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尾装置MKLW使用手册(共11页)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308043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列尾装置MKLW使用手册(共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列尾装置MKLW使用手册(共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列尾装置MKLW使用手册(共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列尾装置MKLW使用手册(共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尾装置MKLW使用手册(共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800M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使用手册北京市交大路通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3月1. 外观结构说明图1 固定式KLW正面示意图图2 固定式KLW背面示意图2. 设备构成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KLW”)由控制单元、记录单元、辅助排风制动单元、列尾指示灯、风压检测单元、电源单元、信道机、天线、制动软管、电源电缆和挂接单元等构成。设备构成如图1所示:电源单元风压检测 单元控制单元信道机辅助排风制动单元列尾指示灯电源电缆天线制动软管数码管KLW车辆电源插座延长管车辆挂接单元边灯叉记录单元挂接支架图1 KLW设备构成图3. 主要功能a) 具有列车尾部风压检测和数据

2、上传功能。b) 具有辅助排风制动功能。c) 具有风压报警和电压欠压报警功能。d) 具有状态信息和风压数据存储功能。4. 主要工作过程a) 启动自检 KLW上电后显示“8.8.8.8.8.8.8.8.” 以检测数码显示功能完整性。 b) 建立列尾连接关系KLW开机后自动进入待机状态(不主动发送任何信息),显示本机的KLW ID,显示格式为ID.XXXXXX。司机在LBJ控制盒上输入KLW ID,按确认键后发送包含机车号和KLW ID的输号命令信息,KLW对输号命令信息包含的KLW ID进行判断,如与本机一致则存储并显示机车号,同时向LBJ发送包含机车号和KLW ID的输号应答信息,双方建立连接关

3、系,LBJ发出声光提示。LBJ和KLW之间以KLW ID作为基础进行一对一通信。已经建立列尾连接关系的KLW不再响应其它LBJ发出的输号命令信息。c) 查询风压司机按下风压查询按键,LBJ向KLW发送手动风压查询命令信息,KLW收到后对风压查询信息中包含的KLW ID和机车号进行判断,如与本机KLW ID和机车号一致则向LBJ返回风压信息,LBJ发出声光提示。KLW返回风压信息后显示当前风压值,显示格式为“1PXXX”,显示8S。d) 列尾风压动态显示LBJ自动向KLW发送风压查询命令信息时,KLW返回风压信息并显示当前风压值,显示格式为“2PXXX”,显示8S。如果KLW连续5分钟未接收到L

4、BJ发送的任何信息,自动进入待机状态。KLW处于待机状态时,如果接收到LBJ发送的风压查询命令信息、辅助排风制动信息或输号命令信息,KLW收到后对信息中包含的KLW ID进行判断,如与本机KLW ID一致则向LBJ返回相应的应答信息,恢复为连接状态。e) 辅助排风制动司机按下排风按键,LBJ向KLW连续发送5帧排风制动信息,KLW收到后对排风制动信息中包含的KLW ID和机车号进行判断,如与本机KLW ID和机车号一致则进行辅助排风制动并返回应答信息,LBJ发出声光提示。KLW返回应答信息后显示开始排风前的风压值,显示格式为“3PXXX”直至排风结束。排风结束后,KLW显示每秒闪烁1次的当前风

5、压值,显示格式为“FXXX”,显示8S。KLW一次排风时间为30s,辅助排风制动应触发列车紧急制动。f) 风压自动提示列车主风管一次充风超过560KPa时,KLW开始监测主风管风压,当主风管风压低于560KPa时KLW每隔20秒自动向LBJ发送风压报警信息,LBJ收到后发出声光提示。KLW发送风压报警信息后,显示每秒闪烁1次的当前风压值,显示格式为“FXXX”,显示8S。司机按下确认按键后,LBJ向KLW发送应答信息,KLW收到后停止发送风压报警信息。g) 供电电压欠压自动提示供电电压低于40V时,KLW每隔20秒自动向LBJ发送供电电压欠压报警信息,LBJ收到后后发出声光提示。KLW发送供电

6、电压报警信息后,显示每秒闪烁1次的电压报警状态,显示格式为“-UL-”,显示8S。司机按下确认按键,LBJ向KLW发送应答信息,KLW收到后停止发送供电电压欠压报警信息。h) 解除连接关系司机输入六个0并按下确认按键,LBJ向KLW发送消号命令信息,拆除列尾连接关系并发出提示音。KLW收到后对消号命令信息包含的KLW ID和机车号进行判断,如与本机一致则进入待机状态,删除存储的机车号并显示本机的KLW ID。5. 显示功能与记录a) 显示功能数码管显示内容主机工作状态闪烁情况8.8.8.8.8.8.8.8.启动自检不闪烁idXXXXXX 显示I D号待机(未建立连接)状态; 不闪烁XXXXXX

