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复习资料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5303478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0.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第一章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监控过程步骤a.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器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采集和输入 ;b.实时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比较和处理,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运算,进行控制决策; c.实时输出控制-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完成监控任务; 2)按控制方案来分,计算机控系统划分成那几大类? 数据采集系统(DAS)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OGC)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SCC) 分散控制系统 (DCS)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3)计算机控制装置种类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调节器; 总线式工控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 其他控制装置4)计算机

2、控制系统与常规仪表控制系统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同:1)计控系统是由常系统演变而来的; 2)两者的结构基本相同异:1)计控系统中处理的信号有两种: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而常系统处理的只有模拟信号2)计控系统具有智能化3)计控系统有软件也有硬件,而常系统只有硬件二、第二章1)4 位 D/A 转换器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假设D3、D2、D1、D0全为1,则BS3、BS2、BS1、BS0全部与“1”端相连。根据电流定律,有: 由于开关 BS3 BS0 的状态是受要转换的二进制数 D3、D2、D1、D0 控制的,并不一定全是“1”。因此,可以得到通式: 考虑到放大器反相端为虚地,故: 选取 Rfb = R ,

3、可以得到: 对于 n 位 D/A 转换器,它的输出电压VOUT与输入二进制数B( Dn-1 D0) 的关系式可写成:结论:可见,输出电压除了与输入的二进制数有关,还与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电阻 Rfb以及基准电压VREF有关。2)D/A转换器性能指标是(1)分辨率 是指 D/A 转换器能分辨的最小输出模拟增量。其分辨率与二进制位数n呈下列关系:分辨率 = 满刻度值/(2n-1)=VREF / 2n(2)转换精度 是指转换后所得的实际值和理论值的接近程度。它和分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偏移量误差 是指输入数字量时,输出模拟量对于零的偏移值。(4)稳定时间 是描述D/A转换速度快慢的一个参数,指从输入

4、数字量变化到输出模拟量达到终值误差1/2LSB时所需的时间。3)DAC双极性输出方式A1 和 A2 为运算放大器,A点为虚地,故可得: 解上述方程可得双极性输出表达式: 图中运放 A2 的作用是将运放 A1 的单向输出变为双向输出。当输入数字量小于 80 H即128时,输出模拟电压为负;当输入数字量大于 80 H即 128时,输出模拟电压为正。其它n位D/A转换器的输出电路与DAC0832 相同,计算表达式中只要把 28-1改为2n-1即可。 4)D/A转换模板应具有通用性, 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符合总线标准 :这里的总线是指计算机内部的总线结构,D/A 转换模板及其它所有电路模板都应符合

5、统一的总线标准,以便设计者在组合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时, 只需往总线插槽上插上选用的功能模板而无需连线,十分方便灵活。2接口地址可选 :一套控制系统往往需配置多块功能模板,或者同一种功能模板可能被组合在不同的系统中。因此,每块模板应具有接口地址的可选性。3输出方式可选 :为了适应不同控制系统对执行器的不同需求,D/A转换模板往往把各种电压输出和电流输出方式组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短接柱来选定某一种输出方式。5)D/A 转换模板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安全可靠 (2)性能/价格比高 (3)通用性6)结合图2-14分析说明基址与片址的译码过程。 三、第三章1画图说明模拟量输入通道的功能、各组成部分

6、及其作用?2)什么叫周期采样?采样时间?采样周期?周期采样: 就是以相同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即把一个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y(t),按一定的时间间隔T 转变为在瞬时0,T,2T,的一连串脉冲序列信号 y*(t)采样时间或采样宽度: 采样开关每次闭合的时间采样周期T 采样开关每次通断的时间间隔3)简述逐位逼近式、双积分式、电压/频率式的A/D转换原理。1逐位逼近式A/D转换原理2双积分式3电压/频率式4)分析说明图3-19的8路12位A/D转换模板的工作原理。该模板采集数据的过程如下:(1) 通道选择: 将模拟量输入通道号写入8255A的端口C低4位(PC3 PC0),可以依次选通8路通道。(2)采

