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中考语文《汉语语法》复习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2207586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6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中考语文《汉语语法》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江苏省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中考语文《汉语语法》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江苏省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中考语文《汉语语法》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中考语文《汉语语法》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中考语文《汉语语法》复习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词语知识复习词语知识复习单义词:单义词: 只有一个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如:北义词。如:北京、雷锋、前京、雷锋、前壁、仿生学等。壁、仿生学等。多义词:多义词: 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而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又是互相联系的。如这个意义又是互相联系的。如“浅浅”就有就有六种意义。六种意义。同义词: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相近的一组词叫做同义词。如:做同义词。如:力气力气气力、气力、洋灰洋灰水泥。水泥。反义词:反义词: 意义相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反或相对的词。如:词。如:好好坏。坏。褒义词:褒义词: 表达肯定、赞许,带有喜爱感情表达肯定、赞许

2、,带有喜爱感情的词。如的词。如“伟大、团结、成果伟大、团结、成果”等。等。贬义词:贬义词:表达否定、表达否定、贬斥,带有贬斥,带有憎恶感情的憎恶感情的词。如词。如“武武断、伎俩、断、伎俩、勾结、后果勾结、后果”等。等。中性词:中性词: 不带褒贬色彩的词。不带褒贬色彩的词。如如“结果、判断结果、判断”等。等。同音词同音词: 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如:如:gng 工工 攻攻 公公成语:成语: 一种定型、一种定型、定义和习用的定义和习用的固定短语。特固定短语。特点:含义上的点:含义上的整体性,结构整体性,结构上的固定性。上的固定性。谚语:谚语: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人民群

3、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又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而又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心。歇后语:歇后语: 有近似谜面、谜有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如:老虎拉车语。如:老虎拉车谁赶(敢)。下雨谁赶(敢)。下雨出太阳出太阳假晴假晴(情)。(情)。汉语语法汉语语法 1 1、名词:、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等的名称的词。表示人和事物等的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表示人的名称:同志、作家;:同志、作家; 表示具体事物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河流、高山; 表示抽象事物表示抽象事物:政治、科学;:政治、科学; 表

4、示时间名称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上午、夏天; 表示处所名称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上海、中国; 表示方位名称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上、下(简称方位词)(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名词的语法特点: : 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们”表表示多数。示多数。 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动词的语法特点:动词的语法特点: 动词一般受副词动词一般受副词“不不”的修饰。的修饰。 动词后面可以带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着

5、、了、过”,表示动态,表示动态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ABAB ABAB ,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的意思。 判断词判断词“是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语。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3 3、形容词:、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表示事物的形

6、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圆、直、弯:高、矮、圆、直、弯 表示事物性质的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伟大;:漂亮、结实、伟大; 表示事物状态的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明媚、激动:快、慢、明媚、激动 语法特点:语法特点: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AABBAABB来加强语义。来加强语义。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很”修饰。修饰。 4 4、数词:、数词:表示数目的词。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表概数:几、许多、三四十;:几、许多、三四十; 表序数表序数:第一、初

7、二、老三;:第一、初二、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数词的语法特点: 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用倍数表示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用倍数表示 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倍数。 5 5、量词:、量词: 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个、只;个、只;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次、回, 有时也借某些名词来表示:有时也借某些名词来表示:脚、年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量词的语法特点: : 量词量词可分为可分为物量词物量词和和动量词。动量词。 物量词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

8、物单位的词。例如:是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例如: 一一里里路两路两个个人三人三棵棵树二十树二十年年 动量词动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词。例如:是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词。例如: 来一来一趟趟去几去几次次跳两跳两下下踢一踢一脚脚 物量词物量词组成的组成的数量短语数量短语一般用在名词前,在句中一般用在名词前,在句中作定语。例如:作定语。例如: 我买了(我买了(五本五本)书。)书。 她长了(她长了(一根一根)白发。)白发。 动量词组动量词组成的成的数量短语数量短语一般用在动词后,在句中一般用在动词后,在句中作补语。例如:作补语。例如: 老师把我狠狠批评了老师把我狠狠批评了 。 他来回跑了他来回跑了 。6

