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建筑物下采煤.3.10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52194201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第五章 建筑物下采煤.3.10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5第五章 建筑物下采煤.3.10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5第五章 建筑物下采煤.3.10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5第五章 建筑物下采煤.3.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第五章 建筑物下采煤.3.10(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柴华彬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2008.3.10Mining subsidence第五章第五章 建筑物下采煤建筑物下采煤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物下采煤设计建筑物下采煤设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有煤矿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有煤矿在“建筑物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下、铁路下、水体下”(简称(简称“三三下下”Under 3-bodyUnder 3-body)压煤总量约)压煤总量约140140亿亿t t,其

2、,其中建筑物下压煤量达中建筑物下压煤量达78.278.2亿亿t t,占,占“三下三下”压煤总量的压煤总量的60%60%左右。左右。 建筑物下压煤又以村庄下压煤所占数量最建筑物下压煤又以村庄下压煤所占数量最大,其次就是工业场地及公用建筑物下压煤。大,其次就是工业场地及公用建筑物下压煤。 因此,解决建筑物下压煤的开采问题,无因此,解决建筑物下压煤的开采问题,无论从理论上、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重论从理论上、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的意义。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下开采引起地表产生移动变形,破坏了建筑物地下开采引起地表产生移动变形,破坏了

3、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初始平衡状态,使地基反力重分布,与地基之间的初始平衡状态,使地基反力重分布,从而在建筑物中产生附加应力,导致建筑物变形和从而在建筑物中产生附加应力,导致建筑物变形和破坏。破坏。 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垂直方向的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垂直方向的移动变形(下沉、倾斜、曲率)和水平方向的移向变形(水(下沉、倾斜、曲率)和水平方向的移向变形(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不同性质的移动变形对建平移动和水平变形)。不同性质的移动变形对建(构)筑物的影响不同。(构)筑物的影响不同。 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一、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一、地表移动

4、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1地表下沉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下沉对建筑物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2倾斜对建筑物的影响倾斜对建筑物的影响 在倾覆力矩的作用下,在倾覆力矩的作用下,建筑物构件上和地基中的建筑物构件上和地基中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对于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考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考虑地表倾斜引起的附加应虑地表倾斜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影响。力的影响。 地表倾斜还能引起公地表倾斜还能引起公路、铁路、排水渠、管道路、铁路、排水渠、管道等的坡度变化,还可引起等的坡度变化,还可引起机器设备的倾斜,破坏其机器设备的倾斜,破坏其正常工作状态。正常工

5、作状态。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3.地表曲率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曲率对建筑物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4.地表水平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水平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二、移动盆地内不同的位置对建筑物的影响二、移动盆地内不同的位置对建筑物的影响 一般来说,建筑物和采空区有如下特点:一般来说,建筑物和采空区有如下特点: (1)建筑物短轴方向承受变形的能力大于长轴,)建筑物短轴方向承受变形的能力大于长轴,承受压缩变形的能力大于承受拉伸变形的能力;承受压缩变

6、形的能力大于承受拉伸变形的能力; (2)采空区边缘区为变形最大的区域,中间区下)采空区边缘区为变形最大的区域,中间区下沉大但变形小;沉大但变形小; (3)建筑物承受扭曲变形的能力最低。)建筑物承受扭曲变形的能力最低。 当建筑物所处位置不同时,其损害情况不同,如图当建筑物所处位置不同时,其损害情况不同,如图5-9所示,位于采动区上方不同位置的所示,位于采动区上方不同位置的a、b、c、d、e五幢建筑物。各建筑物的所处位置的优缺点如下:五幢建筑物。各建筑物的所处位置的优缺点如下: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1)房屋)房屋a由于由于长轴方向仅受压缩长轴方向仅受

7、压缩变形,短轴方向受变形,短轴方向受动态拉伸变形,其动态拉伸变形,其破坏较小,处于有破坏较小,处于有利位置;利位置;(2)房屋)房屋b由于位由于位于采空区边缘,长于采空区边缘,长轴方向受到的变形轴方向受到的变形较大,易使其损坏;较大,易使其损坏;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3)房屋)房屋c位于位于采空区中央,长轴采空区中央,长轴平行于工作面推进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先受动态拉方向,先受动态拉伸变形和后受压缩伸变形和后受压缩变形的影响,易出变形的影响,易出现裂缝;现裂缝;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4)房屋)房屋