7、样保持控制: 把AD574A的信号通过反相器连到LF398的信号采样保持端,当AD574A未转换期间或转换结束时0,使LF398处于采样状态,当AD574A转换期间1,使LF398处于保持状态。(3)启动AD574A进行A/D转换: 通过8255A的端口PC6PC4输出控制信号启动AD574A。(4)查询AD574A是否转换结束: 读8255A的端口A,查询是否已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5)读取转换结果: 若已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读8255A端口A、B,便可得到12位转换结果。四、第四章1)三极管型光电耦合隔离器1)2)3)2)简述数字量输出通道的功能及其常用的输出驱动电路。数字量输出通道(D

8、O 通道):它的任务是把计算机输出的微弱数字信号转换成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数字驱动信号。常用的有三极管输出驱动电路、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晶闸管输出驱动电路、固态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等。3)对比分析说明三极管输出驱动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异同点。同:任务相同(把计算机输出的微弱信号转换成外接电路实际需要的控制信号)异:1:结构不同:2:驱动对象不同:五、第五章1)简述何为键盘的抖动干扰及其消除的两种方法。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振动,按键在按下时不会马上稳定地接通而在弹起时也不能一下子完全地断开,因而在按键闭合和断开的瞬间均会出现一连串的抖动,这称为按键的抖动干扰去抖动的方法有硬件方法和软件方法两种1

9、硬件方法 硬件方法是设计一个滤波延时电路或单稳态电路等硬件电路来避开按键的抖动时间。2软件方法 软件方法是指编制一段时间大于100ms的延时程序,在第一次检测到有键按下时,执行这段延时子程序使键的前沿抖动消失后再检测该键状态,如果该键仍保持闭合状态电平,则确认为该键已稳定按下,否则无键按下,从而消除了抖动的影响。同理,在检测到按键释放后,也同样要延迟一段时间,以消除后沿抖动,然后转入对该按键的处理。2)分析说明图5-8二进制编码键盘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1:2:3:第六章1)以4位LED为例,说明LED的动态显示原理及其显示效果、特点及适用场合。原理:1)因为要实现LED动态显示,所以对应的7断

10、码数码管的数据线是共用的,而各自的COM线应独立分开地与控制线相连接。2)显示时,先将需要显示的内容输到数据线上,然后用控制线选通某一个数码管的COM线,点亮对应的数码管,显示出数据线上的信息。3)用控制线依次逐个点亮每一个数码管,秉运用视觉惯性,在不超过20ms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刷新一次,即可得到稳定的显示效果(似乎四个数码管同时被点亮了)特点:1 线路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 2 显示功耗低 3 占用CPU的时间太多场合:小型的测控系统2)LCD液晶显示器有哪几种类型?简述其作用。第七章1)惯性滤波器的设计惯性滤波是模拟硬件RC低通滤波器的数字实现。常用的RC滤波器的传递函数是 其中,Tf=R

11、C是滤波器的滤波时间常数,其大小直接关系到滤波效果。一般说来, Tf 越大,则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滤出的干扰频率)越低,滤出的电压纹波较小,但输出滞后较大。由于大的时间常数及高精度的RC电路不易制作,所以硬件RC 滤波器不可能对极低频率的信号进行滤波。为此可以模仿式(7-5)中硬件RC滤波器的特性参数,用软件做成低通数字滤波器,从而实现一阶惯性的数字滤波。将式(7-5)写成差分方程(书本P106推导过程)整理后得式中: y(k)第k次采样的滤波输出值; x(k) 第k次采样的滤波输入值,即第 k 次采样值y(k-1)第(k-1)次采样的滤波输出值; a 滤波系数a=T /(Tf+T ) T 采样

