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吊安全施工方案

上传人:ail****e2 文档编号:53003979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3.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履带吊安全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履带吊安全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履带吊安全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履带吊安全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履带吊安全施工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虹梅南路HM-7标施工管段清障施工KOBELCO7080履带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安全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虹梅南路高架工程 HM-7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五年十一月一日、编制依据 -1 -二、编制说明-1 -三、工程概况-1 -七、施工方法-4 -7.1、 安装-4 -7.1.1 施工工艺流程 -4 -7.1.2 安装方法 -5 -(1)安装前需先将配合安装用 25T汽车吊 进场,并完成进场检验工作。 -5 -(2)履带吊运输前先行查看运输沿线道路 情况,道路必须坚实,平整,无大型坑洼。道路 各弯道必须保证运输车辆能够顺利进行转弯行 驶。道路上空有无障碍物,净空是否满足通行等

2、。 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可安全顺利通行。 -5 -(3)查看事先拟定安装场地。由于履带吊 组装完成后自重约为 54T,要求地基承载力较高, 安装场地不得有不稳定土质,下层不得有淤泥夹 层等,地基承载力必须达到 8T/m4安装场地范 围内不得存在有管线、暗沟、空洞等。场地必须 开阔,上空不得有架空电缆,如有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净空,根据我部实际要求,安装场地上部 线缆的最小高度不得小于 19m。- 5 -(4)履带吊用运输车运至现场后,主机自行从板车上行驶下来,从板车上驶下是必须有专人进行指挥,保证两条履带均匀行驶在板车后方的活动搭板上。主吊臂、配重块、吊钩等采用25T吊车进行卸车,各种部件分类进行堆

3、放。.-5 -(5)主臂安装:主臂安装前将主臂下节臂向前放平,端头支垫托架,将主臂中间臂用25T吊车采用双点起吊,平稳与下节臂对接,采用人 工进行微调,将两节主臂的销孔对齐,涂抹润滑 油,由外向内插入销子,并用别针固定,完成第 一节主臂安装。 -5 -启动主机将吊臂轻微上抬,移动托架至安装 好第一节主臂的端头,采用上述方法继续安装下节主臂及上节臂。完成吊臂安装。 -5 -5 -主臂安装示意图 -5 -(6)安装吊钩:吊钩采用 30T吊钩,选用 2义2滑轮组。将托架支撑至主臂下, 把吊钩放置 在主臂端头处。将履带吊主机熄火,停止运转, 将卷扬机制动放开,人工将钢丝绳按照要求将吊 钩与主机连接起来

4、。并有卡环将钢丝绳端头固aE - 5 -吊钩安装完成后,用汽车吊配合安装配重 块。方可启动履带吊主机,指挥起杆,起杆时必 须抬升到30仰角后方可带吊钩滑轮组和吊杆起上升o - 6 -(7)调试及检测:-6 -完成安装后检查每个销子安装是否到位,别针是否牢固,检查吊杆变幅、升降吊钩、吊钩保 险卡、防后倾覆装置、吊部回转、U型绳卡设置等机构动作是否正确、平稳,安全装置是否灵敏 可靠。力矩显示是否灵敏。如若发现问题及时进 行调整。吊具钢丝绳的断丝、吊钩磨损、U型吊环磨损的检查。经各项自检运行正常后,申请相 关检测单位前来进行整机检测并出具报告。-6 -7.2、 拆卸-6 -施工完成后拆卸履带吊分别装

5、车运出施工现场。拆卸时与安装方式相同,顺序相反,先拆卸吊钩,再逐节拆除吊臂及配重块。分别用汽车吊装到平板车上。-6 -拆卸时应注意报销子、别针等分别收集集中装箱0 - 6 -八、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安全保障体系 .-6 -十、施工应急预案-9 -一、编制依据1.1 履带式起重机随机资料;1280T履带吊使用说明书;1.3 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1.4 GB5972-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1.5 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6 JZ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二、编制说明为了指导80T履带式吊机安装及拆卸工作,预防出现各种因不了解各

