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52921071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93.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项目方案设计说明(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项目设计说明建筑篇一、建筑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书及其资料。2,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6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8 .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其他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二、基地及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项目2、工程概况:本项目地块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上午中心区Z-51-01地块,东临博园大道,西,

2、南两侧为城市支路,项目场地高差较小,交通便利,环境优越。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由三栋数据中心和一栋综合楼组成,占地面积为9587.50trf,总建筑面积为85812.46m2,计容建筑面积为74402.62m2o三、设计原则以及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1 .总平面布局该建筑的设计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根据该建筑用地的地貌平缓的状态,同时为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且符合规划条件,把场地的北面设计为主入口,同时也为人提供了一个短时间停留集聚的场所,场地的西面设置为次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地块内道路形式以直线型为主,道路宽度为4-6米机动车可以停靠在场地的四周,也可以通过坡道进入地下停车场

3、。建筑布局充分考虑基地的区位环境及道路沿线景观。三栋数据中心机房位于场地西侧,综合楼位于基地东侧。全面考虑博园大道、龙湖的城市景观,三号数据中心机房位于场地西侧、综合楼东侧退道路红线25米,为城市提供开敞空间。综合楼设置南北广场,北侧主要为停车场,南侧为休闲景观广场,场地在西北和东北角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位置预留25米的开敞空间。2,道路交通规划场地北侧,西侧各设置一个机动车出入口,沿用地红线内侧为环形机动车道,以人的活动作为道路系统设计的基础。小车进入场地后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交通便捷顺畅,流线清晰,保证了场地内部的安全和静谧,有效地使人车分流,让机动车交通对人员活动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步行系统紧扣

4、“让生命亲近自然”的设计主旨进行设计,以景观绿化轴为起点,并向步行道延展,形成富有趣味的步行系统。消防车通过场地道路对建筑扑救,满足消防扑救要求。高层建筑南面设置有消防登高扑救场地。3 .1#数据中心平面布局负一层设计为设备用房,一层为消防控制中心、大堂、接待及休息厅、店里电池室、空调配电室、变压器室等,二至四层包括机房、电力室、电池室、变压器室、辅助用房等。建筑采用比较规整的柱网设计,为空间的灵活组合划分提供条件。1#数据中心布置于用地西南侧,临场地出入口,通过建筑组合,有力地突出了建筑的鲜明形象,并保证建筑各项功能使用的合理性。方案设计尽可能谋求其自身功能使用的合理性与整体性,并与其它部分

5、保持使用分离和造型上的统一。以庄重、明快、简洁、有力的建筑造型,表达主体建筑形象的标志性,增强建筑在城市景观中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4 .造型设计数据中心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现代生活,人类社会进入数据信息大发展时代,对通信网络产生强大的市场需求本项目数据中心平面规则方正,立面采用大小不一的洞口组合成建筑表皮形式,仿佛无数信息点的集成,表达了新时代数据中心的新形象。建筑表皮采用铝塑板与建筑连接,表片上的矩形洞口与建筑上的固定窗相对应,数据中心里面的机房无需开窗,因为空气中的灰尘易造成线路故障,所以只需采用固定窗采光即可。建筑入口内凹,形成一个灰空间,给人以新颖

6、奇特的感觉,去探索神秘的未知领域。建筑外观现代感丰富,具有前瞻性,与数据中心的性质贴切。东面综合楼采用横向与竖向线条的组合,简洁明快,裙楼采用横向斜面组合,与主楼上部形成鲜明对比,在裙楼种上绿色植物,让建筑充满生机。四、建筑节能设计1、建筑物的布置和体形设计建筑采用南北布置,充分利用太阳能量。在充分利用地形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2、节能与新技术应用建筑外墙采用200厚页岩多孔砖,内隔墙采用轻质节能砌块,建筑屋顶采用绝热挤塑聚苯乙烯板进行隔热处理。卫生洁具采用节水型洁具,灯具采用节能型光源及控制系统,空调采用高能效空调设备。五、消防设计1、本建筑与周围建筑的防火间

7、距均符合防火规范要求。2、本项目1#数据中心为多层建筑,2#,3#数据中心及综合楼为高层建筑,其中综合楼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3、防火分区:每层设置1个防火分区。4、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为1000kg,速度为1m/s。7、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范设计,满足规范要求。8、防火分区均须用不燃烧材料的防火墙分隔;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3ho设备用房、电梯机房、楼梯间等墙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2ho9、防火墙、设备用房、消防电梯机房等处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各种安全疏散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