12、周期 Tf 滤波环节的时间常数一般T 远小于Tf ,即远小于 1,表明本次有效采样值(滤波输出值)主要取决于上次有效采样值(滤波输出值),而本次采样值仅起到一点修正作用。通常,采样周期T 足够小,则a T / Tf ,滤波算法的截止频率为 当采样周期T一定时,滤波系数 a 越小,数字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f 就越低。例如当T=0.5秒(即每秒采样2次),a =1/32时:f = (1/32)/(23.140.5) 0.01Hz 这对于变化缓慢的采样信号(如大型贮水池的水位信号),其滤波效果是很好的。2)何为数字调零?何为系统校准?零点偏移是造成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零点的自动调整在实际应用中

13、最多,常把这种用软件程序进行零点调整的方法称为数字调零。上述数字调零不能校正由传感器本身引入的误差。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可采用系统校准处理技术。 系统校准的原理与数字调零差不多,只是把测量电路扩展到包括现场的传感器,而且不是在每次采集数据时都进行校准,而是在需要时人工接入标准参数进行校准测量,把测得的数据存储起来,供以后实际测量使用。3)简述数字滤波及其特点数字滤波,就是计算机系统对输入信号采样多次,然后用某种计算方法进行数字处理,以削弱或滤除干扰噪声造成的随机误差,从而获得一个真实信号的过程。这种滤波方法只是根据预定的滤波算法编制相应的程序,实质上是一种程序滤波。因而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修改滤

14、波参数也容易,而且一种滤波子程序可以被多个通道所共用,因而成本很低。另外,数字滤波可以对各种干扰信号,甚至极低频率的信号进行滤波。它的不足之处是需要占用CPU的机时。4)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可以考虑哪些越限报警方式?在计算机测控系统中常采用声、光及语言进行报警。1普通声光报警 2模拟声光报警 3语音报警第八章1)串模干扰的成因是什么?如何抑制串模干扰?串模干扰是指迭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即干扰源串联在信号源回路中。对串模干扰的抑制较为困难,因为干扰Un直接与信号Us串联。目前常采用双绞线与滤波器两种措施。2)共模干扰的成因是什么?如何抑制共模干扰?共模干扰是指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不同“地”之间

15、存在着电位差,其差值经输入通道中的信号放大器后,变成了干扰性的电压信号。 具体的有变压器隔离、光电隔离与浮地屏蔽等三种措施。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敷设信号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模拟信号线与数字信号线不能合用同一根电缆,要绝对避免信号线与电源线合用同一根电缆。(2)屏蔽信号线的屏蔽层要一端接地,同时要避免多点接地。(3)信号线的敷设要尽量远离干扰源,如避免敷设在大容量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器设备的附近。如果有条件,将信号线单独穿管配线,在电缆沟内从上到下依次架设信号电缆、直流电源电缆、交流低压电缆、交流高压电缆。表号线和交流电力线之间的最少间距,供布线时参考。(4)信号电缆与电源电缆必须分开,

16、并尽量避免平行敷设。如果现场条件有限,信号电缆与电源电缆不得不敷设在一起时,则应满足以下条件: 电缆沟内要设置隔板,且使隔板与大地连接,如图8-17(a)所示。 电缆沟内用电缆架或在沟底自由敷设时,信号电缆与电源电缆间距一般应在15cm以上,如图8-17(b)(c)所示;如果电源电缆无屏蔽,且为交流电压220VAC、电流10A时,两者间距应在60 cm以上。电源电缆使用屏蔽罩,如图8-17(d)所示。4)结合图8-30,简述程序运行监视系统的工作原理。Watchdog Timer的工作原理。CPU可设计成由程序确定的定时器1,看门狗被设计成另一个定时器2,它的计时启动将因CPU的定时访问脉冲P

17、1的到来而重新开始,定时器2的定时到脉冲P2连到CPU的复位端。两个定时周期必须是T1T2,T1就是CPU定时访问定时器2的周期,也就是在CPU执行的应用程序中每隔T1时间安插一条访问指令。在正常情况下,CPU每隔T1时间便会定时访问定时器2,从而使定时器2重新开始计时而不会产生溢出脉冲P2;而一旦CPU受到干扰陷入死循环,便不能及时访问定时器2,那么定时器2会在T2时间到达时产生定时溢出脉冲P2,从而引起CPU的复位,自动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程序。第九章1)数字控制器的离散化设计步骤2)最少拍控制系统设计最少拍控制系统D(Z)的设计典型的输入信号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单位阶跃输入,单位速度

