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上传人:ai****ue 文档编号:52355451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渊IIH2Il8,l,716il711分类号:U4610710-20049145谖孝夫海硕士学位论文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导师姓名职称申请学位级别冯顺利王生昌教授碗士学科专业名称簟远I具螃用I程论文提交日期2008年04月0I目论文答辩日期2008年04月30日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答辩委员会主席学位论文评阕人郭晓汾教授司利增副教授、廖发盎副教授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的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汽车正迅速步入家庭。汽车车内的污染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汽车车内污染标准和完善的车内污染检测方法,使汽车内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无法进行,汽车驾乘人员的身体

2、健康仍在遭受着危害。同时,由于没有车内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使得人们无法知道自己所驾驶的车辆车内空气质量的状况,不能及时合理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来改善车内环境,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车内主要污染的种类、生成原因及危害,在详细分析车内污染物检测影响因素和分析对比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车内污染物检测的采样条件和检测方法。提出了采用2,4-DNPH吸附管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车内甲醛的测定方法,采用固相吸附、加热脱附与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作为车内除甲醛以外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和对比研究大气质量评彳法和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法,以及分析车

3、内污染物超标情况及车内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危害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醛、TVOC等作为车内污染程度的评价因子,并提出了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和车内空气质量等级的评价标准。并研究提出了用修正的空气质量指数法对车内空气质量等级进行评价,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检验,该方法能较准确地评价车内空气质量的实际状况。本文对深入研究和完善车内污染物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对车内空气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研究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提供了研究基础。最后,对本文做出了简要总结,分析了不足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车内污染、污染气体、检测方法、车内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法AbstractWithther

4、apidlydevelopmentoftheAutomobileindustryinourcountry,atthesametime,itSincreasingofautomobileinventoryathome,SOnormalfamilywillhavethecarinthefuture.ItSthepollutioninvehiclethatpeopleputincreasinglytheeyesonthisquestion.Buttherehasnostandardoftheairpollutionandexaminationmethodinvehicles,SOitwillrise

5、ondisadvantagestosomethings,suchaspassengershealthyandgovernmentworkofcarryingonsmoothly.Meanwhile,itsnoevaluationcriteriaoftheairqualitythatpeoplecannotknowthesituationwhentheyaredivringthevehiclesandthattheydondealimmediatelywiththissituation,finally,thisworseenvironmentdoesharmtotheirhealthy.Fora

6、bovethesequestions,firstlyIintroducethemainkindsofpollutioninvehicle,reasonsanddangerousinthispaper,secondlybasedondeeplyanalysesthatareinfluencefactorsandanalyticmethods,itputsforwardsamplingconditionandexaminationmethod.Thenbringsforwardusing2,4-DNPHdropperm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

7、asexaminationmethodtoformaldehydeinvehicle,andusinganalyticmethodofsoldphaseadsorption,heatingcomingoffandgaschromatographymGasChromatographyandMassSpectrometry,GG-MCtoother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Thepaperputsforwardusingformaldehyde,benzene,toluene,xylene,acetaldehyde,TVOCasevaluationfactorso

8、fpollutiondegreeinvehiclebyanalyzingthemassofatmosphererank,theairqualityrankinvehicle,pollutantoverproofedsituationandmainpollutanttohumanbodyharmsituationinvehicle.Thenitadvancesevaluationcriteriaofeachappraisalfactorandairqualityrank.Itappraisestheairqualityrankinvehiclebyrevisionairqualityexpone

9、ntialmethod,atthesametime,italsoexaminesassessmentmethod,thismethodCanassessalmostrightlyairqualityinvehicle.Thisarticlegivesthereferencetothoroughresearchandconsummationpollutantexaminationmethodinvehicle,andassessmentofairquality.andalsobringsaboutprovisionofresearchfoundationforfurtherstudiesabou

10、ttheairqualityappraisalinthevehicle.Finally,therehasmadethebriefsummarytothisarticle,analyzedtheinsufficiencyandputforwardtheproposal.Keywords:pollutioninvehicle,pollutiongas,examinationmethod,theairqualityinvehicle,thecompositeindexappraisalmethodll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中

11、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成果。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年月日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长安大学硕l:学位论文1.1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的影响第一章绪论目前,我国汽车已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12、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至2007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69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6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534万辆,增长20.8%。民用轿车保有量1958万辆,增长26.7%,其中,私人轿车1522万辆。自2006年起,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中国同时还是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仅2006年我国国内汽车企业推出了多种新车型,在百余款轿车新车型中,自主品牌就有36款。随着私人购车量的迅猛增长,人们在车内度过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车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

13、响日益显现出来,近年来我国已出现多起因汽车内污染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汽车车内空气污染会使人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咳嗽等症状,影响人的心情和注意力,久而久之会引起一些疾病甚至造成死亡。早在在1983年Tonkelaar就曾经指出,不管是在城镇道路还是高速路上,汽车车内污染是离公路50”-100m处污染的18倍。而Hickman于1989年在研究人暴露在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环境中的文章里指出,据来自英、欧、美的资料显示,驾驶员和乘客受到的污染比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高10倍。汽车内空气污染源有多方面,主要包括汽车内饰材料所释放的苯、甲醛、二甲苯,汽车发动机燃烧产物中的CO、HC、NOx,汽车空调系运行产

