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标准

上传人:w****4 文档编号:53411098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6.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联网技术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联网技术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联网技术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技术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技术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联网技术标准物联网技术调研报告物联网描绘了人类未来全新的信息活动场景 :让所有的物 品都与网组实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无处不在的连接。人们 能够经过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 形成信息化解决方案。当前很多全球主要国家都制订了开发物 联网的长期发展计划。中国已经把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一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发展路线 图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的领域有些什么关键技术?物联网领域标准化方面进展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1物联网关键技术物联网技术不是对现有技术的颠覆性革命,而是经过对现有技术的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融合现有技术实现全新的通信模式转变,

2、同时,经过融合也必定会对现有技术提出改进和提升的 要求,催生出一些新的技术。在通信业界,物联网一般被公认为有 3个层次,从下到上依 次是感知层、传送层和应用层 ,如图1所示。如果拿人来比喻的 话,感知层就像皮肤和五官,用来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传送层则 是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应用层类似人们从事 的各种复杂的事情,完成各种不同的应用。应用层企血杵血通印T八豆阻用酸牌也昼国我就也业赋阴瓯厅心R里童为NW运中同仲传送层口二。:管具交M电白眼 RFID :酎噢际次附SN :无国僚史需刷第上图1窈联网的a个愿次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非常多,从传感器技术到通信网络技 术,从嵌入式微处理节点到

3、计算机软件系统,包含了自动控制、 通信、计算机等不同领域,是跨学科的综合应用。(1)感知层物联网的感知层主要完成信息的采集、转换和收集。感知层包含两个部分:传感器(或控制器)、短距离传输网络。传感器(或控制器)用来进行数据采集及实现控制,短距离传 输网络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发送到网关或将应用平台控制指令 发送到控制器。感知层的关键技术主要为传感器技术和短距离传输网络技术,例如射频标识(RFID)标签与用来识别RFID信息的扫描仪、 视频采集的摄像头和各种传感器中的传感与控制技术、短距离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由短距离传输技术组成的无线传感网技 术)。在实现这些技术的过程中,又涉及到芯片研发、通信协议

4、 研究、RFID材料研究、智能节点供电等细分领域。(2)传送层物联网的传送层主要完成信息传递和处理,传送层包括两个 部分:接入单元、接入网络。接入单元是连接感知层的网桥 ,它汇聚从感知层获得的数据 并将数据发送到接入网络。接入网络即现有的通信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有线电话网、有线宽带网等。经过接入网络,人们将数据最终传入互联网。传送层是基于现有通信网和互联网建立起来的层。传送层 的关键技术既包含了现有的通信技术,如移动通信技术、有线宽 带技术、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技术、Wi-Fi通信技术等,也包 含了终端技术,如实现传感网与通信网结合的网桥设备、为各种 行业终端提供通信能力的通信模块等。

5、(3)应用层物联网的应用层主要完成数据的管理和数据的处理,并将这些数据与各行业应用的结合。应用层包括两部分: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应用。物联网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中间件将许多能够公用的能力进行统一封装 ,提供给丰富多样的物联网 应用。统一封装的能力包括通信的管理能力、设备的控制能 力、定位能力等。物联网应用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各种应用,种类非常多。物联 网应用包括家庭物联网应用,如家电智能控制、家庭安防等,也 包括很多企业和行业应用,如石油监控应用、电力抄表、车载应 用、远程医疗等。应用层主要基于软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应用层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基于软件的各种数据处理技术,另外云计算技术作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平台,也将是物联网应用层的重要组成 部分。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目的。各种行业和家庭应用的开发 是物联网普及的源动力,将给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带来巨大利润。2物联网标准进展在标准方面,与物联网相关的标准化组织较多。图 2所示为 全球主要物联网标准组织的徽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