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栽培技术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52533865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冬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冬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冬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冬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栽培技术(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冬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栽培技术冬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一、产量指标和基本条件1.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亩基本苗3035万,冬前茎蘖数80万左右,春季最高茎蘖数100110万,收获穗数4245万,穗粒数2733粒,千粒重4248克,亩产500公斤。2.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耐肥、抗倒的中秆大穗型或中秆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新冬17号,新冬18号(强筋)等。3.土地选择。选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碱解氮含量50PPM以上,速效磷12PPM以上。4.肥水条件。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施肥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基肥、种肥与追肥结合。亩施尿

2、素3540公斤,三料磷肥1820公斤,钾含量较少的地块,应酌情施用钾肥。生育期灌水45次(沟植沟播67次),亩灌水量300350方。二、播前准备1.耕翻和全层施肥:耕翻深度在2426厘米,做到翻垡均匀、不重不漏、到头到边。氮肥总量的50%左右和磷肥总量的80%左右,在翻地时一次深施。2.播前灌水:在平整土地基础上进行机力开沟,沟距60厘米,沟深1820厘米,呈三角形。灌水时间为播种前的1015天,亩灌量90110方。3.整地:适墒及时整地,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4.种子精选和处理:种子质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5%以上。播前晒种3天以上,晒种后100%过筛、包

3、衣和电场处理。三、播种1.播种期:当日平均温度在1718时,或冬前0以上有效积温450570时为适播期,一般在9月1025日。2.播种方式:采用1.8米或1.2米小畦15厘米等行距,或20+10厘米宽窄行。坡度较大麦田宜沟植沟播(沟宽60厘米,一沟4行,行距15厘米)。播种深度45厘米。3.种肥:以磷肥为主,亩施磷酸二铵45公斤,或三料磷肥12公斤,另加过筛干羊粪1520公斤混合播入,播种和播肥分开,播肥深度应在810厘米。4.播种量:适期播种亩播量1820公斤,随着播期推迟,播种量适当加大,但最多不能超过22公斤。5.播种质量:播行笔直、下籽均匀、播深一致、接行准确、不重不漏、到头到边、复土

4、良好、镇压确实。6.开毛渠:播后3天内,开好毛渠,土地平整的麦田,采用浅宽毛渠,毛渠间距2535米。7.播后灌水:对干播湿出的小麦地应及时灌水,亩灌量80方左右,如出苗不好应及时补一水。四、冬前管理主攻目标:保全苗,育壮苗,促早蘖,确保安全越冬。1.春肥冬施:基肥不足的麦田、晚播的弱苗麦田或开春后地下水位高容易返浆的麦田,应在冬灌前用机力提前条施化肥,做到“冬施春用”,亩施尿素1215公斤。2.冬前灌水:灌水时间在 “夜冻日消”时进行,每亩灌量7080方。3.安全越冬:小麦越冬期要保护雪层和防止牲畜啃食麦苗。易发生雪腐病和雪霉病的麦田,在下雪前喷施托布津或粉锈宁防治。五、返青至拔节期管理主攻目

5、标:促进返青,巩固冬前分蘖、减少无效分蘖,确保亩收获穗数。1.及时排水:化雪时对有积水的麦田要组织人员及时排水,确保麦田无积水。2.春耙条施肥:返青后,在适墒期及时进行耙地,耙深一般34厘米,以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进返青、消灭杂草、防止返碱、减少病虫害。结合春耙对未冬施肥,或长势弱或田间茎蘖不足的麦田,及时补施返青肥,亩施尿素35公斤,促使返青,增加分蘖成穗数。3.化学调控:小麦起身时,对群体过大,有旺长趋势亩茎蘖数在100110万的麦田进行化控,亩喷施矮壮素200300克,以促进壮苗,控制基部12节间伸长,防止中、后期倒伏。4.病害和杂草的防治:起身后拔节前,麦田若有双子叶杂草,当其长到3