14、生的胺、烟碱以及汽车内的细菌和由车外进入的可吸入性颗粒等。2004年4月,由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组织发起的首次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历时近一个月, 在接受调查的1175辆汽车中, 2003年以后购置的新车为1068辆,另外有107辆1994年5月至2002年12月之间的旧车接受了调查检测。车型范围涵盖时下热销的高、中、低各档次车辆共91款,涉及38家国内汽车生产厂和6家国际著名汽车厂。结果表明,有93.82%的车内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这无疑给汽车消费者和汽车生产、经营者敲响了一记警钟。调查结果显示,有52辆车全部检测项目均达到本次调查活动参照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

15、准(GB厂r18883.2002,占已测总数的6.18%。在接受调查的新车中,存在有害物质甲醛超标的190辆,占被调查新车总数的23.4%;610辆车内苯浓度超标,占被调查新车总第一章绪论数的75.1%;甲苯超标663辆,占被调查新车总数的81.6%;二甲苯超标199辆,占被调查车辆总数的24.5%;一氧化碳超标358辆,占被调查车辆总数的35.1%;二氧化碳超标40辆,占已测总数的4.9%;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超标570辆,占被调查新车总数的70.2%。由此可见汽车内环境主要污染物质为甲苯,其次为二甲苯、苯、TVOC和甲醛,这几种有害物质的污染情况均比较严重I;另据1997年英国ETA的

16、综述中指出,小汽车使用者所受到的污染程度比行人、骑自行车的人及公交车乘坐人员都要刚21。1.2国内外汽车车内内空气污染的治理情况汽车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车内空气污染的浓度在有的时候会比车外高10倍以上。西方国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关注车内空气污染。美国甚至把车内污染和室内污染作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有些国家已经制定了车内污染的相关标准,有些国家则致力于车内污染净化装置的研究。1.2.1国外汽车内车内空气污染的治理情况1.%2.%3.制定车内污染的限定标准俄罗斯汽车摩托车技术试验和调试科研中心的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确定了车内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其评价方法,制定了P51206

17、-98号车辆车内污染物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国家标准,并从1999年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在车辆工作区内空气污染物的最高浓度限值以及一次浓度限值。在新制定的P51206-98号俄罗斯国家军内污染标准”的修订稿(草案中,重新划分了污染物的种类,并对NOx中的NO、N02进行了分别限定。澳大利亚按照室内环境标准制定了车内污染的健康标准,德国环保机构为了对车内污染进行控制,与德国的汽车制造公司一起协调制定了汽车车内环境的相关标准,在标准中明确限制了车内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与含量,对汽车制造厂依照相关标准对车内污染进行控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国联邦政府根据国会通过的法律,如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机动运载

18、车法、机动车情报和成本节约法、噪声控制法及清洁空气法等为依据,分别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并实施有关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汽车法删81。2.%2.%3.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车内污染进行净化处理3.%2.%3K鸳人学硕Ij学位论文日本作为世界上的汽车生产大国,对车内污染也非常重视,光触媒技术是日本发明的种有效的车内空气清洁技术,该技术通过二氧化钛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后,内部电子被激发,生成的化学活泼性很强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具有的极强氧化能力, 能将有害物质转化成二氧化碳、 水等无害物质,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杀菌效果可达到99.99%以上,起到清洁空气

19、的目的。由于清洁效果可保持五年以上所以在日本使用很广f3101.2.2国内汽车内车内空气污染的治理情况与国外多样有效的车内空气污染治理手段相比,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车内污染检测标准,只能参照室内环境的检测标准对车内环境进行检测。我国在2004年6月成立了汽车内环境质量标准起草的专家小组,2004年7月启动了车内控制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制定工作,2005年5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召开标准开题论证会,正式启动国家环保标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制定工作。标准编制组由从事汽车环保、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专业工作的专家组成。对于汽车车内污染,目前国内汽车厂家也没有行

20、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国内汽车主要是靠使用一些活性炭吸附、臭氧消毒、车内空气净化装置、汽车氧吧、光触媒喷涂等方法治理车内污染。活性炭吸附有害气体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通过利用活性炭多孔结构,吸附车内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目的。臭氧消毒是利用臭氧来杀灭各种病菌及微生物。臭氧主要用于杀菌消毒,并且使用后会很快分解成氧气,不会造成车内的二次污染。汽车氧吧实际上是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具有清新空气的功能,能长时间使用,但是不能对空气进行过滤,功能有限。空气净化器主要由合成纤维、活性碳、负离子发生器等组成,工作时,先将车内气体吸入,对其中的异味、粉尘、病菌及各种有害气体进行处理,起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并通过负离子发

21、生器产生负离子,对空气进行清洁。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阐述我国汽车车内污染总体情况,找出车内主要污染物的危害、生成原因及来源。详细介绍国外制定的有关车内污染的相关标准。3第一章绪论本文分析了车内污染气体检测环境条件对污染气体浓度的影响,提出了检测车内污染气体浓度时,应达到的较为合理的环境条件,并提出采用2,4.DNPH吸附管吸附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车内醛类组分的测定方法,对于车内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和分析采用固相吸附、加热脱附与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的方法。最后本文通过对车内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参考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室内环境质量标准,分析提出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参考并对

22、比分析大气质量评价方法和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提出了利用空气质量指数法作为车内空气质量的评价方法,并根据车内污的特点对空气质量指数法进行了修正,从而能更好地评价车内空气质量状况。4K安人学硕.L学位论文第二章汽车车内的主要污染气体及其危害和生成原因汽车车内空气污染源有多方面,主要包括汽车内饰材料所释放的苯、甲醛、二甲苯等有害气体,汽车发动机燃烧产物中的CO、HC、NOx等物质汽车空调系运行产生的胺、烟碱以及汽车车内的细菌和由车外进入的可吸入性颗粒等。1汽车车内的主要污染气体的生成原因分析1发动机燃烧产物形成车内污染气体汽车发动机运行时,其燃烧产物中的CO、HC、NOx等有害气体会通过车窗、车身

