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校庆周年上领导致辞发言稿

上传人:d**** 文档编号:53314945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年校庆周年上领导致辞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校庆周年上领导致辞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校庆周年上领导致辞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20年校庆周年上领导致辞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校庆周年上领导致辞发言稿(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校庆周年上领导致辞发言稿校庆是建校周年的纪念日,是学校比较重大的庆典日子。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领导们都准备了哪些发言呢?下面为大家推荐了校庆领导发言稿,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 上午好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们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润物春雨中,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 建校十周年华诞。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家委会和群体家长对十周年校庆表示热烈的祝贺 ! 对三原学校的美好前景表示衷心的祝福 !岁月如梭,十年的时光飞逝而过。在这十年间,三原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其坚实的步伐从平凡走向成功,取得骄人的成就,受到全社会的普遍赞誉。在这十年间

2、,学校践行“追求个体的生命活力、追求个体的做人成功、追求个体的学业成功”的目标。培养出了一届届优秀的毕业生。其中不乏学有成就或事业有成的姣姣者。 倍受国内外业界人士的推崇个社会各界的好评。为母校争得了荣誉。岁月如歌。十年的历程,是一首高亢激昂的歌,又是一首婉转迂回的歌。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战胜困难取得一个个的胜利。 迎来了“阳光明媚,春色满园”的大好局面。而且通过这种经历过程, 使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们的心 () 贴得更近,创建一流名校的合力更为强劲 !十年成就,十年历程,赋予了三原学校的历史使命。让三原学校站在了一个新的、 更高的起点:也给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和

3、全体师生提出来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坚信,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三原人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形式和挑战,并一定能够再接再励, 取得更新的胜利 !我们家委会成员将和全体家长一道,积极配合学校落实各种举措,更好的实现“三个追求”的目标。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三原学校快乐的学习、 充实的生活、健康的成长。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三原校园这片沃土茁壮成长, 培育人才!我们将以加倍努力的工作,为实现三原学校,新的战略目标、为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为铸就全球化的时代名校, 而共同奋斗,迎接三原教育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谢谢大家。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在菊黄枫红、红梅争艳的美好季节,我们乘着党的十六大

4、东风,本着“弘文励教、联络校友、共商大计、促进发展”的宗旨,欢聚一堂,在这里隆重举行学校二十周年华诞庆典。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谨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前来参加庆典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校友们, 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 南雄一中于 1982 年正式诞生了。 20 年来,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南雄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 学校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可喜变化。“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日趋成熟。 20 年来,学校始终围绕上级领导要求我们“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办学”的办学标准,遵循“弘文励教,志存高远”的校训,不断辛勤耕耘,艰苦创业

5、,开拓进龋我们的老师始终勤教善教、甘为人梯 ; 我们的学子始终严谨笃学、立志成才, 保证了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届届相传,从而使我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日趋成熟,良好的校风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发展特长”的办学特色日趋明显,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20 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发展特长”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质量观和发展观, 努力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才,终于走出一条成功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之路。 20 年来,学校高考成绩年胜一年, 为各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各类优秀

6、人才 ; 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尤其是学校田径队被社会誉为“粤北学校体育的雄鹰”,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称赞。这几年,学校荣誉接踵而至,先后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广东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 “韶关市教育改革先进单位”等几十个集体荣誉称号,初步构建了“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管理制度为保障、以改革促发展、突出学生个性、保证学生全面成才”的教育模式。学校不但办出了声誉,而且办出了特色。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首先是教师队伍得到了加强。现在学校共有 180 多位教职员工,其中高级教师有四十多人。到目前,共有 57 名教师获得国家、 盛市先进个人称号,

7、有 11 个教研课题出成果,教师素质的加强,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 其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学校从原来仅有的 2 幢教学楼、 2 幢宿舍楼,已发展到如今的 3 幢教学楼, 1 幢科学馆, 1 幢综合楼, 4 幢学生宿舍楼和功能完善、 近千平方米的学生餐厅, 以及高标准配置的电脑室、语音室等一大批教育教学设备 ; 再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学校面积已发展到 8 万多平方米,校园环境清新优雅,是南雄较有特色的“园林色单位”和理想的求学场所。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

8、望,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 必须全面汲取我们 20 年的办学精华,做到扬己之长 , 谋快速发展之道 , 进一步把学校办大、办强,为南雄的教育发展再立新功。为此,我们将把这次校庆作为学校新的起点,乘着十六大的东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开拓进龋通过在制度上完善、管理上创新,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通过遵循开源节流的原则,进一步拓宽集资办学渠道,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 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 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 , 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 通过进行教育创新 , 推进素质教育 ,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终建

9、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 , 激发受教育者具备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力争早日把我校办成一所 “学生追求、家长信赖、社会追崇”的省一级学校,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忆往昔峥嵘岁月, 我们无愧于天地 ; 喜今朝宏图绘就, 我们更豪情满怀。我们相信,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在南雄人民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学校的明天会更美好 !最后,祝各位领导、来宾、校友、师生员工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事业有成、万事胜意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校友、同志们、同学们