6、工序施工方法 而影响施工进程,特制定本方案。三、工程概况由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海市闵行区虹梅南路HM-7标施工管段,因污水管清障施工需要,需安装 1台KOBELCO7080履带式起重机。设备主要参数:(1)外形尺寸:8000mm*4900mm*3400mm(2)主臂长度:21m(3)最大起重量:80T(4)整机总功率:200KW(5)整机总重量:80T(6)生产厂家:日本神户制钢所安装采用80T汽车吊配合安装。安装场地在虹梅南路高架工程施工现场。主机主臂上节臂主臂中间臂80T吊钩四、施工前准备根据设备的特殊性,在设备组装前必须达到前期准备工作的完善方能进 行设备组装工作,前期准备工作

7、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准备根据履带式吊车组装需要配置人员数量, 按照人员分组进行组装前相关 事项的详细安全学习、交底工作。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现场,熟悉本安装 方案,2、场地准备场地准备主要分为:吊车场地、主机场地、臂架场地、安装等准备工作。 组装整机场地要求宽敞、地面平整、坚实,场地开阔没有与安装施工相干涉 的障碍物,辅助吊车工作区域地基坚实可靠。必要时还要铺设钢板、否则有 倾翻危险。3、组装设备、工具准备由于受项目场地限制,组装设备只能在运输车辆到达前抵达施工场地, 并按吊装要求进行摆放正确。设备的组装包括各种钢结构件、油管、电线连 接等,要完成这些工作必须依靠相关工具、材料才能完

8、成,主要工具包括: 各型扳手、钳子、倒链等工具。并对所有用于安装作业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 所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可靠。五、人员组织、分工及职责人员组织与分工职责详见下边:序号职务姓名职责分工1总指挥郑健鸿全面负责履带式吊车的安装工作。2起吊组莫彖关B刚莫宝军负责吊车部件倒运,准备起吊索具、工器 具和架材,安全稳妥地把部件起吊就位。3驾驶员韦智福负责安装后的各项性能检查调试及试车(吊)。六、施工机具、工具配备及作业前检查1、施工机械、工具数量表:序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 注1汽车吊25t1台临时租赁2大锤16磅2个3撬棍1#6根4钢卷尺7.5m、5m各1件5梅花扳2套6钢丝绳 28 X 8M 22

9、X 6M各2根7棕绳4 32100m4.1、 履带吊自重较大,需要地基承载力较高。4.2、 各部件自重较大,安装需要吊机进行配合,操作难度较大七、施工方法7.安装7.1.1施工工艺流程调试、检测7.1.2安装方法(1)安装前需先将配合安装用25T汽车吊进场,并完成进场检验工作。(2)履带吊运输前先行查看运输沿线道路情况,道路必须坚实,平整,无大型坑洼。道路各弯道必须保证运输车辆能够顺利进行转弯行驶。道路上空有无障碍物,净空是否 满足通行等。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可安全顺利通行。(3)查看事先拟定安装场地。由于履带吊组装完成后自重约为54T,要求地基承载力较高,安装场地不得有不稳定土质,下层不得有淤泥

10、夹层等,地基承载力必须达到8T/m20安装场地范围内不得存在有管线、暗沟、空洞等。场地必须开阔,上空不得有架空 电缆,如有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净空,根据我部实际要求,安装场地上部线缆的最小高 度不得小于19m。(4)履带吊用运输车运至现场后,主机自行从板车上行驶下来,从板车上驶下是必 须有专人进行指挥,保证两条履带均匀行驶在板车后方的活动搭板上。主吊臂、配重块、 吊钩等采用25T吊车进行卸车,各种部件分类进行堆放。(5)主臂安装:主臂安装前将主臂下节臂向前放平,端头支垫托架,将主臂中间臂 用25T吊车采用双点起吊,平稳与下节臂对接,采用人工进行微调,将两节主臂的销孔 对齐,涂抹润滑油,由外向内插

11、入销子,并用别针固定,完成第一节主臂安装。启动主机将吊臂轻微上抬,移动托架至安装好第一节主臂的端头,采用上述方 法继续安装下节主臂及上节臂。完成吊臂安装。主臂安装示意图(6)安装吊钩:吊钩采用30T吊钩,选用2X2滑轮组。将托架支撑至主臂下,把 吊钩放置在主臂端头处。将履带吊主机熄火,停止运转,将卷扬机制动放开,人工将钢 丝绳按照要求将吊钩与主机连接起来。并有卡环将钢丝绳端头固定。吊钩安装完成后,用汽车吊配合安装配重块。方可启动履带吊主机,指挥起杆,起 杆时必须抬升到300仰角后方可带吊钩滑轮组和吊杆一起上升。(7)调试及检测:完成安装后检查每个销子安装是否到位,别针是否牢固,检查吊杆变幅、升