9、 6、代词:、代词:起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可分为:起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可分为: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你、我、他、她们、大家等。你、我、他、她们、大家等。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谁、什么、多少、哪里等。谁、什么、多少、哪里等。 指示代词:指示代词:这些、那些、这样、那里等。这些、那些、这样、那里等。 代词的语法特点:代词的语法特点: 第三人称复数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代词“他们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女性,“她们她们”则专指女性。则专指女性。 注意注意“我们我们”和和“咱们咱们”用法的区别。用法的区别。“我们我们”指说话人,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有时也

10、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指示代词指示代词“那那”用于远指,用于远指,“这这”用于近指。用于近指。 7 7、副词:、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肯定、否定、语气等的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肯定、否定、语气等的词。词。 表示程度:表示程度:很、极、挺、越、最、太、极其、更加、非常、很、极、挺、越、最、太、极其、更加、非常、十分、过于、略微、稍微等。十分、过于、略微、稍微等。 表示范围:表示范围:都、全、总、只、仅仅、统统等;都、全

11、、总、只、仅仅、统统等; 表示时间:表示时间:已经、曾经、刚才、正在、就、就要、已经、曾经、刚才、正在、就、就要、快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忽然、突然等。快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忽然、突然等。 表示情势:表示情势:仿佛、好像、犹如等。仿佛、好像、犹如等。 表示肯定、否定:表示肯定、否定:可能、不、没、也许、必定等可能、不、没、也许、必定等 表示语气:表示语气:可、倒、却、偏、决、难道等。可、倒、却、偏、决、难道等。 表示频率:表示频率:偶尔、常常、时常、往往、渐渐、永远、偶尔、常常、时常、往往、渐渐、永远、一直、一向、一再、再三、屡次等。一直、一向、一再、再三、屡次等。 表示重复:表

12、示重复:又、再、也、还、连续等。又、再、也、还、连续等。 副词的语法特点:副词的语法特点: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如形容词前面作状语。如: : 这(这(很很)好。你们()好。你们(都都)来)来了。了。 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如作补语。如: :好得好得 很很 。 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多数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多数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一部分副词有关联作用,如:就、才、也等。一部分副词有关联作用,如:就、才、也等。 8 8

13、、连词:连词: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 和、同、跟、与、及、以及、或、或者、并、并且、和、同、跟、与、及、以及、或、或者、并、并且、不但、而、而且、虽然、但是、既然、要是、如果、不但、而、而且、虽然、但是、既然、要是、如果、假使、只要、除非、即使、假使、只要、除非、即使、因为因为、尽管、不管、不、尽管、不管、不论、于是、可是、然而、况且、论、于是、可是、然而、况且、所以所以、因而因而、因此因此等。等。 语法特点:语法特点: 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关联词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关联词主要在复句

14、中进行运用。 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用。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用。 9 9、介词:、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前面,和它们合起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前面,和它们合起来(组成介宾短语),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等,表来(组成介宾短语),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等,表示时间、处所、方向、方式、原因、目的、对象、示时间、处所、方向、方式、原因、目的、对象、比较等。比较等。 表时间:表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等。从、自从、到、在、当、于等。 表处所、方向:表处所、方向:从、自、往、朝、向、到、在、于从、自、往、朝、向、到、在、于等。等。 表方式:表方式:按照、以按照、以 表原因:表原因:由于由于 表目的:

15、表目的:为、为了为、为了 表排除:表排除:除了除了 表对象、关联:表对象、关联:对、对于、关于、至于、连、同、对、对于、关于、至于、连、同、跟、和等。跟、和等。 表比较:表比较:比、同、跟、和等。比、同、跟、和等。 语法特点:语法特点: 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单独使用。 不能加时态助词不能加时态助词“着着”“”“了了”“”“过过”和表示趋向的动和表示趋向的动词词“来来”“”“上上”“”“下下”等。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和、跟、把、比、在、关于

