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52463150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6.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城桥中学 丁德明一、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二第二章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酶的主要组成成分,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中也有所涉及,本节课的学习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蛋白质的活性与其氨基酸的组成以及结构有关,本节课从观察6种氨基酸的结构后让学生分析、总结并归纳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理解氨基酸形成多肽、再形成蛋白质奠定基础。另外还从结构式中归纳出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并与糖类和脂类进行比较异同点。本课从介绍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让学生系统的了解了知识结构。教学

2、对象分析:本校学生处在全县的中下游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较差,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普遍对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度来设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但毕竟是高中的学生,他们在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水平,通过对氨基酸结构图的辨认,自己对手画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教学目标:1、知道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种类;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通过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认识,动手归纳出氨基酸通式。从而理解肽链的形成过程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性的原因。3、

3、通过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认识。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生命科学的价值,增强务真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 氨基酸的结构。2、难点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多样性。四、教学准备和教学策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氨基酸的结构;课堂巩固练习题。教学策略:由于蛋白质这一知识点是本节及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知识的已有了解,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氨基酸图和肽链形成的动画及蛋白质多样性的小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观察、对比、活动中形成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五、教学方法:问题法、

4、演示法、练习法等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三)蛋白质1、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2、脱水缩合3、分子结构:氨基酸肽链(一条或多条)蛋白质4、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5、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小结:课堂练习作业:复习引入研究主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讲述:蛋白质是构成原生质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它在细胞中的含量只比水少,大约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通过对糖和脂肪组成单位复习,引入蛋白质分子是由很多氨基酸组成的,所以氨基酸就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提问:氨基有多少种类?氨基酸的结构又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主动获得氨基酸结构知识,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提问: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

5、基酸约有20种,氨基酸是怎样形成蛋白质的呢?引导学生观察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课文,完成思考讨论。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播放脱水缩合课件。讲述:许多的氨基酸通过肽链相互连接成多肽链,多肽链盘曲折叠构成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图213。提问:既然蛋白质都是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类的蛋白质呢?(课件:蛋白质空间结构图。)提问:如果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相同,每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也相同,那么,蛋白质的结构就完全一样了吗?引导学生做一个排队游戏:请几个学生上台表演 提问:根据生物学中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原理,蛋白质有多种结构,必然会有多种功能,请问

6、蛋白质有哪些功能?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蛋白质主要功能,总结归纳。(教师介绍我国在人工合成蛋白质上取得的成就,如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牛胰岛素为揭开生命奥秘所做的贡献等。)本节课要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多样性的原因。出示练习题,在学生练习时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讲解辅导中给予纠正。练习册P4/510题利用生活经验参与讨论并思考回答。观察思考比较观察图210几种氨基酸结构,总结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特点,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观察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文字、图解,与同学交流看法,获得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知

7、识。思考回答。观察思考观看课件与同学讨论交流。思考,活动。按照不同顺序排列,牵移到氨基酸组成蛋白质。阅读、思考回答。了解我国在蛋白质研究领域的成就。回答进行训练,并可进行讨论。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为讲解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作铺垫。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氨基酸结构特点是学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自主对比观察,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感知知识形成。通过活动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促进知识的形成。了解中国科学家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相关情感。通

8、过总结,使学生获得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基本认识。及时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对知识理解上的偏差。对知识进行巩固。七、板书:第二节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三)蛋白质1、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2、脱水缩合3、分子结构:氨基酸肽链(一条或多条)蛋白质4、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原因5、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八、教学后记:本节课后,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反思:(一)、做到了以知识目标为中心、进行三维目标的落实。在教学设计时,我围绕预设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大量的资料进行适当的取舍,以保证各维度目标的切实落实;教学目标基本上体现了生命课程

9、所要求的价值取向,社会取向和学术取向。(二)、对教材中的插图的运用有了新的认识;许久以来,高三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一直认为很难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以恰当的训练,通过本节的教学后,发现只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图,就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进而达到考纲所要求的标准。(三)、对一些知识难点的突破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在难点突破的方法选用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感悟到生物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

10、系的,部分和整体是有机联系的,加深了对辩证统一的观点的认识。(四)不足之处:当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上,还有不如意的方面,如:课件中动画的选择和使用上,如何选择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练习题选择的难度把握上不够到位,总觉得学生应该会的题目,实际上还是出现了问题,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附课堂练习题:1肽键的正确表示式为 ( )D2人体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但平滑肌和骨骼肌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B A属于不同系统 B所含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C细胞形状不同 D在人体内分布位置不同3、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下列各项与决定蛋白质多样性无关的是()CA、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C、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 D、组成多肽的肽键数量。4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l864H3012N168 0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 )B A脂肪和核酸 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 D蔗糖和蛋白质5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1)该图中A表示 ,B表示 ,C表示 。(2)该图表示 化合物,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分子水形成。(3)该图中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4(1)氨基;肽键;羧基(2)三肽;3;2(3)R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