12、降 吊钩、吊钩保险卡、防后倾覆装置、吊部回转、U型纯卡设置等机构动作是否正确、平稳,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力矩显示是否灵敏。如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吊具钢 丝绳的断丝、吊钩磨损、U型吊环磨损的检查。经各项自检运行正常后,申请相关检测 单位前来进行整机检测并出具报告。7.2、拆卸施工完成后拆卸履带吊分别装车运出施工现场。 拆卸时与安装方式相同,顺序相反, 先拆卸吊钩,再逐节拆除吊臂及配重块。分别用汽车吊装到平板车上。拆卸时应注意报销子、别针等分别收集集中装箱。八、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安全保障体系8.1 项目部组织机构8.2 安全保障体系组长项目经理:刘栋梁副组长副经理:向兵成员项目总工:陈建锋安全

13、员:王兴技术员:潘 奔施工队队长:郑健鸿吊车司机:韦智福司索工:潘珍英九、安装说明及安全措施1、安装说明(1)确认起重机是否符合作业标准要求。对照臂架长度组合方式表逐一进行检查人 字架位置、变幅拉板、撑杆、臂杆中间节排列位置等;(2)必须按照要求穿好顶部滑轮组和吊钩滑轮组之间的与各工况表相对应的起吊钢 丝纯;(3)必须按照要求安装好配重;(4)安装时应当使用一个操作安全的平台,禁止使用临时搭建的(不安全的)平台;否则,将有摔倒的危险;(5)分解与组装时,应先将场地内的障碍物清理开。此外还需要用红白双色警戒带 把作业场地周围拦起来,禁止闲杂人员随意出入;(6)选择平整的作业场地起臂;(7)各拆解

14、部件除了要满足工作状态承载要求外, 还应适应自拆装过程的工艺要求。 如果吊臂的各节在安装及拆卸过程中不接触地面的话,必须用合适且坚固的物件将其支 撑牢靠;(8)确定吊臂的下方无人,特别是在拔插销子时;(9)根据一定的拆分原则和实现方法,履带起重机拆解为几大部件运输。主机包括主臂底节臂、车架、转台、履带架、人字架、变幅滑轮组,总重约为52吨。臂架系统拆解为臂节,运输时副臂可以套在主臂中,须用两根链条固定;如果吊臂没有固定,里面 的吊臂可能会滑出来,导致严重事故。2、检查各项安全措施(1)明确相关作业人员及其应承担的责任;(2)确认起重机是否处于水平工作状态;(3)确认起重机与斜坡、沟槽之间的距离

15、是否足够的安全距离;(4)确认核实作业区域附近电线的电压,起重机动作时不会与电线碰撞,且保持足 够的安全距离;(5)确认起重机作业场地是否已经选好,以便起重机能够在最大及最小工作半径内 展开工作;(6)确认起重机的作业场地是否有阻碍起重机动作的障碍物。(7)确认作业场地是否具有足够的承受载荷能力;(8)必须充分了解起重作业的类型及工作模式:(9)起吊点与周围筑物等的距离;(10)作业点附近公共设施影响(包括高、低压线路的高度、煤气管道等);(11周围环境对工作范围的限制(例如有无其它起重机在工作等);(12)需提升的重物的数量、材料、形状尺寸及重量;(13)要求提升的高度及回转半径等。2、本工

16、程的安全风险评估2.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工程特点和性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进 行分析判断,确定本工程的安全风险及控制目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安全风险主要有 如下几个方面:自然灾害影响,包括暴雨、高温等,影响范围涉及工程、人员、施工设备、影 响程度大,后果严重,特别是施工期经历暴雨及洪水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为主要的安全风 险。起重安装作业:构件吊运安装过程中的风险,涉及构件本身、人员、起重设备及运输设备的安全。机械设备操作:对操作者及附近人员的伤害风险及对设备的损害风险。用电安全风险火灾2.2、 安全风险的防范以预防为主,保障为辅。通过贯彻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控制风险、 通过保险、防护措施将