10、:在这美好的金秋九月,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迎来了 60 华诞。欢乐的石化大学校园展开热情的臂膀, 迎接四面八方的宾朋和校友, 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光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海内外所有的石化大学人致以节日的祝贺 !六十载岁月如歌,春华秋实。六十年前,为了恢复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 培养我国急需的石油工业人才,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亲自关怀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前身 “大连石油工业学校” 于 1950 年 11 月 1 日在大连诞生, 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 1953 年中央燃料工业部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

11、的发展石油工业的方针和任务,将学校北迁抚顺办学,更名为“抚顺石油学校”。 1958 年扩建为“抚顺石油学院”,其间几经变迁,先后隶属石油工业部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XX年 2 月学校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XX年 10 月原国家重点中专、有着 51 年办学历史的“抚顺煤炭工业学校”整体并入,开设高职教育,为我校壮大了实力。 XX年 2 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60 年来,从风华正茂的大连石油工业学校, 到历经风雨的抚顺石油学院, 再到展翅腾飞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我们与国家能源工业同发展, 与时代社会共进步。辽宁石油化工

12、大学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 见证了新中国能源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轨迹,是中国石油、煤炭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六十载英才济济,桃李芬芳。学校六十年的办学成就铭记着广大校友的功勋。从渤海之滨到沙漠边陲,从松辽平原到南海边疆,从中亚中东到南美非洲,到处都有石化大学人的身影。 8 万多名校友活跃在石油石化和煤炭等各行各业, 他们当中不少人, 包括在座的许多校友,已经成为勤政为民的政界领导,叱咤风云的企业精英,甘为人梯的学界名师,成就显赫的科技专家,驰骋市场的创业英才,以自己的突出贡献响誉世人。还有更多的校友,他们在石油石化、煤炭等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艰苦创业、永不服输、发奋图强,展示了扎实

13、的基础、充足的后劲、全面的素质、卓越的才华,创造出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各方的认同和社会的赞誉。校友们,无论你们身在何处,位居何职,都是母校的学子 ; 无论你们成就大小,贡献多少,都是母校的荣耀。母校为你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母校衷心地祝福你们 !六十载薪火传承,呕心沥血。一代又一代石化大学人为了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社会进步、能源发展,以默默耕耘、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与学校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留在这片热土上,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他们不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而且致力科研,创新科技,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办学之路, 为石油石化和煤炭等行业创造了一大批

14、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石化大学不断前进的道路上, 活跃着广大教职工追求探索的身影,留下了他们敬业奉献的足迹, 记载着他们永不磨灭的功勋。响誉省内外高教战线的师德楷模路永洁,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回首一路风雨,我们永远铭记为石化大学的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先贤和前辈, 永远不会忘记甘苦备尝、 矢志不渝的离退休老同志,永远不会忘记立足岗位、奋力拼搏的全体教职工,我们向所有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付出艰辛劳动的同志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 石化大学的历史上永远铭刻着你们不朽的丰碑 !六十载励精图治,铸就辉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石化大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建校初的二三百亩地、三四个专业、

15、四五百名学生,发展到今天占地 1906 亩,建筑面积 64 万平方米,办学规模 23000 余人,拥有 2 个联合培养博士点、 26 个硕士点、 11 个工程硕士领域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9 个本科专业、 26 个高职专业和包括民办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国际教育在内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始终把面向行业、立足地方的“顶天立地”战略作为长期发展战略, 紧跟石油石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布局, 建成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和石油天然气工程两个辽宁省高水平一级重点

16、学科 ; 建成了 13 个覆盖石油石化主要领域的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 建成了 4 个省级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团队 ; 建成了辽宁省雷锋研究会、辽宁省维护社会稳定学会两个省级研究会。 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揽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 550 余项,获国家和省市科技成果奖 46 项,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全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XX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XX年 4 月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高校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的光荣称号。学校大力实施外向战略,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先后与 10 多个国家的

17、20 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今年3 月学校成功实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四方共建我校,为我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平台。更为宝贵的是,学校形成了雷锋“五个一”精神的育人特色,形成了“团结、求实、严谨、创新”的优良校风和“问学穿石、修身诚化”的校训,成为推动学校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将永远激励着所有的石化大学人以事业为重, 以奉献为荣,开拓进取,不懈追求。学校取得今天的发展和成就,承载着教育部、辽宁省等主管部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抚顺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和厚望。在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我们向长期关注和支

18、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们,向所有对母校赤子情深、关爱备至的校友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六十载甲子轮回, 继往开来。今天,石化大学又站在新的起点,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有幸处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本世纪头 20 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校谋求更大更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回顾历史,我们深感欣慰和自豪; 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满怀。 我们将继续秉承先人的优良传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辽宁省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四方共建我校为契机,以服务石油石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和外向战略,深化体制改革,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学术团队,构筑学科高地,放大优势特色,精心打造石油石化高水平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学术交流的基地,力争用五至十年时间,将我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 特色明显,省内一流,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行业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石油石化、煤炭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祝大家事业顺达,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看过“校庆领导发言稿”的还看了:1. 校庆至领导邀请函2. 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领导讲话稿3. 校庆十周年发言稿4. 校庆教师代表发言稿5. 校庆校长致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