化、审美活动 中。2. 平面设计这根本是“为传达而设计”;3. 简述为信息传达而设计的具体内涵?答:(1)能否有效完成沟通。沟通是一切说服的前提,却又是当代信息传播中的最大难题;只有在成功沟通的前提下,这种对立才能转化为互动的关系; 对于视觉设计来说其最终目的是在 沟通的基础上完成说服。(2)能否吸引更多的注意。当下是眼球经济时代,更多

3、的注意意味着更大的商业价值。所以吸引更多的注意是设计作品传达信息、情感、观点的保障。(3)能否更简洁的完成传达。好的设计,一般都是简洁的,只是简洁才有助于提高传达效率, 才有助于观者聚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观点。第三节:视觉传达的社会意义1.论述题(作品分析题) 请分析该十豆系列作品?分析步聚: (基础信息)该系列作品是由德国设计师岗特*兰堡设计,他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 、(创作背景)二战时德国人发现土豆经过20天的种植就可以使用,是土豆救活了德意志民族。 、(作品呈现)兰堡通过艺术处理使得土豆达到非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又通过土豆文化的表达 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和生命力。 、(我的评论)兰堡通过

4、变形、透视、解构等手法塑造了个性鲜明、造型独特、空间感强的图 画。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2、为什么视觉沟通应该说是一种双向调适的过程? 答:、大众传播的机制要求大众的回馈反应,要求接受者参与互动。 、如果没有来自大众对视觉资讯的理解以及对目标受众的具体分析,也就无法通过视觉语 言传播信息,建构具体的形象; 、如果观看者不能积极发挥视觉联想的能力,再强的视觉刺激也无法在大脑中产生视觉意 义,反而徒增视觉干扰。第二章:视觉设计的形态第一节:自然形态1. 根据形态的产生方式和造型的差异,我们可将形态分为: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抽象形态、意幻形态。(多选)2. 自然形态:自然界中一切未经人为因素改变而存

5、在的现实形态 。3. 提出视觉思维理念的是一名美国设计大师:阿恩海姆。第二节:人工形态1. 人工形态:指人类有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人工形态的创造是在人类进化和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结果。(单选)2. 人工形态根据造型可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单选)3. 具象形态:是依据客观事物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单选)4. 抽象形态:不直接模仿现实,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辨清原始的形象及意义,它是纯粹的几何观念提升的客观意义的形态。(单选)5. (康定斯

6、基)用线动感强,色彩强烈,常表现出一种沸腾的激情,西方称为“热抽象”;(蒙德里安)用最单纯的形与色,如垂直直线、水平线以及原色和黑、白色,做出理智、冷 静的面的划分,被称为“冷抽象”6. 如何理解具象与抽象形态?答:、具象与抽象形态的划分是从艺术造型角度进行的,属于视觉艺术形态的范畴。具象形态是依据客观物像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应物像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 的本质真实。抽象形态不直接模仿现实,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 直接辩清原始的形象及意义。 、抽象与具象有相对性,“抽象”和“具象”并非绝对的概念,抽象与具象在相对比较中存 在,它们之间存在不确定性

7、和可变形; 抽象形态是对具象形态的升华和概括。a. 抽象的形态,不是重复已有的形,而是立意;b. 抽象的符号通过组合传达信息或主题,通过新的构成才能产生新的内涵和意境;c. 抽象是思维和形象的概括,因此也更深刻,其不是模拟,而是创造抽象艺术摒弃描绘写实而注 重表现创作者的感情,所以强调都是抽象语言表现力和形式美感以及最终给人的精神感染。第四节:设计的意幻形态1. 意幻形态:设计师充分发挥主观联想和想象力,将现实与联想、真实与虚幻、主观与客观的有机地结合统一;(如:国中龙)2. 荷兰著名的版画家 埃舍尔;矛盾矛盾空间、上上落落等作品,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雄 以反战题材为主:第三章:视觉空间的创造