8、开启,楼梯间直通屋面。10、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配电间,发电机房设置在地下室。地下室设置消防喷淋灭火设备。六、环保设计防噪音及绿化设计对环境敏感的位置,采取设声屏障、栽植路侧树木等措施,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水泵出水管上止回阀采用静音式防水锤消声止回阀,设备房内墙面及顶棚采取做吸声处理措施,门做隔音门,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及降低结构传递噪声。绿化树种选择:遵循“适地适树”绿化建设基本原则,加强树木花草生态学特性的考察和研究,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应注意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应用经过试验的适应当地条件的引种树。绿化的总体目标是:以绿为主,在满足交通功能

9、的前提下,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植物选择应考虑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管理养护条件等诸多因素,具体有以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抗逆性强,要求耐干旱,抗污水,病虫害少,便于管理。2、不会产生其它环境污染,不影响交通。3、树木根系良好,萌廉性强,宜成活,耐修剪4、节约型树种,抗旱,抗寒,适应性强及养护费用低5、以乡土树种为主,多采用短时间能达到美化效果的苗木。八、无障碍设计1、地下车库设置无障碍车位,无障碍车位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无障碍标志。无障碍车位一侧设有1200mm勺通道。2、建筑设置有无障碍电梯,出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九、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投资估算表项目编

10、号项目名称工程量(m2单方造价(元/m2)造价(人民币:万元)11#数据中心9974.9632003191.9922#数据中心20895.9632006686.7133#数据中心13656.732004370.144综合楼2987523006871.255门卫室6615009.906地卜车库10889.8425002722.467道路工程15194.3230349.478绿化8342.74180150.179配套工程一1项800.0010临时工程1项400.0011其他费投资1项350.00合计25902.09建安费包含装修费用结构篇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商务中心Z-51-0

11、1地块。东临园博大道,西、南两侧为城市支路。项目共3栋数据中心和1栋综合楼。本次投标为1#数据中心单体方案。地上为1栋4层建筑,使用功能为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局部设1层地下室,层高4米,主要用途为设备用房及水池。2、建筑总长76.2米,宽30.2米。一层层高为6.5米,二层及以上层高5.4米,室外地面标高-0.9米,建筑高度为23.6米。主要结构跨度为7.5米、7.8米。二、设计依据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为0.30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项目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项目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抗震措施提高一度按7

12、度考虑。3、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书面要求。4、本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暂无地勘报告):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电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682001)(GB502232008)(GB500112010)(GB500092012)(GB500I02010)(GB500072011)(GB500032011)(JGJ942008)(GB501742008)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工程建设

13、标准强制性条文(YD5054 2010)(行业标准)(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三、荷载取值(KN/m2)电池电力室:16;数据机房:10;管理用房:2.5走道、楼梯:3.5;上人屋面:2.0其余按规范取值四、建筑分类等级1、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2、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3、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4、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为P6;五、上部结构及地下室结构方案1、建筑总长76.2米,设置一道结构伸缩缝。2、结构选型。本着安全经济的设计原则,根据建筑物自身特点,并结合建筑功能要求,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式楼盖。3、结构分析程序拟采用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YJK软件进行内力分

14、析计算。六、基础方案1、因无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形式暂不确定;七、主要结构材料1、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40,基础垫层为C15o2、钢筋:采用HPB300、HRB400o3、填充墙材料:上部外墙、地下室隔墙采用页岩多孔砖;上部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八、绿色建筑:1、本项目所选用的装饰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不采用国家或自治区主管部门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2、响应自治区建设厅重点推广的10项技术,同时满足绿色建筑节材要求,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新三级钢。3、建筑造型要素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纯装饰性构件造价控制在不高于总造价的5%0o4、其余

15、详见绿建说明部分。给排水篇一、项目概况本项目地块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1#数据中心总建筑面积9974.96m2,地上4层,地下局部一层,建筑高度23.6米,为多层建筑。二、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2014年版)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8、建筑工种提

16、供的平剖面图。三、给水设计1、水源:本工程采用市政自来水作为本工程全部用水水源(含消防用水及绿化用水、洗车用水。从不同道路引入二根DN150自来水管至本工程生活及消防用水。2、用水量:生活部分用水定额按住宅50升/人.班。车库地面冲洗用水按3L/m2.次,绿化和不可预见水按总用量的10%最高日用水量为754nVd,最大小时用水量32.17m3/h。3、供水方式:本工程采用市政直接供水,低区为地下室至2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高区三层至屋面由变频恒压泵直接加压通过管网供给。4、空调补水系统,在地下室设置324T机房空调冷却补水池,和在屋面设置54T补水箱。四、排水设计1、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底