23、缝隙及通风口进入车内,对人体产生危害。在车窗关闭,车内空间相对密封的情况下,若开空调或采用车内循环模式,则会使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危害更严重。1汽车内装饰材料释放的气体成为车内污染气体汽车车内的地毯、顶棚、坐垫、脚垫、侧围等采用的各种面料会产生较多甲醛仪表板、座椅扶手、车门内板及装饰物覆盖件、电线包皮坐垫等塑料制品,以及橡胶制品、皮制品和黏结剂等都会产生大量苯、甲醛、二甲苯等有害气体。苯的主要来源是车内皮革、胶水、油漆、粘合剂、地毯、合成纤维等。甲苯主要来源于一些粘合剂、香水、油漆、吸烟等。二甲苯来源于聚酯纤维、粘合剂、油漆、压板制成品和地毯等。甲醛是一种来源广泛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24、、车内塑料和人造纤维装饰材料、各种粘合剂、合成树脂、油漆、各种纺织品等等。1其他车内污染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空调循环过滤系统内极易产生蛾虫、霉菌、胺、烟碱等,汽车车内50%以上的霉菌、70%以上的蛾虫来自于空调过滤系统。另外,人体散发的气味和人呼吸时产生的C02也是车内空气的污染源之一。若人长时间处于封闭的汽车内,C02浓度会升高,当C02浓度达到0.5%时,人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可吸入性颗粒物也是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空气中的颗粒物中含有很多有毒物及细菌病毒等,在汽车行驶时,由车窗、车身缝隙等处进入车内,随人的呼吸进入人体,直径小于10#m的细微颗粒进入肺部后,会沉积在肺泡

25、上,对人体健康产生长久的影响。2.2汽车车内的主要污染气体及其危害S第二章汽车车内的主要污染气体及je危害和生成原闪1.4汽车内饰材料所释放的主要污染气体及其危害1.%2.%3.苯及其危害苯,俗称天那水,是一种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烈芳香气味,沸点为80.1C,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汽有爆炸性等特点。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醴等有机溶剂。苯于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一种人类的致癌物。苯通常以蒸汽形式被人体吸入,也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苯可以在肝脏和骨髓中进行代谢,而骨髓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成部位,故苯进入体内可在造血组织本身形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谢产物。暴露于高浓度

26、苯中中枢神经会受到抑制作用,并伴有头痛、恶心、步态不稳、昏迷、抽搐及心律不整等症状。苯可产生血液毒性,是骨髓毒性剂,1171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严重中毒时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当空气中的苯浓度为24.Og/m3时,可导致人在30min内死亡川。2.%2.%3.甲醛及其危害甲醛(HCHO又名蚁醛,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熔点.920C,沸点,19.50C,气体密度为1.067千克/立方米,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易挥发,在室温下可放出气体甲醛,加热时释放速度会加快。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甲醛可通过饮食、呼吸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甲醛可凝固蛋白质,对生物体有遗传毒性

27、,同时也是一种诱变剂。空气中甲醛浓度达12mg/m3时,可使人大量流泪,吸入60-120mg/m3甲醛的空气,可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严重损伤。甲醛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急性毒性作用表现为对皮肤、 眼睛和呼吸道的强烈刺激作用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流泪、眼剧痛、喉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可引发支气管炎,全身无力、多汗及头痛,有时发生眩晕、步态蹒跚、痉挛、眼睑及鼻粘膜充血、声带水月中及夜间咳嗽呼吸困难等。2慢性毒性作用接触低浓度甲醛时主要表现为兴奋、震颤、视力障碍、消化功能降低及面部神经麻痹和坐骨神经区疼痛等。在甲醛浓度为0.06-0.07mg/L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可出

28、现食欲丧失、体重减轻、乏力、持久性头痛、心悸失眠等。3对皮肤及黏膜的毒性作用可引起皮肤瘙痒,然后出现丘疹,皮肤破损后生成脓疱工16K安人学硕十学位论文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甲醛引起的主要症状是流泪、打喷嚏、7咳嗽甚至出现眼结膜炎:鼻炎以及支气管炎等。空气中甲醛浓度若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表2.1列出了不同甲醛浓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表2.1不同甲醛浓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浓度(mg/m3效应O.05脑电图改变0.06眼刺激阈0.060.12眼、鼻、H因有刺激O.060.22嗅觉刺激阂0.061.830%-50%人群有不适感觉0.061.92健康成人刺激阂0.12上呼吸道刺

29、激阂0.16呼吸道疾病增加1.0组织损伤1 .0肺部刺激60肺水月中120死亡5 .甲苯及其危害甲苯为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沸点110.70C,脂溶性强,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醴等有机溶剂。甲苯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高浓度甲苯蒸汽被人体吸入时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头痛、昏迷、?、?无力、眩晕等。6 .二甲苯及其危害二甲苯常用于制造染料、合成纤维及黏合剂等。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有芳香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彳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醴等有机溶剂。二甲苯对皮肤有刺激,长期暴露会产生脱脂性皮炎。可作为麻醉剂,能抑制神经系统,产生?、恶心、头痛、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和昏迷等。对神