8、第一节:平面与空间1. 从造型上看,任何一个形象或 形体都有:上下、左右、前后的三个维度,称三次元。(单选)2. 在二次元的平面空间中要实现三次元的空间表现,实现立体的效果,就是空间构成的目的所在。(单选)3. “空间”指介于物与物之间,环绕物与物四周或包含于物之内的间隔、距离或区域的意象。4.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著名的三远说“高远、深远、平远”;(单选)5. 三维空间的鼻祖:埃舍尔。(单选)6. 空间感手法有以下几点:a. 利用大小表现空间感;b. 利用重叠表现;c. 利用阴影表现;d. 利用间隔疏密表现;e. 利用平行线的方向改变来表现;f. 利用色彩变化来表现;g. 利用肌理变

9、化的表现;h. 利用矛盾空间来表现。第二节:形与空间的心理张力1. 如何理解形与空间的张力? 答:、张力是一种知觉活动,知觉活动是一种积极探索、选择的活动; 、我们视觉感觉到的仅仅是形态中潜在的一种向某些方向聚集、散发或倾斜的力,它不是物理的力,而是视觉心理的力; 、张力所涉及的是一种外部力对有机体的作用,从而打乱了神系统的平衡的总过程,在这平衡中去充满活的张力,负载着能量。 、张力需要观者从视觉上和心理上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格式塔心理学中认为不完全“形”所营造出的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第三节:形的分解与重构1. 简述形的分解与重构?答:.分解在设计艺术中是一种重新认识形象的方

10、式,即可破了传统的观察与认识,将物象 作全方位的剖析,分解,分解与重组的形式可以提供更新颖的视觉表现,扩展了画面的空间与 结构的表现,提供更多和视觉信息。、分解与重组是为了更强烈的视觉表现和多重的语义表达。分解的对象可以是现实中 的任何图象,将局部元素从中分离出来,然后重组在一个新的语境中。2. “打散”从表面看是:“破坏”,实际是一种提练的方法,分解是为了元素化、单纯化、系列化。3. 法国雕塑艺术大师 罗丹。4. 嫁接构成定义:第一:在外形上寻找两个形象间的相似点;第二,在思维逻辑上寻找内在联系。5. 意象造型定义:在创造形象时较少理念色彩,而倾注浓厚的意念成分,主张追求艺术的真实而不 是现

11、实的真实,不求形似,而求神似。6. 什么是错视觉,主是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错视觉是指我们认知判断与所看到时的形态产生矛盾的错觉经验。、错视觉在图形效果主要表现在 尺度、形状和图底关系三个方面。尺寸错视可分为“长 度的错视、面积的错视角度与弧度的错视”;形状错视:又分为扭曲错视和动感错视;图底 关系错视又可分为:正存反转、远近反转、图底反转。7. 如何理解矛盾矛盾空间?答:、所谓矛盾空间,是构成设计中的一种模棱两可的空间,是非真实的空间。矛盾空间在构 成设计中是两不相让,又极为强烈的空间冲突。 、矛盾空间主要是依靠人的大脑通过视觉暗示来理解。 、矛盾空间使观者的判断力失去控制,进入了迷惑的状态

12、,它的荒诞与奇特,不但能吸引 观者的注意力,还能引发更丰富的联想。8. 我们将形体本身称为 正形,也称为图,将其周围的“空白”称为负形,也称为底。9. 简述设计中的空白空间有何作用?答:空间留用是指与“有形”相对的“无形”,与实空间相对的虚空间。“空间”不是一无所 有。 空间就像音乐的休止符,文学作品中的省略号一样。 空白大,有幽静、柔缓、飘逸的视觉感觉,空白小,有直观、刺激、喧哗的视觉感觉。 空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达信息、表现主题,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10. 意境:实际上是艺术作品中传情表意的一种审美境界。11. 对于东方审美文化,“空”是构图的一部分。12.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含蓄”艺术