8、d位于采位于采空区边缘,长轴平行空区边缘,长轴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于工作面推进方向, 长轴方向受到的变长轴方向受到的变形值小于房屋形值小于房屋c, 短轴方向上受到的短轴方向上受到的变形与房屋变形与房屋b长轴方长轴方向上受到的变形相等。向上受到的变形相等。 因而房屋因而房屋d比房屋比房屋b、c破坏小;破坏小;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5)房屋)房屋e与工作与工作面斜交,受到扭曲变面斜交,受到扭曲变形的影响,易使房屋形的影响,易使房屋损坏。损坏。 以上可知:以上可知:a、d房屋位置最有利,房屋位置最有利,b、c次之,次之,e最不利。最不利。 因此,尽量使

9、工因此,尽量使工作面不与房屋斜交,作面不与房屋斜交,且尽量使房屋位于且尽量使房屋位于a、d位置上。位置上。第五章第五章 建筑物下采煤建筑物下采煤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物下采煤设计建筑物下采煤设计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 在采动过程中,地表建筑物的损害是地表的变形在采动过程中,地表建筑物的损害是地表的变形传递给基础,从而引起建筑物随之产生类似的变形

10、。传递给基础,从而引起建筑物随之产生类似的变形。 但由于建筑物具有一定的承受附加应力的能力,但由于建筑物具有一定的承受附加应力的能力,故地故地表变形与建筑物变形之间存在不一致性。表变形与建筑物变形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建筑物基础的材料、长度、宽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建筑物基础的材料、长度、宽度、深度、荷载以及地基性质、建筑物平面形状和上度、深度、荷载以及地基性质、建筑物平面形状和上部结构的刚度等有关。部结构的刚度等有关。 若建筑物的变形值超过其充许的变形值,建筑物若建筑物的变形值超过其充许的变形值,建筑物将受到破坏。将受到破坏。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和采动区建采动区建筑物变

11、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和采动区建筑物损坏评定的标准是建筑物下采矿的基础。筑物损坏评定的标准是建筑物下采矿的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一、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一、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 地表变形引起建筑物变形,由于建筑物具有一地表变形引起建筑物变形,由于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刚度、地基切入土壤、地基与基础之间传递拉、定的刚度、地基切入土壤、地基与基础之间传递拉、压力的能力有限等,使地基变形与建筑物变形存在压力的能力有限等,使地基变形与建筑物变形存在差异。差异。 这一差异主要与建筑物的刚度、建筑物的大小、这一差异主要与建筑物的刚度、建筑物的

12、大小、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地表变形值大小、地基与基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地表变形值大小、地基与基础间的摩擦力等有关。础间的摩擦力等有关。 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尚难以建立可靠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尚难以建立可靠的理论计算式,而只能通过实地观测建立一些经验的理论计算式,而只能通过实地观测建立一些经验公式。公式。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二、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二、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下开采引起地表产生移动变形,破坏了建筑地下开采引起地表产生移动变形,破坏了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初始平衡状态,使地基反力重分布,物与地基之间的初始

13、平衡状态,使地基反力重分布,从而在建筑物中产生附加应力,导致建筑物变形和从而在建筑物中产生附加应力,导致建筑物变形和破坏。破坏。 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垂直方向的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垂直方向的移动变形(下沉、倾斜、曲率)和水平方向的移向变形(水(下沉、倾斜、曲率)和水平方向的移向变形(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及由此两种移动变形引起的建平移动和水平变形)及由此两种移动变形引起的建筑物的扭曲变形、剪切变形。不同性质的移动变形筑物的扭曲变形、剪切变形。不同性质的移动变形对建(构)筑物的影响不同。对建(构)筑物的影响不同。 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

14、系1. 1. 下沉和倾斜下沉和倾斜 建筑物基础下沉略小于地基下沉,基础倾斜大于建筑物基础下沉略小于地基下沉,基础倾斜大于地基倾斜,这是由于建筑物具有一定刚度,不完全随地基倾斜,这是由于建筑物具有一定刚度,不完全随地基移动而移动,部分地基卸载、部分加载使基础的地基移动而移动,部分地基卸载、部分加载使基础的下沉、倾斜和地基下沉倾斜存在差异。下沉、倾斜和地基下沉倾斜存在差异。2. 2. 水平变形水平变形 国内采动区建筑物观测资料表明:对于无加固措国内采动区建筑物观测资料表明:对于无加固措施,具有毛石带形基础的建筑物而言,其基础和地基施,具有毛石带形基础的建筑物而言,其基础和地基间拉伸变形差异不大,但