30、经系统的急性毒性大于苯和甲苯,但对造血系统不会造成损割刀。7.挥发性有机物VOCs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是指在室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133.3Pa沸点50-260eC的各种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有烷类、芳香烂类、烯烂类、卤烂类、脂类、醛类、酮类及其它等。从广义上讲,任何液态或固态有机物,在常温和常压下都会自然挥发出有机气体或蒸汽。汽车车内的装饰材料中,均含有数量不等种类各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不同的VOC对人体具有不同的毒害作用,有些甚至具有强烈的致癌和致突变作用。长期处于含第二章汽下下内的主要污染气体及其

31、危害和生成原闪有VOC气体的环境中时,在感官方面会造成视觉与听觉受损,在情感方面会造成神经质、偏激症、忧郁症和冷淡症等。在认识功能方面,会造成长期和短期记忆混淆迷乱。在运动功能方面则会造成握力变弱、不协调和震颤。汽车车内有机气体的成分复杂,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与其种类和浓度有关。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浓度小于0.2mg/m3时,人就感觉不适;浓度等于0.2-3mg/m3时,人就会觉得有刺激和不适;浓度大于25mg/m3时,人除头痛外还会出现其它神经毒性反应【12J表2.2114J室内有机污染物的分类。表2.2室内有机污染物的分类名称沸点VOC举例与沸点高挥发性有机化合沸点500C甲烷(.1619C、

32、甲醛(.219C、甲硫醇物(VVOC(69C、乙醛(20-oC、二氯甲烷(40Q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509CX沸点乙酸乙酯(77QC、乙醇(789C、苯(800C、甲乙酮(80QC、甲苯(110QC、三氯乙烷(VOC2600-C(1132C、二甲苯(140-。C烟碱(247QC半挥发性有机化合2609CX沸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40-。C、邻苯二甲酸二(2.乙已基酯(390-oC物(SVOC400-oC颗粒状有机化合物400-OC0沸点PCB、苯并在(POM2.2.2汽车发动机燃烧产物及其危害2.%2.CO及其危害CO为无色、无气味、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CO对人体有强烈的毒害作用。CO血红蛋白的

33、亲和力是氧的200-300倍。CO经呼吸道进入肺部后,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稳定的HbCO,妨碍了血液正常的输氧功能,使人体的组织器官不能及时获得氧, 影响其正常功能。同时,CO还能抑制和减缓氧的释放能力,加重组织缺氧。CO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当空气中的CO浓度有轻微升高时,就可引起人的行为能力改变和工作能力下降。当血液中HbCO含量为2%时,人的时间辨别能力发生障碍;HbCO含量为3%时,人的警觉性会降低:含量为5%时视觉和对光敏感度降低;含量为7%时,发生轻度头痛;含量12%时,会发生中度头痛和眩晕;含量为25%时,会发生严重头痛和眩晕;含量为45%-60%时

34、,人会出现意识模糊和昏迷:而当含量达70%时,人会出现痉挛甚至死亡。长安人学硕.:学位论文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CO会引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当血液中HbCO的含量为20%-30%时,约35.5%的人会患上心瓣膜病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71。车内CO对人的影响情况见表2.3181。表2.3车内CO对人的影响在车内的浓度(mg/m3持续时间(min危害625降低眼睛对颜色的敏感30180降低对空间的感受能力及夜间的视觉5060120降低听力及改变心电图3.%2.氮氧化合物及其危害汽车发动机排放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指的是和N02。NO在低浓度时对人体影响不明显,但高浓度的NO可引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NO

35、可氧化成毒性较大的N02等其他氮氧化合物。N02是一种褐色的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作用,成为变性血红蛋白,使血液的输氧能力下降,导致人体组织一定程度的缺氧。不同浓度的N02对人体及生物的影响见表2.4191。4.%2.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主要是发动机的燃料未燃烧或未完全燃烧及燃烧过程中部分被分解的产物。其中包括苯、醛、酮、烯姓:等200多种复杂成分,大量的碳氢化合物,会破坏人体造血机能,导致神经衰弱,并使人的抵抗能力下降。碳氢化合物的危害程度与其中有毒气体成分的浓度有关,其中的苯丙昆及硝基烯是强到癌物,姓:类还可与与氮氧化合物在阳光的紫外线作用下,生成过氧化物一一光化学烟雾。

36、表2.4N02对人的影响N02浓度/10击危害程度0.5连续3月“12个月,患支气管炎部位有肺气月中出现1.0闻剑臭味2.5超过7小时可使西红柿等作物叶子变白色5.O闻到强烈臭味50鼻、呼吸道受刺激,1分钟之内,人的呼吸异常803-5分钟可引起胸痛、恶心、咳嗽,引起肺水月中100-150人在3060分钟时,因肺水月中而引起死亡2.3国内汽车各种内饰品的主要材料第二章汽车车内的主要污染气体及je危害和生成原闪1塑料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内装饰件的应用特点是安全、环保和舒适,其主要制件有仪表板、车门内板、副仪表板、杂物箱盖、座椅及各类护板等。塑料制品主要应用在仪表板、门内板、座椅、顶后侧围板、地毯

37、等内饰件中。汽车常用塑料品种及用途见表2.51101。表2.5汽车常用塑料品种及用途如塑料种类塑料名称用途其中PP是塑料中密度最小的。用丁.耐热要求不是很苛刻、装饰件、非功能件的部位。通用塑料PE、PP、PVC、PS、ABS、PMMA可通过增强和增韧改性提高耐热和机械性能。可注塑、挤出、吹塑、热压成型。通用上程塑POM、PC、PA、饱和聚酯(PET、用于耐热和综合强度要求高的功能件,可PBT、PUR、PPOPF睑替代金属制作汽车零件。可注塑、热压、料模压成型。醛及玻纤增强的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聚苯硫B!(PPS、聚碉(PSU、用于对耐热和强度要求苛刻的功能件、结聚酰亚胺(PI、聚四氟乙烯构件。价

