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

上传人:招财****0 文档编号:52784177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前言:1 .幼儿获得新知的途径:一是教师的直接传递。二是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发现新知并从中获得。区域活动属于后者。2 .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正式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一、对活动区类别和功能的定位1 .区域活动定义: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

2、区域范围从狭隘的范围向广义的范围划分类别涉及范围表现性区域装扮区、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探索性区域益智区、科学区、沙水区、种植饲养区运行性固定运动区域、可移动器械区域、自然游戏区区域欣赏新区域阅读区、展示区2 .活动区功能【表现性区域】表现性区域以幼儿的经验为导向,通过各种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功能-幼儿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在表达意愿、展现能力充分体现自己天性和潜能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创作性的活动。【探索性区域】探索性区域是新异刺激引发的探索活动,其中探索是以未知为导向的。目的:是使幼儿通过活动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从而获得新知,以充实自己的认知结构。【运行性区域】运行性区

3、域是在户外场地上引发的,以训练幼儿粗大动作为主要内容。重要性-身体运动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必须;喜欢运动是幼儿的年龄特点;阳光和空气是保障幼儿健康的自然条件。每天必须进行创设适宜的活动区环境。【欣赏新区域】欣赏新区域是幼儿增长知识,获得自主发展的重要区域。是体现幼儿园文化品位的。主要活动形式-通过用眼和用脑的形式促进理解和接受。种类-图书阅读、实物展览。空间 活动室 内 活动室 外(走 廊) 户外活动区空间和活动室类别类别益智区、科学区、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展示区(操作区、数学区)种植养殖区、角色区、表演区固定运动器械区、可移动器械区、自然游戏区、沙水区、种植饲养区根据幼儿的年龄而异小班:操作

4、区、数学区可以合并为益智区。中大班:可以分开单列,有条件的还可以单设棋艺区、生活区、木工区、拆卸区等等。二、对活动区域材料的分类和投放方式的探讨游戏材料的定义:被用于幼儿游戏的一切物品,分为2类:一类为专门为幼儿游戏而制作的玩具,一类为任何自然物品和自然材料。(一)活动区材料的类型Q材料,1、非结构J结杓化1高结构11低结构1 .高结构材料特点:材料暗示玩法、玩法固定单一,功能固定。高结构化材料的两种设计:一是设计成具有竞赛规则的游戏,即高结构化规则游戏。二是设计成附加特定任务的作业,即高结构化规则游戏。例如1:“插画游戏”:两人比赛,看谁插得多。例如2:“10的组成与分解”:材料:数字卡玩法

5、一:设计成规则游戏双方出示卡片,谁先发现卡片上的数字组合起来正好是10,谁就可以先拍一下桌子,动作慢的就吃进桌子上的卡片,谁先出完手上的卡片谁就赢。玩法二:设置成作业在10的数字卡片下罗列1和?、3和?、?和7等一组数字,让幼儿在?出放上正确的数字卡片,合起来为10,全部摆对就完成任务。分析-哪一种玩法比较合适?玩法一:由于规则游戏中幼儿的玩伴水平不同,输赢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有时输、有时赢,这就刺激幼儿为了赢而不断重复游戏,在重复中越来越熟练。这种玩法还能培养幼儿的专注性。在宽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学习。玩法二:带有作用性质的学习,较为的无味,结果单o2 .低结构化材料: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

6、材料进行简单的设计,但不限定玩法,由于目标非常隐蔽,对幼儿而言自主空间仍然很大,如积木等。3 .非结构材料:教师在投放时没有设定目标,也没有设计玩法,如各种绳子、废旧盒子。瓶瓶罐罐、纸卷芯、水果网、吸管、毛根、纸杯、纸盘、扣子、光盘、牙签等等。4 .活动区呈现的四种材料材料一:未设目标的非结构化游戏材料。例如,扑克牌材料二:目标隐蔽的低结构游戏材料。例如,套筒材料三:目标明确但结果不确定性的高结构化规则游戏材料。例如,串珠(多色)材料四:目标明确但是结果固定的高结构化作业性材料。例如,作业单形式的10的分解。(二)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方式根据材料设计的规则化程度,分为-封闭式投放和开放式投放。1

7、.封闭式投放教师已教学目标位依据,对材料进行高结构化的设计,即教师对材料附加了特定的任务,幼儿必须严格按照教师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以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例如,给娃娃喂饭、按数插画、开锁等等。2 .开放式投放教师对材料的投放只做一个大致的规则,不需要对材料的具体玩法进行设计,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决定如何玩,实际玩法会因幼儿的个体差异二多种多样。例如,串珠(单色穿。ABAB/AABAAB/ABCABC、)(三)活动区材料的结构化、投放方式与幼儿的关系。活动材料-幼儿发展-材料种类特点刺激幼儿行为方式-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形式。1 .材料和游戏:活动区是幼儿通过材料进行的学