17、层卫生间排水单独排出,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下水道。屋面雨水通过内天沟用管道组织排水至室外,屋面雨水设置溢流口。2、地下室排水设置设备用房集水沟、集水坑排水,由设在集水坑内的潜水泵加压排至室外。3、设置空调排水系统及事故排水系统,在每个机房侧的空调机房地板设地漏和排水立管系统,将空调水有效的排出室外,防止空调水漏水或爆管的水进入机房在走道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地漏和事故排水系统,将消防启动后的水及时排出室外,防止消防水进入机房,造成二次损失。五、室内外消火栓设计1、本工程采取区域消防的作法。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2、消火栓系统采

18、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初期灭火用水量由设在屋顶水箱消防贮水18T供给,消火栓加压泵置于地下室水泵房及消防水池,各楼管网成独立的环状管网,火灾时可通过设置于消火栓箱内的启动按纽直接启动消火栓加压泵或通过消防控制中心指令启动消火栓加压泵。3、消防水压:灭火水枪充实水柱按10m设计,每个消火栓枪头出口流量不小于5L/So消火栓间距保证任何着火点同时有二股水柱到达。4、消火栓采用消火栓配自救式小口径卷盘,室外设消防水泵接合器两套。5、室外管网连成环状,由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两根DN150至环状网。室外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1、本工程设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灭火等级按中危险II级,设计喷水强

19、度按8.0L/min.m2,作用面积按160m,系统流量按30L/S设计。火灾延续时间为一小时,最不利点喷头压力不小于O.OSMpa2、自动喷水灭系统成独立的供水压力系统,采用湿式系统,通过各层水流指示器和置于地下泵房处的湿式报警阀之压力开关或通过消防控制中心启动自动喷淋加压泵。喷头采用DN15闭式玻璃球喷头,喷头动作温度为68G3、自喷管网每层均设试水试压的阀门与压力表,室外设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七、.气体消防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主楼的数据机房、电池电力机房、发电机房、高低压室及变压器等不能用水灭火的场所配置FM200(七氟丙烷)灭火系统。2、机房的灭火设计浓度采用8%系统的喷放时间不应

20、大于10so3、储存容器的储存压力采用2.5MPa管道采用不锈钢管。管网灭火系统应同时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八、建筑灭火器配置1、本工程的数据机房、电池电力机房等部分按严重危险级,每层均设置推车二氧化碳灭火器。2、发电机房、高低压室、变配电室等部分按中危险级,均设置推车二氧化碳灭火器。3、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区域按低危险级,采用磷酸镂盐干粉手提灭火器,设置在楼梯、出口等明显部位。九、管道安装及材料1、室内生活给水管道:采用薄壁不锈钢管,环压式连接,管道过变形缝处设不锈钢波纹管。生活排水部分室内采用卡箍式机制排水铸铁管,室外排水管(雨水和污水)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比双

21、壁波纹排水管,橡胶圈承插连接。所有管道阀门选用国内优质产品。2、消防管道均采用热镀锌钢管。连接采用沟梢式机械配管系统。消火栓箱采用铝合金带茶玻门,下部为灭火器贮柜的消火栓箱,内配龙带、水枪、自救式卷盘等,并带水泵按钮启动装置。3、所有供水设备、卫生洁具采用国内优质产品,且属于节水型洁具暖通篇一、设计内容1.1 地下室设备用房通风系统。1.2 地上建筑平时通风、防排烟系统。1.3 地上建筑空调系统。二、设计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民用建筑

22、设计通则(GB50352-200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45/T392-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其它各专业及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三、通风系统1、设计参数发电机房:换气次数6次/小时;水泵房:换气次数4次/小时;储油间:换气次数6次/小时;公共卫生间、电梯机房:换气次数10次/小时;办公室换气次数4次/小时;UPS电池间、变压器室、空调配电室、主机房换气次数12次/小时。2、地下室通风系统地下室发电