38、格高、成型性差。可注塑、模压料成型。(PTFE纤维增强热塑型:GMT(PP、PA等用于功能件、结构件。复合材料热呷型:SMC、BMC、DMC、可模压、注塑、冲压和低压浇铸成型。RTM等泡沫塑料PUR、PP、PE泡沫材料主要用于缓冲、减震、隔音降噪方面。1汽车仪表板的材料仪表板是汽车最主要的内饰件,目前除少量采用金属制造外,几乎全部用塑料制造。汽车仪表板有硬质仪表板和软质仪表板之分,硬质仪表板多使用在轻、小型货车或客车上,这种仪表板尺寸大无蒙皮,表面质量要求高,目前采用PP材料制造仪表板总成外壳已成主流,一般采用PRPC、ABS、ABS/PC等一次性注射成型。仪表板骨架可选用PC/ABS、PRS

39、MA、PPO(PPE等改型材料,其它零件根据要求可选择ABS、PVC、PC、PA等材料。软质仪表板由表皮、骨架、缓冲材料等三部分构成。表皮一般采用PVC/ABS或PVC片材,如一汽捷达,上海桑塔纳轿车。中高档次轿车上采用粉末PVC搪塑成型仪表板表皮,如一汽奥迪、小红旗轿车。骨架可采用钢板、ABS/PC、改性PP、FRP等材料。填充层通常采用聚氨酯泡沫。仪表板常用材料见表2.61101。长安人学硕I:学位论文表2.6汽车仪表板常用材料装饰罩ABS仪表罩控制板总成PP.TV20杂物箱PP.TV30888仪表板侧盖中护板.仪表板PP下护板总成一仪表板放物盒总成侧出风口总成.表板PVC/ABS+PUR

40、泡沫+08车冈板防护罩总成.仪表板ABS1汽车座椅及座垫的材料汽车座椅一般由3层材料构成:表层一般为真皮、PVC人造革及聚酯纤维等材料,其中聚酯纤维材料占的比例较大;中间层是海绵或PU泡沫填充层,底层是由聚酯纤维或聚氨酯网眼覆盖。乙烯基聚合物、亚乙烯基氯化物、尼龙、PVC材料、涤纶、皮革等相继用作汽车座椅包覆面料。我国用于汽车座椅的面料通常有机织布、 针织布和皮革三大类。 机织布又分为机织平布、 机织绒布; 针织布又分为针织平布、针织绒布;皮革又分为天然皮革、人造皮革。目前,我国汽车座椅面料应用得较广泛的为机织平布和针织绒布,高档轿车才配置真皮或机织绒布。1轿车顶棚及侧后围板的材料顶棚及侧后围

41、护板是汽车顶盖及侧后围上用于进行装饰、隔热、音、吸音等方面的零件,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此方面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对于轿车产品多采用三明治”的结构,即包括表面层、增强层、隔热吸音层、背层等。轿车顶棚一般由饰面层、泡沫层和基底层组成。基底层多采用PU或PP发泡片材、瓦楞纸、浸过树脂的再生棉或玻璃纤维等;泡沫层多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饰面层多采用织物、TP0或PVC膜等。卡车多采用复合结构,即包括表面层和增强隔热吸音层等,在这方面多采用织物+玻纤+PUR泡沫板(再生纤维毡、麻纤维毡等材料,如基板采用等面密度/不同截面第二章汽车乍内的主要污染气体及危害和生成原闪尺寸的结构比采用等面密度/等截面

42、的结构具有更佳的隔热、隔音效果。汽车顶棚及侧后围板常用材料见表2.71101。表2.7汽车顶棚及侧后围板常用材料左/右侧同护板总成织物+玻纤布+PUR半硬泡+玻纤布+无纺布左,右侧嗣F护板总成PVC革+PUR泡+纤维板后同内护极总成织物+玻纤布+PUR半硬泡+玻纤布+无纺布后嗣上护板总成织物+玻纤布+PUR半硬泡+玻纤布+无纺布后围压条总成PVC革+PUR泡沫1车门内饰板材料门内饰板须满足多种功能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材料,一般情况下包括基板和装饰面料。内饰板必须和仪表板一样能承受高的冲击载荷。门内饰板材料:纤维板(再生纤维板、麻纤维板、木粉板;中间层材料:PUR泡沫、PP或PE泡沫;装饰面料

43、:采用织物、PVC人造革膜。车门内饰主要材料见表2.8t101。表2.8汽车车门内饰常用材料门坎前部护板PP门坎后部护板门内饰板总成PVC膜+PP泡沫+纤维板门框内护条总成软PVC车门窗内密封条总成植绒PVC左/右门上梁护板总成PVC8;PUR8;纤维板门拉手总成软质PVC+金属骨架+PP盖1汽车密封条的材料汽车密封条的材料主要为橡胶,通过挤压成型或者注射成型等方法制成。如耐臭氧老化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具有良好耐臭氧性能及良好耐老化性能的氯丁橡胶(CR、聚氯乙烯(PVC、合成橡胶改性聚丙烯(PP.EPDM等。有时还需要选用并用橡胶,如天然橡胶(NR与CR及丁苯橡胶(SBR三种橡胶并用等。