7、XX 显示机车号已建立连接状态;不闪烁1PXXX 显示当前风压值 回复手动风压查询;不闪烁2PXXX 显示当前风压值回复自动风压查询;不闪烁3PXXX 显示排风开始风压值回复排风指令;闪烁8秒,每秒1次FXXX 显示当前风压值风压自动提示;闪烁8秒,每秒1次b) 记录功能状态信息存储事件存储内容确认时间、机车号、ID号销号时间、机车号、ID号风压查询手动或自动查询、时间、风压值、机车号、ID号排风排风开始前风压、时间、机车号、ID号风压自动提示或应答提示或应答、时间、风压值、机车号、ID号供电电压欠压自动提示或应答提示或应答、时间、电压值、机车号、ID号风压校准时间、校准前、后风压、机车号、I

8、D号时间校准校准前、后时间、机车号、ID号动态风压存储事件存储内容风压变化(变化量 10KPa)时间,变化后风压值6. 主机的挂车安装和摘取a) 主机的挂车安装主机安装在列车尾部车厢“列尾装置安装箱”内。拧开风管接口防尘盖。将风管接口插入车厢后部的风管延长管上端口处,拧紧风管接口螺母。连接风管延长管与主风管,打开折角塞门开关。将电源接头牢靠插入“列尾装置安装箱”电源插座内。通电后应该看到主机标志灯亮起,数码管显示IDXXXXXX。b) 主机的摘取关闭主机开关,将电源接口从插座中拔出。关闭折角塞门,将风管延长管下端接口从主风管上摘掉。拧开风管接口螺母,将风管接口从车厢后部的风管延长管端口中拔出。

9、向上提起主机,从支架上将主机摘下。将风管接口防尘盖拧紧。7. 注意事项 不得在风管延长管与主风管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主机的挂车和摘取; 主机风管接口一旦与风管延长管分离,应立即拧紧防尘盖; 主机风管接口不得污损; 插拔主机电源接口时应握紧插头,不得拉扯电线; 列车出发前和到达后应做好主机检测,进行记录; 司机在运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汇报; 主机挂车后,应及时与司机联系,告之主机编码(ID),司机在LBJ控制盒上输入KLW ID,按确认键后发送“输号”命令,以建立连接; 冬运期间室内外温差较大,从室外拿到室内的主机不能立即进行测试检查,应等待其恢复到室温后再进行测试,以防室内水蒸汽进入机箱内结冰

10、而影响其工作; 凡是从室外取回主机,必须等其机体内结霜消失后,方可拿到室外运用; 严禁在地上拖拽或以其他不当方式搬动主机; 摘挂和回送过程中禁止对天线造成冲击或弯折; 主机检测时应注意检查风管是否松动或老化龟裂,防止漏风; 主机紧固件必须经常检查,如发现提把、天线或壳体上的螺丝松动,应及时紧固,螺丝松动主机不得挂车运用;8. 主机的检测主机检测主要通过检测台完成,其基本检测流程如下:自动检测流程将检测台设置为自动检测模式;检测台与KLW建立连接关系;检查KLW时钟并校准;检查KLW500KPa风压反馈精度;检查KLW600KPa风压反馈精度;检测KLW风压报警功能;检测KLW电压报警功能;检测

11、KLW排风功能并计算排风量;检测过程自动记录排风电流、静态电流、传输电流等技术参数。手动检测流程将检测台设置为手动检测模式;检测台与KLW建立连接关系;检查KLW时钟并校准;检查KLW500KPa风压反馈精度;检查KLW600KPa风压反馈精度;检测制动软管是否漏风;检测KLW风压报警功能;检测KLW电压报警功能;检测KLW排风功能及排风量;检测过程记录排风电流、静态电流、传输电流等技术参数;KLW风压精度通过检测台进行校准,校准方法如下:检测台与KLW建立连接关系;将检测台充风至500KPa,按下键盘风压校准键,发送风压校准指令,列尾反馈校准后的风压;将检测台充风至600KPa,按下键盘风压

12、校准键,发送风压校准指令,列尾反馈校准后的风压;对校准后的KLW重新检测,检查是否达到风压精度要求。其他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如下:数码显示通过目测进行检测,在主机上电时显示“8.8.8.8.8.8.8.8.”,如发现笔划或点不亮时应更换显示板;数据分析系统检查KLW主机的动态存储、实时存储和传输功能,应无记录丢失和数据异常。信道机性能通过无线综合测试仪进行检测;天线性能使用通过式功率计检测;详细检测方法参考客车列尾检测台使用说明和KLW检修设施、周期和工艺。9. 主要技术指标风压检查: 500 KPa、600 KPa;电压报警:DC40V;风压报警门限:560 KPa; 静态电流:不大于0.2A

