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53185058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编订人 编订日期会 签部 门职 务姓 名日 期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冻干粉针剂车间设备工程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生产管理部总经理质量副总车间主任 设备工程管理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生产管理部经理 批准人 批准日期文件名称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B-ZYZ-004-A 编 制 人编制日期年 月 日复制份数 审 核 人审核日期年 月 日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批 准 人批准日期年 月 日生效日期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设备工程管理部、冻干粉针剂车间编制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目 的:建立一个冻干粉针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再验证方案,以规范冻干粉针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

2、工艺验证工作,证明所生产的无菌产品可以在规定的环境、工艺和操作下能有效防止微生物污染,同时确定无菌灌装室内允许的最多人员数量,使生产的注射剂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尤其符合无菌标准要求。范 围:冻干粉针生产线无菌工艺的验证。责 任:设备工程管理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质控主管、质保主管内 容:1.概述培养基模拟灌装是在与实际生产相同的工艺条件和操作方法下,模拟灌装经除菌过滤的胰酪胨大豆胨肉汤培养基适量到抗生素瓶中,压塞后,在36条件下冻干,轧盖后,按规定条件进行培养,以确认无菌灌装工艺的可靠性。在此验证之前,空气系统、水处理系统、灭菌系统等验证工作均已完成。2.验证目的通过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证明,在

3、无菌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规程,可使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并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置信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对整个无菌灌装过程进行验证试验,根据验证结果来评估生产线正常运转时对微生物控制的状况,判断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利用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来证明,在正常状态下,生产过程是可靠的,满足当产品污染的概率为0.10%时,无菌性的可信限为95%的要求。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3. 验证分工3.1验证小组3.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3.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

4、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文件名称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B-ZYZ-004-A3.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3.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3.1.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3.1.6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3.2设备工程部3.2.1负责组织验证所需厂房、设施、设备、仪器的验证。3.2.2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3.2.3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3.3 质量管理部3.3.1负责拟订验证方案3.3.2负责取样及对样品的检验。3.3.3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填写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批准。3.4冻干粉针剂车间3.4.1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3.4

5、.2负责设备的操作。3.4.3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填写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批准。成 员职 责黎士柱负责整个验证过程的规划指导和生产安排蔡萍、耿艳、张宏负责整个验证过程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张为民负责整个验证过程的设备管理于久红、孙明、修应清负责对验证过程进行监督及验证文件的整理佟艳杰、秦晓红负责制备培养基负责培养基灌装及工艺控制点的控制孙明、吕艳玲负责样品培养、阴阳对照实验及无菌灌装室内沉降菌、浮游菌、尘埃粒子数的监测4.验证实施的必要条件4.1系统保证要求: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实施之前,必须完成以下验证实验:4.1.1公用工程:空气净化系统验证 纯化水系统验证 注

6、射用水及纯蒸汽系统验证(4)压缩空气系统验证文件名称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B-ZYZ-004-A4.1.2灭菌系统:干热灭菌验证 湿热灭菌验证 臭氧灭菌验证4.1.3无菌环境保持系统验证:灌装区域、环境内无微生物污染。4.1.4设备验证及设备清洁验证:相关设备验证及设备清洁验证全部完成且符合要求。4.2 使用的主要设备序号设 备 名 称型 号数量生 产 厂 家1浓 配 罐V0.1m31长春可之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稀 配 罐V0.3m31长春可之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缓 冲 罐V01m31长春可之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湿法超声波胶塞清洗机KJCS-41温州亚光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7、5多功能铝盖清洗机DQXL-21温州亚光制药机械有限公司6立式超声波洗瓶机QCL801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7杀菌干燥机SZA620/431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8灌装加塞机DGS12A1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9轧盖机ZG300C1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10冻干机Lyo-81上海车家龙科技有限公司11机动门脉动真空灭菌器XG1.DWX-0.36B1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公司4.3使用的物料准备(依据模拟灌装的批量核定下述材料数量)4.3.1 生产批量的确定:4.3.2 使用的物料信息品 名批 号数 量生 产 商抗生素瓶( ml)丁基胶塞铝塑复合盖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4.4 验证所需文件配剂称量岗位操作规

8、程、配剂岗位稀配操作规程、灌封岗位操作规程、洁净区沉降菌文件名称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B-ZYZ-004-A落测定操作规程、进入洁净区的物料清洁操作规程、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冻干粉针剂车间监控管理规程4.5模拟灌装过程操作规程及操作人员控制4.5.1所有参加模拟试验的操作人员均应经过GMP、无菌操作、无菌更衣程序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4.5.2参加模拟试验的操作人员数及人员构成应严格控制,非规定的验证小组成员严禁在模拟试验过程中进入模拟试验现场,模拟试验现场人员数不得超过5人,人员的进入及退出应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入及进退出次数。4.5.