44、1汽车地毯、脚垫汽车地毯、脚垫通常采用TPR、TPV、PVC及涤纶、晴纶、内纶纤维等。常用材料特性主要的仪表板塑料材料有聚氯乙烯和ABS树脂。(1硬质聚氯乙烯相对密度为1.381.43kg/m3约为钢重量的1/5。机械弓度高,电性能优良,对酸12长安人学硕J:学位论文碱抵抗力极强化学稳定性很好。其耐热性低,线膨胀系数比较大。硬质聚氯乙烯主要缺点是热加I定性差,受热引起不同程度的降解。(2软质聚氯乙烯在组分中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就可以制得柔软而富于弹性的软制聚氯乙烯。由于增塑剂的加入,使塑料的可塑性、柔软性增高,但却使力学性能下降。软质聚氯乙烯对应变敏感,变形后不能完全复原;其耐热性比硬质聚氯乙烯

45、更差,且在低温时变脆,但加入增塑剂可使耐寒性得到改善。(3ABS树脂不透明、着色性好、无毒无味、不透水、略透水蒸气、吸水率低,不易燃烧。ABS树脂有极为优良的抗冲击强度,在低温下也不会迅速下降。也有较好的抗蠕变性能和耐磨性。ABS树脂的电性能在较大的频率变化范围内很稳定,且温度、湿度对其电性能影响小。ABS树脂对水、无机盐、碱和酸类几乎无影响。2.4本章小结本章详细介绍了车内主要污染物的特性及对人体的危害,同时介绍了国内汽车内饰品主要采用的材料,及这些内饰材料产生的污染气体情况。13第三章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浓度标准第三章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浓度标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西方国家己开始重视车内

46、空气污染,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或采取措施来控制车内空气污染。俄罗斯制定了P51206-98号车辆车内污染物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国家标准,并从1999年开始实施;澳大利亚按照室内环境标准制定了车内污染的健康标准德国环保机构与德国的汽车制造公司一起协调制定了汽车车内环境的相关标准;美国联邦政府根据国会通过的法律,分别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和美国坏境保护署(EPA制定并实施有关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汽车法规。国外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的浓度标准俄罗斯关于车内污染气体的浓度标准俄罗斯汽车摩托车技术试验和调试科研中心的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通过不断的试验探索,确定了汽车车内主要污染物的

47、种类,制定了车内污染物的评价方法,制定了P51206-98号车辆车内污染物评价标准及方法,并从1999年开始实施。这个标准是以司机把驾驶室作为工作区的前提下所制定的车内污染标准,俄罗斯国标所规定的车内污染最高浓度限值及一次浓度限值见表3.1f810表3.1俄罗斯国标所规定的车内污染最高浓度限值及一次浓度限值/(m/m3污染物最高浓度限值一次浓度限值燃料种类CO205所有NO50.4所有N0220.085所有限定的HCC1一C10300所有C1一C550所有C6C1030所有C3H40O.20.03柴油CH4700050.O压缩天然气14长安大学硕:学位论文在该草案中重新划分了污染物的种类。其中

48、对NOx作出了更为明确的限定。因为原先的俄罗斯国家军内污染标准”只限定了NOx的总量,即NOx=NO+N02。而在大气质量的限定中,NO、N02是分别限定的。这是因为,N02是二级危险物,而NO是三级危险物。现行的俄罗斯国家军内污染标准”把丙烯醛作为嗅觉上判别车内污染的指标,俄罗斯专家建议改为甲醛,因为甲醛的危险等级与丙烯醛的一样,但是甲醛还具有致癌性,而且它在废气中的含量几乎为丙烯醛的两倍。日本关于车内污染气体的浓度标准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为将舒适的汽车提供给用户,对汽车使用方法以及对环境友好的最佳检测方法等进行研究和实际调查后,制定出了降低汽车车内VOC的自主举措。乘用车是从2007年度发售的

49、新车型,货车和客车等商用车从2008年度发售的新车型开始,车内VOC的浓度必须满足厚生?动省制定的室内13种物质的浓度指导值。日本厚生?动省制定的室内物质的浓度指导值25。C的换算值见表3.2【111。表3.2日本厚生?动省制定的室内物质的浓度指导值(2004年12月刚m3物质名称室内浓度指导值甲醛100甲苯260二甲苯870乙烯苯3800苯乙烯220邻苯二酸二丁酯220十四烷330乙醛48TVOC400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由于世界很多国家均没有官方的车内污染物浓度限值标准,在进行车内污染物浓度的测定和评价时,较多地沿用或者参考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和限值。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室

50、内空气污染物的限值见表3.31131。第三章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浓度标准表3.3世界卫生组织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mg/m3污染物浓度限值甲醛0.10甲苯0.26二甲苯0.87乙醛0.05TVOC0.60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浓度标准由于我国没有制定出车内污染物浓度限值标准,在进行车内污染物浓度的测定和评价时,较多地沿用或者参考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和限值。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与2002年11月19171联合发布了GB厂r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并于2003年3月1同正式实施。标准中对几种车内常见污染物的限值见表3.4【14。表3.4空气质量标准中几种污染物浓度限值

51、/(mg/m3污染物浓度限值限制条件甲醛0.101h均值苯O.111h均值甲苯0.201h土匀值二甲苯0.201h土匀值TVOCO.601h均值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实施采样时,采样环境应满足4个条件,即:环境温度夏季22280C冬季16240C;环境相对湿度夏季40%-80%,冬季30%60%;环境空气流速度夏季小于或等于每秒0.3m/s冬季小于或等于每秒0.2m/so2005年,国家环保局启动了国家环境友好汽车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几种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见表3.5。表3.5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街(mg/m3污染物浓度限值限制条件甲醛0.121h均值苯0.1l1h均值甲苯0.

