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景观设计中的技术美学解读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3511242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技术美学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技术美学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技术美学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技术美学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景观设计中的技术美学解读(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景观设计中的技术美学摘要:技术美学在当下城市景观营造的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对技术美学的概念和特征进行解读,继而结合现代建筑和后工业景观两个实例分析了解技术美学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技术美学在未来城市景观中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关键词:技术美学;技术美学概念;技术美学特征;城市景观设计;7OntheaestheticsoflandscapedesigntechniquesAbstractTechnologicalaestheticswasplaying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thelandscapedesignnowadays.at

2、firstitexplainedtheconceptandcharacteristicsofthetechnologicalaestheticsandthenanalyzedtheapplicationsoftechnologicalaestheticsintheurbanlandscapethroughtwoexampleswhichincludedmodernarchitectureandpost-industriallandscape,soastoprovidethepossiblereferenceonthedevelopmentoftechnologicalaestheticsint

3、hefutureurbanlandscapedesign.keywords:Technicalaesthetics;technicalaesthetics;technicalaestheticcharacteristics;urbanlandscapedesign;1技术美学1.1 技术美学的概念技术美学是研究物质生产和器物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美学应用学科,诞生于本世纪30年代,因为它首先开始运用于工业生产中,因而又称工业美学或生产美学,后来扩大运用于建筑、商业和服务等行业,直至50年代,捷克设计师佩特尔图奇内建议用“技术美学”这一名称。从此,这一名称被广泛应

4、用,并为国际组织所承认。技术美学是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同时也是美学原理在物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具体化,是设计观念在美学上的哲学概括。技术美学表现出高度的综合性,它不仅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问题,而且涉及文化学、符号学以及各种技术科学知识。技术美学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中的美学问题,也就是生产美学、劳动美学等问题。它研究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主观因素如何积极地作用于劳动者,以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是研究劳动生产中与美学问题密切相关的艺术设计,即“迪扎因(design)问题。“迪扎因”是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技术美学的重要术

5、语,它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劳动生产的经济、实用、美观和工艺需要而进行的设计。1.2 技术美学的特征有关技术美学的特征,1984年,钱学森在技术美学当年的第一期发表了一篇对技术美学学的一点认识,他在文章中指出:“技术美学的主要课题是研究技术与艺术这两种东西的和谐、统一。所以,它离不开美学,也离不开技术,当然侧重点不一样。技术既然是人的物质手段,那么,它就是服务于人的,要符合人的需要,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美感是人们同外部对象交互作用产生的高级心理活动,它也是人的思维过程的结构。所以应当引入人体科学和思维科学,这对技术美学是会有很大帮助的。”万书元在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中通

6、过对技术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对比,研究了技术美学的一些独特性:“我们可能会在新古典主义建筑或新乡土主义建筑中甚至新现代主义建筑中找到合乎经典美学标准的感性美或者和谐美,但是,却很难在高技建筑或智能空间中找到同样的具有视觉美价值的形式快感。因为前者更关注形式的观感,更贴近经典美学;后者则较少注重形式的推敲,更远离经典美学,而贴近技术美学。”2技术美学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1 现代建筑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种影响也辐射到了建筑领域,它使得人们逐渐把目光从传统的建筑形制转移到利用新技术来对空间、结构、形式、功能进行重新划分,偏重于立足

7、科学技术来改进建筑的物质方面。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是欧美工业经济高速发展时诞生的高技派建筑,设计者并没有效仿巴黎的古老建筑,他们认为他们创造的是“一条船”,涂有各种鲜艳颜色的管道正如一艘轮船的舷梯,裸露在建筑外部类似机械框架的装置,空调设备,管道和疏散楼梯运作起来,则会使整个建筑像一个巨大机器。它的主体建筑是由一座每层楼板面积达7500m的6层钢结构建筑,考虑到需要创造一个连续的互不干扰的内部空间以满足展品布置和其他功能要求,整个建筑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撑,无一内柱,室内为巨大的玻璃幕墙所围合,五层和六层之间的错层空间设置为室外景观区,而不同的管道颜色则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功能。蓬皮杜国家艺

8、术文化中心是根据当代建筑的功能和结构,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创造出来的具有古典精神的新时期建筑,它完全脱离了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形式,并不断为世人所接受(见图1、图2)。2.2 后工业景观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具体包括各类车间、厂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等构筑物;高炉、气罐等工业生产设备以及铁路、机车、管道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备。它将场地上的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

9、化体验以及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后工业景观公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其中,由建筑师彼得拉兹设计的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认为是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该公园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同时被学术界称为“二十一世纪模式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工业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对策上。首先它表明了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态度。拉兹认为,废弃工业场地上遗留的各种设施(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和技术美学特征,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

10、见证,应加以保留并作为景观公园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另外它对原工业遗址的整体布局骨架结构(功能分区结构、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行全面保护,而不仅仅是有选择地部分保留。拉兹在对各种由炼钢高炉、煤气储罐、车间厂房、矿石料仓等独立工业设施构成的点要素,铁路、道路、水渠(埃姆舍河道)等构成的线要素以及广场、活动场地、绿地等开放空间构成的面要素等进行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使旧厂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和景观特征在景观公园构成框架中得以保留和延续。它的整体厂区采用“博物馆模式”的布局结构,向公众全面展示了有关工业生产的组织、流程、技术特征、景观尺度和综合形象,也反映了工厂的发展历史

11、进程。厂区内最大的建筑物中心动力站经过改造成为多功能大厅,用于举办国际性的展览,音乐会等大型公共活动。5号高炉则改造成70m高的观景平台,旧办公楼则改造为青年旅馆,铁路公园与高架步行道系统相结合,高出地面约12m,通过楼梯、台阶等与其他空间层次相联结,开阔了景观视野。铁路公园层在东西方向上穿越整个园区,并在中部偏西的位置呈逐次放大,设计者将其命名为“铁路竖琴”。金属广场位于厂区中心的位置,在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北侧。作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该广场由在地面上整齐排列的7X7共49块、每块重达7卜8t的方形铸铁板构成,拉兹对这些表面具有各异腐蚀状态的铸铁板拍照、编号,排列成抽象图案,并通过水在铁板表面

12、的流动来象征钢铁加工制造的熔化和硬化过程,同时暗含了对自然演变过程的尊重。熔渣公园位于埃姆舍河渠的西侧,在利用废弃的熔渣铺砌的地面上种植树木形成小树林;其北端为一座圆形的露天剧场,采用的砌筑材料是将废弃的红砖磨碎后作为骨料制成的红色混凝土。同时,利用工业生产形成的沉积在厂区内的废渣铺筑道路、广场以及新的净水河渠的河床。3结语当下随着技术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必须得到相应的调整,尤其是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城市环境,需要我们的景观设计师在构筑各类景观时扬弃以往的消耗型设计模式,采用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以技术美学理念作为指导来探索出一条科学化、合理化的城市景观设计之路。参考文献1万书元

13、.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范玉刚.技术美学的哲学阐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第31卷第4期.3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大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李剑锋.人文基点下的建筑技术美学初探.中国美术学院.5彼得拉兹.废弃场地的质变.孙晓春译.风景园林,2005.读书的好处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一一达尔文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一颜真卿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一一陈寿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一陆游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一一歌德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一笛卡儿17、学习永远不晚。一一高尔基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一一刘向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一一孔子培根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