16、 除了、同、对、向、往、朝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动”“”“形形”要记牢。要记牢。1212、拟声词:、拟声词: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 语法特点: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语法特点:语法特点:不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不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或感叹号隔开。有的单独一个叹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有的单独一个叹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有些叹词的汉子写法不固定。如有些叹词的汉子写法不固定。如“啊啊”因

17、为音变又因为音变又写成写成“呀呀”“”“哪哪”“”“哇哇”等。等。词类的辨别词类的辨别 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区分名词和非名词。 名词名词前不能加前不能加“不不”和和“很很”。 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区分形容词和动词。 形容词形容词可以用可以用“很很”来修饰,来修饰,动词动词前不能加前不能加“很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区分形容词和副词。 形容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很”;副词副词不能修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很”。 区分连词和介词。区分连词和介词。 前后能互换的是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连词,前后不能互换

18、的是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介词。 区分动词和介词。区分动词和介词。 动词动词能作谓语,能作谓语,介词介词只能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只能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 语气助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在句首。 区分介词和副词。区分介词和副词。 介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由词或词组构成,具有一定语气、语调并表由词或词组构成,具有一定语气、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一

19、)(一) 句子的用途句子的用途 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种: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种:表陈述,表疑问,表表陈述,表疑问,表祈使,表感叹。祈使,表感叹。我们据此将句子分为四种类型:我们据此将句子分为四种类型:陈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1 1、陈述句:、陈述句: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 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事情的句子,表示陈述的语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事情的句子,表示陈述的语气,在书面上用句号表示。在说话和写作中,陈述气,在书面上用句号表示。在说话和写作中,陈述句用得最多。陈述句有句用得最多。陈述句有肯定的陈述肯定的陈述,也有,也有否定的陈否定的陈述

20、述。 肯定的陈述,肯定的陈述,可以用可以用“是是”字句或一般的肯定句式字句或一般的肯定句式表示。例如:表示。例如: (1 1)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2 2)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否定的陈述,否定的陈述,则要在谓语中心语前边使用则要在谓语中心语前边使用“不不”、“没没”、“没有没有”等。例如:等。例如: (1 1)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 (2 2)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3 3)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21、足见它的坚固。 2 2疑问句:疑问句: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 疑问句表疑问的语气,在书面上用问号表示。疑问句表疑问的语气,在书面上用问号表示。疑问句可分为以下几种:疑问句可分为以下几种: (1 1) 特指问:特指问:用疑问代词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怎谁、什么、哪里、怎样、多少、为什么样、多少、为什么”等来提出疑问,要求针对这些等来提出疑问,要求针对这些疑问词来回答问题的一种疑问句。例如:疑问词来回答问题的一种疑问句。例如: 你说什么?你说什么? 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 (2 2)是非问:是非问:在陈述句的基础上加上疑问的语调,在陈述句的基础

22、上加上疑问的语调,或者用语气词或者用语气词“吗、么、呢、吧吗、么、呢、吧”等表示疑问,要等表示疑问,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的疑问句。求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的疑问句。 例如:例如:你现在就去?你现在就去? 地球是圆的吗?地球是圆的吗? (3 3)选择问:选择问:提出并列的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提出并列的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作出肯定回答的疑问句。例如:去海南岛,是一个作出肯定回答的疑问句。例如:去海南岛,是坐火车方便,还是坐飞机方便?坐火车方便,还是坐飞机方便? (4 4)正反问:正反问: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来提问,要求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来提问,要求作出肯定或否定