6、4片叶时进行化除,亩用2.4D丁酯6070克或20%二甲四氯200250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麦田周围若有双子叶作物如棉花、瓜菜等,要在其出苗前化除,严防药液漂移产生药害)。麦田有燕麦草危害,应用骠马或野燕枯等防除。六、拔节至抽穗期管理主攻目标:调控分蘖成穗数,促壮秆大穗,防倒伏。1.重施拔节肥:亩条施尿素1215公斤,做到弱苗早施、多施,旺苗和壮苗晚施、少施,施肥后及时灌水。2.追施孕穗肥:孕穗期结合灌水亩撒施尿素35公斤,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200克,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叶面喷施。3.灌水:结合施拔节肥,灌好拔节水,亩灌量8090方,做到弱苗早灌,壮苗和旺苗适当晚灌。孕穗是小麦需水

7、的临界期,需水敏感,麦田受旱会严重影响小花分化和花而不实,小麦孕穗时亩灌水7080方。4.病虫害防治:小麦挑旗时,若每穗有5头蓟马或蚜虫株率达到20%时,亩用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2040克,兑水2530公斤,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进行防治。发生白粉病和锈病的麦田,亩用15%粉锈宁5070克或25%的粉锈宁3040克,兑水2530公斤喷雾防治。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麦田用链霉素喷雾防治。结合化防,亩加磷酸二氢钾150克和尿素250克,可促进植株生理功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加粒数和粒重。 七、抽穗至成熟期管理主攻目标:保绿叶功能期,防倒伏,防早衰,保花增籽,促灌浆,增粒重。1

8、.灌水:杨花灌浆期,亩灌6070方,确保灌水均匀,花期不旱。灌水时要避开刮风下雨,避免造成倒伏。2. 追施叶面肥:抽穗期亩喷施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200克,或其他微肥进行追施叶面肥,促进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抵抗干热风的能力。八、收获1.收前准备:做好康拜因检修和调试工作,提前平好毛渠。2.适时收获:小麦收获在黄熟期进行,籽粒含水量在1718%时收获最佳,做到脱净率应在98%以上,破碎率在2%以下,收割总损失率不超过3%。冬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一、产量指标和基本条件1.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亩基本苗3035万,冬前茎蘖数80万左右,春季最高茎蘖数100110万,收获穗数4

9、245万,穗粒数2733粒,千粒重4248克,亩产500公斤。2.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耐肥、抗倒的中秆大穗型或中秆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新冬17号,新冬18号(强筋)等。3.土地选择。选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碱解氮含量50PPM以上,速效磷12PPM以上。4.肥水条件。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施肥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基肥、种肥与追肥结合。亩施尿素3540公斤,三料磷肥1820公斤,钾含量较少的地块,应酌情施用钾肥。生育期灌水45次(沟植沟播67次),亩灌水量300350方。二、播前准备1.耕翻和全层施肥:耕翻深度在2426厘米,做到翻垡均匀、不重不

10、漏、到头到边。氮肥总量的50%左右和磷肥总量的80%左右,在翻地时一次深施。2.播前灌水:在平整土地基础上进行机力开沟,沟距60厘米,沟深1820厘米,呈三角形。灌水时间为播种前的1015天,亩灌量90110方。3.整地:适墒及时整地,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4.种子精选和处理:种子质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5%以上。播前晒种3天以上,晒种后100%过筛、包衣和电场处理。三、播种1.播种期:当日平均温度在1718时,或冬前0以上有效积温450570时为适播期,一般在9月1025日。2.播种方式:采用1.8米或1.2米小畦15厘米等行距,或20+10厘米宽窄行。坡

11、度较大麦田宜沟植沟播(沟宽60厘米,一沟4行,行距15厘米)。播种深度45厘米。3.种肥:以磷肥为主,亩施磷酸二铵45公斤,或三料磷肥12公斤,另加过筛干羊粪1520公斤混合播入,播种和播肥分开,播肥深度应在810厘米。4.播种量:适期播种亩播量1820公斤,随着播期推迟,播种量适当加大,但最多不能超过22公斤。5.播种质量:播行笔直、下籽均匀、播深一致、接行准确、不重不漏、到头到边、复土良好、镇压确实。6.开毛渠:播后3天内,开好毛渠,土地平整的麦田,采用浅宽毛渠,毛渠间距2535米。7.播后灌水:对干播湿出的小麦地应及时灌水,亩灌量80方左右,如出苗不好应及时补一水。四、冬前管理主攻目标:

12、保全苗,育壮苗,促早蘖,确保安全越冬。1.春肥冬施:基肥不足的麦田、晚播的弱苗麦田或开春后地下水位高容易返浆的麦田,应在冬灌前用机力提前条施化肥,做到“冬施春用”,亩施尿素1215公斤。2.冬前灌水:灌水时间在 “夜冻日消”时进行,每亩灌量7080方。3.安全越冬:小麦越冬期要保护雪层和防止牲畜啃食麦苗。易发生雪腐病和雪霉病的麦田,在下雪前喷施托布津或粉锈宁防治。五、返青至拔节期管理主攻目标:促进返青,巩固冬前分蘖、减少无效分蘖,确保亩收获穗数。1.及时排水:化雪时对有积水的麦田要组织人员及时排水,确保麦田无积水。2.春耙条施肥:返青后,在适墒期及时进行耙地,耙深一般34厘米,以松土保墒、提高

13、地温、促进返青、消灭杂草、防止返碱、减少病虫害。结合春耙对未冬施肥,或长势弱或田间茎蘖不足的麦田,及时补施返青肥,亩施尿素35公斤,促使返青,增加分蘖成穗数。3.化学调控:小麦起身时,对群体过大,有旺长趋势亩茎蘖数在100110万的麦田进行化控,亩喷施矮壮素200300克,以促进壮苗,控制基部12节间伸长,防止中、后期倒伏。4.病害和杂草的防治:起身后拔节前,麦田若有双子叶杂草,当其长到34片叶时进行化除,亩用2.4D丁酯6070克或20%二甲四氯200250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麦田周围若有双子叶作物如棉花、瓜菜等,要在其出苗前化除,严防药液漂移产生药害)。麦田有燕麦草危害,应用骠马或野

14、燕枯等防除。六、拔节至抽穗期管理主攻目标:调控分蘖成穗数,促壮秆大穗,防倒伏。1.重施拔节肥:亩条施尿素1215公斤,做到弱苗早施、多施,旺苗和壮苗晚施、少施,施肥后及时灌水。2.追施孕穗肥:孕穗期结合灌水亩撒施尿素35公斤,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200克,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叶面喷施。3.灌水:结合施拔节肥,灌好拔节水,亩灌量8090方,做到弱苗早灌,壮苗和旺苗适当晚灌。孕穗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需水敏感,麦田受旱会严重影响小花分化和花而不实,小麦孕穗时亩灌水7080方。4.病虫害防治:小麦挑旗时,若每穗有5头蓟马或蚜虫株率达到20%时,亩用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2040克,兑水25

15、30公斤,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进行防治。发生白粉病和锈病的麦田,亩用15%粉锈宁5070克或25%的粉锈宁3040克,兑水2530公斤喷雾防治。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麦田用链霉素喷雾防治。结合化防,亩加磷酸二氢钾150克和尿素250克,可促进植株生理功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加粒数和粒重。 七、抽穗至成熟期管理主攻目标:保绿叶功能期,防倒伏,防早衰,保花增籽,促灌浆,增粒重。1.灌水:杨花灌浆期,亩灌6070方,确保灌水均匀,花期不旱。灌水时要避开刮风下雨,避免造成倒伏。2. 追施叶面肥:抽穗期亩喷施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200克,或其他微肥进行追施叶面肥,促进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抵抗干热风的能力。八、收获1.收前准备:做好康拜因检修和调试工作,提前平好毛渠。2.适时收获:小麦收获在黄熟期进行,籽粒含水量在1718%时收获最佳,做到脱净率应在98%以上,破碎率在2%以下,收割总损失率不超过3%。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