18、输入,单位加速度输入 例9.1 求解步骤:1. 求等效脉冲传递函数 2. 设计误差传递函数 3. 计算求取最少拍控制器 4. 输出和误差的验证 例9.1解 :-单位速度输入下输出和误差变化波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经过了两个采样周期以后,输出完全跟踪了输入,稳态误差为零。 例9.2 例9.2解 3).什么是数字PID的积分分离算法?它有何优点?PID控制的实质是根据反馈后计算得到的输入偏差值,按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其运算结果用以输出控制。PID控制算法主要具有以下优良的特点:(1)算法蕴涵了动态控制过程中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主要信息,而且其配置几乎最优。此三种作用配合得当,可使动

19、态过程快速、平稳、准确,收到良好的效果。(2)PID控制适应性好,有较强的鲁棒性。对各种工业应用场合都可在不同的程度上应用。(3)算法简单明了,形成了完整的设计和参数调整方法,很容易为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4)最少拍系统设计是否意味着采样周期越小,系统的调节时间就会越短?最少拍有纹波设计与无纹波设计的主要差别是什么?第十章1)CSMA/CD和令牌传送在原理和控制策略上有什么不同?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即带有冲突检测的载体监听多重访问技术,是一种竞争方式,适用于总线型网络结构。CSMA/CD采

20、取的控制策略是:竞争发送、广播式传输、载体监听、冲突检测、冲突后退、再试发送。 当工作站有数据需要发送时,首先监听线路是否空闲,若空闲,则该站就可发送数据。载体监听技术虽然能够减少线路冲突,但还不能完全避免冲突。如两个工作站同时监听到线路空闲时,会同时发送数据,造成数据作废。解决的办法是在发送数据的同时,发送站还进行冲突检测,当检测到冲突发生时,工作站将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次发送。令牌传送 这种方式中,有一个称为令牌(Token Passing)的信息段在网络中各节点间依次传递。令牌有空、忙两种状态,开始时为空。节点只有得到空令牌时才具有信息发送权,同时将令牌置为忙。令牌绕节点一周且信息被目标节

21、点取走后,令牌被重新置为空。 令牌传送既适合于环型网(称为令牌环TOKEN RING),又适合于总线型网(称为令牌总线TOKENBUS)。总线型网情况下,各站被赋予一逻辑位置,所有站型成一个逻辑环。令牌环遵守IEEE802.5标准,令牌总线遵守IEEE802.4标准。 令牌传送效率高、信息吞吐量大,实时性好。 2)频分多路与时分多路是如何实现多路复用的?试比较两种方式的特点。1频分多路复用(FDM)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是将单个物理信道的频谱分割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小频段,每个小频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子信道,如图10-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小频段是互不重叠的,而且相邻频段之间留有一空闲频段,以保

22、证数据在各自频段上可靠地传输。这种方法实现时需要使用多个MODEM。采用多路复用技术时,数据在各个子信道上以并行方式传输,也就是说,可以在各个子信道上同时传输不同的信号。当然,也可以将一个符号的各位在不同的信道上进行传输,相当于一个符号以并行方式进行传输。2时分多路复用(TDM)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是把信道的传输时间分隔成许多时间段,在一个时间段内,一路信号占用整个信道的带宽进行传输,其原理如图10-9所示。信号的传输可以按比特、按符号或按成组方式进行。为了在接收端能够对复合信号进行正确的分离,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时序必须严格同步,否则将造成信号间的混淆。 3两种复用技术的比较 (1)时分多路复用设

