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导学案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53146763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愚公移山》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愚公移山》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习目标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3、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4、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1.翻译课文的方法指导。(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仞”可改为“丈”。当然,“仞”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仞”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3

2、)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1、字音仞()箕畚()孀()龀()匮()荷()2、词语(1)重点实词:许彻惧负匮(2)通假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无陇断焉(3)古今异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曾不能损

3、魁父之丘何苦而不平(4)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焉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而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其其如土石何()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5)词类活用现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吾与汝毕力平险聚室而谋3、重点句子翻译(1)甚矣,汝之不惠。(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河曲智叟无以应。二、探究展示:1、北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2、愚公的宏伟目标是什么?3、愚公之妻提出了两个什么问题?4、河曲智叟讥笑并且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5、文中两处表现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支持的句子是6、移山路途遥

4、远,时间长的句子是7、愚公批驳智叟的话与第三段有关内容形成对比的一句是8、愚公在批驳智叟的话语中阐明自己的观点话语是9、文中和愚公相反的人物形象是(智叟),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也说明了()的道理。10、愚公认为自己能移山是从()观点出发,看到了人力的无穷,认为(),所以驳斥有力,坚持移山;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是从()观点出发,认为人在()的,所以对移山之举采取()的态度,阻止移山之举,愚公是真正的(),智叟是真正的()。三、练习反馈:(一)、词语解释河曲智叟亡以应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惩山北之塞甚矣,汝之不惠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惧其不已也无陇断焉年且九十寒暑易

5、节杂然相许吾与汝毕力平险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二)、句子翻译寒暑易节,始一返焉。甚矣,汝之不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三)、选择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汝心之固固:顽固B.惧其不已也已:已经C.寒暑易节易:交换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2、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皆以美于徐公C.燕、

6、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是古代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

7、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C.写智叟的“笑”,写除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杂然相许许:赞同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C.寒暑易节易:交换D.何苦而不平苦:劳苦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故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A.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C.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9、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A、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C、非梧桐不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D、且秦

9、灭韩亡魏且焉置土石10.文言词汇我能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A.惩山北之塞(苦于)聚室而谋(商量)叩石垦壤(敲、凿)B.毕力平险(险要)出入之迂也(绕道)始龀(换牙)C.帝感其诚(诚心)亡以应(没有)固不可彻(彻底)D.长息曰(长时间)有遗男(遗留)杂然相许(纷纷)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于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B、而而山不加增默而识之C、以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之虽我之死,有子有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2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组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叫左氏春秋或

10、春秋左氏传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D、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13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A、毕力平险录毕,走送之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争高直指C、杂然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14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将军身被坚执锐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四)、简答题1、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

11、“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江(长江)阴_;洛(洛河)阳_;衡(衡山)阳_;华(华山)阴_;4、文意理解:(1)、愚公的妻子和智受对愚公移山都曾提出质疑,但问话的态度和语气有什么不同?(2)、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3)、说说本文中愚公精神的实质是什么?5、内容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6.问题探究“智叟”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7.拓展延伸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有人认为愚公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你认为如何呢?请阐述你的观点。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选第题,我的解答: 8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9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10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11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