23、机房、水泵房通风系统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方式。3、地上建筑通风系统3.1 地上建筑的公共卫生间、电梯机房通风系统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方式。3.2 地上建筑的;UPS电池间、变压器室、空调配电室、主机房设置气体灭火系统,其通风系统按事故排风设置,排风通过风井直通室外。3.3 办公室、楼梯间、走道等优先利用外窗自然进风,不能自然进风的,采用机械排烟系统。四、防排烟系统1、地下室防排烟系统1.1 地下室发电机房、水泵房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其排烟量按60m/h52计算。1.2 疏散楼梯:地下室出地面的疏散楼梯如在首层无法对外开窗或首层出口门无法直接开向室外,则该楼梯需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2、地上

24、建筑防排烟系统2.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优先采用可开启的外窗自然排烟。采取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m2,其顶层的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0.8m2;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m2,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3m2。不能满足开窗要求的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则应考虑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2.2 建筑中有超过100m,其可开窗面积满足自然排烟条件,优先采用自然排烟,不能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2.3 建筑中长度超过20m的内走廊均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其排烟量按120m3/hm2计算,排烟风机置于屋顶。五、空调系统1、设计参数1.1 室外设计参数夏季冬季

25、空调计算干球温度C34.83空调计算湿球温度C27.5通风干球温度C32.410相对湿度6575室外风速m/s1.61.5大气压力KPa99.33100.99空调场所干球温度C相对湿度新风量噪声标准夏冬夏冬M/人.时dB接待室26281822704045办公区26281822704045会议室262818227020451.2.2机房室内计算参数项目技术要求备注A级B级C级不得结露主机房温度(开机时)23C1828c主机房相对湿度(开机时)4050%3575%主机房温度(停机时)5-35C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4070%2080%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开、停机时)5C/h10C/h辅助区

26、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1828C、3575%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535C、2080%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1525c2、空调冷、热负荷1.2 室内计算参数1.2.1 业务用房室内计算参数大楼建筑面积约为9980平方米,建筑冷负荷指标按100VW吊计算,空调系统冷负荷为:Q=1200*5*1,03+9980*0,1=7178KVV考虑预留一定的系统裕量,空调系统的容量为7895.8KVV其中设备冷负荷为6180KW业务用房热负荷指标按70VW吊计算,空调系统热负荷为82.6KW3、空调系统配置本大楼配置4台制冷量2637Km的离心式水冷机组,3用1备运行。同时配置4台流量为520舟

27、h的冷冻水泵,4台流量为610的h的冷却水泵,4台循环水量为700舟h的冷却塔。4、空调水系统4.1 冷冻水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12/17C;冷却水供、回水温度32/37Co设置两路冷冻水主立管,与水平横主管组成环状供水管网。每个机房保证有两路独立的空调冷冻水立管提供冷冻水,提高空调系统安全性。机房空调末端安装N+1配置(NW5)o4.2 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采用开式循环系统,设置两路冷却水主立管,与水平横主管组成环状供水管网。冷却塔安装在天面,由补水箱补水。5、空调风系统5.1 数据机房采用下送风的送风方式,利用架空地板下空间作为送风通道讲冷风直接送入机柜内。5.2 配电用房采用风管上送风

28、的方式送风。5.3 办公区域采用多联风冷分体式空调系统,选用天花室内机,四面出风,中间回风。电气篇一、工程概括:本工程1#数据中心属多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9974.96平方米,含地下室520平方米,属于A级机房。二、设计依据:1、执行的主要法规和采用的主要标准: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50174-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3、当地有关职能部门认定的设计资料及审批文件;4、建筑及其他专业提供的方案图纸及相关资料。三、设计内容:0.4KV及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配电系统;动力、

30、照明配电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电视、综合布线、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联动控制系统。四、负荷分级:根据建筑及用电负荷性质,本工程通信主要设备用电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消防控制中心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应急照明、排烟风机、消防泵、喷淋泵等用电负荷为一级,一般照明用电为三级。五、负荷计算及电源:1、负荷估算表:序号用电设备组名称设备台数或用电面积用电指标W/m2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计算负荷Pc(KW)1IT设备系统20001.020002动力系统1000.8803空调系统14000.8011204照明系统500.8405合计355032402、电源系统:本工程拟引入1路市电电

31、源,其电源容量不大于5MkVA,市电电源就近变电站引入柳东新区1#数据中心高压配电柜。六、0.4KV及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配电系统:1 .变配电室设在地下室一层。0.4KV低压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并设联络开关。低压配电线缆采用放射式至各总配电箱。2 .本工程应急备用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机组1台,其配置功率为2000kVy当市电失电或火灾时,柴油发电机组应在15s内自动启动并为应急母线供电。七、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1 .防雷与接地:本工程按二类防雷设置避雷措施。屋面采用圆钢、金属构件组成混合接闪器,整个屋面形成不大于10m*10mg12m*8mlW格。利用结构柱主筋作为引下线,其间距不应大于18m结构

