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53361040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总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 B、C、D 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题数:50,分数:50.00)1.必须摄取包括横膈立位腹平片的是*A.肠扭转B.肠梗阻C.肠套叠D.肠穿孔 E.急性肠炎(分数:1.00 )A.B.C.D. VE.解析:肠穿孔时必须摄取包括横膈立位腹平片,以观察有无膈下游离气体。 2.97mTc-MIBI双时相法甲状旁腺显像,静脉注射显像剂后何时显像A.15min 和5h* B.1h 和 2hC.3h 和 4h* D.10min 和60min* E.15min 和23h(分数:1.00

2、 )A.B.C.D.E. V解析:静脉注射97mTc-MIBI后,于15min和23h分别在甲状腺部位采集早期和延迟影像3. 不属于腰椎侧位诊断学标准要求的是* A.椎体骨皮质和骨小梁清晰可见B.椎弓根、椎间孔和邻近软组织可见* C.椎间关节及腰骶关节及棘突可见D. 腰椎椎体各边缘无双边显示E. 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 0.5mm(分数:1.00 )A.B.C.D. VE.解析:D属于体位显示标准要求,而不是诊断学标准要求。4. 有关DSA的适应证,错误的是A.先天性心脏病 B.血管先天性畸形C.严重的心力衰竭D.主动脉病变 E.肺动脉病变(分数:1.00 )A.B.C. VD.E.解析:严重的心

3、衰病人是 DSA的禁忌证之一5. 不用任何导管,将对比剂直接注入检查部位的造影是A.静脉肾盂造影* B.逆行肾盂造影* C.膀胱造影* D.男性尿道造影* E.肾动脉造影(分数:1.00 )A.B.C.D. VE.尿管等。解析:只有男性尿道造影。不用任何导管,将对比剂直接注入检查部位。其他有的肾排泄需导管、6. 不能显示第1、2颈椎的体位是 A.颈椎正位B.颈椎侧位C.开口位D.颈椎左前斜位E.颈椎右后斜位(分数:1.00 )A. VB.C.D.E.解析:颈椎正位可显示第 3 7椎体正位影像,第1、2椎体因与颅骨重叠不能显示。7. 放大倍数相同,所需曝光条件最高的是* A.腕关节放大摄影 B.

4、肘关节放大摄影C.膝关节放大摄影 D.肋骨放大摄影* E.肾动脉放大摄影(分数:1.00 )A.B.C.D.E. V解析:放大倍数相同,所需曝光条件最高的是肾动脉摄影。8. 曝光量过度,影片密度反而下降,其原因是胶片的* A.互易律失效* B.间歇曝光效应* C.反转现象* D.静电效应* E.压力效应(分数:1.00 )A.B.C. VD.E.解析:曝光量过度,影片密度反而下降,其原因是胶片的反转现象。反转现象的产生是潜影溴化的结果。9. 下面组合,错误的是A.视神经孔RheesB.岩骨半轴位Towne* C.瓦氏位Water D.柯氏位CaldweellE.许氏位Stenever(分数:1

5、.00 )A.B.C.D.E. V解析:许氏位Schuller , 25角刚位10. 不能用于直接X线摄影的胶片是* A.感蓝胶片* B.感绿胶片C.红外激光片D.乳腺摄影正色胶片*E.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分数:1.00 )A.B.C. VD.E.解析:红外激光片需要激光打印机的激光束曝光,不能用于直接X线摄影11. 中心线需向足侧倾斜 25。角的摄影体位是* A.梅氏位* B.许氏位* C.汤氏位* D.瓦氏位E. 瑞氏位(分数:1.00 )A.B. VC.D.E.解析:许氏位用于检查乳突,中心线需向足倾斜25。12. 下述关于肾脏CT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扫描前一周,禁服钡剂或含金属元

6、素药物 B.扫描范围自肾上腺上方 1cm至肾下极 C.扫描前口服1.2%稀释对比剂1000mlD.通常平扫即可发现钙化或阳性结石E.肾脏CT不需要做增强扫描(分数:1.00 )A.B.C.D.E. V解析:肾脏肾上腺检查通常需做增强扫描。它能够清楚地显示肾脏的血供,肾上腺、肾实质内病灶和周围 血管及淋巴结情况等。13. 与静态图像分析要点无关的是* A.脏器位置* B.脏器形态* C.脏器大小* D.放射性分布* E.时相变化(分数:1.00 )A.B.C.D.E. V解析:E是动态显像分析要点,动态显像分析要点除E外还有时相变化。14. CT拍片用的胶片属于 A.单面药膜分色片 B.双面药膜