9、3 模拟灌装试验中使用的抗生素瓶和胶塞的清洗、灭菌;设备的清洗、消毒;与产品接触的灌装设备部件的清洗、灭菌;灌装过程必须遵循与实际生产操作相同的标准操作规程。4.5.4 在培养基灌装设计中,工艺条件的选择应选取合理的“最差条件”,用最差条件来对工艺流程、设备和整个系统进行挑战。最差条件如下: 4.5.4.1 在准备阶段将物料、灌装部件和待灌装的容器按照工艺要求在无菌条件下保存到被允许的最长时间,4.5.4.2 培养基在灌装前保存在储罐中的时间挑战至最长工艺允许时间,4.5.4.3 灌装时在关键区域保留最多的人员,4.5.4.4 用促生长的培养基来代替实际生产时要灌装的物料,4.5.4.5 灌装

10、机灌装速度保持略低于生产时灌装速度(根据全批量的操作时间而定),4.5.4.6 每个容器灌装培养基的量不需要和实际生产时完全一样。可以根据容器大小来确定灌装量,但必须保证灌装后将容器来回翻转,培养基可以完全接触到容器和密封件内表面,4.5.4.7 漏液:4.5.4.8 倒瓶的处理:4.5.4.9 故障维修:4.5.4.10 生产活动频率最高:5.验证内容及记录5.1相关物料的预处理5.1.1胰酪胨大豆胨肉汤培养基的准备每批灌装应5000瓶,按每瓶灌装胰酪胨大豆胨肉汤培养基2.5ml计,除去损耗,约需胰酪胨大豆胨肉汤培养基粉末0.6Kg(配置成20L)。三批共需培养基粉末1.8Kg。5.1.2抗

11、生素瓶的清洗灭菌5.1.2.1超声波清洗后,310 ,10分钟干热灭菌。灭菌后做无菌检查,应符合规定。文件名称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B-ZYZ-004-A5.1.2.2执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操作规程,每瓶用20ml内毒素检查用水荡洗后做内毒素检查,应0.25EU/ml。5.1.3胶塞的清洗灭菌5.1.3.1胶塞清洗灭菌后做无菌检查,应符合规定。5.1.3.2执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操作规程,取胶塞40只,加入100ml内毒素检查用水震荡后,做细菌内毒素检查,应0.25EU/ml。5.2相关实验5.2.1培养基灵敏性试验5.2.1.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

12、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以下三种菌种(菌种来源:黑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 26003铜绿假单胞菌 CMCC(B) 10104枯草芽孢杆菌 CMCC(B) 63501白色念珠菌 CMCC(F) 98001黑曲霉菌 CMCC(F) 980035.2.1.2 试验用设备及材料:冰箱、恒温培养箱、高压真空灭菌锅、恒温干燥箱、刻度吸管、90mm培养皿、大试管、小试管、试管架、天平、接种环、酒精灯、洁净工作台、培养基、灭菌生理盐水。5.2.1.3 菌液制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

13、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中,3035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加入3-5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塞有适量疏松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5.2.1.4培养基接种:取每管装量15ml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分别接种

14、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各2支,每支接种菌量1ml(菌量小于100cfu),另一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3035培养5天。取每管装量为15ml的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5支,分别接种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各2支,每支接种菌量为1ml(菌量小于100cfu),另一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2328培养5天。逐日观察结果。5.2.1.5结果判断: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则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文件名称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B-ZYZ-004-A5.2.2 完整性测试:将挑战菌株接种在不少于1000ml的大豆胰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15、以制备试验菌悬液。使用前菌悬液中挑战菌浓度不低于每毫升106CFU。将100个挑战瓶倒置于试验菌悬液中,并应确保瓶身、瓶颈和瓶盖外表面浸没于菌悬液中。浸没时间不应少于4 小时。浸侵结束后将挑战瓶取出并将外表面擦拭干净。然后将每瓶容器来回翻转,确保容器的内表面和胶塞内表面跟培养基完全接触。然后在阳性对照相同条件下培养至少7 天后目视检查。如果阳性对照生长良好而挑战瓶内无生长,表明无菌容器系统的完整性测试通过。5.2.3培养基无菌性试验将刚刚灌装的100支培养基,盖塞、封口。其中50支放于3035下培养14天,同时将另外50支放于2328下培养14天。14天内各试管培养基中应无任何微生物生长。5.