32、基础内筋作为自然接地体。2 .本工程通信设备和供电设备电源依据耐压水平,设置多级电涌保护器。八、弱电系统:根据建筑总体构思,结合数据中心设计经验及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设计标准要求,拟把该楼设计成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优良的智能化数据中心。通过采用安全可靠的供配电技术,确保数据中心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以及本楼的安全,建成一个智能化数据中心的典范,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一)综合布线系统:本工程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实现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控制、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机房内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主机房内综合布线系统由数据专业设计。(二)安全防范系统:本工程数据机房内的设备和系统属于贵重和重要设备,为了保证机

33、房设备的安全,在相应机房和场所设置出入口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安防管理系统具有远程管理功能。为了安全管理规范化设置巡更系统。(三)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对大楼内的供配电、冷冻水泵系统设备、通风空调等设备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已达到节约能源、节约人力、方便管理目的。九、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本工程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应急照明控制系统;消防电源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切除非消防电源系统。2、本工程设置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实现火灾初期及时报警和灭火联动控制。3、本工程数据机房、

34、高低压配电室、电力电池室等设置气体灭火系统,该区域采用感烟、感温探测器结合方式,以实现火灾监控和控制。4、消防控制室设置于本建筑首层,具疏散门直通室外。十、电气节能措施:1、变压器的运行经济合理、能耗低的原则,采用SGB10型高效节能变压器用无功功率动态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照明灯具采用高效节能灯具。2、本工程使用的电梯、水泵、风机等设备均应采取节电措施。3、照度标准:各功能房间及场所照明的照度和功率密度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相关要求。4、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5、照明及其他用电设备均进行独立分项

35、计量。6、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十一、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说明:1、本工程按规划停车位数10啕勺比例规划设置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配建充电桩。按满足10啕勺比例建设安装条件,其中充电桩位置、管线和线路敷设到所有设置充电桩车位,满足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配置要求。2、充电装置电源引自本工程专变配电室,充电装置有为汽车充电机提供安全、可靠电源能力。3、充电装置配电元件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并保护接地端子应可靠安全接地。十二、绿色建筑电气设计说明:1、楼梯间、前室、走道场所照明,普照明灯具集中、分区控制,实现照明控制措施。2、所有场所照明功

36、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定的目标值。3、合理选用电梯,并采用群控节能控制措施。4、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具一选用三相配电变压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期节能评价值要求。其二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应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海绵城市设计专篇一、概述:本项目地块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上午中心区Z-51-01地块,东临博园大道,西,南两侧为城市支路,项目场地高差较小,交通便利,环境优越。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由三栋数据中心和一栋综合楼组成,占地面积为9587.50nf,总建筑面积为85812.46ttf,计

37、容建筑面积为74402.62m2o二、设计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发布)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透水石专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三、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

38、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好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者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措施:1、场地绿化场地绿化主要采用人行道树池以及凹试绿地的形式。这种地面生态设施即是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植物,通过植物截流,土壤过滤滞留处理小流量径流雨水,达到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按照本工程是情况来看,要求地下室顶板上的绿化覆土层厚度n600m中在覆土层种植一些草皮和植被,在简易人行道制作树池。对于覆土层有必要局部处理采用特定级配砂石料来控

39、制其场地的透水率。在地下室顶板与覆土之间铺设输水管,地下室顶板排水坡度0.5%,最终通过排水设施排出。2、渗透式铺装雨水下渗也是消减径流和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渗透式铺装是指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的地面铺装结构,简称透水地面。本工程拟采用“硬质铺装地面”,多采用植草砖、透水沥青、透水地砖等铺装材料,既能满足路用及铺地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又能使雨水通过本身与铺装下基层相同的渗水路径直接渗入下部土壤,再由顶板上的疏水管排出,该工程技术简单,便于管理。防暴雨措施专篇透水面届作用;达小透水展 ifi水底属层至婴均成为砂战 底石作闲;海水,乐*仙出表侵流1让 水净化* 土单冲化后的水由此夏季的暴雨洪涝是