52、201h均值二甲苯0.201h均值TVOC0.601h均值16长安人学硕:学位论文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的规定。在制定车内污染物浓度限值标准和进行车内污染物浓度的测定和评价时,通常会参考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和限值,本章也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限制标准。17第四章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榆测的影响闪素第四章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检测的影响因素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测定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温度、车龄、空气交换率、通风模式、背景环境VOCs浓度以及相对湿度等。这些影响因素给污染物的测量带来了很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制定车内污染物检测标准时必须严格规定车辆受检时的温

53、度、湿度状态和背景环境VOCs浓度。车辆的工作状态包括运动状态和静止状念。运动状态是车辆的实际使用状态,其主要污染源包括车外污染物进入车内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进入车内两部分。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同的外界环境会使得进入车内的有机化合物(例如苯含量发生数量级的改变,因此测量到的污染物浓度具有很大的随机性。静止状态下车内主要污染是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在一定的预处理条件下,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汽车运动状态下车内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对于车辆处于运动状态下的车内空气污染研究较多。结果均表明,环境本底浓度是运动状态下影响测量结果的最重要因素。此外,车辆的通风模式对车内污染物

54、的浓度水平影响也较大。环境本底浓度环境本底浓度是运动状态下影响测量结果的最重要因素。运动状态下,车厢外表面形成负压层,车内环境与车外环境发生空气交换,因此车内空气质量主要取决于车外空气质量,也就是取决于车外的环境本底浓度。表4.1不同环境本底浓度下车内VOC的浓度比较苯(mg/m3二甲苯(mg/m3TVOC(mg/m3城市,车内13.859.1424.1城市,车外2.412.191.3洲际公路,车内9.532.4233.5洲际公路,车外1.64.531.5郊区,车内1.55.253.2郊区,车外0.71.814.8相关研究显示,不同环境本底浓度下车内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差异是很显著的,如表长安大学

55、颈.L学位论文411”所示,在污染严重的城市中,车内Tvoc含量为424.1mg/m3,L乎是环境本底浓度很低的郊区中T、仪浓度的85(53.2me/m。.z通风模式研究显示,不同的通风模式和空气交换率对测试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对车内污染物浓度进行测试时,应该严格规定车辆的空气交换率和通风模式。Marion(2003采用3种通风模式对车内Tvoc的浓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这3种模式分别是:空调外循环模式、空调内循环模式、不开空调仅车窗半开模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通风模式对车内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如图tlfl31所示。骏1001|;匡堕三至亘亘卫空调外循环空*A熔环匿4I通风模式

56、对车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Ford和Toyota-芷汽车门窗关闭采用空调内循环条件下,。车内污染物的浓度最小,说明这两种车型有车内装饰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较少,同时由车外渗入车内的发动机排放物也较少,车身密闭情况较好。Chcvmlct:生采用空调外循环条件下车内有害物浓度较低.而在空调内循环和车窗半开条件下车内污染物浓度会升高,尤其是在车窗半开时浓度最高,可能的原因是Chevmlct发动机捧放污染物浓度大,经车窗进入车内后造成车内污染物浓度升高。对比各车型在空调外循环和车窗半开两种条件下的污染浓度情况可以看出, 只有Toyota:芷车窗半开时车内的污染物浓度下降了,说明ToyoIa在

57、空调外循环时由车外进入车内的污染物比在车窗半开条件下多。JAM,Au(B本汽车制造协会珊究指出彳亍车过程中打开车窗或空调, 可以使车内VOC浓度大幅度下降。 通风对车内甲醛和甲苯浓度的影响如图4.2和4.311晰示。第四章汽车乍内主要污染气体榆测的影响【太1素图4.2通风对车内甲醛浓度的影响综合国内外关于车辆处于运动X态下的车内污染研究表明,运动状态下车内的污染状况主要取决于车外的驾驶环境和车辆的通风模式。由于车外空气质量,也就是环境本底浓度的影响因素很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路面状况以及测量时刻的交通状况都会引起环境本底浓度发生数量级的改变。因此,和静止状态相比,车辆处于运动状态下的车内

58、污染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图4.3通风对车内甲苯浓度的影响汽车静止状态下车内污染的影响因素在静止X态下,车内环境与车外环境的空气交换量明显减少,车内污染物不能够排出车外,车内空气质量主要取决于车内污染源的释放量,即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量。影响静止状态下车内污染物浓度测定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车龄、车型、换气率和通风模式等。时间的影响根据汽车出厂时间的长短,汽车车内污染程度是不同的。刚出厂的新车由于通风不够,由内饰材料引起的车内污染状况往往比在用车更严重。一般来说,车内污染物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降低。JAMA(日本汽车制造协会研究指出,车内VOC浓度随着时间的增长会降低,

59、但是不同物质的下降幅度不同。车内甲醛和甲苯浓度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如图4.4和4.5【161所示。20汽车内浓凝长安人学硕:学位论义假定车内污染物的初始浓度为1。簇浓度为图4.4车内甲醛浓度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囊浓度为图4.5车内甲苯浓度随时间推移的变化Stephe吊口Cheng(2000计算出车辆从下线开始,随着车辆放置时间的增加,TVOC浓度的降低率,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指数拟合,如图4.6所示。其中R2为确定系数。可以计算出,TVOC的衰减率大约是每周下降20%1171。图4.6车车龄对TVOC浓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汽车车内污染物的浓度,与车厢内温度有关。主要是因为车内饰各种材料和粘结齐I21,000

