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智慧地处理课堂教学的偶发与意外现象及事件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52694473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如何智慧地处理课堂教学的偶发与意外现象及事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智慧地处理课堂教学的偶发与意外现象及事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如何智慧地处理课堂教学的偶发与意外现象及事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智慧地处理课堂教学的偶发与意外现象及事件(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何智慧地处理课堂教学的偶发与意外现象及事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要讲究艺术和方法。作为一个教师要 “多用情,少发火 ” 。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 由于课堂教学环境的不同,出现的课堂偶发和突发事件的类型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有这样几种类型:外部干扰型、教师失误型、学习困扰型、课堂异常型等等。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要讲究艺术和方法。作为一个教师要 “多用情,少发火 ” 。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作为人师,我们应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体贴学生”的原则来谨慎、恰当地处理好课堂的突发事件。

2、在课堂上,只要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应变方法,就一定能够处理好各类偶发事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细致地概括来说,处理课堂偶发和突发事件有大致以下几种方法。1、以变应变法。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变应变的方式。案例:我校一名科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突然有一为学生大叫:“蜘蛛”,顿时课堂出现了一片混乱的现象。这时,老师让学生赶走蜘蛛后,开始了对昆虫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这样做不但有利于缓解学生恐惧的心理,而且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很好地与课堂内容相结合。 2、将“错”就“措”法。这种方法其实在课堂运用得比较普遍。往往是

3、在老师自身不小心犯错的情况下,碍于面子,不能直接说老师自己错了,但又不能将错就错,不加纠正,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来个将“错”就“措”,询问学生,刚才老师哪里有不对的地方?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机智。 3、实话实说法。案例:有一次,我在教唱课的时候,有一个音应该唱六拍,而我在教的时候是五拍,学生虽然在跟我唱,但声音越来越小,声音里透露出一种疑问和不肯定的感觉。我问:“怎没不唱了。”有问同学说:“老师,这里是唱六拍,不是五拍。”我一看果然错了,于是我马上对同学们说:“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对,老师不够仔细,唱错了,我们一起来改正好么?”这时,课堂又回到了原来的教学状态。有时候,教师由于不够仔细难免会

4、出现一些小状况,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而不去管学生心中的疑问,这样就不对了。有时候教师坦诚的襟怀、实事求的做法是能马上解决这些小小的问题 ,而且也不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相反错了不改正,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 4、因势利导法。所谓“势”,是指事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然后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或逆势把学生拉向正轨。 课堂中有些偶发事件的出现,已经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完全吸引 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注意于原定的教 学内容是很难的。这时教师可以转而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顺应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求知

5、欲,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或教学活动。 这样,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秩序,而且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案例:在一堂数学课上,一位数学教师正在讲关于质数与合数的基本概念,突然,教室外基建工地传来“嘭、嘭、嘭”的拖拉机发动声,而且这声音还一直响下去,使教学无法进行,学生也烦燥不安,张望窗外。这时,教师灵机一动,大声讲道:“现在大家开始数数,看拖拉机的响声有几下,然后回答你数的是质数还是合数。” 这个案例中,学生注意力已游离了教学目标。如果这时命令或强制学生听讲,不仅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这位 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地把环境中的噪音变成了有利于教学的情景,顺应了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中,并且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正确教育,因势利导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遇到课堂偶发事件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正面启发,善于诱导,且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民主平等。是说服而不要压服;是疏导而不要惩治报复;是诱导攻心而不要简单粗暴;是真心接受而不要强迫服从。为此,就要求教师遇到偶发事件时要耐心、动之以情、规之以矩、导之以行,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启发自觉,帮助学生自我认识错误,从而有效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