15、压缩变形差异却很大。在压间拉伸变形差异不大,但压缩变形差异却很大。在压缩变形条件下,房屋基础的压缩变形要比对应的地基缩变形条件下,房屋基础的压缩变形要比对应的地基土壤的压缩变形小得多。当房屋加固以后,可有效地土壤的压缩变形小得多。当房屋加固以后,可有效地减小地表水平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基础变形比地基减小地表水平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基础变形比地基变形小得多。变形小得多。 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国内观测资料分析结果如下:国内观测资料分析结果如下:(1)(1)未加固建筑物:未加固建筑物: 拉伸变形:拉伸变形: 基基 = 0.84= 0.84地地

16、 - 0.09- 0.091010-3-3 压缩变形:压缩变形: 基基 = 0.24= 0.24地地- 0.01- 0.011010-3-3 (2)(2)加固建筑物:加固建筑物: 拉伸变形条件下:拉伸变形条件下: 基基 = 0.17= 0.17地地 - 0.05- 0.051010-3-3 压缩变形条件下:压缩变形条件下: 基基 = 0.01= 0.01地地 + 0.19+ 0.191010-3-3 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3. 3. 曲率变形曲率变形 建筑物基础与地基间的曲率变形关系,实质上地建筑物基础与地基间的曲率变形关系,实质上地基弯

17、曲挠度与基础弯曲挠度的关系,可根据不同房屋基弯曲挠度与基础弯曲挠度的关系,可根据不同房屋的刚性来衡量。的刚性来衡量。 国内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得到房屋基础单位长度国内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得到房屋基础单位长度的最大挠度的最大挠度f f基基与地基单位长度的最大弯曲值与地基单位长度的最大弯曲值f f地地的经的经验关系式:验关系式: f f基基 = = a ai if f地地 + + b bi i (5-3) (5-3) 式中,式中,a ai i、b bi i系数。对于未采取加固措施,层系数。对于未采取加固措施,层数低于四层,单位长度小于数低于四层,单位长度小于60m60m,具有毛石砌体带形,具有毛石砌体

18、带形基础的建筑物,基础的建筑物,a ai i、b bi i,见表,见表5-15-1。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表表5-15-1中,中,L L为建筑物长度,为建筑物长度,H H为建筑物高度,为建筑物高度,L L/ /H H表示表示了建筑物柔性。了建筑物柔性。 从表从表5-15-1可见,建筑物柔性越大,基础与地基的可见,建筑物柔性越大,基础与地基的挠度越接近,建筑物所产生的变形越大,因此,要减挠度越接近,建筑物所产生的变形越大,因此,要减小建筑物的变形,必须增大其刚度。小建筑物的变形,必须增大其刚度。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

19、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二、采动区建筑物损坏程度评定指标二、采动区建筑物损坏程度评定指标 在进行建筑下采煤时,在进行建筑下采煤时,一般一般要根据地质采矿条件要根据地质采矿条件预计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地表移动变形,然后然后,根据预计的移动变形值大,根据预计的移动变形值大小评定建筑物的损坏程度,采取相应的建筑物加固措小评定建筑物的损坏程度,采取相应的建筑物加固措施和井下开采措施,施和井下开采措施,最后最后,确定开采方案。,确定开采方案。 由此可见,采动区建筑物损坏评定指标对建筑物由此可见,采动区建筑物损坏评定指标对建筑物下采煤是非常重要的。下采煤是非常重要的。 采动区建筑物损坏评定指标涉及到

20、地表变形大小、采动区建筑物损坏评定指标涉及到地表变形大小、建筑物类型、地基性质、建筑物长度和高度等诸多因建筑物类型、地基性质、建筑物长度和高度等诸多因素,素,目前尚没有一个全面考虑这些因素的采动区建筑目前尚没有一个全面考虑这些因素的采动区建筑物损坏评定方法,均采用近似的评定。物损坏评定方法,均采用近似的评定。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 下面介绍我国划分采动区建筑物损坏等级的标准:下面介绍我国划分采动区建筑物损坏等级的标准: 在我国矿区中,大多数为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的在我国矿区中,大多数为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的建筑物,这些房屋大多数为平房,且长度