60、哇夺0覆I000000000n逸譬一速避,卜第列章汽乍午内主要污染气体枪测的影响|大l素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的释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甲醛和甲苯浓度随车内温度变化而变化得情况如图4.7和4.8116】所示。汽耋垂虢念图4.7车内甲醛浓度随温度变化情况赣滋虚较卷F舞图4.8车内甲苯浓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车内温度从NNN(43-639C降至中温区(32430C时,车内的TVOC的浓度大幅下降,几种车型的TVOC浓度变化情况如图4.9所示1181。小结n基艇新1997年雪佛兰新1997年福特旧1993年丰田图4.9不同温度条件下几种车内污染物浓度的对比本章介绍了汽车在运动和静止状态下影响

61、车内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长安人学硕Ij学位论文了各种因素对车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在进行车内污染物检测时,应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并制定其限制条件。第五章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检测方法的研究第五章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检测方法的研究采样方法概述采样方法概述目前国外曾经采用过的车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基本可归纳为以下3种:.随意环境条件采样方法随意环境条件采样方法,即不设定任何采样环境条件,被测车辆在随意环境条件下封闭一定时间后采集车内空气样品。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检测机构均曾采用过该方法测试车内空气污染物,但是其数据的可比性和重现性较差。.德国大众汽车VOLKSWAGEN采样方法德国大众

62、汽车VOLKSWAGEN采样方法,即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开发的VwPV3938测试方法。该方法主要考察车内装饰材料表面温度在65C时的VOC释放情况,用于以降低车内排放物为目的的产品开发。.日本自动车工业协会JAMA采样方法日本自动车工业协会JAMA采样方法,即日本自动车工业协会在其协会内制定的车voc试验方法和降低车内VOC自主行动。该方法将密闭车辆加热至40C,保持一定时间后测定甲醛,然后起动汽车发动机,开空调,关闭车l-lj9ltl定VOC。.1.2采样流程5.2采样环境条件K安人学硕f:学位论文由于车辆运动条件下车内环境条件是不确定的,数据的可比性性较差,而且污染物浓度相又t较低,因此制定

63、和研究汽车运动条件下车内污染气体的检测方法意义并不大。本方法从考虑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重点考虑车辆正常使用时人在车内停留时的环境条件,提出车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本方法要针对M类车的车厢内部和N类车的驾驶室内构件材料和装饰材料造成的空气污染,提出采样方法。汽车工作状态的要求由于在车辆运行时车内污染物浓度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本方法只针对汽车在以下两种工作状态下提出采样方法:1汽车静止发动机不运转,车厢相对密封的状态;2汽车静止,发动机运转,空调运行,车厢相对密封的状态。测试房环境条件的要求的结构要求为了保证采样的准确性,不能在开放的环境条件进行采样,因为周围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检测结

64、果。因此应在封闭且相对稳定的测试环境中进行测量。为了保证测试环境,应建立采样房。参照美国ASTMD6670(StandardPracticeforFull?ScaleChamberDeterminationofVolatileOrganicEmissionsfromIndoorMaterials/Products采样房应有良好的气密性,并且具有通风净化功能和温度控制系统。空间的大小应能容纳测试车辆,并方便工作人员对测试车辆进行测试和采样工作。采样房应具有测试房、过渡舱和设备控制房三个空间。测试房主要用于停放测试车辆;设备控制房用于安装空调通风设备和控制台。采样房的结构示意如图5.1所示样式。采

65、样房墙体可采用塑钢材料,夹层内可填充保温隔热材料,门在闭合时应保证气密性。采样房在常压下密闭时,自然泄漏低于0.05ACH0测试房的通风模式可采用图5.2所示布置,利用循环通风的方式使测试房迅速达到所需测试条件。通风系统应能自动调节测试房内压力,维持测试房内温度、湿度及压力稳定。测试房内的环境条件要求舱内温度分布变化不超过1%,湿度分布变化不超过5%0第五章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检测方法的研究图5.1采样房结构平面图图5.2测试房通风系统布置示意图空调及通风系统应能满足测试房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空调及通风系统的要求为:考虑到设备的成本及测试时车内温度的控制范围, 要求空调系统应能使测试房的温度控制

66、在20-0C-,40-oC范围,精度_+lgC;根据最适合人体的环境湿度值,要求空调系统对湿度控制的范围为45%-65%,控制精度土0%,可独立完成除湿作业。在测试房内均匀布置多个温、湿度检测点,实现对温度和湿度精确控制。的空气条件要求在美国ASTMD6670(StandardPracticeforFull.ScaleChamberDeterminationofVolatileOrganicEmissionsfromIndoorMaterials/Products中对采样环境中污染物浓度要求,环境背景值应低于标准限值的15%,其中,TVOC值00.Olmg/m3a一组分浓度值0.002mg/m3目前我国未制定出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标准,参考日本JAMA对车内污染物浓度的限值及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关于甲醛、甲苯和TVOC浓度的规定,根据环境背景值应低于标准限值15%的要求,本方法选取环境污染物背景值为:TVO俣0.60X15%虽10.09mg/m3;甲醛00.10X15%100.15mg/m3;甲苯00.20X15%P0.03mg/m3o测试环境温度条件的要求在小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