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52416601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1 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作者:褚宏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片面发展严重,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由于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足, 各级各类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以分数为本的教育导致了人的异化而不是人的解放, 学生素质不能适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变革的要求、不能满足国际竞争的要求。正是基于这种研判,教育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 :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2、。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开展教育工作,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其中第一个问题涉及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 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 强调立德树人、 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 但基础教育的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依然严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中片面追求分数与经济领域片面追求 GDP颇为相似,都是片面的发展观在作祟。一些学校把主要精力甚至全部精力用于培养 “会考试的人”,而不是“会创造的人”和“会生活的人” 。面对 21 世纪的严峻挑战,必须重新思考“

3、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界定和确定 21 世纪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 并以之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国际上热议的“ 21 世纪素养”( 21st Century Skills ,也有人翻译为“ 21 世纪技能”,我认为“素养”更恰当一些)可以给我们以丰富启示。 21 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 : (1)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 : 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 ; ( 2)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 ( ICT 素养);(3)职业和生活技能, 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 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高效的生产力、责任

4、感、领导力等。“ 21 世纪素养”已经影响到很多国家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美国总统奥巴马大声疾呼 :“我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新的21 世纪评价标准, 这些标准不是简单衡量学生会不会在考试中做一些不切实际的题目,而是考查他们是否具备 21 世纪素养。”这些素养对于我国学生的发展、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应该把这些维度纳入到当前正在推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在确定了“培养什么人”之后,我们需要重点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我认为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当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相对单一,比较陈旧,教师“满堂灌” 、“一刀切”现象严重,学生“死读

5、书”、“读死书”现象严重,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效益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减负增效。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 严格执行课程方案, 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 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才能使我国教育适应 21 世纪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