23、回答的疑问句。例如: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的疑问句。例如: 地球是不是一个滚圆的正球体呢?地球是不是一个滚圆的正球体呢? 这条路好不好走?这条路好不好走? (5 5)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即,即“无疑而问无疑而问”的问句。这种问的问句。这种问句虽然也提出问题,却不是要求别人回答,而且就句虽然也提出问题,却不是要求别人回答,而且就发问的人来说,本来就没有疑问。这种问句可以分发问的人来说,本来就没有疑问。这种问句可以分为为“设问设问”和和“反问反问”两种。两种。 3 3、祈使句:、祈使句:请求或命令别人做或不做什么事的句子。请求或命令别人做或不做什么事的句子。 祈使句表示一种祈使句表示一种请求或命令请

24、求或命令的语气,在书面上,的语气,在书面上,语气强烈的用语气强烈的用叹号叹号,语气较和缓的用,语气较和缓的用句号句号。祈使句。祈使句分为要求和禁止两类分为要求和禁止两类,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禁止类祈使句一般都有等不同的语气。禁止类祈使句一般都有“不要不要”、“不准不准”、“禁止禁止”、“严禁严禁”、“勿勿”、“别别”等表示禁止的词语。例如:等表示禁止的词语。例如: (1 1)时候不早了,快点走吧!(要求)时候不早了,快点走吧!(要求) (2 2)不准随地吐痰!(禁止)不准随地吐痰!(禁止) 表示请求的祈使句表示请求的祈使句还可以采用疑问句的形式还可以

25、采用疑问句的形式,这样可以把话说得更委婉些,带有商量的口气。例这样可以把话说得更委婉些,带有商量的口气。例如:如: 借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好吗?借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好吗? 4 4、感叹句:、感叹句:用来表示某种感情(如喜爱、愤怒、悲用来表示某种感情(如喜爱、愤怒、悲伤、恐惧、惊讶、厌恶等)的句子。感叹句表示感伤、恐惧、惊讶、厌恶等)的句子。感叹句表示感叹的语气,在书面上用感叹号表示。例如:叹的语气,在书面上用感叹号表示。例如: (1 1)哈哈!真美!)哈哈!真美! (2 2)哎哟!好痛!)哎哟!好痛! (3 3)看,梨花!)看,梨花! (4 4)山,好大的山啊!)山,好大的山啊! 并列复句并列复句:

26、 :不是不是而是而是承接复句承接复句: :于是、然后、接着于是、然后、接着递进复句递进复句: :不但不但而且而且选择复句选择复句: :不是不是就是就是转折复句转折复句: :虽然虽然但是但是因果复句因果复句: :因为因为所以所以假设复句假设复句: :如果如果那么那么条件复句条件复句: :无论无论都都复句复句 独立成分(用独立成分(用“”表示):表示):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词组。它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

27、有的是词组。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如:中。如: 砰,砰,砰,砰,一阵枪声传来一阵枪声传来 事情明摆着,事情明摆着,你看,你看,我们能不管吗?我们能不管吗? 1.1.语序不当语序不当 所谓语序不当,是指词语或句子的先后顺序错乱,所谓语序不当,是指词语或句子的先后顺序错乱,从而造成文理不通的毛病。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从而造成文理不通的毛病。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种情形: 句子成分次序不当句子成分次序不当 词序不当词序不当 分句次序不当分句次序不当 主客体颠倒主客体颠倒 请看以下例句:请看以下例句:例例1 1 这是三本我买

28、的精美的很有教育意义的中文小说。这是三本我买的精美的很有教育意义的中文小说。 解析:解析:本句定语的顺序不当。正确语序应该是:这本句定语的顺序不当。正确语序应该是:这是我买的三本很有教育意义的、精美的中文小说。是我买的三本很有教育意义的、精美的中文小说。前后两个分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这句话正。这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确的说法应该是“才知道你由于正忙着才知道你由于正忙着”这是这是19921992年高考第年高考第4 4题的题的A A项,是作为正确选项出来项,是作为正确选项出来的。但由于试题编制者的疏忽,也造成了语病。的。但由于试题编制者的疏

