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52862560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议西周社会调查制度摘要:采风是一种观政之制。周初统治者以殷为鉴,以为天意在于民情,确立轻鬼神、重人神的治国观念。透过采风 实现“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的目的。统治者凭借采风 取得的资料,了解民之疾苦,改革国之邦法,安抚天之民愿。 能够说,西周的采风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一个创举,其对后世也产生了专门大很重要的阻碍。关键词:采风观政行人社会调查茫茫历史长河,不断上演着一个个民族湮灭与崛起的痕 迹。在商王朝广袤的领土上,周部族原是一个地处边远、地 域狭小、人口稀疏的小国家,而确实是如此一个小邦,一举成 为后来征服商朝的“勇士” 。那个小国家崛起的背后,又有什 么样的故事呢?一、周的崛起及采

2、风的孕育周之因此能够攻破商朝而入主中原,绝大部份确实是因为其统治者与殷纣王的坚信天命、暴虐无道、反其道而行之,敬德修民、进展生产、友睦邻邦最终成绩其一代伟业。在征 服战争中周统治者看到了人心的向背对国家兴亡的重要阻碍,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壮大。熟悉到作为一个小邦而君 临大国,要想站住脚跟、立国久远,必需了解民意顺应民心。西周统治者一反商王朝诸事皆问天意,大政决于神鬼的做法,转而重人治,轻鬼神。礼记?表记中有云:“周人尊 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周初的重臣周公也曾说 :“天不 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西周统治者们把他们原在西岐时就 已有之的派专人深切民间 ,调查民意,听取民愿的做法加以 沿用和

3、扩大,因此创建了西周的采风和社会调查制度。“采风制度”是西周王室立国之初形成的一套较为周密 的社会调查制度。所谓采风,确实是官员去民间搜集四方风 俗善恶,代语歌谣通过采风,统治者能够观政之清明,官之勤 廉。采风事实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二、采风观政及其人员采风是一种观政之制。周初欲使江山“永支百世”,就必需敬得保民,秉德明恤。尚书?大诰日:“天威不可信, 民情那么大可见”,天意就在民情中。西周统治者凭借采风 取得的风俗的、语言的、文学的资料,透过其内容和情调即可了解政之好坏,民之疾苦,吏之贪婪,并据此来赏功罚罪, 安邦治国。正如诗经?关睢小序所言“治国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4、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周王朝在王室设立主管全国调查采风之事的太师。政府 专设采诗之官,他们“从十月起正月止,男年六十,女年五十 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采诗”。既政府聘选年龄较大、 社会体会丰硕的男女无子者,供给衣食,使他们到民间普遍采诗。除此之外,还有“孟春三月,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 诗”。行人是西周朝廷的正式秘书官员,负有转达王命、传递公函的责任,其所采之诗及采诗中了解的民情民意,多数能直接上达于周王朝统治机构,乃至直接上达于周天子。在周 朝礼仪中有“公卿至于烈士献诗”的要求,公卿烈士所献之诗有相当一部份也来自于民间的搜集,事实上也是周天子催促王公大臣诸侯卿士深切民间 ,了解民情的一

5、种做法。在古 籍中还有“国史采诗”的记载 ,说明充任各级政府秘书的史 官,不仅有记录言行、由宣王命的职责 ,同时也负有深切民间、 调查研究,向周天子及各级政府提供社会实际状况的责任。 社会调查在西周是常常性的,调查结果的上报也有必然的程 序和途径。为了使调查工作更能反映实际情形,周天子也要于每隔五年的春二月亲自到民间采风调查。三、采风目的、意义及阻碍采风始自西周,目的之一是观俗。“礼俗以驭其民”,“修 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为周王室提供“驭民”政策的信息和依据。其二是观政。由商之灭 ,周统治者感悟到“天命靡常”,民心向背决定天命所归。前者是考察生民的 民情、风俗、适应,后者那么是通过

6、民情来观看统治者的德 性。具是指到乡村城镇搜集包括民间叙事、民歌、谣谚、戏 曲、音乐、舞蹈、美术、民间风俗等一切民间文化表现形式 的活动。在民间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工作的所谓田野作业也称 为米风。西周的采风之制,从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刻之久 来看,都能够说是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一个创举。采风的要 紧责任官员“行人”确实是古代的调查员,采风所得的材料确实是古代的调查材料 ,从那个意义上说,采风也是我国古 代秘书工作中的一个创举。西周采风制度阻碍深远,采风之制不仅为东周所承,形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 诗三百”的盛况,而且对两汉时期也很有阻碍。西周采风和调查由政府曲面组织,并由太师史官、行人等专门的秘书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已不单是为了将民间的诗歌、风俗搜集起来以供欣赏 ,其目的仍是要从采诗中了解四 方诸侯及广大领土上的民情风俗,从具体的歌谣中反映各地政治的善恶,人心的向背,百姓的好恶,和各级官员吏治的清 浊,政绩的好坏。周天子及西周中央政府能够从中观风俗、 知得失、自考正。因此,西周所创建的这种采风和调查之法 , 能够看做是今天秘书工作中调查研究工作的起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