7、感蓝片 C.单面药膜色盲片 D.双面药膜感绿片 E.单面药膜感蓝片(分数:1.00 )A. VB.C.D.E.解析:CT拍片用的胶片是属于单面药膜分色片。15.20cm水模中心测得的CT值标准偏差范围应是A.2 3HUB.2 7HUC.7 12HUD.12 18HUE.19 30HU(分数:1.00 )A.B. VC.D.E.2 7HU解析:20cm水模中心测得的CT值标准偏差范围应是16. 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胸骨角中点(气管分义)为定位点* B.胸骨角处胸厚1/2为气管层面* C.气管层面减1.5cm为左主支气管* D.气管层面减0.5cm为右主支气管* E.

8、层间距取2.5cm上下各取12层(分数:1.00 )A.B.C.D.E. V解析: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摄影层间距应为0.5cm17. 与摄影用X线管比,CT用X线管的突出特点是A.双焦点 B.外形尺寸大C.额定功率大D.阳极热容量大 E.有效焦点面积小(分数:1.00 )A.B.C.D.E.解析:VD属于CT用X线管的特点。18.不能由CT机传输的是* A.轴位扫描图像* B.三维重组图像*C.病人的信息 D.扫描参数信息* E.射线衰减信号(分数:1.00 )A.B.C.D.E. V解析:不能由CT机传输的是射线衰减信号。19. 在内耳CT扫描时,常选用* A.软组织算法* B.傅立叶图

9、像重建算法* C.高分辨率算法* D.标准算法E.低通滤过加权算法(分数:1.00 )A.B.C. 7D.E.解析:内耳CT扫描常选用高分辨率算法。20. 眼球异物定位摄影,放大率必须控制在A.1:1.0B.1:1.1C.1:13D.1:1.5E.1:2.0(分数:1.00 )A.B. 7C.D.E.10倍解析:眼球异物定位摄影,放大率必须控制在1:10,即摄影距离为定位器至胶片距离的21. 腰椎斜位标准片所见,错误的是* A. 15腰椎及腰骶关节呈斜位,于照片正中显示* B.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或前1/3处* C.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后1/3处* D.椎间隙显示良好,第3腰椎上、下面的两侧缘

10、应重合* E.与椎体相重叠的椎弓部结构,应显示清晰(分数:1.00 )A.B. 7C.D.E.解析:腰椎斜位片各椎弓根投影在椎体正中或后1/3处22. 肘关节侧位摄影,叙述错误的是A.肘关节弯曲呈90角B.尺侧靠近台面C.掌面与台面垂直D.五指紧贴台面E.肩部与肘部平齐(分数:1.00 )A.B.C.D. VE.解析:肘关节侧位摄影时,肘关节屈曲90角,尺侧在下,并使掌面垂直于胶片。23. CT拍片与常规X线拍片相同之处是 A.曝光方式B.胶片类型C.照片冲洗D.灰度调节E.图像格式(分数:1.00 )A.B.C. VD.E.解析:CT拍片与常规X线拍片相同之处是照片冲洗24. 表示注药压力的

11、统一标准单位是*A.PaB.mlC.ml/sD.mmHgE.kW(分数:1.00 )A. VB.C.D.E.解析:表示注药压力的统一标准单位是Pa,如颈总动脉注药时, 对比剂用量每次2025ml,注射流率1218ml/s,压限 300Pa。25. 肺部病灶CT值的测量选用病变中间层面,其原因是A.容易测量 B.病灶范围比较大 C.是病灶的实质所在 D.减少容积效应影响E.此层面增强效果好(分数:1.00 )A.B.C.D. VE.解析:肺部病灶CT值的测量选用病变中间层面,其原因是减少容积效应影响。26. 显像剂被脏器或组织摄取的机制与显像方法的关系中,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为* A.