29、忽,也造成了语病。例例5 5 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自己吃玉米面。 解析:解析:复句分句颠倒。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复句分句颠倒。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例例6 6 他从小在这长大,这里的山山水水,对他太熟悉他从小在这长大,这里的山山水水,对他太熟悉了。了。 解析:解析:主客体颠倒。应该把主客体颠倒。应该把“对对”提到提到“这里这里”前前面。面。 2.2.搭配不当搭配不当 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几个词在用作句中相关成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几个词在用作句中相关成分时,意义上不

30、能互相搭配。分时,意义上不能互相搭配。 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形: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形: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请看下面例句:请看下面例句: 例例1.1.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葬于谷内西北坡上。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葬于谷内西北坡上。 解析:解析:主谓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陵墓陵墓”不能不能“葬葬”,应改为应改为“建建”。 例例2 2. .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

31、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问题。 解析: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安排安排”会议内容、时会议内容、时间等还可以,间等还可以,“安排安排”“”“问题问题”就不妥当了。这是就不妥当了。这是19951995年高考第年高考第7 7题的题的A A项。项。例例3 3. .他打量着闯王带着谦逊微笑的英明面孔他打量着闯王带着谦逊微笑的英明面孔. . 解析:解析:定语中心词搭配不当。定语中心词搭配不当。“英明英明”不能修不能修饰饰“面孔面孔”。 例例4 4. .在他旁边,横眉立目地站着两个持枪卫兵。在他旁边,横眉立目地站着两个持枪卫兵

32、。 解析:解析:状语中心词搭配不当。状语中心词搭配不当。“横眉立目横眉立目”不不能修饰能修饰“站站”。 例例5.5. 在这次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刻苦在这次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刻苦用功。用功。 解析:解析:一面两面搭配不当。前面一面两面搭配不当。前面“能否能否”着眼着眼于两个方面,后面却只从于两个方面,后面却只从“刻苦用功刻苦用功”一方面说,一方面说,显然就不合适了。显然就不合适了。 例例6.6.畅销全国的金龙牌补脑液不愧为中成药验方。畅销全国的金龙牌补脑液不愧为中成药验方。 解析:解析:主语宾语搭配不当。主语宾语搭配不当。“补脑液补脑液”不能是不能是“验方验方”。 3.3.

33、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或赘余。 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啰嗦。常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啰嗦。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残缺: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残缺: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成分。附加成分。 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成分多余。 请看下面例句:请看下面例句:例例

34、1.1.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解析:解析:主语残缺。这是主语残缺。这是19921992年全国高考题第年全国高考题第4 4题的题的D D项,因为多用了一个介词项,因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经过”,使得原句主语,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例例2.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解析:解析:宾语残缺,这

35、是宾语残缺,这是19971997年高考第年高考第6 6题的题的A A项。句项。句中中“推广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的宾语应该是“经验经验”,而不应是,而不应是“喂喂猪猪”;在;在“喂猪喂猪”后面加上后面加上“的经验的经验”句子就通了。句子就通了。例例3.3.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解析:解析:谓语残缺。谓语残缺。“建立与加强建立与加强”的宾语是的宾语是“制度制度”,而不可能是而不可能是“工作工作”。这样,只有在。这样,只有在“建立建立”前加前加上上“完

36、成完成”一词,句子才通顺。一词,句子才通顺。例例4.4.今天,市里不少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今天,市里不少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 解析:解析:谓语重复。谓语重复。“莅临莅临”就是就是“来来”。例例5.5.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终于付诸于实施了。 解析:解析:介词多余。介词多余。“诸诸”在这里本来就有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于”,就重复了。,就重复了。 4.4.结构混乱结构混乱 所谓结构混乱,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所谓结构混乱,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造成语句不通