8、习。游戏是所有幼儿喜欢的活动。但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诱发幼儿的游戏行为。2 .游戏与学习: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是游戏却一定是学习(包括已有经验的练习和新经验的学习)游戏中幼儿的学习一一是自发的无意性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材料在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它的教育功能。3 .材料和目标和学习(练习)教师字材料投放时的预设程度不同,而导致的幼儿学习的不同。教师设计了太多的高结构的作业材料,这些材料虽直接指向目标、但只能引发幼儿被动学习个枯燥的学习。(思考: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投放材料上存在的问题:在思考投放何种材料是,并未基于幼儿情况去思考因投放何种材料,例如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在操作原有材料是引发的现状

9、。)4 .投放方式和幼儿的行为投放方式幼儿行为材料和幼儿的关系封闭式材料将引诱幼儿个别化的作业材料材料控制幼儿开放式材料引诱幼儿游戏行幼儿控制材料为案例1:“给花篮插画”目标:按数取物材料:各种颜色的纸花、花篮玩法1:教师在每个花篮上配了任务卡片比如5朵黄花、3朵红花、7朵监花。玩法2:教师投放了各种颜色的纸花,但是没有限定玩法,一段时间内幼儿用纸花玩出多种游戏,如布置小舞台、种花、开花店等等,每一种玩法都能生成一定的目标。在种花时,幼儿是以“颜色分类”来种的,把同样的颜色种在一起。在布置小舞台时,幼儿是按红黄蓝间隔进行“模式”顺序的。在卖花时,买花的幼儿说:“我要买5朵红的花3朵蓝的花”,照

10、样玩出按数取物。5 .开放性的非结构材料特点:多功能性、层次性投放:开放性价值:能使幼儿在自主作用于材料的过程中,生发出更多更综合的目标,这些目标自然会和指南五大领域所提出的目标相关。(四)材料投放山把握几点关键要点1.材料投放:(1)材料不设目标,但是又隐含教育目标。操作方法具有一定额探索性,活动方式具有多种、无限可能性。操作结果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2)对教师的要求: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关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按照幼儿的意愿自选材料,积极与材料“对话”。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反映和表现。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引发什么样的活动,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及时调整材料的提供方式,满足幼儿

11、的需要。提供多元的活动材料,适度增加一些挑战,拓展幼儿的活动内容。(材料投放的关键词:顺应、支持、推进)三、活动区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摆放(一)材料摆放的等改革美工区:调整前调整后*人手一份材料,将所要用的纸张、绘画笔、剪刀放在托盘中。*一层一样材料。*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如固体胶、透明胶、泥工板、剪刀、排笔等)按照类别放在框里,固定摆放在层架上,不能太高或藏得太深,方便幼儿取法。*收集来的办成品材料摆放在翻遍幼儿取放的矮柜,,目了然。(二)材料投放的改革固定拼图(动手区):调整前后活动材料幼儿操作调整前投放无纺布拼图和暗扣学习用暗扣固定,拼出完整的图案调整后可增加螺丝、回形针、蝴蝶夹、茅根、礼物封

12、口带等。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固定,拼成图形。包糖果(动手区)调整前后活动材料幼儿操作调整前一样大小的糖果和糖纸学习拧的动作调整后颜色大小都不一样的糖果和糖纸幼儿自主选择不同大小的糖果和糖纸进行包装,增加了趣味性,也体现难易不同的层次性。喂娃娃(动手区)调整前后活动材料幼儿操作调整前投放一样大小的瓶口的瓶子、一样大小的珠子、一样大小的调羹学习使用调羹调整后*不样大小的珠子、不样大小的调羹*增加筷子、夹子、镶子自主使用不同工具(三)环境布置的改革改革前:美工区、操作区、科学区、数学区,每个区的环境趋于统一、整体划一、吊坠、墙面略有区别,通常需要通过区域牌去划分。操作区:功就*活动环境活动内容发J肌

13、作展小肉动可创设娃娃家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在游戏的环境中,自然的进行各种动手操作。为宝宝穿项链,包糖果、编制宝宝的衣服、给宝宝穿衣服。图书区:功前*调整前调整后-读安j读欢阅驿阅与娃娃家并列,并远离娃娃家,单独一个区域整合到娃娃家)开后J个安静的区域。美工区:功就*调整前调整后美的欣赏、表现和展示春天的场景欣赏、制作或绘回柳条、桃树、花、蜗牛、燕子、蝌蚪、蝴蝶。(四)区域分割的改革实践中的探讨:1 .与相关区域整合:操作区、数学区、棋类可以考虑整合为益智区。2 .模糊各个区域的隔断,让区域活动材料巧妙移置。美工区和操作区材料互通,材料共享幼儿更加有兴趣,更体现个性化。创造性学习。四、教师在区域活

