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启智慧之门》读后感

上传人:古*** 文档编号:53197388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叩启智慧之门》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叩启智慧之门》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叩启智慧之门》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叩启智慧之门》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叩启智慧之门》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叩启智慧之门读后感叩启智慧之门读后感 在这次校园开展的教师阅读活动当中,我很有幸阅读到了叩启智慧之门这本充满趣味的教育类书籍。这本教育书籍因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还原,而使得这本整本书充满了一种激情澎湃、趣味盎然的特质。本书中对北正街小学的教学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和提炼。并且对该小学的课堂教学发展脉络进行了360全方位无死角透视。在这本书所描绘的课堂教学发展脉络之中,我看到了前瞻的理论、隽永的哲思,以及动人的故事和多面的课例。作者从一名北正街小学普通教师的视角,去看待现代课堂教学的改革可能性。我个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认为,无论是从教学思想还是教学实践来看,本书作者都有着其过人之处。他创作这本书的目

2、的就是为了对现代小学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切的呼唤,而呼唤的内容则是一场针对小学教师领域和课堂教学领域思想的大变革。这本书总共分为九章。从意蕴追溯到践行思索。作者很好的为我们阐述了如何开展这项名为“乐疑”的教学实验研究。所谓“乐疑”,就是指培育孩子们的乐于怀疑的一种精神。作者将其对“乐疑”这一教学方式的思索,探究过程和总结内容都完美的展现了出来。在对乐于课堂的教学意蕴进行追溯的过程当中,笔者发现该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行剖析。其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正面的,过去笔者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对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课堂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标总是感到迷惑,但是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作者所使用的

3、课堂教学分析方法令我茅塞顿开。通过有效地对“乐疑”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详尽的理论透视,作者在我的眼前展开了一个十分精细的课堂教学画卷。例如书中举到了这样一个例子:作者讲述他在教授小学语文课文司马光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领会司马光的。神情仪态和机敏的动作,他特地让几名同学上台,按照课文中的内容再现了司马光救人的过程。然后他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司马光能够在情急之下做出这样的举动?这与司马光后来成为一个著名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又要从司马光的所作所为当中学习到一些什么?通过结合课文内容,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能够直接让学生引起深度思考的问题,学生们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当中

4、,逐渐的领会到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同时他们也明白了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并且养成了乐于探究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除此之外这本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构建相应的课堂文化,而这种对课堂文化的构建在一些外语课程中尤其是英语课程中是最为需要的。因为外语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于其他文化理解和交融的过程。作者在进行乐于课堂文化教学的过程当中,他详细谈到了如何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们理解所学习内容的相关文化,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的构筑适应教学内容的课堂文化,最终达到让学生深层次领会所学习的科目内容的目的。接下来我在本书阅读过程当中,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对于课堂教学的特色

5、表达和品鉴。作者举了很多小的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发生的一些细节或实例。在这些细节和实力当中。作者结合各类不同的课堂情况让我们看到,在作者所指导过或者是听取过的每一节小学课程中,他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豐富的思考和独到的分析方式,同时,由于它结合“乐疑”这一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对传统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再剖析,原本一些单一且不具有任何内涵的一些课堂教学过程拥有了新的变化。例如,作者在对他们所在的小学的一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一个分析当中就指出,通过“乐疑”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本来授课方式较为枯燥乏味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变得既生动又有趣,还能够让孩子们学到相关的社会常识和做人的道理。由此可见,教师在“乐疑”这

6、一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能够让很多课程发挥出原来可能并不属于它的一些更多的内涵。最后笔者想说的是,这本叩启智慧之门在教学案例和教学思考的表达方面是非常具有深度的。而作品所立足的背景,北正街小学在当地的小学中也是因为实现了新的教学方式而成名的。但是作者在编写这部书的时候,并没有给人一种强行推销本校新的教学改革实验的感觉,而是现身说法,尝试着带领着阅读本书的每一位小学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去进入到他们学校的教学过程当中,并且去观摩和感受新的教学方式。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和我的其他一些也已经读过这本书的同事们交流了一下。他们都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吸引了他们能够将全书进行仔细而彻底地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当,他们还会跟随着作者进行思考,比如作者在过去没有采取新的教学方式的时候,就产生过很多如何改变当前小学部分课程教育方式之中的一些不合适之处的想法我其中的一位看过这本书的同事说,作者所提到的一些对于小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变的想法,恰好也是他在过去的教学过程当中所思考过的。我认为这也许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能够让读者和作者的想法产生共鸣。这也是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本书,将它细细阅读并写出这篇读后感的原因。我希望通过这篇读后感,能够让自己在今后的小学课堂教学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定。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