12、化学吸附B.细胞吞噬C.通透弥散D.选择性浓聚*E.选择性排泄(分数:1.00 )A.B.C.D.E. V99mTc-DTPA经肾小球滤过排解析:肯定结构的非特异性底物经一定途径排泄,从而可使排泄系统显影,如 泄,可用于肾动态显像。27. 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A.浅呼吸屏气* B.深呼气屏气* C.深吸气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E. 腹式呼吸屏气(分数:1.00 )A.B.C. VD.E.解析: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分别与肺组织、腹腔脏器重叠,两者对X线的吸收差异很大,应根据膈上肋深吸气,膈下肋骨深呼气的技术选用曝光条件。一般使用滤线器,行高千伏摄影。28. CT图像后处理中电子放大

13、的特点是* A.图像放大,像素数量不变 B.图像放大.像素数量成比例增加* C.图像放大,像素数量成比例减少* D.图像放大2倍,像素数增加4倍* E.图像放大2倍,像素数减少4倍(分数:1.00 )A. VB.C.D.E.解析:CT图像后处理中电子放大只是一种电子增强放大,只利用软件功能的放大,不能改变像素的数量。29. 摄双肾区片,中心线应通过* A.剑突* B.脐C.耻骨联合上缘* D.剑突与脐连线中点* E.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分数:1.00 )A.B.C.D.E.解析:VX线中心线对准胸骨剑突与脐部连线中点,经第1腰椎垂直射入胶片。30. 静脉胆囊造影应用的对比剂是 A.碘番酸B

14、.碘阿芬酸C.胆影葡胺* D.泛影葡胺 E.欧乃派克(分数:1.00 )A.B.C. VD.E.解析:静脉胆囊造影应用的对比剂有泛影葡胺和胆影钠。31. 不符合胶片保存条件的是* A.胶片要冷藏* B.储存条件要标准 C.防止压力效应的产生 D.避免有害气体接触* E.只要胶片不过期即可(分数:1.00 )A.B.C.D.E. V解析:胶片的有效期是指在标准储存条件下,如储存条件恶化,在有效期内质量也会下降。32. 摄取同一部位,与常规相比,放大摄影条件正确的解释是* A.两者条件相同* B.需降低曝光剂量* C.需增加曝光量* D.很难确定增和减* E.需降低管电压(分数:1.00 )A.B

15、.C. VD.E.解析:放大摄影时,肢-片距较大,透过肢体的低能量射线易被空气吸收,故总的曝光条件较普通 稍大。33. 关于胸部侧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胸部侧位片定位B.由胸部正位片定层C.圆形病灶不可采用圆轨迹D.人体冠状面平行于台面E.取标准侧卧体位(分数:1.00 )A.B.C.D. VE.解析:胸部侧位体层时,身体中矢状面与台面平行、34. 常规采取仰卧正位体位摄影的是* A.胸骨正位 B.胆囊正位* C.心脏正位* D.膈下肋骨* E.锁骨正位(分数:1.00 )A.B.C.D. VE.解析:摄取膈下肋骨时常规采取仰卧正位体位摄像,因仰卧膈下肋更贴近胶片,即胶一片距小,图像更清

16、晰。35. 上腹部CT检查前,一般需口服稀释的阳性对比剂,通常检查前30min1次口服的量是* A. 50 100ml* B. 100 200mlX线摄影模糊减轻,* C. 300 500mlD. 800 1000mE. 5001500ml(分数:1.00)A.B.C. VD.E.500ml解析:上腹部CT检查前,一般需口服稀释的阳性对比剂,通常检查前30min 1次口服的量是:30036. 颅脑CT扫描采用的听眶线是 A.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 B.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 C.外耳孔与眉上缘中点的连线D.外耳孔与鼻翼的连线 E.外耳孔上缘与眶上缘的连线(分数:1.00 )A.B. VC.D.

17、E.解析:颅脑CT扫描采用的听眶线是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又称大脑基底线。37. 距骨下关节面呈切线位显示的摄影体位是* A.足正位B.足斜位* C.跟骨轴位* D.跟骨侧位* E.踝关节正位(分数:1.00 )A.B.C.D. VE.解析:跟骨侧位像距骨下关节面呈切线位显示,其关节间隙清晰可见。38. 属于肝脏排泄的对比剂是A.碘必乐 B.碘苯酯C.碘番酸D.碘化油 E.碘肽葡胺(分数:1.00 )A.B.C. VD.E.解析:属于肝脏排泄的对比剂有:碘番酸、碘阿芬酸、胆影葡胺。39. 正常组织显影,而病变组织不显影的显像是* A.平面显像* B.断层显像C.阴性显像* D.阳性显像*