21、小于建筑物,这些房屋大多数为平房,且长度小于20m20m,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煤炭工业局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2000年颁布的年颁布的建筑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规定,对于长度或变形缝区段小于规定,对于长度或变形缝区段小于20m20m的砖混结构房的砖混结构房屋,按不同地表变形值划分的破坏等级标准见表屋,按不同地表变形值划分的破坏等级标准见表5-25-2。其它结构类的建(构)筑物可参照表其它结构类的建(构)筑物可参照表5-25-2执行。执行。 (前苏联、波兰、英国参考教材(前苏联、波兰、英国参考教材P135-14

22、1P135-141)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第五章第五章 建筑物下采煤建筑物下采煤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物下采煤设计建筑物下采煤设计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一、地下开采技术措施一、地下开采技术措施 通过合适的开采方法或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或通过合适的开采方法或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或控制采动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达到

23、保护建筑物的目控制采动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达到保护建筑物的目的。在生产实践中比较有效和常用的有以下几方面措的。在生产实践中比较有效和常用的有以下几方面措施:施:(一)减小地表下沉值(一)减小地表下沉值 减沉开采方法既是通过采场顶板管理方法的改变,减沉开采方法既是通过采场顶板管理方法的改变,控制顶板的下沉量而达到减缓地表沉陷量。常用的方控制顶板的下沉量而达到减缓地表沉陷量。常用的方法为充填开采方法和部分开采方法。法为充填开采方法和部分开采方法。 1 1充填开采方法充填开采方法 充填开采方法就是当煤层采出后,采出空间用矸充填开采方法就是当煤层采出后,采出空间用矸石、河砂等材料进行充填,以减小采出空

24、间,从而减石、河砂等材料进行充填,以减小采出空间,从而减少覆岩及地表移动变形的一种开采方法。少覆岩及地表移动变形的一种开采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 常用的充填方法有:常用的充填方法有:水砂充填水砂充填、风力充填风力充填、矸石矸石人工充填人工充填。不同的充填方法、充填的密实度不同,地。不同的充填方法、充填的密实度不同,地表下沉系数不同(见表表下沉系数不同(见表5-95-9)。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时,地表最大下沉值可达采厚的顶板时,地表最大下沉值可达采厚的60%60%90%90%,一般,一般为为80%80%左右;采用水砂充填管理顶板时

25、,地表的最大左右;采用水砂充填管理顶板时,地表的最大下沉值仅为采厚的下沉值仅为采厚的8%8%15%15%。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2 2部分开采方法部分开采方法 减小地表移动和变形值的另一项有效措施是采用减小地表移动和变形值的另一项有效措施是采用部分开采法(部分开采法(Partial Mining MethodPartial Mining Method)。)。 其实质是将被开采的煤层划分成若干条带,开采其实质是将被开采的煤层划分成若干条带,开采一条(即采出条带),保留一条(即保留煤柱),用一条(即采出条带),保留一条(即保留煤柱),用留下不采的煤柱支撑顶板,以

26、达到减小地表移动和变留下不采的煤柱支撑顶板,以达到减小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目的。此法的缺点是采出率低(一般采出率为形的目的。此法的缺点是采出率低(一般采出率为50%-60%50%-60%),掘进率高,开采工艺复杂,效率较低。),掘进率高,开采工艺复杂,效率较低。 我国常用的部分开采方法是我国常用的部分开采方法是条带开采方法条带开采方法。第八。第八章将专门进行讲解。章将专门进行讲解。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3 3覆岩离层充填方法覆岩离层充填方法 覆岩离层注浆控制沉陷技术覆岩离层注浆控制沉陷技术就是利用煤层开采后就是利用煤层开采后覆岩层裂过程中形成的离层空间,借助高压

27、注浆泵,覆岩层裂过程中形成的离层空间,借助高压注浆泵,从地面通过钻孔向离层空间中注入充填材料,占据空从地面通过钻孔向离层空间中注入充填材料,占据空间、减少采出空间向上的传递,支撑离层上位岩层、间、减少采出空间向上的传递,支撑离层上位岩层、减缓岩层的进一步弯曲下沉,从而达到减缓地面下沉减缓岩层的进一步弯曲下沉,从而达到减缓地面下沉的目的。的目的。 覆岩注浆可以减缓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其覆岩注浆可以减缓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其减沉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减沉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1)注浆的充填作用;()注浆的充填作用;(2 2)注浆的支承作用;)注浆的支承作用; (3 3)