16、2.4培养基阳性对照在模拟灌装过程的前、中、后段,随机抽取100支,1/2接种小于100CFU的枯草杆菌芽胞,另外1/2接种小于100CFU的白色念珠菌,分别在3035和2328条件下各培养7天,7天内至少有50%的接种抗生素瓶内的培养基中有明显的接种微生物生长,并以此作为阳性对照。5.3生产环境、人员及设备检查5.3.1无菌灌装试验的操作环境对无菌区墙壁、门、设备以及操作人员可能接触的各种表面进行无菌检验。其取样方法、取样点、取样频率见取样计划。在进行取样时其取样面积应保持在25cm2。检验结果应符合下表规定。5.3.2无菌灌装操作人员卫生检查:检查参加模拟试验的操作人员洁净服和手套:每批无

17、菌试验抽取无菌灌装间操作人员2人做此项检查。操作工手套每只取1个样,每个样用无菌棉签擦拭25cm2面积,全部检出菌数应1CFU,;操作过程穿的无菌服每人取两只前臂及前胸共3个样,每个样用无菌棉签擦拭25cm2面积,每个取样点5CFU。洁净度级别尘粒最大允许数/ 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表面微生物洁服0.5m5m浮游菌/m3沉降菌/皿接触(f55mm)cfu /碟5指手套cfu /手套25cm2百级3,500051(4h)115CFU万级35000020001003555.3.3设备清洁检查文件名称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B-ZYZ-004-A对一侧内墙壁,无菌灌装区内门把手,

18、胶塞清洗机开门螺旋,灌装机上塞料斗,西林瓶灭菌烘干隧道出口处、理瓶转盘,灌装机控制面板,物料周转桶、周转托盘等取样点取样做无菌检查,应符合规定。5.3.4取样计划:监测项目取样方法取样频率取样要求操作人员无菌性检查棉签擦拭法模拟试验开始前,试验进行一半时间,试验结束后,分别对操作人员进行取样监测取样时,被取样的操作人员应离开灌装机,在灌装室的一角将双臂平伸,静止不动,取样人员按棉签擦拭取样法在最短时间内取样。每次对同一操作人员进行取样监测时,其取样点应不相同。无菌灌装区无菌性检查棉签擦拭法模拟试验开始前,试验进行一半时间,试验结束后,分别根据取样点要求对无菌区进行取样监测根据取样点要求取样,取

19、样面积固定,每次取样面积为25cm2。每次应选择不同位置取样,其重点为操作者可能接触的各种表面。空气微生物数量监测沉降平皿法每小时取样一次根据取样点分布图布置培养皿,各取样点每小时更换取样皿进行检测。灌装机附近设置四个以上的取样平皿连续暴露取样。另有一个平皿应放置于微生物监测室情况最差的部位。浮游菌采样每30分钟监测一次取样操作时应由专人进行尘埃粒子监测粒子计数器每30分钟监测一次监测应由专人按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取样注意事项:、操作人员无菌性检查取样点:操作人员的无菌服、手套、胸前、前臂等部位。、无菌灌装区无菌性检查取样点:其取样重点为无菌灌装区内墙壁、门、设备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可能接触的各种表面

20、。每次取样应包括:一侧内墙壁,无菌灌装区内门把手,胶塞清洗机开门螺旋,灌装机上塞料斗,西林瓶灭菌烘干隧道出口处理瓶转盘,灌装机控制面板,物料周转桶、周文件名称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B-ZYZ-004-A转托盘等处。、空气微生物数量监测沉降平皿法取样点:取样点见附件冻干粉针剂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空气微生物监测沉降菌平皿取样点分布图。、空气微生物数量监测浮游菌测试取样点:按无菌灌装区面积等分进行取样,每个测试点距离1米,测试点距内墙面0.5米,另外在灌装面、胶塞清洗机胶塞出口处、西林瓶灭菌烘干隧道出口处分别增加一个测试点。、尘埃粒子监测取样点:按无菌灌装区面积等分进行取样

21、,每个测试点距离1米,测试点距内墙面0.5米,另外在灌装面、胶塞清洗机胶塞出口处、西林瓶灭菌烘干隧道出口处分别增加一个测试点。5.4培养基模拟无菌灌装试验操作上述相关物料的预处理、相关实验、生产环境、人员及设备检查均已完成,按每批不少于5000瓶的批量进行培养基模拟无菌灌装。5.4.1确定每个灌装室内的房屋面积及可能允许的最多人数:5ml: m2大约容纳5人。 2ml无菌灌装室内先允许包括操作工在内的6名人员进入,30min后监测其沉降菌、浮游菌及尘埃粒子数。 5.4.2启动粉针联动生产线,模拟实际生产的条件下,将胰酪胨大豆胨肉汤培养基灌装到7ml抗生素瓶中,装量2.5ml/支,盖塞,然后放到

