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资料)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面肌痉挛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3513140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华资料)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面肌痉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华资料)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面肌痉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华资料)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面肌痉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精华资料)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面肌痉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资料)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面肌痉挛(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科室:针灸科 床号:38时间: 2013 年 01 月 09 日 地点:针灸科医师办公室 参加人员: 王鹏主任医师、刘照玺副主任医师、胥梦霞住院医师、石灵璇住院医师、 李咏梅住院医师、王凯住院医师、叶振忠住院医师及全体实习医师 病例报告人: 叶 振忠住院医师 主持人: 王鹏主任医师 讨论内容:关于“黄九生”的病情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 叶振忠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者黄九生,男,68 岁,患者于 2013 年 01 月 03 日因 “右侧眼睑及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动 1+年”入院。病史:患者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 眼睑及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动,每日约 10+次,每次持续 1-3 分钟,

2、尤以情绪激动时跳动明 显。查体:右侧眼睑及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动,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辅查:头颅 CT 示: 轻度脑萎缩征象。目前初步诊断:中医:面风。西医:面肌痉挛。 胥梦霞住院医师: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 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开始多起于眼 轮匝肌,逐渐向面颊乃至整个半侧面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可因疲劳、紧张而加 剧,尤以讲话、微笑时明显,严重时可呈痉挛状态。多在中年起病,最小的年龄报道为 两岁。以往认为女性好发,近几年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HSF 发展到最后,少数病 例可出现轻度的面瘫

3、。 石灵璇住院医师: 1875 年 Schulitze 等报道了一例 HFS 病人行尸检时,发现其面神经 部位存在有“ 樱桃”大小的基底动脉瘤。目前已知大约有 8090的 HFS 是由于面神 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临床资料表明:在导致 HFS 的血管因素中以小脑前下动脉 (AICA)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为主,而小脑上动脉 SCA)次之。已知 SCA 发自于基底 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交界处,走行最为恒定,而 PICA 和 AICA 则相对变异较大,因而易形成 血管襻或异位压迫到面神经;另外迷路上动脉及其他变异的大动脉如椎动脉、基底动脉 亦可能对面神经形成压迫导致 HFS。以往认为:HFS

4、 是由于动脉的搏动性压迫所致,近几 年研究表明:单一静脉血管压迫面神经时亦可导致 HFS,且上述血管可两者或多者对面神 经形成联合压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 HFS 手术的预后。 王凯住院医师:桥脑小脑角(CPA)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 因素亦可产生 HFS。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占位导致正常血管移位。Singh 等报道了一例 CPA 表皮样囊肿使 AICA 移位压迫到面神经导致 HFS;占位对面神经的直接压迫;占 位本身异常血管的影响如动静脉畸形、脑膜瘤、动脉瘤等。另外后颅窝的一些占位性病 变也可导致 HFS。如罕见的中间神经的雪旺氏细胞瘤压迫面神经导致的 HFS。Hiran

5、o 报道 一例小脑血肿的患者其首发症状为 HFS。 在年轻患者中,局部的蛛网膜增厚可能是产生 HFS 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先天性疾病如 Arnold-Chiari 畸形及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偶可发 生 HFS。 李咏梅住院医师:部分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病人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病 程初期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第 1 页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为人注意,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但额肌较少累及。 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为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抽搐。初起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 以后逐渐处长可灰数分钟或更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抽搐逐渐频繁加重。严重者呈

6、 强直性,致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常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 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发作。一次抽搐短则数秒,长至十余分钟,间歇 期长短不定,病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工作或学习,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入眠 后多数抽搐停止。双侧面肌痉挛者甚少见。若有,往往是两侧先后起病,多一侧抽搐停 止后,另一侧再发作,而且抽搐一侧轻另一侧轻重,双侧同时发病、同时抽搐者未见报 道。少数病人于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个别病例可伴有同侧头痛、耳鸣。 胥梦霞住院医师:中医认为面肌痉挛多因风邪侵袭,或阳亢血亏,引动肝风而致, 病在面部经络及肝,以实证居多。辨证施治方法如下:1、风寒阻络,证

7、见:面肌抽搐, 伴恶寒发热,舌淡红苔薄白。治法:疏风通络,活血止痉。方药:大秦艽汤合牵正散。 2、风阳上扰,证见:面肌抽搐,紧张或情绪波动可使症状加重,面红目赤、口苦咽干, 舌红苔薄黄。治法:平肝熄风,通络止痉。方药:羚羊钩藤汤。3、血虚风动证见:面肌 抽搐,面色无华,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唇甲色淡,舌淡苔薄。治法:养血育阴,熄风 止痉。方药:阿胶鸡子黄汤。 刘照玺副主任医师: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 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 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按 Cohen 等

8、制定的痉挛强度分级分为五级:0 级:无痉挛;1 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轻度 颤动;2 级:眼睑、面肌自发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3 级: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 4 级: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如病人因不能持续睁眼而无法看书,独自行走困难。神经系 统检查除面部肌肉阵发性的抽搐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少数病人于病程晚期可伴有患侧 面肌轻度瘫痪。 。 王鹏主任医师:本病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对此尚缺乏特效治法。目前一般采用对 症治疗,但效果均欠理想。现代用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报道,至迟不晚于 60 年代中期。 在 1965 年有人试用皮内针法获效。70 年代,又作了进一步探索,如采用深刺久留针法, 只

9、针健侧不针患侧的缪刺法等,我们使用穴位注射于抽搐最明显之处,亦有一定效果。 但总的来说实践还是较少,且以内部报道文章居多。80 年代以来,面肌痉挛的治疗始得 到针灸界较广泛的重视,不仅仅是观察例数大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对刺灸法的多方面探 索,从而出现了一些比较独特的刺法,如丛刺法,刺激面神经干法,浅刺皮部法及行气 法等等。当应用传统的刺灸法难以取效时,选用上述刺法往往能奏效。 经科室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目前中医诊断 为:面风(风阳上扰) ;西医诊断:面肌痉挛。治疗方案予针刺穴位,维生素 B12 针穴位 注射,内服中药,并口服卡马西平片等对症治疗。记录者签名:科主任签名:记录日期:2013 年 01 月 09 日 16 时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