13、表现形式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作用是毋庸置疑的13. 日本设计大师作品:“空寂的幽玄美”14. 空间的留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设计注入了 生命、活力与美感。第四章:设计构成的创造力第一节:基本形1. 设计的基本形有 形状、大小、方向、色彩、肌理 等基本要素。2. 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是造型的基础。3. 点可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规则点双可分为圆形点和方形点4. “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5. 根据线的运动方向,可以概括为直线系和曲线系两大系统。6. 直线的方向感极强,有坚定、严格、阳刚和上下升降的感觉。7. 曲线在平面设计中常以圆线、波线和任意曲线的面貌出现8. 面可以分为:几

14、何形、有机形、直线形、不规则形、偶然形9. 积极的面以封闭的实体为特征。消极的面以内部面形不充实或轮廓未封闭的面为特征10. 发射骨骼可分为三类:离心式、同心式、向心式。11. 万绿丛中一点红,鹤产鸡群,都是 特异现象。12. 简述密集构成的审美意味?答:、通过元素的疏密构成图形的造型或画面的布局。 、密集构成形成显著的节奏变化。 、密集构成可以使画面形成视觉张力。13. 平面肌理的制作方式有:点绘法、勾式法、吸附法、排水法。第五章:视觉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1. 形式美:指的是客观事物与艺术形象有形式上美的表现。2. 形式感:客观的形式美与实践主体的知觉结构相互适合、一致、协调所引起的审美愉悦的

15、感觉。3. 视觉形式包括三个方面:各形式间的组织结构、视觉语言、形式美规律 。4. 有意味的形式是贝尔提出的。5. 如何理解形式美规律?答:、形式美规律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必须通过组织结构和视觉语言体现出来,它包括:多样性与统一、秩序与和谐、对比 与调和、动态与平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 、形式美的规律具有美的特征。 、具体应用在组织结构与视觉语言中,通过组织结构与外部形式体现出来。第一章:比例与尺度1. 黄金比例是边与长边之比是1: 1.6182. 对比:把反差很大的两种视觉要素成功在配列到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而仍具统一感的现 象。3. 对比的要素有:大一小长一短宽一窄黑一

16、白多一少直一曲4. 请分析平面设计中多样统一手法的运用?答:、毕加哥拉斯学派认为,调和即多样的统一。调和是一种和谐状态,是多样化的统一,这种调和关系可以带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多样统一,以称有机统一,任何视觉艺术都是由若干不同部分组成的。 、这些部分与部分之间,即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4. 形式美规律与审美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前者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特点,而后者则是随客观条件如:时代、民族、地域等不同而不断地在发展变化之中。5. 多样性如何实现:一种是由多数统一少数;一种是特异常而引起注目。第三节:对称与均衡1. 对称与均衡是自然界物体遵循力学原则、反映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2. 对

17、称若处理不当,则有可能产生“单调、呆板、静止”的感觉。3. 均衡:是以心理感受为依据的不规则、有变化的知觉平衡。4.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对称可以看作是均衡的一种较完美的形式。只是 对称是有条理的静止的美。第四章:节奏与韵律1. 节奏:节律运动中强弱缓急的有规律性的变化,而韵律在节奏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富于情感起伏的 律动。2. 节奏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所生产的运动感。节奏是重复的结果。3. 节奏它有等距的连续也有 渐变、大小、长短、明暗、高低 等的排列构成。在节奏是注入美的因素 和情感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画面的感染力。4. 反复是构成韵律美的基

18、石。第六章:视觉设计基础的创新表达1. 艺术思维:指体现在艺术家头脑中的与艺术有关的一切思想活动。2. 创意思维的分类:(五大类)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反向思维。3. 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主要内容的思维方式。4. 视觉艺术形象思维的过程:从 自然形象、艺术意象到艺术形 象。5.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6.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开拓和创新。是能动的思维形式。7. 创意思维的推演方法:想象、联想、逆向推演、寓意和象征8.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文字或原有的图形给予某种启示,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视觉形象的想象 过程。9.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任务、目的,在头脑中重新创造的视觉形象的想象过程。10. 联想:从一个事物的观念推想到另一个事务的观念。11. 联想的方式: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对比联想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