23、备(简称TDM)比频分多路复用设备(简称FDM)易于实现,而且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TDM的价格会有明显下降。(2)TDM较FDM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因为在TDM中,可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全部带宽。(3)在TDM中,只需要一个MODEM就可以了;而在FDM中,每个通道均需要一个MODEM。(4)在FDM中,通常需要模/数转换设备;而在TDM中,由于具有明显的数字形式,因此特别适用于与计算机直接相连的系统。 (5)TDM能混合不同速率和同步方式的终端,能适应新型数据通信网。(6)在进行数据传输的差错控制和校正操作时,TDM比FDM会产生较多的时间延迟。FDM技术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应用较多,在数字通

24、信系统中应用较少。这是因为,在不同的调制解调器载波频带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以防止相互干扰,故使线路的利用率降低。另外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研制TDM器件比研制FDM器件容易,成本较低,故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将主要采用TDM技术。3)设要发送的基本信息位为11010111,附加16位CRC校验信息位,生成多项式为,求发送代码多项式。第十四章1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原则是:1)满足工艺要求 2)可靠性高 3)操作性能好 4)实时性强 5)通用性好 6)经济效益高。1)2)对工业控制的计算机系统最基本的要求是可靠性高。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

25、力。3)操作性能好包括两个含义,即使用方便和维护容易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表现在对内部和外部事件能及时地响应,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不丢失信息,不延误操作。5) 2在做计算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哪些问题?(1)确定系统任务与控制方案 (2)确定系统的构成方式设计 (3)选择现场设备(4)确定控制算法 (5)硬、软件功能的划分 (6)其它方面的考虑还应考虑人机界面、系统的机柜或机箱的结构设计、抗干扰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初步估算一下成本,做出工程概算。 对所提出的总体设计方案要进行合理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可行性论证。论证通过后,便可形成作为系统设计依据的系统总体方案图和系统设计任务书,

26、以指导具体的系统设计过程。 3分析说明图14-2单片机控制水槽水位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功能,并解释说明表14-2所列出的水位操作控制码。1系统概述 通过水槽水位的高低变化来启停水泵,从而达到对水位的控制目的,这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控制。如图14-2点划线框内所示,一般可在水槽内安装3个金属电极A、B、C,它们分别代表水位的下下限、下限与上限。工艺要求:当水位升到上限C以上时,水泵应停止供水;当水位降到下限B以下时,应启动水泵供水;当水位处于下限B与上限C之间,水泵应维持原有的工作状态。2硬件电路 根据工艺要求,设计的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如图14-2所示,这是一个用单片机采集水位信号并通过继电器控制水泵的小

27、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如下: (1) 系统核心部分:采用低档型AT89C2051单片机,用P1.0和P1.1端作为水位信号的采集输入口,P1.2和P1.3端作为控制与报警输出口。 (2) 水位测量部分:电极A接+5V电源,电极B、C各通过一个电阻与地相连。b点电平与c点电平分别接到P1.0和P1.1输入端,可以代表水位的各种状态与操作要求,共有4种组合,如表14-1所示。表14-1 水位信号及操作状态表当水位降到下限B以下时,电极B与电极C在水面上方悬空,b点、c点呈低电平,这时应启动水泵供水,即是表中第一种组合;当水位处于下限与上限之间,由于水的导电作用,电极B连到电极A及+5

28、V,则b点呈高电平,而电极C 仍悬空则c点为低电平,这时不论水位处于上升或下降趋势,水泵都应继续维持原有的工作状态,见表中第二种组合;当水位上升达到上限时,电极B、C通过水导体连到 电极A及+5V,因此b点、c点呈高电平,这时水泵应停止供水,如表中第四种组合;还有第三种组合即水位达到电极C却未达到电极B,即c点为高电平而b点为低电平,这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作为一种故障状态,在设计中还是应考虑的。(3) 控制报警部分:由P1.2端输出高电平,经反相器使光耦隔离器导通,继电器线圈KM得电,常开触点KA闭合,启动水泵运转;当P1.2端输出低电平,经反相器使光耦隔离器截止,继电器线圈J失电,常开触点断开,则使水泵停转。由P1.3端输出高电平,经反相器变为低电平,驱动一支发光二极管发光进行故障报警。3程序流程如图14-3所示(上图)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