28、注浆的胶结作用;()注浆的胶结作用;(4 4)注浆的膨胀作用;)注浆的膨胀作用; (5 5)挤压密实作用。)挤压密实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二)协调开采方法(二)协调开采方法 协调开采(协调开采(Harmonic MininigHarmonic Mininig)是根据开采引起)是根据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通过采用合理的开采布局,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通过采用合理的开采布局,开采顺序、方向、时间等方法减缓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开采顺序、方向、时间等方法减缓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协调开采方法。动变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协调开采方法。

29、1 1减小开采边界影响的叠加减小开采边界影响的叠加 利用上、下煤层利用上、下煤层( (或分层或分层) )工作面间的距离差异,工作面间的距离差异,以减小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以减小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 (图图5-10)5-10)。 该法可用于两个方面:该法可用于两个方面: (1 1)减小动态移动变形的影响;)减小动态移动变形的影响; (2 2)减小工作面边界部位的变形量。)减小工作面边界部位的变形量。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二、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二、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下开采引起地表产生移动变形,破坏了建筑物地下开采引起地表产生移动变形,破

30、坏了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初始平衡状态,使地基反力重分布,从与地基之间的初始平衡状态,使地基反力重分布,从而在建筑物中产生附加应力,导致建筑物变形和破坏。而在建筑物中产生附加应力,导致建筑物变形和破坏。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垂直方向的移动变形(下沉、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垂直方向的移动变形(下沉、倾斜、曲率)和水平方向的移向变形(水平移动和水倾斜、曲率)和水平方向的移向变形(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及由此两种移动变形引起的建筑物的扭曲变平变形)及由此两种移动变形引起的建筑物的扭曲变形、剪切变形形、剪切变形11,33。不同性质的移动变形对建(构)。不同性质的移动变形对建(构)筑物的影响不同。筑物的影响不同。

31、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2 2多工作面协调开采多工作面协调开采 如图如图5-115-11所示,采用一所示,采用一个大的工作面或几个工作个大的工作面或几个工作面同时开采,使建筑物位面同时开采,使建筑物位于移动盆地的平底部位,于移动盆地的平底部位,使建筑物只受动态变形的使建筑物只受动态变形的影响,从而保护建筑物。影响,从而保护建筑物。同时考虑开采过程中地表同时考虑开采过程中地表移动变形的动态影响,故移动变形的动态影响,故将开采工作面按一定方式将开采工作面按一定方式布置,减小开采引起的动布置,减小开采引起的

32、动态变形影响。态变形影响。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3 3对称开采方法对称开采方法 在建筑物下开采时,如果建在建筑物下开采时,如果建筑物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较大,筑物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较大,而对倾斜和拉伸变形又十分敏而对倾斜和拉伸变形又十分敏感,则可以采用对称背向开采感,则可以采用对称背向开采的方法(图的方法(图5-125-12)。)。 例如,在受保护建筑物正下例如,在受保护建筑物正下方布置两个背向开采的工作面。方布置两个背向开采的工作面。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一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一开始就处于下沉盆地中央的压缩变就处于下沉盆地中央的压缩变形区内,不承受拉伸变

33、形,不形区内,不承受拉伸变形,不产生倾斜。这种方法一般只是产生倾斜。这种方法一般只是在回采十分重要的单个的建筑在回采十分重要的单个的建筑物煤柱时才采用。物煤柱时才采用。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二、地面建筑物保护措施二、地面建筑物保护措施 建筑物在采动过程中要受到地表动态变形的影响。如建筑物在采动过程中要受到地表动态变形的影响。如图图5-135-13所示。移动稳定后位于均匀下沉区的建筑物,只要所示。移动稳定后位于均匀下沉区的建筑物,只要能够抵抗住开采过程中地表动态变形的影响,一般就不会能够抵抗住开采过程中地表动态变形的影响,一般就不会受到地表均匀下沉的损害。受到

34、地表均匀下沉的损害。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 保护建筑物的结构措施大致可分为两类:保护建筑物的结构措施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第一类是提高建筑物的刚度和整体性,增强是提高建筑物的刚度和整体性,增强建筑物抵抗变形的能力。建筑物抵抗变形的能力。 如,设置钢拉杆、钢筋混凝土圈梁、基础联如,设置钢拉杆、钢筋混凝土圈梁、基础联系梁等;系梁等; 第二类第二类是提高建筑物适应地表变形的能力,是提高建筑物适应地表变形的能力,减小地表变形引起的建筑物附加内力。减小地表变形引起的建筑物附加内力。 如,设置变形缝、地表缓冲沟、滑动层等。如,设置变形缝、地表缓冲沟、滑动层等。 第三节