37、顺。常见的结构混乱的句在一起说,造成语句不通顺。常见的结构混乱的句子主要有以下两种:子主要有以下两种: 句式杂糅句式杂糅 前后脱节前后脱节 请看以下例句:请看以下例句: 例例1.1.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成的。草河车配制成的。 解析:解析:句式杂糅。实际上这句话是由两句话拼句式杂糅。实际上这句话是由两句话拼接而成的,可改为接而成的,可改为“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青叶、板兰根、草河车。”也可改为也可改为“感冒退热冲感冒退热冲剂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成的。剂是大青叶、板兰根

38、、草河车配制成的。” ” 例例2 2. .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解析:解析:前后脱节。前面如改成前后脱节。前面如改成“本着本着的的原原则则”或改为或改为“以以为原则为原则”,前后两个分句语脉,前后两个分句语脉就流畅了。就流畅了。 5.5.表意不明表意不明 所谓表意不明,指的是因为词义不准,词性误所谓表意不明,指的是因为词义不准,词性误用,指代不清,语有歧义等影响了表意的明确。用,指代不清,语有歧义等影响了表意的明确。 表意不明常见有如下几种情形:表意不明常见有如下几种情形: 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指代

39、不明 数目不确切数目不确切 范围不确定范围不确定 歧义歧义 请看以下例句:请看以下例句: 例例1.1.棺材后面跟着三个妇女棺材后面跟着三个妇女死者的母亲和她的死者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儿。 解析:解析:指代不明。句中指代不明。句中“她她”究竟指谁?究竟指谁?“死死者者”还是还是“母亲母亲”?如果指代?如果指代“死者死者”,“她的她的”就应该去掉才好。就应该去掉才好。 例例2.2.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我校师生将近四百多人。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我校师生将近四百多人。 解析:解析:数目不确切。数目不确切。“将近将近”与与“四百多人四百多人”矛盾。矛盾。宜根据实际情况,删去宜根据实际情况,删去“将近将近

40、”或或“多多”。例例3.3.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加游行。 解析:解析:范围不确定。从字面上看,好像范围不确定。从字面上看,好像5959岁以下和岁以下和100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应改为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应改为“六十岁以上的六十岁以上的”。例例4.4.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解析:解析:歧义。大家歧义。大家“气愤气愤”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

41、如果在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在“揭发揭发”后面加上一个后面加上一个“的的”字,歧义就消除了字,歧义就消除了 6.6.不合逻辑不合逻辑 所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所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如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如下几种:下几种: 不符合客观事实不符合客观事实 前后矛盾前后矛盾 分类列举不当分类列举不当 否定失当否定失当 请看下面例句:请看下面例句: 例例1.1.资产阶级竭力宣扬资产阶级竭力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人”的观点。的观点。 解析:解析:不符合客观事

42、实。不符合客观事实。“劳心者治人劳心者治人”的观点是的观点是封建主义的观点。封建主义的观点。例例2.2.电影快开演了,观众们争先恐后地鱼贯入场电影快开演了,观众们争先恐后地鱼贯入场 解析:解析:前后矛盾。前后矛盾。“鱼贯鱼贯”是一个接一个地,应是一个接一个地,应该是很有次序的,与前面的该是很有次序的,与前面的“争先恐后争先恐后”矛盾了。矛盾了。“争先恐后争先恐后”就应该就应该“蜂拥蜂拥”而上。而上。例例3.3.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垫道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垫道和搞校园卫生。和搞校园卫生。 解析:解析:分类列举不当。扫地、拔草、垫道都是分类列举不当。扫地、拔草、垫道都是“搞校园卫生搞校园卫生”的具体内容,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具体内容,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的“和和”来连接。来连接。 例例4.4.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着太阳运行的。 解析:解析:否定失当。整句话用了三重否定,造成语否定失当。整句话用了三重否定,造成语意的混乱。只有将后一个意的混乱。只有将后一个“不不”删去,句子才通删去,句子才通顺。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