40、柳州市主要气象灾害,为减轻出现的暴雨天气对人民生活及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生产生活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1、应急预案以“保人身、保设备”为原则,在暴雨、洪涝发生后,一要认真落实应急小组成员的职责,赶赴现场抢险、救灾和事故处理。避免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保障安全运行,严防事故的扩大,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方式。2、在暴雨事件发生前对电气设备进行排查,找出薄弱环节,按照本规程和相关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排除、找出危险点和薄弱环节,及时分析和预测异常暴雨事件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预先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进行防范。3、针对暴雨天气、完善防污闪预案和恶劣天气安全措施,相关人员在采取巡视、目测、耳听等检查方法。4、要

41、加强对室外重点区域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监视,增加巡回检查次数;5、要减少暴雨期间的室外高压设备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6、在抢险、救灾和事故处理期间,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7、所有人员,对暴雨事件发生的现象、设备损坏情况和抢险、救灾及事故处理经过,一定要记录清楚,资料完整。8、组织和提供异常暴雨抢险、救灾和事故恢复所需要的物品、备件、机动车辆等工具,组织实施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安全措施。9、在异常暴雨发生后,立即判明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发展趋势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努力保障通信电话、网络畅通。10 .畅通水道防堵塞。暴雨持续过程中,应确保各种水道畅通,应防止垃圾、杂物堵塞水道,

42、造成积水。11 .暴雨来临前,应仔细检查房屋,尤其是注意及时抢修。12 .关闭电源防伤人。暴雨来势凶猛,一旦室内进水,应当立即切断电器的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13 .减少外出防意外。暴雨多发季节,注意随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和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可再生能源设计专篇1 .工程概况本项目地块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上午中心区Z-51-01地块,东临博园大道,西,南两侧为城市支路,项目场地高差较小,交通便利,环境优越。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由三栋数据中心和一栋综合楼组成,占地面积为9587.50itf,总建筑面积为85812.46计容建筑面积为74402.62m2o2 .太阳

43、能光电系统可行性分析柳州市年太阳辐照总量为41905016MJ/(mNa),太阳年日照数为14002200小时,属于太阳能资源一般区。(1)公共照明太阳能发电系统: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但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1、屋顶光伏电站主要生态影响分析:太阳能发电项目属于节能减排的环保项目,是国家鼓励开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基本上不产生环境污染,对环境的可能影响主要是光污染和对局部生态的局

44、部影响。(1)光污染分析太阳电池组件产品的表面设计要求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太阳光的反射,以利于提高其发电效率。太阳电池方阵的反光性很低。本项目场址较远处有分散的居民点,无其它设施和建筑,对周围环境和远处分散的居民点基本没有光污染。(2)生态影响分析光伏电站是在屋顶上铺设大量的太阳电池组件,对周围的植物生长没有影响。(3)水环境影响分析光伏发电本身不需要消耗水资源,本项目无工业废水产生,仅有少量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作绿化,具废水可完全实现零排放。(4)噪声影响分析光伏发电本身没有机械传动或运动部件,没有噪声产生,对周边环境无任何影响。(5)环境影响分析初步结论本项目对环境影响较小,可采取一般控制和缓

45、解措施。本项目建设施工期,只要坚持文明施工、注重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对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进入运营期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源,排放的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在场内绿化使用。因此,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的初步结论是可行的。2、节能减排效益分析太阳能是最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不产生任何废气、废水和固型物排放污染。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资源利用的方式,其相关的技术己基本成熟。与火电相比,200KV、太阳能发电,25年可累计发电468.9598万度,可节约标准煤1894.598吨,减排CO劝4131.3吨,以及其他碳粉尘及二氧化硫、氮化合物、烟尘的排放,极大的保护和优化了我们的生

46、活环境,减少了局部地区雾霾天气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示范意义。3、经济效益分析太阳能电站的使用寿命是25年,初期投入约208万元如果不考虑电费涨价,25年的电站(主要自用)收益是75.3759万;如果能够得到政府的电价补贴,收益将会更高。屋顶太阳能发电电站,是将闲置的屋顶利用起来,变闲为宝,即能带来经济上的利润,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4、结论1)太阳能光伏发电符合当前的国家能源政策,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应用的发展有利于环境及生态的保护。2)项目位于屋顶,无影响工程的不良工程地质情况,场址区域为未利用屋顶。3)关键设备如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及大型逆变器的技术水平已十分成熟。本项目太阳电池组件及逆变器的选型与设备的产业现状相吻合4)项目试验示范的内容合理,全面。综合上述,本项目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