35、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1、设置变形缝、设置变形缝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2 2、设置钢拉杆、设置钢拉杆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3 3、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的作用在于增加建筑物整体性和圈梁的作用在于增加建筑物整体性和刚度,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弯、抗剪和抗拉刚度,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弯、抗剪和抗拉的强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少裂缝的强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少裂缝等破坏现象的出现。等破坏现象的出现。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4 4、水平滑动层、水平滑动层

36、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5 5、双板基础、双板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7 7、构造柱、构造柱 在地表曲率变形较大时,为提高墙壁的抗在地表曲率变形较大时,为提高墙壁的抗剪强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限制裂缝剪强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限制裂缝的延长,可在墙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延长,可在墙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8 8、设置千斤项调整基础、设置千斤项调整基础 当受采动影响的地表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倾斜变形当受采动影响的地表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倾斜变形较大时,为使建筑物

37、免受超过其承载能力的附加作用较大时,为使建筑物免受超过其承载能力的附加作用力的影响和建筑物调平,可采用千斤顶及时调平基础,力的影响和建筑物调平,可采用千斤顶及时调平基础,消除不均匀降沉引起的建筑物附加内力。消除不均匀降沉引起的建筑物附加内力。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9 9、钢筋混凝土锚固板、钢筋混凝土锚固板 对于已有的建筑物不能像新建建筑物一样设置双对于已有的建筑物不能像新建建筑物一样设置双板基础,但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固板加固。板基础,但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固板加固。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1010、堵砌门窗洞、堵砌门窗洞

38、建筑物在受到地表压缩和负曲率变形作建筑物在受到地表压缩和负曲率变形作用时,使墙身产生压缩变形,墙身变形导致用时,使墙身产生压缩变形,墙身变形导致门窗洞口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其损坏。门窗洞口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其损坏。 为减少这种影响,可采用堵砌门窗洞的办为减少这种影响,可采用堵砌门窗洞的办法,以提高其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法,以提高其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 该措施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一般用于加该措施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一般用于加固仓库等建筑物。固仓库等建筑物。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1111、变形补偿沟、变形补偿沟 设置变形缓冲沟,就是在建筑物周围的地表挖掘一定设置变

39、形缓冲沟,就是在建筑物周围的地表挖掘一定深度的沟槽,如图深度的沟槽,如图5-195-19所示。所示。 其目主要是阻隔地表水平压缩变形的传递,从而减小其目主要是阻隔地表水平压缩变形的传递,从而减小建筑物所受的水平变形值,达到保护建筑物的目的。建筑物所受的水平变形值,达到保护建筑物的目的。 变形缓冲沟能有效地吸收地表的水平压缩变形,大大变形缓冲沟能有效地吸收地表的水平压缩变形,大大减小地表土体对基础埋入部分的压力,也可以减小水平减小地表土体对基础埋入部分的压力,也可以减小水平变形对基础底面的影响。变形对基础底面的影响。如鹤壁矿区在市内主要公路干如鹤壁矿区在市内主要公路干线的英雄桥下采矿,在桥一端设

40、置了变形缓冲沟,该侧线的英雄桥下采矿,在桥一端设置了变形缓冲沟,该侧的桥梁未发现损坏。变形缓冲沟吸收压缩量达的桥梁未发现损坏。变形缓冲沟吸收压缩量达396mm396mm,占总压缩量的占总压缩量的41%41%。而在没有设置变形缓冲沟的另一端,。而在没有设置变形缓冲沟的另一端,其桥梁拱脚处出现裂缝。其桥梁拱脚处出现裂缝。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第五章第五章 建筑物下采煤建筑物下采煤第一节第一节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采动区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第三节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第四节第四节

41、 建筑物下采煤设计建筑物下采煤设计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物下采煤设计建筑物下采煤设计一、收集资料一、收集资料 进行建筑物下采煤设计,首先收集下列技术资料和工程图:进行建筑物下采煤设计,首先收集下列技术资料和工程图: 1.1.技术资料技术资料 (1)(1)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开采煤层的层数、层间距、。包括开采煤层的层数、层间距、厚度、倾角、埋藏深度、压煤量、覆岩性质、地质构造、地厚度、倾角、埋藏深度、压煤量、覆岩性质、地质构造、地下潜水位、现有的开采方法、巷道布置、生产系统以及邻区下潜水位、现有的开采方法、巷道布置、生产系统以及邻区开采情况。开采情况。 (2)(2)建筑物概况。建筑