18、E.介入显像(分数:1.00 )A.B.C. VD.E.解析:正常脏器和组织细胞可选择性摄取某种放射性药物,能显示出该脏器或组织的形态和大小,而病灶 区失去正常组织细胞的功能,故常不能摄取显像剂,呈现放射性分布稀释或缺损。40. 标准的跟骨轴位像,横径与纵径投影比例约为A.1:1B.1:1.5C.1:2D.1:2.5* E. 1:3(分数:1.00)A.B.C. 7D.E.解析:标准的跟骨轴位像。横径与纵径投影比例约为1:241. 减少和排除散射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B.用金属后背盖的暗盒减少散射线C.用遮线筒或缩光器来减少散射线D.选择高电压摄影的方法E.使用滤线栅法

19、排除散射线(分数:1.00 )A.B.C.D. 7E.解析:X线波长越短,强度越大,产生的散射线就越多。42. 不符合胸部正位成像技术条件标准的是* A.管电压取120125kV* B.选用大宽容度屏-片组合,相对感度100* C.滤线栅取10:1以上的栅比* D. X线管总滤过不低于 3.0mmAl*E.采用自动曝光控制(分数:1.00 )A.B. 7C.D.E.解析:胸部高压摄影,应选择大宽容量具有扁平颗粒技术的屏一片组合,相对感度在400而不是10043. 能较好地反映胆囊浓缩功能的造影方法是* A.静脉法胆系造影* B. 口服法胆系造影* C.术中胆道造影 D.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E.内

20、镜逆行胆道造影(分数:1.00 )A.B. VC.D.E.解析:能较好地反映胆囊浓缩功能的造影方法是口服法胆系造影44. CT拍片用的胶片属于 A.双面药膜感蓝片B.单面药膜分色片C.单面药膜色盲片D.双面药膜感绿片E.单面药膜感蓝片(分数:1.00 )A.B. VC.D.E.解析:CT拍片用的胶片属于单面药膜分色片45. 对照片冲洗质量影响最严重的原因是* A.显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B.定影液补充量调整偏低* C.显影液混入定影液* D.定影液混入显影液* E.冲洗水流量偏低(分数:1.00 )A.B.C.D. VE.解析:工作中不慎在显影液中混入定影液,会突然引起处理性能的异常表现,灰雾

21、度上升,严重影响冲洗 质量。46. 下述用于CT图像合适的窗位组合是 A.软组织060,肌肉(增强)60150,肺-300-750 B.软组织3080,肌肉(增强)60150,肺-300-750 C.软组织060,肌肉(增强)4080,肺-300-750 D.软组织060,肌肉(增强)60150,肺-500一800 E.软组织3080,肌肉(增强)4080,肺300750(分数:1.00)A. VB.C.D.E.解析:窗位的设定应取所需观察部位的平均值,如软组织060,肌肉(增强)6047. 显像剂被脏器或组织摄取的机制与显像方法的关系,放射性胶体淋巴显像为* A.化学吸附 B.细胞吞噬* C

22、.通透弥散D.选择性浓聚E.选择性排泄(分数:1.00 )A.B. VC.D.E.解析:淋巴结的吞噬细胞亦可通过吞噬或胞饮作用转移血管外的胶体颗粒或其他液体物质, 流淋巴结的形态、分布、大小及功能状态。48. 与CT诊断定性无关的因素是* A.病人的体型* B.病程的长短* C.辐射发射的时间* D.病人的呼吸150,肺-300 -750。借此可显示引E.病变的性质(分数:1.00)A.B.C. VD.E.解析:与CT诊断定性无关的因素是辐射发射的时间。49. 肺部CT扫描,重点观察间质性、弥漫性病变时,一般采用 A.软组织扫描模式B.高分辨率扫描模式 C.重叠扫描方式 D.局部放大扫描 E.标准扫描模式(分数:1.00 )A.B. VC.D.E.解析:肺部CT扫描,重点观察间质性、弥漫性病变时,一般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并改变层厚为12mm50. 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相比,硬件方面最大的改进是A.机架的孔径增加* B.变压器的体积增大* C.探测器的排数增加D.球管的体积缩小* E.检查床的操作可遥控(分数:1.00 )A.B.C. VD.E.解析: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相比,硬件方面最大的改进是探测器的排数土曾力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