17、风险所引起的损失减至最小。2.3、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1)没有穿戴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鞋等)的职工(包括来访者、 供方代表、材料运 送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2)高空作业系安全带,无论何时在 2m以上的降落范围内应有保护。3)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试合格。4)起重指挥要由专业起重工指挥,严禁多人指挥。5)钢丝绳的夹角一般不超过900 ,且选纯必须满足安全系数大于 6倍的要求。6)施工区域内严禁无关人员通过或逗留。7)臂杆扳起过程中做好各部位分工,每次动作前应确定各部位均准备就绪后方可 指挥司机操作,且起重臂下方严禁站人。8)臂杆吊装要用尼龙带,防止蹭掉油漆,在地面摆放组合时应垫道木9)

18、臂杆穿销子时,大锤甩动方向严禁站人。10)主机吊装时,吊车站位要准确,防止过负荷,负责定位的作业人员应防止挤压 手脚。11)臂杆安装时,由专人扶稳,防止晃动碰伤设备和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8.10、 应急计划和措施8.10.1成立处理紧急事故的领导机构和抢险救灾队伍。8.10.2、灾情发现与报告。从隐患形成到灾害发生,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发现隐患应及时报告。8.103通讯联络。施工现场之间配备对讲机,保证信息畅通。8.10.4、贮备必要的救灾器材与设备,贮备地点设置明显的标识。8.105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现场生产人员较多和危险性较大的地点设置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并有明显标识。8.10.6、施工

19、现场配急救车辆。十、施工应急预案9.1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1.1 目的:为确保我项目部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 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制定本预案。9.1.26 工特点:高处作业,交叉作业等9.1. 兆险因素:高处作业不带安全带,违章作业,工作面无适当防护设施等。9.1.4寸策和措施:9.1.4.1 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9.1.4.2 呆持呼吸道通畅,若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9.1.4.3 t效止血,包括伤口。9.1.4.4 W其伤情

20、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9.1.4.5 万员和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9.1.4.6 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熟料袋内, 随伤员一起转送。9.1.4.刑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9.1.4.&己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9.1.4.皎即拨打12晌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 严重程度、本部门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9.1.4.1颂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 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

21、秩序,保护事故现场。9.1.4.1应急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带、氧气袋。9.1 .邺故应急预案9.1.1.1 挥组负责现场指挥,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工作。9.1.1.2 旨挥组负责现场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 当地电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9.1.1.3 旨挥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边人员的通讯记录。9.1.1.4 旨挥组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9.1.1.5 机构及职责页脚内容-10 -9.2 高压爆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2.1 目

22、的:为确保我项目部高压爆裂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 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制定本预案。9.2. 琬工特点:爆裂的不可遇见性,顶升作业的连续性。9.2.3 危险因素:在警戒线以内进行施工作业。输送管老化、磨损严重。对输送管爆 裂的危险性估计不足。9.2.4 对策和措施:9.2.5 .他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1.1.1.2 保持呼吸道通畅,若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 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1.1.1.3 有效止血,包扎伤口。1.1.1.4 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

23、理后去医院检查。1.1.1.5 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1.1.1.6 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 程度等第一手资料。1.1.1.7 立即拨打12前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 严重程度、本部门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1.1.1.8 项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 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1.1.1.9 应急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 担架、止血带、氧气袋。9.2.5 事故应急预案9.2.5.1 旨挥组负责现场指挥,

24、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工作。9.2.5.2 旨挥组负责现场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 当地电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9.2.5.3 旨挥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边人员的通讯记录。9.2.5.4 指挥组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9.2.6 组织机构及职责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组长:刘栋梁副组长:丁向兵陈建锋成 员:王兴 潘奔 王二龙 郑健鸿李永钦 谢海江具体分工如下:1、 刘栋梁 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2、 丁向兵 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 地电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3、 陈建锋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4、 潘奔 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5、 3施工应急报告程序如下:应急电话:火警一一119匪警一一11Q急救一一1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