42、物概况。包括建筑物的体型、面积、长度、宽度、包括建筑物的体型、面积、长度、宽度、高度、层数、结构类型、基础型式及其埋置深度、松散层的高度、层数、结构类型、基础型式及其埋置深度、松散层的厚度和地基土壤的工程性质及水文地质参数;建筑时间和现厚度和地基土壤的工程性质及水文地质参数;建筑时间和现有状况,使用要求;建筑物原设计的有关资料。有状况,使用要求;建筑物原设计的有关资料。 (3)(3)主要管线和重要设备的技术特征、技术要求及其支承主要管线和重要设备的技术特征、技术要求及其支承或基础埋置方式或基础埋置方式。 (4)(4)有关的地表移动参数有关的地表移动参数,老采区活化的可能性及其对地,老采区活化的

43、可能性及其对地表和建筑物的影响。表和建筑物的影响。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物下采煤设计建筑物下采煤设计2 2工程图工程图 (1 1)井上、下对照图,包括地形和煤层底板等)井上、下对照图,包括地形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地质构造、邻近工作面位置及建筑物平面位高线、地质构造、邻近工作面位置及建筑物平面位置。置。 (2 2)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应标明地面标)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应标明地面标高,建筑物位置,煤层的层数、厚度、层间距、埋高,建筑物位置,煤层的层数、厚度、层间距、埋藏深度、倾角相地质构造等。藏深度、倾角相地质构造等。 (3 3)建筑物的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建筑物的施工图,包括平面图、

44、立面图、剖面图,主要承重构件剖面图,主要承重构件( (梁、柱、屋架、楼板、基础梁、柱、屋架、楼板、基础等等) )的支座联接方式,断面尺寸和配筋,管线接头构的支座联接方式,断面尺寸和配筋,管线接头构造及重要设备基础等。造及重要设备基础等。 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物下采煤设计建筑物下采煤设计 二、采煤设计二、采煤设计1 1方案设计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中应编写如下内容:方案设计中应编写如下内容: (1 1)建筑物特征及其压煤开采的必要性、可能)建筑物特征及其压煤开采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安全可靠性。性和安全可靠性。 (2 2)实现建筑物下采煤的各种技术方案,其中)实现建筑物下采煤的各种技术方案,其中应包括地表

45、移动和变形预计,采煤方法和顶板管理应包括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采煤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的选择与论证,开采技术措施,对建筑物影响方法的选择与论证,开采技术措施,对建筑物影响程度的分析与估计。程度的分析与估计。 (3 3)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及费用概算。)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及费用概算。 (4 4)方案的综合分析,对比和选定。)方案的综合分析,对比和选定。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物下采煤设计建筑物下采煤设计2 2初步设计初步设计 其主要内容如下:其主要内容如下: (1 1)开采方法设计。)开采方法设计。包括开采范围、采煤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包括开采范围、采煤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工作面布置、推进方向、推进速度、开

46、采顺序、有关的巷道布置与生产系工作面布置、推进方向、推进速度、开采顺序、有关的巷道布置与生产系统及必要的施工图。统及必要的施工图。 (2 2)地表移动和变形值预计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地表移动和变形值预计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分析。程度分析。应阐明选用的计算公式及参数,建筑物所处位置的地表移应阐明选用的计算公式及参数,建筑物所处位置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值的计算结果及必要的曲线图,并结合建筑物的建筑特征和结构动和变形值的计算结果及必要的曲线图,并结合建筑物的建筑特征和结构特征、现状及使用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特征、现状及使用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 (3 3)建筑物加固和保护措施。)建筑物加固和保护措施。应包括采前的加固保护措施,应包括采前的加固保护措施,加固构件的设计说明和施工图,开采期间及开采后的维修措施。加固构件的设计说明和施工图,开采期间及开采后的维修措施。 (4 4)地表及建筑物移动和变形观测站设计。)地表及建筑物移动和变形观测站设计。包括观测包括观测的目的、观测点布置及埋没方法、观测的内容、精度和时间要求。的目的、观测点布置及埋没方法、观测的内容、精度和时间要求。 (5 5)设计概算及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定。)设计概算及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