13、;传输电流:大于0.2A,小于0.4A;排风电流:大于0.2A,小于0.4A;时钟误差:1分钟。风压反馈准确度:1%。排风口径不小于9mm。功率在2.5W10%传输电流:0.250.50A发射频偏在3.03.5KHz载波频率容差在2KHz以内接收灵敏度优于0.6uV10. 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a) 通信故障在上电显示正常的情况下,在检测台测试过程中发生通信故障(如连续对某台KLW进行确认/输号,不能收到应答,但其他KLW测试正常保证检测台通信正常为前提),可判断为通信故障。通信故障可能发生的节点有四处:电源板、主板、主板电台连线和电台。打开KLW机壳盖板,在KLW上电后,应首先检查电源板上

14、的电台供电接口电压是否为7.5V,排除因接口插针表面氧化导致的电台供电虚接;然后检查电台供电触点电压是否为7.5V,排除电台电源线断路。如果电源板上的电台供电接口插针表面氧化,可更换电源板电源接口插座、更换电源板、或用砂纸、什锦锉对插针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如果电台电源线断路,应用电烙铁拆除断路的电源线,更换完好的电源线。注意:更换电源线时应首先确认电源板电台供电接口的线序和极性,并确定电台供电触电的极性,可使用万用表的“通断档”分别测量电台两个触电对电台金属壳体的通断情况,与壳体断路的触电为电源负极。如果排除电源板及电源线故障因素,接下来可使用“确认仪”和“示波器”分别观察电台插塞线接口上的PT

15、T、SP和MIC引脚上的电平和波形。其中PTT电平在无通信状态下应该为高电平,在主机发射状态下为低电平;SP引脚应在KLW接收状态下观察到清晰的正弦波形;MIC引脚应在KLW发射状态下观察到清晰的正弦波形。如果在拔出插塞线插头后测量PTT引脚电平异常,可确定为主板故障,更换主板后再次测试通信情况;如果用确认发射“输号命令”时不能在SP引脚上观察到波形,应首先更换插塞线排除插塞线断路故障,如果更换完好插塞线仍不能观察到波形,可更换电台测试;如果用确认仪发射“输号命令”时能在SP引脚上观察到波形,则转而观察MIC引脚上的波形,在确认发射“输号命令”后应在MIC引脚上观察到波形,否则可确定为主板故障

16、,更换主板。b) 气路漏风在保证检测台气密性和制动软管连接紧固的前提下,如进行KLW气密性测试发现压力下降,可判断为气路漏风。气路漏风可能发生的故障节点有三处:制动软管接头、电磁阀与制动软管接头、电磁阀;如果发现气路漏风,应首先检查制动软管接头与检测台风管接头处的密封状况,KLW冲风带压后,可在保证不发生短路的前提下向连接处喷洒少量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减压后观察制动软管接头密封圈是否完好,接头螺口是否完好,否则应及时更换密封圈或制动软管,再次测试气密性;制动软管接头与检测台风管接头处的密封良好,打开KLW机壳盖板,检查电磁阀与制动软管接头连接处的喉箍是否紧固,如喉箍不能紧固,发

17、生脱扣,应减压并更换喉箍再次测试气密性;如以上检查均为正常,可考虑电磁阀闭合不严密,更换电磁阀再次测试气密性。c) 排风故障排风故障可分为排风量不达标和不排风两中情况;在检测台气路通畅的前提下,如果检测过程中,检测台提示“排风流量”超标(或不达标),说明气路发生堵塞情况,可连续进行排风测试,以清除气路内堵塞物,如果连续排风后情况仍无改善,可分别更换制动软管和电磁阀再次进行测试。如果制动软管发生堵塞可疏通后再次测试,正常后可继续使用。如果电磁阀堵塞,不得私自对电磁阀进行拆解,须联系厂家,由专业人员进行清洗。经专业人员清洗并检测合格的电磁阀可以继续使用。d) 数码显示故障数码显示故障可分为笔划缺失和无显示两种情况;KLW上电后,数码显示全亮,显示内容为“8.8.8.8.8.8.8.8.”。如果发现任意“8.”显示不全,属于笔划缺失,应打开KLW机壳盖板,更换显示板后再次测试;如果没有数码显示(两侧标志灯正常点亮,输号确认、风压查询等通信正常),属于无显示故障,应打开KLW机壳盖板,检测显示驱动接口连线的完好性,保证各线自身无断路,各线之间无断路,线序正确,否则更换显示驱动接口连线,再次测试;如果显示驱动接口连线完好,可分别更换显示板和主板再次测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