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溯源及其文化内涵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52953268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8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和”字溯源及其文化内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和”字溯源及其文化内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和”字溯源及其文化内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和”字溯源及其文化内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字溯源及其文化内涵(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一)“和和”字的演字的演变变咊龢和(二)(二)“和和”字起源假设字起源假设起源于声音起源于声音龠龠(yu)“竹之乐器,三孔,以和众声也 ”禾禾从“禾”多与农作物有关 尔雅尔雅释乐释乐对对“和和”有这样有这样的解释:的解释:“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和和。”又有标注为:又有标注为:“和,十三和,十三簧簧。”说文说文中的解释为:中的解释为:“龢,龢,调也调也(即音乐的和谐)。(即音乐的和谐)。”可见,可见,和字可能最初是一种乐器名或是乐和字可能最初是一种乐器名或是乐器演奏中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另器演奏中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另外,在外,在诗经诗经 小雅小雅 蓼萧蓼萧中有:中有

2、:“和鸾雝和鸾雝(yong)yong)雝,万福攸雝,万福攸同同。”“”“和鸾和鸾”即铃铛,挂于车前即铃铛,挂于车前横木上称横木上称“和和”,挂在轭首或车架,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上称“鸾鸾“,也可见,也可见“和和”是与声是与声音有关的。音有关的。起源于酒器(水器)起源于酒器(水器) 说文说文中有另一个与中有另一个与“和和”同同音的字音的字“盉盉”,并有解释为,并有解释为“盉,盉,调味也调味也”。盉是一种盛行于中国商。盉是一种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的用于调节酒味代后期和西周初期的用于调节酒味浓淡的酒器,但同时也有考古资料浓淡的酒器,但同时也有考古资料显示盉常与盘配合使用,因此有的显示盉常与盘配

3、合使用,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盉应为水器。研究者认为盉应为水器。 “盉盉”字作动词时意思为字作动词时意思为“调调味味”,这一用法中的,这一用法中的“盉盉”字后来字后来被被“和和”字代替,如调和(调盉),字代替,如调和(调盉),但是,作但是,作“酒器酒器”意思的意思的“盉盉”字字仍然没有变。仍然没有变。 段玉裁在段玉裁在说文说文中做的中做的注解是:注解是:“调声曰龢,调味曰调声曰龢,调味曰盉盉。”在汉字演变过程中,为在汉字演变过程中,为了简便,了简便,“龢龢”与与“盉盉”逐渐逐渐成为一个字成为一个字“和和”,故,故调调和五味、五音和五味、五音者皆为者皆为“和和”。康熙字典康熙字典( (一)一)“和和

4、”的常见读音的常见读音1 h 如:和谐、和平、和蔼如:和谐、和平、和蔼2 hu 如:和面、和泥如:和面、和泥3 h 如:曲高和寡、和诗如:曲高和寡、和诗4 h 如:和了(麻将用语)如:和了(麻将用语)5 hu 如:和药、和弄、和稀泥如:和药、和弄、和稀泥6 huo 如:暖和、软和、掺和如:暖和、软和、掺和(二)(二)“和和”在地方话里面的读音在地方话里面的读音在台湾地区国语中,在台湾地区国语中,“和和”字作为连字作为连词使用时,在日常口语中读作词使用时,在日常口语中读作hn,但在正式读音中仍为但在正式读音中仍为h。(源自老北。(源自老北京口语,不过在大陆已基本绝迹。)京口语,不过在大陆已基本绝

5、迹。)闽南语中读闽南语中读he或者或者ho(都是第(都是第二声)。由于闽南话分布的范二声)。由于闽南话分布的范围是中国所有方言里面最广和围是中国所有方言里面最广和地域性最跳跃的,所以各地读地域性最跳跃的,所以各地读法有偏差,但偏差不大。法有偏差,但偏差不大。(一)(一)“和和”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1 1,h h 音音 (1 1)(形)平稳;和缓:温和、柔和)(形)平稳;和缓:温和、柔和(2 2)(形)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兄弟不和)(形)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兄弟不和(3 3)(名)数字之间相加的结果,也叫和数)(名)数字之间相加的结果,也叫和数(4 4)(名)指日

6、本:和服、大和民族)(名)指日本:和服、大和民族(5 5)(名)姓)(名)姓(6 6)(动)不分胜负:和棋、和局)(动)不分胜负:和棋、和局(7 7)(动)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动)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8 8)(动)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动)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9 9)(连)表示联合;跟;与;同:我和你都是中国人。)(连)表示联合;跟;与;同:我和你都是中国人。(1010)()(介介)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柜台和我一样高。)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柜台和我一样高。 2,h 音音(1)(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 (2)

7、(动)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动)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和诗、奉和一首和诗、奉和一首 3,hu 音音(动)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弹性:(动)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弹性:和面、和泥和面、和泥 4,hu 音音 (1)(动)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动)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和稀泥、和弄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和稀泥、和弄注意注意“和泥和泥”和和“和稀泥和稀泥”的区的区别!别!(2)(量)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量)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二和药、衣裳已经洗了三和。的次数:二和药、衣裳已经洗了三

8、和。5,h 音音(动)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动)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我的牌和了。的要求,取得胜利:我的牌和了。6,huo 音音 无字义,仅为衬字,在字典中不作一读音,用无字义,仅为衬字,在字典中不作一读音,用于词语于词语“暖和暖和”、“软和软和”、“掺和掺和”等。等。 (二)(二)“和和”字的文化内涵字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关于中华民族关于“和和”的思想,源远的思想,源远流长流长 书书尧典尧典中说中说“协和万邦协和万邦”,易易乾卦乾卦中有中有“保合太和保合太和”。早在秦。早在秦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的观念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的观念就已经

9、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宋、明之就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宋、明之时,时,“和和”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和和”已已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意识,并成为中华民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意识,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族传统文化的源头。1,物质生活方面的,物质生活方面的“和和”和的右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和的右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 (张贤亮)(张贤亮)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精神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和和”(1 1)中和)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喜怒哀乐之

10、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育焉。中庸中庸 人不过分宣泄自己的情感就称为人不过分宣泄自己的情感就称为“中中”,演奏中沉稳缓和的音调称为和音,演奏中沉稳缓和的音调称为和音,“中中”是天是天下的根本,下的根本,“和和”是天下的大道,只有做到是天下的大道,只有做到“中和中和”,天下才能太平,万物才能传承。,天下才能太平,万物才能传承。 (2)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天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主宰一切的、伟大无天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主宰一切的、伟大无边的力量,人必须小心翼翼地适应其周而复始的边的力量,人必须小心翼翼地适应其周而复始的运化规律,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运化规律,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 知和曰常知和曰常 (也作(也作“精和曰常精和曰常 ” ”)老子老子形韵形韵“和和”字的演变字的演变“和和”字起源假设字起源假设音韵音韵“和和”的常见读音的常见读音“和和”在地方话里面的读音在地方话里面的读音意韵意韵“和和”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按读音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按读音分)分)“和和”字的文化内涵字的文化内涵谢谢 谢谢 大大 家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