22、传送带上,自动传送至轧盖间。在轧盖机上轧盖,已轧盖的样品,放入不锈钢托盘内,每一个托盘均应粘贴托盘标记,明确标示以下内容:托盘编号、生产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备注等。备注应特别标记生产过程中修机前后托盘,以便于调查其污染原因。并记录。然后,将托盘按编号顺序依次放到冻干机中,冷冻温度不得低于3。冻干时间设定为24小时,抽真空(真空度: )、全压塞后按生产工艺要求进行铝盖密封作业。至此供试品已全部制备完成。5.5微生物培养5.5.1 每瓶在培养前和培养中间阶段都要来回翻转,这样确保容器的内表面和胶塞内表面跟培养基完全接触,模拟灌装生产的全部样品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14天,先在较低温度(2328)下培养

23、7天,然后在较高温度(3035)下培养7天。在第三天和第七天之间至少观察培养基灌装品的微生物生长情况一次,并且在检测期间的最后一天至少再观察一次,并对污染瓶中的微生物进行总结其特点。5.5.2结果判定:经试验灌装好的培养基按以上要求培养14天后,应将每瓶培养基对着灯光仔细目测。透明、澄清、无混浊的培养基判为无微生物生长;培养基混浊或有悬浮的菌丝或菌落,则需做进一步的微生物生长检查,以确定培养基是否真正染菌。一旦确认染菌,应明确记录瓶号、瓶数,文件名称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B-ZYZ-004-A同时应检查铝盖、胶塞的密封情况;若有破损应记录并检查其破损原因。对微生物污染的

24、样品应进行鉴别试验,鉴别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菌落、细胞形态学及革兰氏染色特性等。6.试验结果评价评价无菌模拟灌装试验结果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微生物污染水平,如果试验结果证明其污染水平超过规定的合格限度(灌装29964742瓶时,允许阳性数量为0瓶,灌装47436294瓶时,允许阳性数量为1瓶),则应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并记录污染产生的原因。在调查结束并采用相应的措施后应重复进行培养基无菌模拟灌装试验。原因调查至少应包括如下项:a、生产环境微生物监测数据;b、生产环境悬浮粒子监测数据;c、人员污染的监测数据;d、HEPA过滤器的完整性检测、粒子、风速等;e、操作间的空气流向、压差;f、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

25、培训情况;g、模拟灌装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h、无菌室生产工具及其他用品的储存状况;i、鉴别污染微生物的种、属,以寻找污染源的线索;j、无菌室的清洁、清洁堆规程的培训及执行情况;k、无菌生产用设备的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的校正;l、生产前、生产后过滤器的完整性检测结果;m、相关产品、相关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等。原因调查结束后,应根据调查所确定的或可能发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或改进方案并予以实施。当改进方案实施之后应重复模拟灌装试验。7.验证制度及再验证时间安排7.1对于新建的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在其正式投入生产前必须进行培养基无菌模拟灌装试验,合格后才可投入生产;7.2对于已投入使用的冻干粉针剂灌装生产线,每

26、年至少进行2次培养基无菌模拟灌装试验;7.3每个在冻干粉针剂灌装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成功的培养基无菌模拟灌装试验;7.4当生产用设备、设施,从事冻干粉针剂灌装生产操作的人员结构,工艺方法有重大改动时均必须进行培养基无菌模拟灌装试验,以证明其改动对已经验证了的冻干粉针剂灌装工艺过程不产生不文件名称冻干粉针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文件编号JB-ZYZ-004-A良影响。8. 验证过程的分析评价及总结方法8.1 根据冻干粉针培养基模拟灌装设计方案及技术参数、根据提供的技术资料及验证情况对模拟灌装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拟定再验证周期。8.2 验证小组根据综合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做出验证结

27、论,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负责人审批。8.3 验证小组负责人对验证报告进行审批,审核标准.8.3.1 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记录是否完整。8.3.2 验证过程中验证方案有无修改,如修改是否经批准。8.3.3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有偏差,如有,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进一步补充试验。8.3.4 有无需要改进的模拟分装实验条件及操作步骤。9. 变更及审批验证方案由验证小组负责人审核批准,方案一经批准应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实需要变更,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书,报验证小组负责人批准。出现偏差,填写工艺验证偏差处理单,报验证小组负责人审批。 第 12 页 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