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设计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53047685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出师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出师表教案备课人:朱斌 单位:镇江新区大港中学教学目的1了解奏表的特点。2了解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了解他的施政主张,特别是他对后主刘禅的劝勉。3掌握本篇的词语。4 选背课文,积累文化。教学重点1 掌握本篇的词语。2了解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了解他的施政主张,特别是他对后主刘禅的劝勉3 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

2、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二、介绍背景及“表”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我先把诸葛亮的情况,主要是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背景情况,简略地介绍一下。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

3、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三、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听录音) 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 3正音。 崩殂(c)侍(sh)卫陟(zh)罚臧否(zngp) 郭攸(yu)之费棉(y)以遗(wi)陛下 裨(b)补阙(qu)漏性行淑均(xngxngshjn) 行(hng)阵和睦倾颓(qngtu)苟(gu)全 猥(wi)夙(s)夜庶竭驽钝(shjindn)

4、 斟酌(zhnzhu)以彰(zhng)其咎(ji) 咨诹(zu)遗诏(yzho)四、默读。 让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参看课本注释,弄懂词句意思,有不解之处,当堂提出。五、布置作业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进一步将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下一节课共同讨论。2初步理解并概括各段内容。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和大家介绍了这篇课文的背景,初读了课文,并且布置了作业,要求大家回去进一步将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本节课来共同讨论。二、学生质疑、讨论,疏通句子含义。学生提出疑难之处,集体讨论。(特别关注句子的停顿、古今词义不同、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三、学生齐读课文,思考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并

5、结合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即诸葛亮为何在出师北伐前对后主刘禅提出这些意见和建议,提出这些意见和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四、逐条分析1 广开言路;2赏罚公平;3亲贤远佞五、本文是诸葛亮为北上伐曹而给刘禅上的奏疏。论理应当首先提出兴兵北伐的请求,接着说明理由以及此次北伐的战略计划等内容。但本文只在第七、八两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其余内容都与北伐无直接关系,而只是对刘禅提出劝告和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为什么? 明确:这绝不是文不对题,而是因为诸葛亮此次上表虽然是为了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却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并向他提出有关的建议。根据史料,我们知道,刘禅一贯平庸无能,朝政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负责处

6、理。此次诸葛亮出师北伐,势难匡误救失,对国内政局是很忧虑的,因此他只有提出建议并荐人自代。这正是针对蜀国当时朝廷形势而定的。六、这些内容在文中第1、2、3、4、5、8这几段中的陈述是很具体的,那么,6、7段写的是什么呢?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七、指明学生朗读第6、7段,讨论第6、7段的大意。(1)第6段是追怀先帝知遇之恩,概括写自己不顾危难,二十多年来以效忠先帝为己任。 (2)第7段侧重写先帝托孤后,五年来自己竭忠尽虑地具体谋划。 明确作用:这两段的作用在于说明此次出师伐魏乃秉承先帝遗志、事在必行之举,同时也是“我”竭尽忠诚,责无旁贷的职分。八、再次朗读第6、7段。思考:这两段和全文关系是怎样的

7、?即出师伐魏与修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 1从本文写作的背景来看,“修明政治”是早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提出的一整套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现在重新提出,目的在于为出师伐魏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使北伐无后顾之忧,所以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2作为议论文来看,出师伐魏事在必行,正是叮嘱后主修明政治的论据。正因为诸葛亮必须出师进驻汉中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所以不能不切嘱后主好自为之,不能不把斟酌的损益、进尽忠言的重任委之于攸之、棉、允。 3从表达方式上看,六、七两段可以说突出地体现了“表以陈情”的特点。三国志,诸葛亮传把这份上书原称为“疏”,昭明文选始定名为“出师表”,大概正是充分注意到它在表达上

8、的特色。以陈情的方式叙自己报效先帝的衷曲,不仅增强了感染力,也大大加重了所提建议的分量:修明政治这件大事可是关系重大得很啊!不能不靠你后主“自谋”啦!千万不可有负先帝啊!不尽之意尽在其中。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2 学习了出师表,你对诸葛亮做何评价?(结合课文分析)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师问:你对诸葛亮做何评价?(结合课文分析)三、学生回答(结合课文相关语句,结合思考练习一)四、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五、学生试背精彩语段附:译文。 先帝创建大业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成三国,益州地区困苦努乏,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然而在朝中侍卫大臣毫不懈怠,在外面忠诚将士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怀先

9、帝对他们有特殊的恩遇,想将此报答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当扩大听闻,广开言路,使先帝留下的美德得以光大,使忠臣志士的精神得以振奋,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自暴自弃,任意称引譬喻,言而失义,因之堵塞忠诚功谏的道路。 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伟、董允等人,这都是贤能老实、志向心思忠诚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里的事,不论大小,都同他们商量,然后再去办,这样一定能增加益处,

10、弥补不足,收到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品性良善,办事公正,精通军事,当年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群臣举荐他作中部督。我认为军中的事,都同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中将士和睦相待,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能安排得当。 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到这件事,没有不感到非常可叹,对桓、灵二帝深为遗憾。待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贤能,能以死殉节的忠臣,希望陛下接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盛就可以计日而待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百姓,亲自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想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

11、诸侯那里显声扬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学识鄙陋,而降尊屈驾,亲自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代大事的看法,故此我甚为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遭逢战败,在战事失利之际我接受了任命,在艰危困境之中我领受了使命,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小心,所以临终之时把国家政务托付给我。领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完不成先帝的托付,因而损害先帝的明见,所以在五月渡过沪水,深入到荒凉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军备已经充足,应当勉励并率领大军进兵北方,平定中原,我希望能竭尽自己写钝之才,铲除邪恶势力,复兴汉朝天下,返回到故都去。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本分。至于考虑兴利除弊,进献忠言,那就是攸之、祥、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如果没有发扬盛德的言辞,那就责罚攸之、讳、允等人的轻忽职守,来显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该远行了,面对奏表我眼泪落下,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