14、动中怎样做到有效介入(一)指南为依据,把握介入的适时性、适宜性。困惑一:是否要指导幼儿游戏?尽管没有成人对游戏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没有成人的指导和介入,幼儿的发展还是有区别的。成人的作用在于一一能够用教育的眼光来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在最适意宜的时候推讲幼儿的发展。(也是教师介入的前提)(对教师的要求:根据指南要求,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行为。)好教师要确定两个意识:一个好教师应该确定两个意识:发展意识和课程意识发展意识:指教师对幼儿日常行为所体现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能够随时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课程意识:指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能够随时发现和利用可以影响幼儿发展的教育因素。只有当

15、一个教师非常清楚幼儿阶段应学习什么,幼儿是怎样学习和发展的,她才会对幼儿的发展需要和行为水平,以及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十分敏感。困惑二:认为组织“游戏”比上课还难。主要就难在-看不懂幼儿的游戏行为,不会分析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发展水平,也无从推进幼儿的发展。其原因在于一一教师不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从哪些视角去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解决策略一一第一:指南所列的五大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以及这些目标的行为表现,正是给广大教师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的抓手。案例1:角色游戏-画站牌艺术表现(色彩线条)手眼协调水平(涂色时表现出的精细动作)数学认知水平(用彩色蜡笔为站牌涂色是表现出来的对称)

16、前书写水平(用图形符号来表征)第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以指南的目标和幼儿正在表现的行为进行联系,将指南转化为教师观察、分析和推进指南发展的专业能力。案例2:按规律排序在画画选用颜色是,可以表现出AB模式的排列规律(一红一黄)在用积木搭围栏时,可以表现出AB模式的排列规律(一红一黄)在用积木搭围栏时,可以表现出AB模式的排列规律(一横一竖)用双手打节奏唱歌时,可以表现出AB模式的排列规律(击一下手掌,拍一下身体)判断一个教师是否熟悉和理解指南的两个标准:一是,能够将五大领域进行融通,也就是在一个领域中看到多个领域的目标与表现。二是,能够将目标和幼儿的多种行为建立联系,也就能够在多个游戏行为中看到

17、同一个领域的同一条目标。如何尽快熟悉与理解指南途径一一案例教研在实践中不断用指南来尝试分析幼儿的行为,反思教育行为。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的两种态度:一是放任不管,二是,过渡干预:盲目性干预,功利化干预。盲目性干预:教师只是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并不清楚自己参与的目的是什么?功利化干预(不适宜介入):教师过于在乎预设的目标,只要幼儿的行为与教师所预设的行为不一致,马上就进行纠正。在游戏中捕风捉影的寻找插入个别化指导的机会,将教学目标强加于幼儿游戏,结果,教师的所到之处,就是幼儿游戏终止之时。案例1:活动区有一小筐的玻璃珠,好几个大碗和一把筷子,老师预设的目标是让幼儿用筷子将珠子夹到碗里,练习手眼协调

18、。一次,几个男孩分别把碗倒扣过来,各自把玻璃珠摆在自己碗底的小口里,小心翼翼的摞起来。比赛谁放的多结果一不小心散落一地,被老师看见后马上制止。要孩子好好用筷子夹珠子,幼儿没夹两下,感觉无趣便走开了。案例2(二)如何在游戏中有效推进幼儿的发展1 .判断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有效性的依据第一:你的介入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正效介入:通过观察,在顺应幼儿游戏意愿的前提下介入,支持并推进幼儿的发展。负效介入:通过介入干扰个转移了幼儿自己的游戏,是幼儿的行为变得被动而无趣。第二:你的介入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游戏水平。第三:幼儿对你的介入是否积极响应。无效介入:幼儿对你的介入置之不理。改变策

19、略:立即退出幼儿的游戏,继续观察,而不强求幼儿。反思:教师可从中分析幼儿的游戏意愿和行为水平和自己的计入和指导要求之间有什么距离。2.介入与指导幼儿游戏时的目标意识要清楚的意识到一一“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介入游戏?”“通过我的介入和指导,将帮助幼儿获得怎么样的经验和发展”案例描述:OOOOOO红色和黄色的积木没有了,圆圆犹豫了一下后开始不加选择的使用其他颜色的积木,毫无规律的接着搭,但是很快就有推到了还未完成的这一小段无排列规律的围栏,试图离开。分析:幼儿已经具备AB模式排序的能力(一红一黄),此时他遇到的困难是红色和黄色的积木没有了,但有不满意自己用其他颜色搭的无规律的这一段围栏,所以推到了,有想不出其他的。教师目标意识:拉开积木之间的距离,进行等距排练;增加一种颜色的积木,如:红黄蓝排练;将积木从竖着排到横着排。教师的指导语幼儿学习、发展的关系:方法一:数量守恒方法二:模式排列的扩展,从AB模式扩展到ABC莫式。方法三:建立单位长度和总长度关系的测量经验。方法四:用绳子量一量围栏的长,再用量出的绳子长度放到自己已搭好的围栏出量一量,数一下还差多少块积木。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